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381章

作者:北城二千

哪怕是李永芳,面对礼单时,也不能很好的平静,但刘兴祚却十分冷静。

单从这点来说,刘兴祚就是一个可以接触的对象。

“继续试探,直到他自己愿意表示投诚。”

坐在屋内的郭桑岱犹豫过后还是选择了刘兴祚,而杲台也作揖应下。

“避免夜长梦多,明日我们便撤回奴儿干,顺带告诉殿下,建虏获得番薯的事情。”

郭桑岱眯了眯眼睛,而杲台也皱眉道:“番薯应该是莽古尔泰从大宁府掠夺来的,瞧着城外的规模,今年结束后,恐怕他们能耕种十余万亩番薯。”

“粮食的问题若是被他们解决,他们或许就会谋求迁移,或者南侵了。”

“嗯,你下去吧……”郭桑岱怀揣着一些不安,最后安排杲台准备收拾行程,自己则是前往莽古尔泰的府邸,准备离开的说辞。

不过和他想的一样,莽古尔泰都懒得见他,便让府邸的甲喇额真告诉他想走就走,并发给了通关木牌。

尽管遭到了怠慢,不过郭桑岱倒是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于是第二日一早,为了避免刘兴祚有可能会出卖他们,郭桑岱和杲台等人一大早便离开了兴京城。

他们北上了上京城,不过他们很聪明的用粮食贸易的借口来引得黄台吉回避。

济尔哈朗出面后,也没有答应所谓的粮食贸易问题,而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打发了他们。

躲避了黄台吉的审视,他们便乘船从上京城南部的松花江顺流而下,汇合进入黑龙江后,便一路流向北方。

等他们抵达奴儿干城时,已经是八月二十五日了。

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郭桑岱当即派人乘船南下,把消息发往了镜城。

不过,在他们消息发往镜城的时候,北京紫禁城却如例召开了一场常朝。

“贺——”

“万岁……万岁……万万岁……”

“浑……啪!”

贺礼声与净鞭声同时在皇极殿广场上响起,而让百官一个月未曾见一面的朱由校,也在九月初一这一天再次出现在了百官面前。

似乎是在齐王重整朝纲开始,朱由校整个人也变得愈发懒惰了起来。

泰昌元年时他每日常朝,而天启元年开始变三日一朝,七日一朝。

到了天启二年开始,便十日一朝,而天启三年开始变十五日一朝。

到了天启五年开始,朱由校连十五日一朝也开始嫌多了起来,直接一月一朝,而这个规矩已经立了快三年了。

往日的常朝,实际上都十分平淡,不过今日的常朝气氛却有些古怪。

伴随着四司京察展开,大批官员落网,而燕山官员也开始占据庙堂之上的诸多官位。

由于恩科出身,他们大多都是处于九品到七品之间,而这其中,都察院的巡查御史,以及六科的给事中,还有天下一千六百余县的上万正官都成为了他们的舞台。

地方倒是好说,但在北京城这庙堂之上,一些事情便难以避免的开始发酵了。

“万岁!臣吏科给事中金铉上疏,弹劾吏部尚书崔呈秀在吏部大肆安插亲信!”

“无稽之谈!”

清晨的朝堂,伴随着燕山官员金铉的弹劾而火药味十足,阉党官员更是直接回怼对方。

“万岁!那吏部之中藏污纳垢,天下文臣两万三千余人,一下子被京察打掉两千多人,还不足以说明吏部的选拔有问题吗?”

金铉上前一步,言辞诚恳,而阉党那边的吏部左侍郎刘廷元则是站出来讥讽道:“吏部不过是根据官员在地方功绩而提拔官员罢了,难道李给事中认为这些被打掉的官员都是不办事的吗?”

“自然!”金铉毕竟初生牛犊,不懂得庙堂之上言辞的恐怖。

他这边承认,那边刘廷元便对高台上的朱由校作揖道:“万岁,吏部主管选拔,而京察已经有六年没有主持,六年期间,官员腐败一直是靠都察院和六科,锦衣卫来纠察。”

“眼下李给事中之言也说明了,那些此次被纠察的官员都是贪官污吏,不办事情的佞臣。”

“然而佞臣最善于欺上瞒下,因此吏部选拔官员时,他们最善于伪造功绩,而这点,本该就是六科和都察院、锦衣卫该纠察的事情。”

“明明是他们纠察不及时,怎么能怪罪到没有纠察权力的吏部呢?”

“万岁,臣请万岁将纠察之权调归吏部!”

“臣请万岁将纠察之权调归吏部……”

刘廷元的咄咄逼人让金铉语塞,而阉党乌泱泱的附和跪下之举,更是让齐王党和东林党头疼不已。

齐王党魁首的顾秉谦,和第二号人物毕自严,都随着朱由检巡视渭北去了,眼下还在延安府境内,而顾秉谦和毕自严离去后,齐王党内的三号人物便是户部左侍郎的李长庚了。

眼看燕山官员落了下风,李长庚只能在心底叹气一声,随后站出来作揖道:“万岁,臣以为吏部吏治腐败之事,已经是昭然可见,这么多年来贿赂……”

“万岁!臣选材用人,均按照功绩,而非某些人口中的安插亲信!”

崔呈秀见李长庚走出来,当即也坐不住了,连忙打断李长庚的话,作揖行礼,并表示了自己的忠心。

“并未安插亲信?”金铉冷哼一声道:“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刘志选、验封清吏司郎中梁梦环、稽勋清吏司郎中倪文焕、考功清吏司郎中田吉,还有……”

金铉虽然嘴巴说不过阉党,但是在证据搜查这块,他可是燕山官员之中的佼佼者,如何弄不清楚崔呈秀是怎么运作的?

他一连说出三十余个人名,末了更是对崔呈秀嘲弄一句:“崔尚书,您是不是还要把您看门护院的那条老狗都给安插进入吏部,吃上一份皇粮啊?”

“哼!”崔呈秀冷哼一声,并不认为金铉能做出什么扳倒他的举动。

说白了、只要朱由检和朱由校不下场,谁都扳倒不了他。

因此,他只是看着朱由校,并作揖道:“臣自认为秉公办案!”

好吧,崔呈秀直接摊牌,这让朝会的争吵告一段落,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皇帝的身上。

不过身为皇帝的朱由校,此刻却看着手中的一份奏疏,不知道在想什么。

站在他旁边的随身太监是王安,他倒是乐意看崔呈秀倒台,不过他也知道眼下还不是时候。

因此他提醒了一下朱由校:“万岁……”

“嗯……吾在听。”朱由校并没有发呆,而是在想事情。

不过被王安提醒后,他也不能什么都不表态了,因此面对阉党和齐王党的兵戎相见,他直接看向了崔呈秀,并说道:“吏部考功的规矩确实需要改一改了,之前的选拔也是规矩的问题,与你无关……”

“万岁!”金铉见状不甘,上前一步就要继续上疏,不过却被李长庚伸出手一把拉出。

见李长庚拉住自己,金铉也只能咬牙退下,而朱由校则是瞥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不过京察也需要改一改了,三年一查确实太久,暂时改为两年一查吧。”

朱由校这手算是暂时压下了两方的火气,不过他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压住双方的冲突,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燕山官员陆续占据庙堂,那阉党和齐王党还是会再起冲突。

不过朝堂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击鼓传花,能压则压,压不住了,到时候再换一个手段便是。

想到这里、朱由校也起身道:“散朝吧……”

说罢、他转身离去,而王安也紧随其后。

百官们愣了愣,没想到朝会才刚刚开始不久就被宣布散朝,而崔呈秀在一愣后便看了一眼金铉,冷哼一声便带着阉党官员退出皇极殿。

齐王党的官员见状也纷纷退出去,而李长庚则是拉住了金铉。

金铉此人是北直隶大兴县人,万历三十八年出生,如今不过十八岁,今年才通过恩科踏上仕途,而李长庚是隆庆六年生人,整整大了金铉三十八岁。

面对年轻的金铉,李长庚叹气道:“老夫长伱三纪多二载,为官也比你要久,今日告诉你一些为官之道,你且记住……”

“请先生赐教……”金铉倒是对李长庚十分恭敬,而李长庚也叹气道:“这官场要小心谨慎,每步都需要如履薄冰……”

“做事情不要太明白,要记住小事不糊涂,大事要糊涂。”

“崔呈秀等人所做之事,你以为殿下不知?”

“殿下知道,所以才兴京察,抓捕贪官污吏!”金铉正气凛然,显然认为朱由检兴京察就是对阉党的宣战。

“糊涂……”李长庚摇头道:“阉党的事情牵扯太多,有多多少少都牵扯到了宫里,朝廷那么多人都知道,谁又曾主动说过一句?”

“殿下兴京察并非是宣战,而是要抓一批硕鼠来保证国库充裕,减轻百姓负担,这便是投鼠而不忌器。”

“您是说……那群贪官污吏是鼠,而宫里是器?”金铉一点便通,可他却却不解道:“可下面的鼠都被抓了,器又岂能不动?”

“不对……”李长庚摇了摇头,解释道:“鼠被抓了还能再培养,再找……”

“若是因为鼠被抓了便生气,动怒,那器便不是器……”

“其中道理,你好好参悟吧,下次常朝,不要再查这些事情了。”

说罢、李长庚摇头离去,而金铉则是看着他的背影,欲言又止。

他从小就看不惯贪官污吏,因此才身为大兴县人,不读官学,转而去读燕山。

寒苦五年有余,好不容易学有所成,考过恩科,踏上仕途,可眼下李长庚却告诉他,有的事情不能查?

“倘若不能查,那我身为吏科的给事中,又有何用……”

呢喃几句,金铉也叹息一声,离开了皇极殿……

第335章 仕途诱惑

“射咯~”

“中咯!”

当朝局逐渐混乱时,御花园内,五岁的朱慈燃正拿着一个小太监们制作的简易弓箭,张弓搭箭射中了一个距离他五步开外的草垛。

箭矢命中的时候,四周小太监们纷纷鼓掌,宫女们则是觉得朱慈燃有一些可爱。

他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胳膊和腿像成熟的玉米棒,而白嫩的模样,似乎让人觉得还未靠近,便闻到了一股奶香味。

尤其是那圆圆脑袋和婴儿肥的脸,以及那对乌黑发亮大眼睛和嘴边的两个小酒窝,可以说完美继承了张嫣的容貌。

四周人都在哄着他,这让他骄傲地挺起了胸膛,把弓夹在咯吱窝下,骄傲的像一只公鸡。

“你们在干嘛?!”

忽的、张嫣的声音传来,四周的太监宫女立马老实了起来,而朱慈燃也从战胜的公鸡模样,变成了斗败的公鸡。

张嫣带着十余名宫女走了过来,随后就看到了正在“舞刀弄棒”的朱慈燃,不免有些生气道:“怎么在这?今日不是要去东宫学习吗?”

“娘……我累了,今天不想去……”朱慈燃撒着娇,然而张嫣并不吃这一套,而是走上前蹲下,皱着眉严肃看与他对视道:“你是太子,是储君,日后要治理天下,要让百姓们丰衣足食。”

“那淮北的故事,还有眼下陕西的故事,娘给你讲的时候伱不是都说百姓很可怜吗?怎么现在却偷懒了?”

张嫣身为母亲,虽然喜爱儿子,但也清楚朱慈燃日后是储君,因此总是结合当下的一些事情编成故事,告诉朱慈燃。

朱慈燃每每听到,也会心生怜悯,觉得百姓过的很惨。

张嫣本以为自己带着他教导了五年,朱慈燃会很懂事,但见到朱慈燃在这里玩弓箭,还是不免有些生气。

“可我不想做皇帝,我想像齐王叔一样上疆场,为爹征战……”朱慈燃说着,双目里还闪烁着莫名的渴望。

“就算上疆场,也要做马上皇帝,而不是什么大将军。”张嫣知道堵不如疏,因此都是顺着来引导朱慈燃,从不打击他。

“可是当皇帝,我就没时间去打仗了……”朱慈燃一脸不情愿,倒是这时一人声音响起,打破了平静:“谁说皇帝没时间打仗?成祖文皇帝,宣宗章皇帝,武宗毅皇帝,不都是马上皇帝吗?”

话音一落,所有人闻声看去,随后便看到了带着一丝笑意走来的朱由校,以及跟在他身后的王安、魏忠贤、王体乾等人。

“万岁……”

所有人作揖行礼,而朱慈燃见状则是拿着弓箭跑了过去:“爹!”

“诶!”朱由校一把将朱慈燃抱起,而朱慈燃则是舞着手里的短弓道:“爹,我刚才用您弄得这把半力弓,射中了那靶子。”

朱慈燃指向了旁边的靶子,而朱由校看到后也笑了笑道:“吾子有力也……”

“等你齐王叔回来,我让你齐王叔教你骑马射箭,再给你找个不拦你的老师如何?”

“嗯!”听到可以骑马,朱慈燃整个人都激动了,连续不断地点头,生怕朱由校反悔。

“万岁……”见朱由校想让朱慈燃去学习骑马射箭,张嫣带着一丝埋怨的眼神看向了他,不过朱由校却浑不在意道:“学些弓马射箭也好,强身健体才能活得舒服,你看我和弟弟,不就是身强力壮之人吗?”

朱由校笑着打起了哈哈,而张嫣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

“行了,今日休息一天,明日爹给你换个老师。”

“嗯!”

朱由校说罢,把朱慈燃放在了草地上,随后笑道:“和你娘亲一起去玩吧。”

“好!”朱慈燃闻言,当即挽住了张嫣的手,拉着张嫣就向着射箭的靶子跑去。

看着朱慈燃和张嫣离开的背影,朱由校也摸了摸下巴的短须,随后开口道:“对了,今日弹劾崔呈秀的那个燕山官员叫什么?”

“吏科给事中金铉……”王安小声提醒,而魏忠贤和王体乾则是感觉到了不妙。

“金铉……”呢喃一遍,朱由校才笑道:“这人不错,调去东宫教太子读书写字吧,就把燕山那套交给太子就行。”

“万岁……”魏忠贤和王体乾忍不住开口,随后迅速将语气温和起来,笑着说道:“万岁、翰林院的检讨张讷教导的好好的,如果直接换了,怕是会让人觉得张讷有些问题……”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