家兄朱由校 第760章

作者:北城二千

虽说宣德年间的交趾和眼下南昆仑的局势不一样,但保不齐以后君主昏聩。

只不过这种话吴阿衡只能在心里想,却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他的身份本就尴尬,是齐王府田嫔妃的舅舅,恰好田秀英又生下了三个郡王,因此他和齐王府的利益自然也就更加绑定了。

如果这种时候他说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话,那很有可能被有心人抓住把柄。

想到这里,吴阿衡也只能对阎应元最后交代道:“按照殿下的意思,即便齐国和弗朗机开战,我们也不要中断贸易,对牲畜类的贸易,还是依旧照做。”

“另外,这次我回京之后,会试试看能不能让殿下放开旧港以西的轮船使用权。”

“如果轮船可以用到南昆仑,那南昆仑每年产的几百万石粮食也就能运到麓川,走铁路卖给国内了。”

吴阿衡说了关于南昆仑监察使司的几件事,对此阎应元也有要说的:“监察使,下官以为,眼下最关键的还是欧罗巴的局势。”

“弗朗机已经撑不下去了,国朝可以先以这个为要挟对方归还齐国的国土,然后提供资助,让欧罗巴继续打下去。”

阎应元在南昆仑监察使司除了忙于政务,还常常喜欢看齐王所着的各种军事类书籍,因此他在清楚欧洲的情况后也大概能了解到齐王对欧洲的态度。

这地方必须得保持小国林立的状态,一旦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分别倒下,那蚕食它们尸体的几个国家就会迅速崛起。

虽然对于大明来说只是皮藓之患,但这皮藓之患如果能提前杜绝,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因此,眼下大明应该要做的是和西班牙谈判,然后从他手里收复美洲失地的同时,扶持他让战争保持僵局。

这次的宗教战争,只要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不输,那在未来还会爆发第二次宗教战争,直到一方彻底胜利。

“这件事情,我会和殿下说的,只是殿下眼下是否还有心思关注欧罗巴的局势,这就很值得商榷了。”

吴阿衡对阎应元的话选择答应,但他并不觉得朱由检还有心思去关心欧罗巴的局势。

眼下比起欧罗巴的局势,大明的局势才更让人觉得头疼。

“府库所存的金银有几何了?”

吴阿衡既然要走,那自然要带走南昆仑监察使司的金银回去交差,毕竟南昆仑监察使司自从存在以来,还未向大明缴纳过赋税。

眼下他这第一任监察使要回京,自然要带去足够的金银作为功绩。

“府库有黄金七十二万两,白银六百三十七万余两,铜锭三十万斤。”

阎应元如实交代了监察司府库的金银数量,闻言的吴阿衡也开口:“我得带走所有黄金、铜锭,白银我只带走五百万两,剩余留给你。”

“南昆仑眼下虽然走上正轨,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移民的问题。”

“我这次回去,正好可以招募一些移民,若是南昆仑能有百万移民,那这里也就稳固了。”

说着,吴阿衡叹了一口气,却又想起利未亚诸藩的事情。

“我这次刚从前线归来,还没好好了解诸藩的事情,你且告诉我,他们有什么变化。”

“是……”阎应元整理了一下头绪,紧接着才作揖说道:“眼下,利未亚强藩还是以唐、淮、吉、郑、瑞、桂、益、岷的八国顺序排序。”

“唐国眼下移民六万余人,去岁末唐王朱器墭抵达唐国,带来了不少工匠,唐国眼下也有数十万劳改工,具体数量不清楚。”

“此外,他们的岁入应该不低于三十万两,因为去岁单粮食,他们便买走了六十余万石。”

“耕地情况,他们上奏的是田亩数七十四万亩,兵马依旧是五营一万五千余人。”

“唐世子朱聿键眼下还在京城,不过国朝局势如此,恐怕他会想办法脱身。”

“至于除了唐国之外的其它七国,田亩多者不过六十余万亩,寡者二十余万亩。”

“兵马多者不过四营,寡者不过两营。”

“岁入多者不过二十余万两,寡者十一二万两。”

“八国联手,岁入恐怕在一百三十万两左右,兵马数量合计二十六营,近八万人。”

“其田亩上奏合计三百七十六万余亩,产出五百余万石,其移民三十四万余人,劳改工数量不明,恐怕不少于四百万。”

利未亚八藩的实力被阎应元三言两语抖了出来,不得不说就这样的国力,丢到欧洲战场也能直接成为区域强国。

不过,对于南昆仑监察使司来说,最大的好消息就是他们分部利未亚各地沿海,想要整合他们的力量十分困难。

“八藩的发展有些迅勐,主要还是得了金银矿的便宜。”

吴阿衡很清楚为什么八藩发展的那么迅勐,说白了就是他们产出的金银足够移民,比较只能通过粮食贸易和从皇店收税的小西洋诸藩来说有了矿产这个天然优势。

不过八藩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们都不约而同的缺粮。

粮食的短缺,让他们只能靠南昆仑监察使司和小西洋监察使司的粮食来维持国内情况,不然养不活那么多劳改工。

“你将这些汇总成册,三日后我带回去给殿下。”

“是!”

吴阿衡最后交代了一声,便也对阎应元送客了。

也如他交代的一般,在与东昆仑府的颜胤绍发去信鸽后,吴阿衡在三日后便乘船离开了这个他久居近十年的地方。

诸多监察使的换人,自然也让各地诸藩察觉到了不对。

他们没有锦衣卫那样的机构,但也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因此在这段时间,无数信鸽不停往来大明与各地。

不止是大明内部关注这场风波,其外诸藩也在关注。

他们想知道向来强硬的朱由检,面对这次风波会做出怎样的妥协……

第610章 稳坐山河

“内阁三席、律法改动,决策削减,东西厂裁撤……他们的胃口很大,比孤的还要大。”

齐王府内,朱由检靠在椅子上,面前摆着的是由都察院上疏的改制。

说是改制,实际上就是为了自己谋福利。

“我今岁不过三十过一,他们是觉得我要走了,所以万事都不由我做主了是吗?”

朱由检扫视殿内,陆文昭、黄龙、满桂、曹化淳、孙应元、王承恩,曾经腾骧四卫时期的老臣都来了。

“殿下,管这些忘恩负义的人作甚?只要您令旨下发,五军都督府、兵马司百万雄兵皆以殿下马首是瞻,区区将官杀了就杀了!”

“大不了,花个几年时间,打几场大仗,新一批将官立马能培养起来。”

开口发言的是黄龙,他依旧还是那么匪气,只是他的话也埋藏着他自己的小心思。

他这次是来京中办调派手续的,手续一弄完,他便即将踏上前往齐国的路程。

可如果眼下大明发生动荡,部分将官陨落,那他就又有用武之地了,可以在大明继续赖着了。

黄龙是个不安分的家伙,但他的不安分是对旁人,桀骜也是对旁人。

对朱由检,他往往只能用撒泼耍赖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他这方式确实挺管用,朱由检心软,硬让他留在大明待了十年。

只是眼下便是他再怎么耍赖,朱由检也不可能再让他继续在大明待下去了。

“大明的事情,你不用管好好准备准备,我收了金铉的书信,弗朗机的殖民地军队兵马又被抽调走了一千,眼下只有不到四千人。”

“你去到齐国后,给我厉兵秣马准备好,等我令旨一下,便用燧发枪给我把弗朗机人赶出齐国,将失地收复。”

“弗朗机人只要还在齐国一日,齐国兵马就不能装备击发枪,也不能随意使用蒸汽轮船和火车,留着他们是阻碍。”

朱由检交代的同时,却也说道:“我已经让人放飞信鸽给了阎应元,由他派人和弗朗机国王交涉。”

“若是弗朗机王国愿意让出殖民地,齐国可与弗朗机国签订贸易条约,以六千万两白银的价格购买殖民地。”

“自然,这六千万两白银分为十年,每年偿还六百万两,但是以物资的方式。”

“同时,齐国会支持他获得宗教战争的胜利,替他维护王国在欧洲大陆的统治,并支持他拿下摩洛哥地区。”

朱由检给出了六千万两的价格来收购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

这个价格听上去很多,令人瞠目结舌,可对于西班牙来说,这也就是美洲殖民地十年的黄金白银产量罢了。

不过,对于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将黄金白银转化为促进经济贸易的手段,那黄金白银也不过只是金属罢了。

现在西班牙的物价已经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个士兵一年的军饷甚至都不够自己吃,西班牙王国已经在破产的边缘。

通货膨胀而产生的高物价正在让西班牙陷入崩溃,除非有大宗商品涌入西班牙为其续命,不然西班牙会像历史上一样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并且结局还要更惨。

因为法国、英国、荷兰、瑞典、葡萄牙所组成的五国联盟都有一支规模不少于一万人的燧发枪军队,加上大明在其身后进行贸易往来,为各国平抑物价。

因此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继续进攻,逼迫西班牙承认葡萄牙、荷兰独立的同时,还将割让他的大片土地。

“你抵达齐国后,将齐国军队整训,在营之上添加军,将帅为总兵,一军四营,分别是三个野战营,一个辎重营,合计一万两千余人。”

“齐国眼下的兵马和岁入,暂时整训五个军的兵力吧。”

朱由检一开口,齐国兵马数量就从原来的四万提升到了六万,这让黄龙有些振奋。

不过,黄龙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舔着脸笑道:“殿下,咱们齐国是海岛国家,这海军……”

“海军暂时先等等,眼下铁甲舰的技术还不成熟,只能使用铁包木的技术。”朱由检打断道:“等国朝的铁甲舰技术成熟,你的海军会有的。”

朱由检没有谈燕山的事情,似乎在他看来,这件事的难度并不难处理,他早就有了准备和办法。

眼下的他,需要做的是在离开前统筹规划。

他得在今年和明年把事情定下了,而最后一年的天启二十三年,他会履行自己当年答应青海、河西各地百姓的承诺,再巡游一次大明各省。

想到这里,朱由检继续安排了起来:“皇店、官场那边,也可以交接给东宫的官员了。”

“另外官场准备准备,运送各类牛马、大象、骆驼等等大明没有的牲畜和动物前往齐国,他们要吃的相应植物也早早移植齐国种植。”

齐国的生物比较少,为了方便百姓,朱由检肯定是要提前迁移许多物种前往齐国,丰富当地的生态。

恰好官场就圈养着皇家的许多动物,加上蒸汽机船的存在,迁移动物并不是难事。

当然,对于同样人种的大明来说,物种迁移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能吃的动物不会到了齐国就不能吃。

对于齐国来说,人口的迁移才是重中之重。

“齐国的人口迁移,情况如何了?”朱由检对曹化淳询问,曹化淳不假思索的作揖:“眼下已经迁移一百三十二万余人,等待迁移的百姓还有六十余万人。”

“用来迁移人口去齐国的船只,主要也是以六十艘蒸汽轮船和一百八十艘来往辎重船为主。”

“以这些船只的运力,每年能迁移四十万前往齐国……”

“眼下国朝有多少蒸汽机船?”朱由检打断了曹化淳的话,曹化淳闻言也愣了一下,随后回答:“合计二百四十艘木质蒸汽船。”

“若是将它们都用于移民呢?”朱由检语出惊人,这让曹化淳一愣,随后又反应回来,作揖答道:“如果用风帆船作为辎重船,在来往航线航行,那这二百四十艘木质蒸汽机船,应该能一次运送二十六七万人,全年不下一百五十万。”

曹化淳的话说完,朱由检便笑着开口:“既然如此,那就划一半蒸汽机船给齐国来迁移人口,剩余一般用于迁移人口前往旧港、麓川。”

“这……”曹化淳愣了愣,面露犹豫道:“殿下,可如果这样,那粮食……”

“各地粮食还够吃一年,已经足够了。”朱由检这话一说出来,顿时让众人诧异地看向了他。

眼下的大旱还十分迅猛,大明绝收、减产的田亩数多达五亿亩,占据天下田亩过半。

这种情况下,谁都感觉这场大旱会继续持续下去,但朱由检却说这场大旱要结束了。

“听我的吧,把轮船用去迁移,这也算是我第一次以权谋私了。”

朱由检笑着吩咐,甚至调侃自己以权谋私。

他有心思开玩笑,那自然代表了他的预判十分准确。

在百官和百姓心底,自从朱由检著写了天文类的教材后,似乎他就成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

他现在的这番举动,似乎就是在说大旱即将结束,或者即将消退一样,令人振奋人心。

“奴婢领命!”曹化淳也止不住的激动,连作揖的手都有些颤抖,脸上遮盖不住的笑意。

他能理解,众人自然也能理解,而黄龙一听大明旱情要结束了,心里就不免有些发苦。

只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他只希望金铉不要骗人,那画卷上繁华的西京城,千万别是挂羊头卖狗肉,不然他就被金铉坑惨了。

“殿下,我和应元是不是也应该准备前往齐国了?还有曹文诏、曹猛、孙守法他们这群人也是。”

满桂作揖询问起了一件让众人气氛瞬间冷下来的事情。

曹文诏、曹猛、孙守法、曹鼎蛟、曹变蛟这群人可都是眼下大明将领之中的中坚力量。

如果他们全数跟着齐王就藩了,那大明还有多少可用之将?

况且,想要去齐国的将领可不止这么点。

“将领的事情,等西征之事结束后再说。”朱由检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把事情暂时搁置。

他也不给众人思考的时间,而是看着众人继续交代道:“北军和东军这次可以联合西征作战,别因为一个‘字’的问题就觉得北方战场就都是北军的,东军只针对东边一样。”

“这次东军都督府调十营兵马参与西征,北军也出十营兵马,合计二十营六万余人。”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