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701章

作者:北城二千

这一圈水泥墙圈起来之后,最少他们能在这里过一个比较温暖的冬季。

不过,想要长期在这岭北之地驻扎九千人,这或多或少还是有些不太现实,所以曹文诏准备在拿下各处棱堡后,就调回一营兵马,仅留两营六千兵马在岭北驻扎。

现在他询问各处棱堡的包围情况,也是为了把兵马调往南方做准备。

对此,站在他身边的一名参将作揖道:“回禀总兵,都已经攻陷,有六百多人试图出城作战,但是被我军击毙,剩下被俘的罗刹鬼有九百多人。”

“都斩了吧。”曹文诏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显然他并不打算让已经见识过步枪威力的罗刹鬼活下来。

对于他的话,参将也笑着应下,毕竟死了的罗刹人是算作斩首的,而都督府开出的赏银是十两一颗。

这九百多人就是九千多两银子,这次出兵的北军和东军一共一万两千人,算上之前被击毙的六百多人,每个兄弟能拿一两,多出来的基本就是将领们的。

这次出兵并不算凶险,因为罗刹人战力太弱,强度也就在赶路上。

赶一个月的路,拿一两银子,这种好事他们还真希望多来几次。

“北边的事情不用管,反正只要罗刹人不主动进攻,我们就暂时不理他们。”

“朝廷那边已经发配了两万多人北上岭北,我还得去分配他们,你把我这牌匾挂起来,别弄坏了。”

曹文诏站了起来,那参将也笑着应下,显然他们都不把戈洛文等人放在眼里。

如果不是要考虑后勤,恐怕他们已经饮马乌拉尔山脉了。

曹文诏走向了自己的总兵府,而距离此地近四千里的京城也十分热闹。

时间进入八月以后,各条铁路都相继前进了上百里地,因此更为丰富的物产开始通过铁路出现在了京城。

八月的京城不仅能吃到新鲜的荔枝、桃子,还能吃到许许多多瓜果蔬菜。

对于百姓们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物价变得便宜了,而对于百官来说,他们却感受到了那太平景象下的暗流涌动。

八月十五,比起约定多休息了五个月的朱由检返回了京城。

由于是中秋节,街道上充斥着许许多多摆摊贩卖月饼的店铺,乘坐马车的朱由检一家在下了火车后没有返回齐王府,而是要赶去紫禁城赴宴。

听闻朱由检归来的朱由校特意开了家宴,所以朱由检他们今夜得先去紫禁城吃饭,然后才能回家。

“好热闹,东西也便宜了好多……”

马车上,周素洁打量着窗外那些摆摊的摊贩,在过马路等护栏放下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些摊铺前标写价格的木牌,不由有些吃惊。

曾经五十文一斤的葡萄酒降低到了二十文一斤,一些二十几文的月饼也降到了十几文。

要知道,在火车上,周素洁一路回程看到的都是干旱的场景,但回到京城后,那种干旱的感觉似乎消失了,整个京城因为火车而变得繁荣。

他在马车里感叹,朱由检则是拿着一份《大明报》坐在旁边,静静地看报。

过了一会儿,马路的栏杆被放下,马车继续向紫禁城赶去。

似乎是报纸的内容已经被看完,朱由检将报纸放在了一旁,也跟着周素洁看向了窗外。

比起他们出发时,京城显得有些燥热,不过即便如此,街上的百姓依旧很多。

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挤满了人,而路过一家皇店时,朱由检特意让人停下。

他让周素洁坐在车上,自己带着陆元高前往了皇店内部。

不出意外,皇店之中购物的百姓有很多,其中许多人都围在了自行车的货区,只因为今天是自行车上货的日子。

在京城这种繁荣的城池中永远不缺有钱人,两轮自行车和最近上架的四轮自行车都是代表了他们身份的象征,而三轮自行车则是基本被百姓买走。

朱由检围观看了几眼,然后走到了粮食区,在这里看了一眼粮食价格。

兴许是因为火车在不断地运粮北上,因此京城的米价比起北直隶的其它地方稍显便宜。

在北直隶米价平均四文一斤的局面下,京城的米价只有三文。

看着那米价,便是陆元高也不免感叹道:“在这京城,不仅工钱比其它地方高,物价也比其它地方低,这可真是……”

一时间,他不知道该怎么说,生怕说到了一些不好的话,让朱由检不喜。

不过朱由检没有那么敏感,他代替陆元高说道:“工钱高、物价低这是事实,不过百姓生活的大头不在这些上面,主要还是在房租这块。”

说着,朱由检带着陆元高走出皇店,在门口的“牙行告示牌”上打量了起来。

牙行的告示牌包括了租车、租房、买房、买地等各种信息,旁边还坐着一个负责介绍的店员。

遇到想要了解的信息,百姓可以询问店员,店员再过来介绍。

不过只要百姓不开口,店员也不会过来,毕竟看热闹得很多,有的人只是看看罢了,每个人都介绍的话,一个店员根本不够。

朱由检看了看告示牌,由于是这间皇店是内城黄华坊的皇店,因此它的告示牌上也皇店附近的一些房屋租售信息。

黄华坊位置还算不错,因此房租和房价也比较高。

【黄华坊禄米巷第三弄,三分小院,年租四两银子】

【黄华坊武学巷第二弄,三分四屋小院,售价三十两银子】

简单看了租售信息,朱由检大概就能了解内城的房价情况。

“京城的力夫工价是多少?涨了没有?”

简单看过之后,朱由检向着马车走去,同时询问起了陆元高。

对此,陆元高摇了摇头:“还是三十文,没涨过。”

“三十文……倒也不错。”朱由检微微颌首,稍微算了算物价。

如果一个成年男子每日只消费十文,每天坚持去做工,那大概四年就能在内城买一个占地一百八十来平,拥有四间屋子的小院。

如果是外城的话,大概只需要两年时间就能买到这样的院子。

总的来说,明代的房价还是普遍实惠便宜的,古代王朝房价最贵的还数两宋。

同样大小的院子,如果放在北宋的汴梁内城,那价格最少在一千贯往上,只有力气的力夫在北宋汴梁的工钱只有每天三十文,和大明的力夫是一样的。

如果是一个力夫想要在宋代汴梁的内城买一个三分地小院,那需要不吃不喝一百年。

如果是一个懂文识字,每日替人抄书生活的书生,那也需要四十年时间。

这种院子还是百姓和小官小吏买了居住的,如果是一些地段较好的屋子,面积稍微大一些,那价格基本不低于六千贯。

即便像欧阳修、苏澈这些大文豪,也需要租房十几年,然后才能存钱买下一处普通的宅子。

相比较宋代的房价,明代房价可谓便宜如草芥。

力夫基本不识字,如果是识字的人,那基本可以去做一些跑腿活计,每日的工钱少说也有五十文,买房速度更快。

这么想着,朱由检看了看四周洋溢着笑脸逛街的百姓,他也笑了笑,随后才上了马车。

周素洁等了他一会儿,因此也好奇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不由在他上车后询问起了他。

朱由检说了说米麦蔬果的价格,然后又说了说房屋价格,最后说了说百姓的工钱问题。

对于周素洁来说,这些东西很平常,他除了感叹蔬果米麦的价格便宜外,并不会觉得便宜的房价值得讨论。

因为不仅是在京城,可以说在大明任意地方,房子都算不上奢侈品。

周素洁的祖籍是苏州府的吴县,比起京城,吴县的房价还要高些。

不过即便如此,吴县的百姓也从来没有担心过买房的问题。

在她看来,房价便宜是很正常的,自然不会理解朱由检为什么会感叹房屋价格便宜。

不过为了促进感情,她还是和朱由检聊了聊这方面的问题,直到马车在紫禁城的东华门停下,二人才结束了这个话题。

一家子人下了两辆马车,在门口他们也见到了许久未见的袁禧嫔和朱慈焕、朱慈灿、朱媺娖、朱媺媛等十余人。

“爹!”

一见到朱由检,年纪还小的朱慈灿和朱慈焕等六小只就跑了过来,抱住了他的同时,也抓住了朱由检的手。

老实说,孩子太多总会让朱由检有时候认不全,不过他还是尽可能抱每一个孩子。

“殿下,妾身先回府休息了。”

周素洁忽地开口,这让朱由检愣了一下,不过他也反应了过来。

周素洁虽然和他朝夕相处了八个月多,但说到底她毕竟是平妃,按道理肯定是不能入宫的。

她回去休息也比较好,在宫里万一受了气,她也不太好说。

“你先回去吧,烺哥儿快和娘亲告别。”

朱由检抱起了朱慈烺,而明白自家亲娘无法入宫的朱慈烺似乎也有些闷闷不乐。

他无精打采的抬手告别,随后便亲眼看着周素洁关上了门,紧接着马车也驶离了东华门。

朱由检抱着朱慈烺,带着一大家子坐上了象辂。

象辂一进紫禁城,负责拱卫紫禁城的飞熊卫士卒便作揖躬身高唱:“齐王千岁……”

这样的声音虽然传不远,但也让文华殿班值的一些官员听到了。

听到“齐王千岁”四字的官员纷纷走出了文华殿,随后果然在文华殿前的广场上看到了只有亲王才能乘坐的象辂。

“呼……”见到齐王回京,许多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毕自严作为新晋的内阁首辅,即便眼下国事尚且能处理得过来,但就算是他在见到朱由检回归的时候,也不免觉得心底的石头落了地。

在他这种走过三朝的老臣看来,朱由检可谓定海神针,有他在的话,京城就乱不起来。

他们看着齐王的象辂经过文华殿,脸上的笑意还没收回,下一秒就变得僵硬了。

在他们观望齐王象辂的时候,一道银色的“闪电”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里。

许多官员立马转身离去,便是毕自严也不免有些不满。

但他们再不满也没用,因为这紫禁城是人家家的。

“齐王叔!齐王叔!”

当骑着自行车的朱慈燃出现在了象辂的侧边,听到声音的朱由检也看了过去。

在见到朱慈燃的模样时,他不免有些眼角抽搐。

他绷不住的不是朱慈燃变得坳黑和干瘦,而是朱慈燃这家伙后车架上的东西。

那一本本由重臣上奏的奏疏,就好像卫生纸一般被朱慈燃随意绑在后货架上。

知道的能发现那是奏疏,不知道的还以为朱慈燃刚去皇店进货去了。

这一刻,朱由检只感受到了头疼……

第568章 中秋佳节

“弟弟瘦了……”

当朱由检带着几分无奈,与家人们一起走进乾清宫们,隔着老远他就看到了灵活跑过来的朱由校。

比起自己出发时,朱由校倒是瘦了不少,但也没有太多,看模样还有一百四十斤(84kg)的模样。

虽然还是有些胖,但比起之前好太多了。

“皇兄……”

朱由检带着一大家子人作揖行礼,朱由校见状也连忙上前扶住他:“弟弟与我无须多礼。”

说罢,他看都不带看一眼朱慈燃,抓着朱由检的手就向着乾清宫走去,边走边说:“弟弟不知道我有多想你,这次你回来,我要与弟弟促膝长谈。”

朱由校那敦实的背影看着朱由检想笑,他也不知道自家哥哥能有什么正事和自己聊。

“五叔叔……”

“齐王叔……”

当张嫣和朱慈焴等人的声音响起,朱由检也笑着颔首,在朱由校松手的时候,从自己的腰间取出了几个小玩意。

“这是我在居延海捡到的几个小玩意,应该是宋代西夏人帽子上的东西。”

朱由检拿出了七个宋代西夏人头上帽子的黄铜装饰品,朱慈焴几人见状也接过去把玩了起来。

这也是幸亏朱由校还有三个女儿太小,不能来参加家宴,不然就他捡的这七个东西还真的不够分。

“爹……”

朱慈灿等人看着旁人都有了,不由得拽了拽朱由检的衣摆。

朱由检转过头来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和焕哥儿都有,晚上我拿给你和哥哥妹妹们。”

“嗯……”听到自己也有,朱慈焕也笑了起来。

牵着他的手,朱由检带着一大家子走进了乾清宫,并跟着朱由校他们走进了长青殿之中。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