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605章

作者:北城二千

洪承畴不知道朱由检是不是演出来的,但他清楚,以朱由检的能力和性格,他洪承畴不管再怎么爬,也可以在朱由检手下善终。

朱由检根本不怕手底下人造反,这就是洪承畴这种人觉得跟着朱由检安全的原因。

至于朱由校……

洪承畴承认朱由校善于平衡,对于驭世之术的造诣很高,但偏偏是这种人最不把臣子的性命当性命。

朱由校要是上位,并且朱由检还在大明,那洪承畴会立马告老还乡,不管那时他几岁。

因为只要朱由检让权,朱由校就会大权独揽,加上朱由检坐镇,朱由校不怕别人造反,那他的手段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对臣子施展了。

一个不把臣子性命当性命的皇帝得权,这对他这种重臣来说可不是好事。

但如果朱由校上位,朱由检要就藩,那就……

洪承畴瞥了一眼手中邸报,只觉得时间似乎有些不够了。

他有自己的消息,根据情报来看,目前大明的天启十一式步枪,基本都装备到了海军和上直,以及北军都督府的朵甘十二营里。

黄蜚能迅速覆灭阿拉干国和夺取东吁后方,这速度便是洪承畴都有些吃惊。

他了解黄蜚的能力,以黄蜚的能力,他是断然做不到这样程度的,因此帮助他做到这种程度的,实际上就是那一万两千多支步枪。

黄蜚都能如此,那孙传庭呢?

西番之民不过数十万,可出兵马不过三四万,如果孙传庭想要平定西番,那根本不用招募民夫,直接以朵甘十二营为基础,三营出征,九营输送辎重,不用三个月,乌斯藏就能平定。

以孙传庭接旨的时间,以及洪承畴对他的了解来看,这厮恐怕已经在接旨的第二天就出发,现在恐怕已经进入陕西,抵达榆林了。

最晚正月二十,他就会抵达朵甘,从大非川出兵,突袭喇萨和三竹节(日喀则)。

乌斯藏的事情,洪承畴通过木增、木懿两父子了解过,目前势力最大的就是盘踞在三竹节的藏巴汗。

明朝自洪武年间以来,在乌斯藏地方分封了三大法王、五大地方之王,其管理西藏地方所采取的“众封多建”。

尽管没有驻兵,但从洪武年间到正德年间一直有派遣兵马巡视乌斯藏的行动,直到嘉靖废除乌斯藏都司。

虽说之后张居正又在万历年间主持重设乌斯藏,但当时大明许多官员都认为这是一个赔本买卖,因此不再派遣军队巡视,对于乌斯藏的统治也只是在湟中三捷时,调动了那曲一带的兵马去围剿蒙古人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名义上来说有明一代二百馀年,乌斯藏的势力都受命于大明朝廷。

明朝在乌斯藏设立置驿站,对乌斯藏僧俗首领采取了定期、定员、定道、定制的进京朝贡模式,对乌斯藏的统治采取“输马作赋”的方式来进行收税。

只是,从万历三十七年四月,因“番人混冒,方物滥恶,所奉敕书洗补可疑,而通使岁诱为奸”,内阁革除了乌思藏大乘法王、大宝法王、护教王、长河西、董卜韩胡等八番的入贡资格,只许阐教王、辅教王入贡。

因此,目前听从大明指挥的,只有止贡派的阐教王、萨迦派的辅教王。

但是,尽管局势如此,可洪承畴并不认为其他八番敢于和孙传庭起冲突。

大明要收复乌斯藏,甚至驻兵,简直太轻松了,只需要突袭喇萨,击垮三竹节的藏巴汗就足够。

一个茶马古道的中断,就足够让乌斯藏几十万人得病乃死,因此表面上看,孙传庭需要收复整个乌斯藏,一座座城池的去打,但实际上他只需要打两个城池。

兵贵神速的情况下,二月初,孙传庭就可以让整个乌斯藏内附大明……

一想到这里,洪承畴就不由合上了手中的邸报,他心里清楚,他必须要在孙传庭之前击败缅军,不然不管他杀了多少缅军,孙传庭都会盖他一头。

“天启十二年的第一场大捷,我必须拨得头筹……”

想到这里,洪承畴走出了营帐,眺望远处的妙当城。

他阴沉着脸,背对诸将下令:“三日内,所有火炮都要渡过大金沙江,再传令给黄都督,十日后我军发动总攻!”

“是!”

木懿等人闻言连忙应下,但他们都很好奇,为什么自家经略的会突然从刚才的不紧不慢,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带着疑惑,他们放飞了信鸽。

两天后,当洪承畴争分夺秒的运输火炮,貌基准备依托妙当城护城河给予明军重创时,南边和西边的明军却在高歌勐进。

孟乃和清迈的军队开始撤往东吁城,吾必奎和龙在田也带着大军接管了孟乃和清迈等地城池。

同样,西部和南部登陆的海军也完成了收尾工作,兵锋直指东吁腹地。

只是四天的时间,作为东吁西大门的曹城便被轻易攻陷,原本人头攒动的曹城,此时已经变得满目疮痍。

焦黑的土地,刺鼻的火药味,还有一些正在燃烧的枯枝废墟……

当然,更多的是那些横七竖八的残肢碎尸。

“都督!洪经略让人送来了消息!”

曹城城头的马道上,当一身甲胄的黄蜚巡查城墙,看着一具具缅军尸体被抛下城头的时候,一名指挥使拿着一张字条跑到了黄蜚身旁。

他递来了放大镜和字条,脸上灰扑扑的黄蜚也皱眉接过,用放大镜看着字条。

字条上的字是用老鼠毛发书写的蝇头小字,虽说只有一寸宽,三寸长,却足足写下了数百字。

黄蜚吃力的看完了全部内容,然后才把纸条丢到了城下焚毁尸体的火堆里。

他面无表情的看向空无一人,满街血迹的曹城:“传令全军,三日后我要在钦山阵斩七万西南夷!”

“都督,那妙当城……”这名指挥使显然看过了情报,想知道洪承畴那边怎么安排。

只是面对他的询问,黄蜚却接过了旁边士卒的步枪,装弹后对着一个装死企图跳入护城河的缅军瞄准。

“七日后,诸卫合围妙当城……”

“砰!”

第497章 任他几路来

“呼……呼……”

沉闷的呼吸声,黑暗的视野,当思哲法睁开了自己的眼睛,此刻的他正处于一处躺满了尸体的山地。

“彭彭彭——”

“砰砰砰——”

“杀!”

“逃啊!”

“哔哔——”

火炮声、喊杀声、逃跑声、木哨声,还有鼓声、号角声、以及清脆而别样的火铳声。

“我是谁?我在哪?为什么这么吵……”

当思哲法清醒,看到了四周的场景,他整个人是惊慌失措的。

在他的四周躺满了尸体,充斥着身着缅军甲胄衣袍,叫嚷着、奔跑着的缅军士卒。

他们呼喊着参军亲人的名字,呼喊着让他们逃跑,并且自己也跟着逃跑。

在逃跑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倒了下来。

那已经被火炮石弹打得坑洼不平的沙土地上,每当有石弹落下,一股旋风都会从着弹点向四周吹去,卷起了沙土和残缺的枯枝树叶。

逃跑的人浪散开了,他们在崎区不平的山林翻滚着,象水花一样从密林之中的树木旁边分散,滚下山去。

一些被倒下的人即便中弹,但还是咬着牙爬啊,爬啊……最后因为失血过多而脸色惨白的停下,再也无法动弹。

战争如果失败,那不论战场的地形如何,没有什么比一群惊惶失措的溃兵更可怜的了。

这些曾经和思哲法一起在田地务农,随后被征召入伍,充为民勇的汉子们,他们根本不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跟着人流逃跑。

没有人愿意上战场,哪怕是他们的他隆王、阿拉干王打出了保卫家园,保卫耕地的口号,但实际上也没有吸引到多少人上战场。

他们分到的土地太有限了,为了那点土地而拼命,没有人愿意。

因此,当战事不利的时候,这群没有经过训练的汉子只懂得转头逃跑。

子弹从幽暗的林中射出来,整片山林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军队的辎重车和逃跑的人流纠缠在一起,更加重了纷乱的程度。

马儿也惊跳起来,践踏在受伤倒地的人身上。

思哲法的四周,地面上,似乎他能听到的地方,看到的地方,到处是呻吟声。

倒下的这些人无比惊惶,有的人吓昏了,有的人四处乱跑,为了阻止他们,将领带着督战队和士卒交火,自己人与自己人砍杀了起来。

在这一切中,有些将领抱着阴沉的冷漠态度,一面镇静地给火绳枪装上铅弹,然后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嘴巴。

“砰”的一声,他不再动弹……

当然,这样的人是少数,更多的将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断的组织起溃兵,带着溃兵向着前面的战场冲去,但思哲法还没有看到敌人,他们便纷纷倒下了。

在这昏暗的战场上,思哲法甚至忘记了自己是在和谁作战。

在他愣神的时候,前方密集的铳声不断朝着他靠近,最终他看到了从密林中出现的敌人。

红……

好似赤潮一般的红色从山坡上涌下来,他们手中拿着思哲法十分陌生的一种火铳,不断的举起火铳,将类似铅弹的一种东西装到了火铳的枪管末端。

居然还有火铳可以从后方装弹,思哲法闻所未闻。

但很快,思哲法回到了现实,因为那群人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而一个士兵也冷漠的举起火铳,将那黑洞洞的铳口对准了自己的脑门。

“要死了吗……”思哲法有一些解脱,但旁边的一名军官拦住了这名士兵。

“他被石弹打断了身子,已经瘫了,别浪费子弹。”

军官带着士兵离开了这里,思哲法无力的看着一个个身着红袄敌人越过自己。

在生命的最后,他在时不时因为爆炸而一阵喧闹的喊声中闭上了眼睛。

大炮的巨响淹没了一切,思哲法如众多东吁士兵一样,彻底躺在了这片山林。

天启十二年正月初六,黄蜚率横海卫、龙江卫于钦墩击败阿拉干国王素泰,阵斩九千,斩首四万六千余人,阿拉干、钦山、钦墩三地收复……

同时,南部的南海卫、西洋卫合兵,东吁平达力与杜摩底还未抵达东吁城,东吁城便被攻破,两部兵马只能撤向后方的彬牙。

北方孟族人反正,马祥麟不战而胜,轻取孟养,小婆罗门国,

天启十二年正月初九,三十六万缅军尚存二十八万,东吁疆土仅存不到三千里土地,人口三百余万。

面对这样的局势,妙当城的貌基心里自然急迫,但比他更急的还是洪承畴。

“彭彭彭——”

凶勐的火炮没日没夜的轰炸妙当城,妙当城外的护城河防线和营垒防线全部告破,六万兵马龟缩城内,八万多兵马依旧驻守各个隘口、山口。

貌基受不了这份屈辱,带一万兵马后撤妙当城后方二十里,留下斯祢卑带兵五万驻守妙当。

斯祢卑知道这是一个苦差事,但丢失江滩防线的他没脸拒绝。

因此,他便只能带着五万人,在妙当城内挨炮击。

至于洪承畴,他每日在火炮阵地,看着己方两千门火炮对着妙当城狂轰滥炸。

“黄文麓什么时候能到……”

看着被炮击的妙当城,阵地上的洪承畴脸色依旧淡然,但对黄蜚的称呼却从黄都督变成了黄文麓。

文麓是黄蜚的表字,洪承畴称呼黄蜚的表字,显得二者亲近了不少。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也是因为黄蜚接到了黄龙让信鸽送来的书信,因此积极配合洪承畴所致的。

不然,说到底黄蜚也是海军都督府的都督,除非洪承畴成了首辅,不然就算是他经略五军都督府,和黄蜚也只能是平级。

黄蜚的态度,让洪承畴对于自己成为内阁首辅的把握又大了一些,因此态度自然好了很多。

至于他的询问,作为他亲信的木懿也作揖回礼道:“按照时间,估计距离妙当城不到二百里了。”

“二百里……”

洪承畴抚了抚须,思虑片刻后果断下令:“传令各军兵马,除东岸的后军,其余各部于明日午时发动总攻,对洞吾各部兵马,一个不留。”

“是!”闻言,木懿也激动的作揖躬身。

一个不留,二十几万大军就是二百多万两银子,他木懿最少能拿到好几万两银子。

这还只是战场斩首的赏银,更重要的是后续三年的扫尾任务。

想着这些利益,木懿怀揣着激动地心情派出塘骑,塘骑也很快通知了各部兵马。

除了距离太远的龙在田负责地方暹罗北上侵略外,其它诸如马祥麟、秦拱明、秦翼明、黄蜚、吾必奎、沐启元等各部兵马都开始准备总攻。

明军的调动和备战,自然也被缅军所关注。

战争打到这里,缅军显得无比窘迫。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