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475章

作者:北城二千

“况且,许多男丁也不愿意当兵,他们说要是要是让他们当兵,他们便不迁了……”

王承恩将募兵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尤其是移民男丁参军的事情。

朱由检听后倒不奇怪,因为近几年来迁移海外的人家,基本上是听了迁移分地的政策才选择迁移的。

这一下子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当兵,那他们自然不愿意。

“移民里,有多少人愿意参军?”

朱由检向王承恩询问,而王承恩听到后则是惭愧道:“还未迁移的移民男丁不足一万,至于小西洋那边,之前送来的消息是两万……”

“倒也不少了……”朱由检闻言侧身看向了自己面前的大明坤舆总图,随后才道:“移民不愿意当兵就不当好了,小西洋那边能从十五万男丁里凑足两万也不错了,算上这批移民愿意当兵的一万男丁,那就有三万人,足够组建十营了。”

“至于剩下的十营,暂时从广东饥民里选拔吧,这批人不用迁移,等后续迁移的百姓愿意参军的人变多,他们就随大军撤回大明。”

朱由检不可能强制抓壮丁去当兵,这对于军队的士气打击很大。

他要的是自愿当兵的人,因为他们心里有准备,更容易接受明军的制度,面对艰难战局的时候,能爆发更强大的勇气和战斗力。

“奴婢领命……”

王承恩作揖应下了朱由检的吩咐,而朱由检也继续扫视地图询问道:“陆文昭在西南怎么样了?”

“回殿下……”李若琏组织了一下语言,继而说道:“指挥使带人巡查了四川、云南、交趾、贵州、广西、广东六省,南北镇抚司有近三千人被裁汰,追责,问罪……”

“按照《大明律》和《锦衣卫操守》,他们及其家人,合计约四万余人会被流放南州……”

“锦衣卫眼下还有多少人?”听到陆文昭的表现,朱由检虽然面上不显山不露水,但心里还是满意的。

“南北镇抚司一共十一万四千三百余人,其中北镇抚司五万七千余人,其余皆为南镇抚司。”

李若琏老实回应,而朱由检闻言皱眉:“回去问问崔应元,南镇抚司近七万人,这么多人,连一些贪官污吏都查不清楚吗?”

“卑职领命!”李若琏咽了咽口水,汗流浃背。

他又是时候很庆幸自己只用负责边事,毕竟相比较刺探文臣和士绅,以及各种盘根错节的国内情报,边塞武将和敌国情报没有那么弯弯绕绕。

“你退下吧。”

“卑职告退……”

朱由检头也不回的下了逐客令,李若琏见状也作揖回礼,随后退出了殿内。

在他走后,王承恩也趁机说道:“殿下,曹提督也问罪追责了御马监近三万人……”

王承恩想为曹化淳说些好话,但朱由检听到后却瞥了一眼他:“承恩,化淳不用你帮他说好话,他需要好话,便自己回来找孤。”

“是……是奴婢逾越了……”

朱由检用上了“孤”作为自称,王承恩也意识到了自己说错话,因此连忙回礼致歉。

“第四版蒸汽机的事情如何了?”瞥了一眼他,朱由检继续将目光放到了面前的《大明坤舆总图》上。

“基本已经进入收尾的阶段了,目前就等着蒸汽机工厂制造蒸汽机,然后实验蒸汽机故障率就可以了。”

王承恩见朱由检扯开话题,连忙跟上解释,并且为了让朱由检的心情高兴一些,他特意跳出了今日奏疏里的一些喜事来说:“军备院那边也报了喜,说是拖拉机重量从两千斤降低到了一千六百斤,成本也从一百五十余两降低到了一百四十两。”

“永平的农业基地也报了喜,标准比例的土化肥基本能稳定让作物增产两成半。”

“另外农业司算了算,如果船只用上蒸汽机来收集海岛鸟粪,那眼下的化肥产量可提升三倍,让三千多万亩耕地尽数用上土化肥。”

“至于各地的工场也在建立,今岁御马监预计能兴建起大小六百二十所工场,募工四十万人。”

王承恩很清楚,自家殿下关心的无非就是百姓的吃饭问题,因此特意挑出一些关于民生和工业的事情念出来。

也不出他的预料,朱由检听到这些消息后缓缓呼出一口浊气,难得夸赞道:“事情做得不错,另外负责蒸汽机、击发枪、农业机械和其他课题研究的所有翰林博士,列出名单来,奏请万岁,初授他们为正三品嘉议大夫。”

“毕懋康、王徵、孙元化、宋应星、宋应昌五人加授正一品光禄大夫。”

朱由检没有册封王徵他们为爵,这不是他小气,而是他知道王徵等人不会接受。

从上次他要给毕懋康等人册封为爵,而五人拒绝来看,即便是这些发明创造了各种科技的科研人才都认为自己不该获得这样的待遇。

朱由检有心改变,但不能一步登天,只能慢慢地来。

王承恩听到朱由检的话后,连忙作揖表示知道了,而他在起身后也借机说道:“对了殿下,颜思齐今日一早抵达天津,您看看……”

“按照之前定好的,册封他为爵,不过这爵号还是封为海澄伯算了。”朱由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改了爵号。

王承恩有些好奇,但没有追问,而是询问道:“殿下要不要见见他?”

“见他?”朱由检摇了摇头:“不必了……”

“他这种人出身不好,授他爵位,给他府邸,每年发俸禄便足够,若是接见他,恐怕他心里也害怕。”

朱由检清楚自己的名声在士绅阶级和贵族阶级中并不好,可以说眼下他的名声,完全能够媲美朱元璋晚年的名声。

颜思齐只想福泽三代,挤进京城这个权力中心的圈子,但他并不想执掌权柄,更害怕见到朱由检。

只怪他曾经海盗的身份确实敏感,如果真犯错了,朱由检故事重提就可以直接惩处他。

朱由检清楚颜思齐的小心思,因此他明白,与其接见颜思齐,倒不如给他安排个清水差事。

“封伯结束后,册封其为顺天府兵马司指挥使吧。”

交代了一句,朱由检坐回了座位上,而王承恩在应下后,也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小心上前作揖道:“殿下,还有一件事……”

“说吧。”朱由检拿起一本奏疏准备处理,而王承恩见状也说道:“孙传庭大概三日后返回振武县……”

“……”朱由检停下了手头上的动作,过了数秒后才低沉着嗓音道:“告诉一下王安,用万岁的身份从内帑拨黄金五百两,鱼翅十对、熊掌十只给孙传庭,另外再从太医院派人去振武县组织义诊。”

朱由检还想再说什么,但张了张嘴后却还是没有说下去:“就这样吧……”

“奴婢领命……”王承恩见朱由检说完了话,行礼之后便缓缓退了下去,将朱由检刚才的一系列指令交托人去安排。

他退了下去,偌大的承运殿内,除了坐着处理奏疏的朱由检外,便只剩下了几个整理朱由检背后巨大书架的太监。

阳光斜射进殿,将朱由检整个人包围其中。

只是这暖洋洋的阳光洒在他身上,倒显得四周更加灰暗了……

第404章 齐王爱熟妇

“又胖了三斤……”

“胖点好,胖点好,弟弟小的时候也胖,现在提刀上马,追逐漠北,小时候胖,长大了才能勇武。”

好似家常的声音在坤宁宫内响起,在宫中主位,朱由校正乐呵呵的坐在榻上,旁边矮几上放着各种小食、冰饮。

在他面前,张嫣正带着朱慈燃三人称体重,他们用的是军备院研制出来的“台称”,而他们刚才讨论的,便是朱慈燃的体重。

朱慈燃走下了台秤,而张嫣瞧着他,一脸担忧的回头对朱由校道:“万岁,寻常孩童如燃儿这般大的时候,也不过四十来斤,而燃儿已经五十一斤了。”

“正常,弟弟这么大的时候都五十六斤了。”朱由校乐呵呵的回答,心里不以为然。

他抓起一个桂花糕吃下,随后又用汤勺挖了一勺“酥山”放入口中。

瞧着他暴饮暴食的模样,张嫣扫视了一下,然后走到朱由校旁边坐下,关切道:“万岁,王御医他们说让您忌口,您不能再胖了,若是再胖下去,恐有……”

张嫣没有继续说完,但谁都知道胖了之后不好。

说起来、朱由校已经二十六岁,虽说闲暇时刻还是会干干木匠活,但整体来说他是缺少运动的。

这也就导致,在他进入二十四岁后,他的体重开始不受控制的增长了起来。

眼下的他足足一百五十斤,身高五尺五,折为后世单位则体重一百八十斤,身高一米七六。

这样的身高体重,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都算得上肥胖的,而这还是朱由检经常带着朱由校出去走动,狩猎的结果,不然他可能会更胖。

“倒也是,就是不知道弟弟为什么不胖。”

朱由校一边吃,一边摸了摸自己的大肚腩,三句离不开朱由检。

在说话的同时,他看向了站在角落的王安,笑呵呵问道:“王安,弟弟眼下身长几何?体重几何?”

“回万岁……”王安经常出入太医院,而太医院的御医基本每天都为朱由检、朱由校做检查,自然清楚。

“齐王殿下昨日身长五尺八寸,体重一百三十七斤,太医院的御医说殿下脉搏强健,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好……”

五尺八寸,一百三十七斤,这是朱由检二十岁的状态,折为后世单位则是身高一米八六,体重一百六十五斤。

这身高体重在后世都算得上标准,更别提眼下了。

“弟弟都比我高三寸了……”朱由校听完,有些感叹。

“殿下平日里的饮食作息和万岁有何不同?”张嫣不关心那些,他只觉得朱由检保养得当,想知道两兄弟的不同。

王安见张嫣询问,也如实回答道:“殿下入岁以来,每日辰时整(七点)起床,随后更衣用膳,至辰时四刻(八点)处理奏疏。”

“午时整(十一点)殿下会让齐王府的庖厨准备膳食,随后去王府的马场骑射,与值守将士角抵,至午时六刻(十二点半)休息,前往存心殿用膳。”

“用膳结束后,殿下会在存心殿午休一个时辰,申时整(下午三点)起床前往承运殿继续处理奏疏。”

“到戌时整(下午七点)返回长春宫用膳,继而再处理一个时辰的奏疏,基本每日在子时四刻(午夜十二点)前入寝。”

“基本每日会腾出一个半时辰锻炼,四个半时辰处理奏疏,午休一个时辰,入寝休息五个时辰左右。”

王安说完,特意看了一眼张嫣,而张嫣见状则是埋怨似的看向朱由校,眼中带着几丝不高兴:“万岁……”

“我每日也腾出两个时辰为宫里和齐王府修补家具啊,只能说弟弟不容易长胖,宝珠你太过杞人忧天了。”

张嫣这点埋怨对朱由校来说不算什么,他很坦然的为自己诡辩,为了不让张嫣继续说下去,他特意看向王安问道:“齐王府的膳食如何?”

见皇帝询问,王安如数家珍的一一说道:“殿下节俭,每日三膳里,早膳一碗面、或者一碗米粉、米线,加上几个鸡蛋,一杯泡茶就足够了。”

“午膳吃的也不多,基本六个菜,两荤三素一汤一茶。”

“晚膳会吃的清澹些,基本是一荤两素一汤,偶尔晚上会吃些糕点,但不会太多。”

“就这么些?”朱由校有些错愕,他没想到自家弟弟的膳食是越来越简单了。

当初在勖勤宫的时候,朱由检基本上早膳在三个菜左右,午膳八个菜,晚膳六个菜。

倒是不曾想,搬出去后,他的饮食标准反倒下降了。

对比他,早膳六个菜,午膳十二个菜,晚膳九个菜的朱由校可以说算得上暴饮暴食了,长胖也在所难免。

“今日起,后宫也按照这个标准吧。”

张嫣听了王安的话,便打定了主意,对着负责内廷的女官开口,而女官隐晦看了一眼朱由校。

朱由校见状,连忙说道:“弟弟是一个人用膳,我们是一家子,这不一样。”

说罢他看向女官:“早膳五个菜,午膳九个菜,晚膳六个菜吧,记住午膳和晚膳准备海鲜乱炖和云南的山珍。”

“奴婢领命……”女官闻言回礼应下,而张嫣听到朱由校减了六个菜,心里也比较满意,并没有反驳。

“对了,选妃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朱由校想起了朱由检的婚事。

“地方还在选妃,朝廷上下三百府,每个府选三人,合计九百名秀女,加上各国的秀女,合约一千五百二十七人。”

“内帑这边拨了三万两给各府,算作各家秀女的路费。”

张嫣为朱由校讲解,但说着的同时她也说道:“殿下那边提了些要求,就是把秀女的年纪提高到十六到二十岁。”

“不过太妃听了后觉得不妥,因此降到了十五到十九。”

“臣妾觉得,十五到十九也有些偏大了,想降到十四到十九……”

明代的亲王选妃,年龄基本是被限定在十三岁到十六岁之间。

对于朱由检这种有着后世记忆的人来说,这个年龄区间和犯罪没什么区别,他自然让人提了要求。

不过问题在于,如果把秀女的年纪提高到十六至二十二,那选妃的难度就变大了。

正常来说,明代女子到十四岁的时候,其父母就开始为其选夫了。

这个时间不会超过三年,也就是说超过十七岁的女子在大明就已经算是“剩女”,而二十岁以上的更是“大龄剩女”了。

如果按照朱由检的要求,那百姓或许会觉得她这个皇后和刘太妃故意为难齐王。

张嫣还是得为朱家的脸面考虑的,因此她居中选择了十四到十九这个不太那么尴尬的年龄段。

“确实有些大了,就按照十四到十九选吧。”

朱由检的要求难得被朱由校驳回,甚至在驳回的同时,朱由校都有些怀疑自己弟弟的取向有些不太正常。

十八岁以上的女子,大多都已为人妻,自家弟弟特意把标准放到二十岁,难不成……

“……”朱由校有些不敢想下去了,因此才转头对王安道:“这事情就不用告诉弟弟了,十四到十九很合适。”

“奴婢领命……”王安爽快应下,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标准也没有什么问题。

张嫣瞥了一眼王安,随后又想起朱由检的第二项要求:“殿下好像不太喜欢裹足的女子……”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