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719章

作者:北城二千

面对他们的话,杨涟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六十有六的他自认为巧舌如黄,但面对这个问题,便是他也不由有些语塞。

四周百姓瞧了他这模样,心里的担心更甚了。

“诸位不用担心,当今万岁……”杨涟脑海闪过了朱由校的模样,不免担心,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当今万岁与齐王感情甚笃,加之齐国仅是募民,说不定就藩的不是齐王,而是齐世子和诸郡王。”

杨涟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但是对于朝政不是很了解的百姓们听后却安顿了心情。

他们松了一口气,对杨涟致谢后离去,离开的步伐比起来时都稳健了不少。

只是瞧着他们的背影,杨涟却有一股说不出的难受。

百姓想要的答桉,也是他想要的。

想到这里,他回到了官学内部的院正小院,来到书桌前,几次想提笔写信询问朱由检,却又无奈放下。

他觉得朱由检说得很对,他不适合做官,那官场上的事情,他也就不要过多掺和了。

“他应该会在离开之前见我一面吧……”

杨涟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那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脑中也不免浮现起了那些年和朱由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唉……”

这些点滴,最后化为了一声叹息,消散在了天地间。

杨涟转身继续做起了关于院正的工作,而相比较他和大理的百姓,一些相关利益的人在听闻齐国募民的消息,却是纷纷弹冠相庆了起来。

比起宗室、百姓、清廉忠贞的官员们,与士绅有瓜葛的官员,或者本身就是士绅的官员,他们都在庆祝齐国募民的事情。

更有甚者,甚至一连在家中宴请好友十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高兴。

他们被朱由检的高压政策压了十几年,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府外,在衙门里,他们还需要装作有些担心,但回到家里,他们便纷纷放飞自我了起来。

在朱由检高薪养廉加高压反腐,以及高强度工作政策下,官员们一不敢贪腐,二不敢懈怠,三不敢表露怨念。

这三种情绪掺杂在一起,可以说大部分官员对朱由检都是敢怒不敢言的。

哪怕是燕山派也不乏被腐化的官员,更何况他们这些本就生长在腐化环境下的守旧官员?

为了让齐国早早就藩,许多官员白天假装担心,夜里彻夜狂欢。

在齐国募民这件事情上,他们比谁都积极。

尽管大明的财政是九成送入中枢,一成截留地方,因此经济上的自主权并不大,但为了促成齐王就藩这件事,许多官员还是下了很大力气。

江南一带的官员,甚至在迁移司原本每户百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发迁移银十两的地方政策。

发田又发银子,这样的政策下,齐国募民的事情进展的速度相当之快。

不过一个月,江南三省就有近一万四千户百姓准备迁移齐国。

要知道,即便是天启十四年,江南三省共同受灾时,朝廷对江南移民的数量也不过六十余万。

然而在眼下仅有南直隶江北三府三州受灾的局面下,江南三省仅一个月就组织了近一万四千户,七万余人迁移。

若是他们在平日里都这么肯支持朝廷移民的政策,那江南每年能迁移的人口恐怕不下百万。

在他们这样的“热情”下,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准备迁移齐国的百姓人数就达到了两万户,十万余人。

不得已,朱由检紧急叫停迁移之事,这让许多官员不免失望了起来。

不过,这种失望他们只能藏在心底,想说出来是万万不能的……

“一个半月,十万人……呵呵,他们还真是‘不舍’啊……”

拿着手中的迁移司文册,南京乾清宫内的朱由校的手指不断发力,文册都几乎变形。

“万岁……”魏忠贤想说点什么,但朱由校忽的抬手:“你先去准备膳食吧,另外传王安来养心殿。”

“奴婢领命……”听到皇帝要传王安,魏忠贤就知道皇帝要和王安讨论齐王的事情,因此不敢耽搁,在回礼之后连忙去办。

不多时,年过七旬的王安便来到了养心殿。

“坐……”

见王安进来,朱由校示意他入座,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复杂了起来。

“你那干儿子曹化淳……近来有没有消息?”

朱由校的心里百感交集,他并不希望自家弟弟走,但他也明白如果自家弟弟不走,那自己这一脉的皇位就稳不下来。

不仅仅是自家弟弟要走,而是自己弟弟全家都得走,哪怕留下一个都不行……

哪怕留下的仅仅是一个婴儿,也足以威胁自己父子二人。

“齐王殿下……近来上午处理政务,之后午睡,下午作画填词,然后陪诸位郡王玩闹嬉戏,不曾有异。”

王安好似年纪大了,听不清楚朱由校在说什么,答非所问的自顾自说着。

他的举动让朱由校皱眉,但朱由校沉住了气,继续一字一句问道:“曹化淳,可有消息……”

“……”听到朱由校二次询问,王安沉默了片刻,末了居然反问道:“万岁就这么不相信自家兄弟吗?”

“我不是不信弟弟!”朱由校好似被踩中了尾巴一样忽地站起,随后立马平复心情,表情复杂道:“我是担心下面的人,你应该知道……”

朱由校的模样在王安眼里,尽管双眼浑浊,但他心里并不湖涂。

他缓缓开口,一字一句道:“只要齐王殿下不变,下面的人再怎么变化,那对齐王殿下来说也在掌控之中。”

“如此便好……”朱由校缓了一口气,重新坐回了自己的龙椅上。

王安见状也颤颤巍巍的起身作揖:“老奴体力不支,请万岁恩准回宫……”

“嗯……去吧!”朱由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便头也不回的摆手示意他离开。

见状,王安缓缓转身,摇摇晃晃的走出了养心殿。

朱由校看着他的背影,原本复杂的心情变得平静了下来。

“不显喜怒于色……你当年说的,我做到了……”

他好似喃喃自语,但语气却带着几丝苦楚。

一阵风吹入养心殿,将书桌上打开的奏疏吹的几欲飞起的同时,也带着这一份苦楚吹向了北方。

十月中旬的漠北草原还未下雪,但那丝丝凉意却已经率先抵达。

李定国站在了燕然城城墙的箭楼上,他眺望黄昏缓缓下落,耳边听着冬冬作响的暮鼓声,心情难以平静。

他手里拿着一份《大明报》,让人不用询问便知道他已经了解到了齐国募民的事情。

他把所有事情藏在了心底,就这样静静看着远方。

直到太阳全部落下山,暮鼓停止,城门关闭,他才将手中的《大明报》折叠收在了怀里。

他摸了摸藏在怀里的大明报,似乎向感受这份报纸是否真实的存在。

他何其希望这份报纸是他个人的臆想,但手上传来的触感却告诉了他这是现实。

李定国与朱由检的家书从未断过,只是那些家书上的内容他却并不愿意去回忆。

他本以为自己可以成为齐国的都督,却不想自己的归途是大明。

“您的路是您自己选的……那我的路……你又要为何替我做主……”

李定国转身走下了箭楼,而此刻远在京城的朱由检也若有所感的看向了窗外。

他看到了空无一物的窗台,但不等他回头,一个机灵的脑袋就出现在了窗台。

扎着两个冲天揪的小女孩突然出现,小脸白净,看上去十分柔软,让人恨不得捏一把。

“爹~~~”

朱媺娖甜甜笑着开口,双眼笑成了月牙儿,朱由检见这可爱模样,也将刚才的若有所感给抛之脑后,笑着回应:“怎么来前殿了?不与姐姐妹妹玩了?”

朱由检说着,起身走到了窗台前,弓腰将朱媺娖抱了起来,抱进了殿内。

朱媺娖坐在他的手臂上,搂着他的脖子,直勾勾看着他,笑容如花般绽放开来:“我想爹了……”

朱媺娖搂紧了朱由检,朱由检也抱着她坐回了位置上。

“爹也想你,不过爹这会得处理朝政,今日白天去了城外,这会若是不处理,那爹晚上就不能休息了。”

“那我去给爹泡茶!”听到朱由检的话,朱媺娖立马拍了拍朱由检的手。

朱由检将她放回了地面,她也迈着两只小短腿向殿外跑去。

瞧着她那模样,朱由检脸上那老父亲的笑容完全止不住,直到陆文昭从殿外走来,他才缓缓收起了笑容,抬手示意陆文昭入座。

陆文昭作揖回礼,紧接着也说起了朱由检让他查的一些事情。

“这次募民的事情,下面的士绅倒是跟着官员出力,许多地方乡绅都鼓动百姓迁移。”

“殿下,这些乡绅虽然在朝中备受打击,但在乡野之中还是有不小的号召力。”

陆文昭说着这次募民的事情,而朱由检听后则是笑笑,没有说什么。

等陆文昭彻底说完,他才开口向坐在角落处理公务的曹化淳询问道:“化淳,皇店的轮船准备了多少,需要多久才能迁移完这十一万人?”

“回殿下……”曹化淳下意识回答,察觉过来后才翻找皇店递上来的奏疏,找到后大致看了一眼才继而回禀:“调动四十艘轮船,十一万人如果迁移去京兆府,那最少需要四趟,约九个半月的时间才能完全迁移前往。”

“若是要迁移到东海岸,那则需要四趟,约两年时间。”

这个时代巴拿马运河尚未开通,加上西班牙掌握中美洲,那自然只有渡海前往东部海岸。

如果要迁移人去南北美的东海岸,那大明就只能走下西洋的航道,然后在吉国准备,跨过大西洋前往南北美的殖民地。

即便是蒸汽轮船,也需要最少两年时间,才能把十一万人送到当地。

这么一看,中美洲的西班牙就很碍眼了。

“先迁移到安陵、京兆、平陵三府吧,另外让人带去消息,将原来弗朗擦(法国)在北亚墨利加的殖民地设为河间府。”

“将北亚墨利加的其它三国殖民地设为京畿府,将弗朗擦在亚妮把西岛上的殖民地设为海阳府。”

“至于南亚墨利加的弗朗机、尼德兰殖民地,就由北向南设置为宁海府、文登府、靖海府便是。”

“这六府之地,驻扎军队就足够,暂时不用移民,在当地招募一些土民就可以。”

说罢,朱由检看向了陆文昭,继续说道:“让欧洲锦衣卫百户所的人紧追战事,如果大弗朗机(西班牙)有战败的迹象,立马飞鸽传书回京。”

“是!”陆文昭应下,而朱由检也笑着说道:“那些士绅就暂时不管,让他们为齐国移民出些力。”

“以这种速度,我估计五年之后,齐国人口能不下五百万。”

“殿下所言极是……”陆文昭也笑着回应,主仆对视一眼,笑声又大了几分……

第581章 蠢蠢欲动

腊月,伴随着大雪再度覆盖北方,整个大明也几乎在一夜之间动员了起来。

四川的粮食在一车车的送往河西,京城所制造的子弹也一箱箱发了过去。

不管是粮食还是子弹,它们都通过铁路和火车的运送,运抵了距嘉峪关四百里左右的甘州府甘肃镇。

这里是目前京嘉铁路最新通车的一段,而剩下四百里的铁路将在未来一年完成。

北军和上直开始调动,这次负责作战的是上直的天策卫,以及北军的甘肃、张掖、武威、酒泉、宁夏、敦煌、燕然、安北等八营。

河西六营的一万八千余骑走嘉峪关出南路进发收复瓜州、敦煌、哈密、吐鲁番、焉耆、龟兹、姑墨、疏勒、于阗等南疆地区。

单于燕然营、安北营等六千余骑走中路击溃札萨克图部,收复和林、别失八里、亦力把里、海押力、托克摩克。

再往北,便是从曹文诏眼下所驻守的岭北城中转派兵,让天策卫从此地带兵绕过金山北麓南下,击溃准噶尔部盘踞的也迷里,一路收复北疆地区。

虽说是骑兵,但是他们也要携带火炮,不然无法攻城。

不过根据西域的环境和道路条件来看,燕山十斤炮就已经是他们所能携带的最大口径火炮了。

不仅如此,这些火炮和辎重在出发后,还得依靠畜力来押运。

因此,朱由检准备了好几年的夏尔马便派上了用场。

“唏律律……”

腊月燕山脚下的马场内,马舍里,看着一匹匹高大强壮的夏尔马,带着孙守法、王承恩巡视的朱由检脸上发着笑。

近百匹夏尔马在马舍内休息,而这仅仅是大明培育夏尔马七年以来得到的成果之一。

如果走出这间马舍,就会看到如这样的马舍足足有数十间,而这仅仅是大明数千马场的其中之一。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