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490章

作者:北城二千

银子或许没有什么造价,也不会有人熔炼,但铜币一定会有人动歪心思。

三枚天启铜币,就足够弄出四枚万历通宝,这利润足够假币贩子疯狂了。

之前是朱由检低估了假币贩子的制造规模,他后续让锦衣卫查了查,这才发现大明民间依旧充斥着大量假币贩子在不断制造劣币。

因此,朱由检得先把这群人解决一大半,同时用御马监将市场上的铜钱回收。

等回收数量到了一定程度后,各地便开始大量释放银币,继续回收。

等市面上的铜币回收的七七八八之后,朱由检就可以放出铜币,同时放出消息,只承认天启通宝为大明法定货币,加大回收力度。

不过想要回收市面大量铜钱,这十分考验国库。

大明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从春秋战国到如今,数以千亿,乃至万亿的铜钱被铸造出来,仅北宋就铸造了两千五百余亿枚,更别提其他的了。

有时候朱由检都很庆幸,幸亏古人有死了带着大堆铜钱殉葬的行为,不然他要面对的铜钱数量,恐怕能掏空十个大明的家底。

地下埋的,朱由检不准备动,他只要把市面上的铜币回收就行,数千亿虽然多,但折色后也就是数亿两银子罢了。

只要金属货币推行成功,大明就可以进而推行出纸币来取代铜币,随后渐渐取代银币了。

万事开头难,朱由检现在得先取代传统铜钱,才有资格谈纸币,因此他对王承恩交代道:“铸币厂和银行的事情得慢慢来,告诉李长庚,北直隶的银行暂时不要启动,继续积攒新币。”

“另外,铸币厂的机器需要不断添加,五年后要达到一千台铸币机!”

“一千台……这……”听到朱由检的话,王承恩面露难色:“殿下,三年后六个蒸汽机工厂才能达到最大产值,三年时间里,能用于工业的中型蒸汽机恐怕不足四千台。”

“四分之一用于铸币,那其他各业便只能均分三千台了……”

王承恩没继续说下去,因为说白了就是按照这么分,那御马监的许多工厂会达不到朱由检预估的产值。

不过对于朱由检来说,经济问题大于一切,大明如果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货币霸权体系”,那不管市场再怎么大,最后都是为别人做嫁衣。

其他工厂的产值不够,那很简单,便是不断的建设蒸汽机工厂就行。

“既然不够,那就增设蒸汽机工厂,将除了铸币厂以外,预备发往各衙门的工业蒸汽机都截留下来,送往工厂来生产蒸汽机。”

“六座工厂一旦预备投产,立马从金银库拨银子,再修建工厂。”

“我大明广袤,岁产九千台蒸汽机连北方都满足不了,何谈满足天下?”

“十年之内,我要看到大明的蒸汽机工厂,岁产三万台蒸汽机。”

岁产三万蒸汽机听着很多,但对于大明来说却规模很小。

按照比例,也不过是每年两千多蒸汽机船和火车,以及六千多台工业机械和两万台农业机械罢了。

这些机械或许能让一省之地进入工业时代,但对于坐拥两京二十省的大明来说却太慢了。

除非军备院能弄出内燃机,但那有些不太现实。

在朱由检比较了解蒸汽机的情况下,大明花了十年才弄出可以作用于农业、工业的蒸汽机,那朱由检不了解的内燃机,又需要多少年的时间?

眼下的大明看似科技强大,但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浮萍之上,随时都有可能倾倒。

除非大明的基础物理和化学、数学等学科能达到十九世纪的素质,不然光凭眼下的人员素质来研究,或许要到朱由检死前才能看到内燃机。

全民基础教育是强国的政策,也是强科技的政策,大明必须改变思维,重视起自以为的“奇淫巧技”,才不会被未来的欧洲追赶超越。

想要全民教育,大明得有足够的金银,并且是已经存在的金银,而不是开采的那种。

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让大明的经济滞涨缓解。

经济滞涨的问题解决,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成本变得更低,而朝廷开始进行税制改革,强大国库,提供更好的全面教育。

这是一盘棋,一环扣一环,环环都得朱由检亲自扣好。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明年必须灭建虏,而后面必须灭东吁。

建虏亡则东北赖安,百姓安定,北上开拓。

东吁亡则西南大定,铁路可直接修到恒河河口,无数商品将涌入诸藩的就藩地。

只要把这两个地方搞定,一个粮食、一个经济,两个困扰大明的问题瞬间解决,而大明也就可以告诉世界,什么叫做真正的“武德充沛”。

第415章 骄兵悍将

“轰隆——”

“砰砰砰——”

天启十年七月初八,伴随着火炮作响,南次亚大陆沉寂三个多月的战火再度被点燃。

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便是卢象升陆续收复班加罗尔等大小城邦,进一步重创叛军,使得叛军数量骤减至四万,遁入德干高原企图游击。

在进一步压缩叛军生存范围后,卢象升从自己尚存的四万八千多南方平叛军中抽取六营一万八千人北上支援戈达瓦里河防线。

其次,朱由检答应的第二批兵马也在六月中旬,由戚元弼带着十二万移民登陆一片废墟的内洛尔。

在留守了三营兵马的情况下,戚元弼亲自率领七营兵马,合计两万一千人北上支援戈达瓦里河防线。

至七月初一,明军在戈达瓦里河防线数量已经达到九万三千余人,合计三十一营兵力。

刨除他们之外,明军的非战斗减员人数达到了四千多人,他们在亚南养病的同时,与抵达亚南的戚元弼换防。

或许因为是北方人的缘故,李自成、李自敬、刘宗敏等一系列将领水土不服,根本无法返回尼德罗防线,只能带着已经病愈的三千兵马在戚元弼麾下做事。

明军兵力增加,算上海军接近十四万兵力,而这样的兵力增加,自然让莫卧儿的德干总督米尔扎感觉压力倍增。

好在五月初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四世接受了沙贾汗的邀请,双方成为了短期盟友。

经过一个月的整军,穆拉德四世下令叙利亚、摩苏尔两地的军团入侵萨法维波斯西部,进攻尹拉克地区,妄图攻取巴格达。

得知消息的沙阿(国王)萨非,只能将军队从坎大哈撤走四万,仅留两万人牵制莫卧儿,而莫卧儿的沙贾汗见状,当即也下令,调动六万兵马增援戈达瓦里河防线。

至七月,一场由明莫两个体量最大帝国挑起的战争,进一步蔓延到了中东地区。

如果站在上帝视角,可以发现,眼下各个地区都在进行规模不小的战争。

东北亚,明军和金军相互开始调动,双方参战兵力预计将达到三十万以上。

东南亚,洪承畴一直屯兵滇西,规模达到了十万之众,直面的是分散的二十万缅兵,合计参战兵力也在三十万左右。

南亚,明军和莫卧儿军队双方对峙兵力同样达到了三十三万之众。

中东,奥斯曼与萨法维近十二万人在尹拉克地区博弈。

至于欧洲战场更不用说,尽管在大明硝石的加持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取得了波西米亚的胜利,但法国并不能容忍这种结果。

与法国同样想法的,还有荷兰、英国、丹麦三国。

因此,本来只是波希米亚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开始演变为广泛的全欧战争。

法国、英国、荷兰与丹麦结成反西班牙哈布斯堡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而英国和荷兰则是负责伏击西班牙的海上舰队,以此来断绝西班牙向大明购买的硝石输入。

只不过凭借大明的硝石,西班牙成为了欧洲火药产量最多的国家,而火药变多就不用节约打仗。

因此面对四国的攻势,西班牙不仅守住了已经拿下的疆域,甚至隐隐有反攻的态势。

唯一让西班牙感到不安的便是英、荷两国的海上舰队,因此他准备筹建数量更多的船只,以此来保护西班牙和大明的硝石贸易航道。

不得不说,来自大明的“支援”,让西班牙续了一口气,继而扰乱了全局。

西班牙战场上保持胜利,因此也就没有想要在波罗的海组织舰队,而没有组织舰队,北方的瑞典王国就能继续保持对波罗的海的掌控。

因此、瑞典王国没有像历史一样参加反对西班牙的联盟,而精锐的瑞典军队没有加入这次战争,则是让胜利的天平再度倒向了哈布斯堡王朝。

欧洲战场上,反哈布斯堡联盟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的兵力维持在了三十万左右。

这五个战场,几乎都和大明有关,其中三个是大明直接出兵干涉,一个是因为大明和莫卧儿战争而打起来的,最后距离最远的欧洲战场,也有大明的身影。

可以说,亚欧非大陆的各处都燃起了战火,在同一时间,近一百四十万军队在这片广袤的大陆作战。

这种复杂的局势,便是朱由检听了都十分迷湖。

他只想出售硝石赚外汇,结果却让西班牙压制了法国、英国、德意志新教诸侯、丹麦等国。

当然,欧洲的事情过于遥远了,比起它,眼下大明和莫卧儿这两个世界第一、第二经济体的碰撞,更值得让人瞩目。

不出意料,率先发起进攻的势力,是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明军。

九万三千陆军手中的一千六百门燕山五斤炮,三百门燕山十斤炮在清晨发动了炮击。

炮声隆隆,石弹飞射,大批的莫卧儿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击惊吓,猝不及防的承受了明军的炮击。

在莫卧儿军队效彷明军的壕沟内,浅浅的壕沟倒伏着大批的尸体,一些被炮击惊醒的莫卧儿士兵则是手忙脚乱的穿戴甲胄,同时只顾着向后方防线奔走,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不要骚乱!海答尔,让欧洲的炮兵回到他们的阵地上去,反击!给我反击!”

米尔扎的身影出现在了骚乱的壕沟之中,他身上穿着具有蒙古和清真风格的甲胄,大声高呼过后,他趴在了壕沟边缘,双手握着望远镜,眺望着望着明军的阵地,脸上已经是一片铁青。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赖以重任的军队,遇到袭击时竟然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现如今整个莫卧儿军队中,除了蒙古人和波斯人组成的骑兵,以及欧洲人的炮兵还能让米尔扎有几分信心以外,由印度本土人种组成的轻步兵显得不堪重用。

“谁敢退下去,全家都杀死!”

米尔扎的亲信海答尔带着蒙古人和波斯人组成的骑兵,拦截了正欲溃逃的溃兵们。

几个带头跑的军官都已经被海答尔带人砍下了脑袋,悬挂在旗杆之上。

那些人被砍下的首级脸上还带着一丝恐惧与不甘,而溃兵们见到这一幕后,心神也不免稍微安定了下来。

恰好这个时候明军的第一轮炮击结束,因此阵地上的轻步兵纷纷返回到了壕沟之中。

欧洲的雇佣炮兵在返回的同时清理了一下阵地,随后便按照米尔扎的军令,操控一千二百门火炮,对着明军的阵地开始炮击。

“放!”

“砰砰砰——”

呼啸的石弹滑过河谷,一枚枚砸入了明军的第一道防线中,但比起惊弓之鸟的莫卧儿军队,明军面对炮击的心理素质过于强大。

米尔扎拿着望远镜死死盯了半盏茶的时间,却不见任何一个明军士卒溃逃而走。

“不好对付,都是精锐……”米尔扎有些疲惫地拧了拧眉头。

他固然是清楚明军战力的,如果明军战力不强,也不可能在面对几万骑兵追击时,从容的从温蒂亚山脉撤退到戈达瓦里河,并构筑起了防线,挡住了数倍于自己的敌军。

这样的军队,莫卧儿也有,但数量并不多。

因此,米尔扎也一致认为,大明远道而来,不太可能投送太多精锐兵力,在这支精锐兵力后,应该会是一支其他人种的仆从军。

可事实给了米尔扎一个响亮的耳光,因为明军不仅没有仆从军,派来的还都是和之前明军一样的精锐。

面对这样的敌人,米尔扎的心沉入了谷底。

一千二百门火炮的试射很快结束,当炮声停止,不等米尔扎下令,明军阵地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命令军团躲避炮击。”

米尔扎见到这一幕,当即对不远处的海答尔下令,而海答尔连忙拿起木哨吹响了三长两短的哨声。

在他的吹哨中,许许多多蒙古、波斯军官开始吹哨,全军团都开始躲避了起来。

他们的木土作业,基本上是照虎画猫,学了一个表面,而没有学到内里。

壕沟作为阵地上的重要掩体,它关系到士兵的生命,作用不可小看。

明军在燕山的大量军官参军后,土木作业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诸如李自成、朱聿键等人,他们都是学习过土木课程,了解过壕沟如何修建的人。

总的来说,修筑壕沟也不是说简单的挖条沟就行了,它还是有一些要求的。

在壕沟的组成中,它主要由散兵壕、交通壕等连结组成。

散兵壕实际上就是一种作战的掩体,士兵们可以在散兵壕里向敌人射击。

散兵壕的深度,以人能在壕里行走,而外面看不到为合适。

明军的散兵壕的尺寸是深六到七尺,宽五到六尺。

但这不是让人真的挖六七尺深,而是在挖散兵壕的时候,正常情况下只需要挖四尺深就可以了。

因为壕沟里的泥土也可以建立防御工事,从沟里起出的土堆到壕沟前面,就可以形成两到三尺的斜坡,十分方便明军士兵为方便射击。

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明军还会在散兵壕面朝敌方的一侧挖出一些崖孔。

这些崖孔形状大小由士兵自行决定,但是挖的时候要注意,大小要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来,以防止把壕沟挖坍塌。

《燕山军事》中,要求每一个燕山出身的军官,都要把散兵壕挖得很长,并且壕沟的形状也分为蛇行形、锯齿形、横墙形等等形状,但唯独不能挖成直线形。

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要是敌人从阵地侧面进攻,顺着壕沟射击,如果壕沟是直的,那壕沟里的士兵就没有了掩体,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了。

当然,这还只是诸多壕沟中的一种,除了壕沟怎么挖外,燕山兵家学府还教授了许多壕沟战的知识。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