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303章

作者:北城二千

兄弟二人十分和睦,只是在他们身后,孙守法木讷,陆文昭表情复杂纠结。

一行人各怀心事,却谁也看不透朱由校在想什么。

返程的路上、朱由校没有和朱由检讨论什么政务,而是一直聊着当初刚刚登基,与朱由检在后左门纵马射箭的琐事。

这些生活上的琐事,放在平常朱由检只会一笑而之,而眼下却听得很认真。

不知不觉、马车返京,并抵达了百王府城前。

“就在这吧,我让孙守法送哥哥回皇宫,我步行一段便好。”

马车停稳、朱由检也用一种感叹的语气开口,随后陆文昭打开了车门,便要送朱由检回府。

只是这个时候、朱由校却忽地开口道:“弟弟,我有些事情要让陆文昭去做。”

“……”朱由校的话、让朱由检和陆文昭的动作一滞。

朱由检看了一眼陆文昭,眼底有一丝担忧,而陆文昭也眼观鼻、鼻观心。

“去吧……”过了片刻、朱由检看向陆文昭,交代了一声。

“卑职领命……”陆文昭上了马车,而孙守法则是还和老样子一样,没心没肺的直接跳下马车,并招手示意保护皇帝的皇城三卫来驾车。

飞熊卫的千户见状,连忙上前挽起马缰,上了马夫的位置。

伴随着一声“驾”,皇城三卫和马车渐渐从雪中驶向了皇城,而朱由检则是看着马车离去的背影,站在雪中不知道想什么。

“殿下、咱们今晚吃什么?”

孙守法憨楞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四周的平静,而朱由检也看向了他。

只见这厮脸上露着憨笑,没了打仗时冲杀先锋的悍勇之气,倒像是一个农夫。

“今日我也不知道吃什么,你找府内的厨子,按照你的口味点菜吧,我今日就随你一起吃了。”

看着孙守法,朱由检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或许只有孙守法他们这种直来直去,对权力没有多大欲望的人,才能站在自己身后吧。

有的时候、太聪明也不是好事……

这么想着、他和孙守法还有天策卫数百人返回了齐王府。

只是相比较他们,远去的马车内,气氛有些诡异……

朱由校看着窗外的雪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陆文昭则是如坐针毡,随时都准备起身。

二人一路无话,能听到的只有马车压在道路上的轮声。

过了两刻钟、马车驶进了东华门,而朱由校也终于开口道:“你要如何自处?”

“……”朱由校的话,让陆文昭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又很快闭上了。

“事情如此,不怪你们……”

朱由校一直看着窗外,眼底尽是平静,如一潭死水般,掀不起半点波澜。

“朕还年轻、也在位上,只要朕在位一日,弟弟便依旧是大都督,你让黄龙、满桂他们放宽心,别做什么让弟弟为难的事情……”

一席话,让陆文昭浑身汗毛竖起,瞳孔紧缩。

“万岁怎么会知道……”

此刻的陆文昭在回溯脑中的记忆,从满桂找他开始,中途有没有什么别的人?满桂和黄龙的联系又怎么会有人知道?

一时间、陆文昭敢肯定,皇帝在自己手下中埋了钉子,但他却没有什么时间来反应。

“朕和弟弟尚年轻,所以你等都可以放心。”

“等你们退下去了,若是想留在大明,朕也会和弟弟、太子商量。”

“如果你们想前往齐国,朕也不会阻拦。”

“你们若是做出一些傻事,朕并不在意,全因弟弟会领兵出征……”

朱由校沉着眼眸,平静地看着窗外,语气平和。

不过、过了数秒,在陆文昭警惕时,他又慢慢开口道:“只是事情若是真的发生,弟弟或许会难以接受。”

“你应该也知道,你们的这位齐王殿下,太重情义……”

朱由校的位置正在被威胁,眼下的他,即便是能直接掌握的皇城三卫和大汉将军,也都是满桂他们训练出的兵马。

如果满桂要反,并且口号还是要扶持齐王坐上皇位,那整个五军都督府,近八十万大军,举旗者的数量不会少。

只是面对这样的威胁,朱由校却还在平静的和陆文昭沟通。

或者说、他在和不安的诸将沟通。

他并不害怕诸将造反,因为哪怕有大军反叛,他只要带着净军和太子跑到齐王府,然后躲在齐王府内,便没有人能奈何他。

他相信自己弟弟能平叛,也相信能平的很好,但平叛的最后,面对满桂等一众由自家弟弟一手提拔的将领,自家弟弟又该如何自处?

挥刀杀了满桂他们?

如果朱由检下得了手,恐怕局面也不会如此诡异了。

他是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

他也和满桂他们朝夕相处,有说有笑,并肩作战。

他也和他亲手训练的兵马们共处燕山,欢声笑语、远征河套……

现在转过头来,要他举刀把这群昔日的同袍、属下,亲自下令将他们斩首,那他心中又会是怎样的感受?

朱由校很清楚,恐怕自家弟弟会一蹶不振,或者就此颓靡。

他不想让自家弟弟陷入两难,因此他选择放下身段,好好的和这群认为自身安全无法保证的诸将沟通。

这样的沟通,放在政治上,简直就是幼稚、乃至愚蠢的行为,因为朱由校把自己的底线和底牌给暴露了。

可问题是,在这一场政治斗争中,没有谁是因为想着权力去发动斗争的。

满桂、黄龙他们已经位极人臣,哪怕朱由检当了皇帝,他们实际上官职也不会有什么变动。

一两个勋爵,他们正常陪伴朱由检征战下去也会有,没有必要为了这个造反。

说到底,他们担心的是人心,担心在朱由检走后,自己一方遭遇皇权的清洗。

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多了,尤其是在几十年前,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戚继美、戚家军等一众将领的下场,犹如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警醒着他们。

他们不觉得皇帝会愿意让他们全部都前往齐国,只因为他们一走,基本上整个大明现存的四成将领都要离开。

只是出乎了陆文昭和满桂等人的预料,皇帝现在明确说明了会放他们离开,并且让他们继续就任的话。

在得知手下将领有不臣之心,还愿意开诚布公劝阻的,恐怕朱由校也算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只是陆文昭在想,皇帝到底是因为手中的底牌不够多而使出缓兵之计,还是另有图谋。

古今帝王手段无数,麻痹骄兵悍将后,等待时机发动雷霆一击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容不得陆文昭不警惕。

他试图和朱由校对视,但朱由校一直看着窗外的雪景,让他无从下手。

在他陷入两难的时候,马车停了下来,而陆文昭依旧下意识的为朱由校打开了车门。

朱由校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下马车,随后在乾清宫门净军的“万岁”声中,渐渐消失在了陆文昭的眼前。

望着关闭的乾清宫门,陆文昭心中百感交集,十分纠结。

这些纠结,最终只化为了一声叹息。

他走下马车,最后看了一眼乾清宫门后,便转身一深一浅的走向皇宫外。

红墙白雪下,他的背影显露出不符合他年龄的暮气,让人叹息……

第277章 盐茶国营

“万岁同意了、如何?”

五军都督府内,伴随着陆文昭将消息带来,坐在主位的孙应元和满桂两人紧皱眉头。

“若是万岁诚心,我们倒是安全了,最少二十年内安全……”

满桂不自觉的搓着指尖,显然有些焦虑。

对于他的话,孙应元和陆文昭也不约而同的颔首。

二十年、这是朱慈燃成长的时间,显然他们虽然相信朱由检和朱由校的兄友弟恭,但并不相信朱由检和朱慈燃的叔侄和睦。

毕竟……大明的叔侄就没有和睦的例子。

朱元璋朱文正、朱棣朱允炆、朱高煦朱瞻基、朱常洵朱由校……

日后说不准还会加上自家殿下和未来的太子。

毕竟朱由校最少还有兄长的身份在,但朱慈燃就可以说全方面被朱由检压制了。

二十年后的朱由检也不过三十六,正直壮年,谁能知道到时候的朱慈燃会怎么想。

不过、眼下说那些太远了,要说还是得说朱由校的态度问题。

他到底是不是诚心的要宽恕诸将?这是关键的问题。

在这种问题上、孙应元却突然有了答案,他表情凝重着分析道:“不管万岁的心思是什么,只要我们退一步,那即便之后万岁要动手,殿下也不会坐视我们被屠戮。”

孙应元这句话可以说拿捏住了朱由检的性格,朱由检太重情义,如果诸将退一步,那即便是之后朱由校亲自出手,他也会站出来劝解朱由校。

到最后众人的结局,最惨也就不过是前往齐国罢了。

到了齐国,朱由检还是会让他们在利未亚用“赶苗拓业”的手段征战。

满桂他们也对自己有自信,只要有足够的人口,他们完全可以把大半个利未亚打下来。

到时候他们依旧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如果朱由检前往齐国,满桂他们都对他有自信,齐国能在几十年内和大明对等。

“利未亚的事情,让黄龙好好派人探索吧。”

满桂开口,决定了他们这群人的立场,尽管他们都知道,这样的立场是暂时的,但总比争锋相对要好。

这段时间的诡异气氛压得众人都喘不过气来,就当好好休息了。

“着手一下扫北的事情吧,既然要选择暂时蛰伏,我们还是不要太过掺和朝堂的事情。”

孙应元一开口,众人便都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随后、三人各自离开了五军都督府。

在他们离开的同时、顾秉谦也带着一份文册找到了齐王府内的朱由检。

【是岁天下户口田赋之数、官民田土八百二十二万四千五百二十一顷三十二亩八厘九毫,人户一千七百二十七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八千六百三十七万七前一百人。】

【半麦四百三十万八十二石……】

长长的天启五年总汇交到了朱由检的手上,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大明的田地和人口问题。

泰昌元年时、大明不过七百四十三万顷,人户九百五十多万,人口五千一百六十多万。

只是五年的时间,朱由检通过军屯田和向外迁移、开垦的手段,居然查出了大量田亩和人口。

相比较泰昌元年,朱由检五年时间将大明真实人口查出了三千四百多万人,通过征战和查补、开垦,将大明田亩增加了八千多万亩田地。

不过这还不是他最大的功绩,或许在百官看来,他最大的功绩是整顿了大明的军备,将大明财政岁入拔高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巅峰。

但在朱由检自己看来,他最大的功绩,是移民……

【辽东人口四百六十四万四千三百零九人,田亩一千五百二十一万四……】

【琉球人口一百九十二万三千一百人,田亩四百二十七万九……】

【旧港人口八十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三人,田亩一千六百五十五万五千……】

看着这三处地方的人口数量,田亩总数,朱由检微微颔首。

对于最后的旧港人口为什么只有八十一万多,朱由检很清楚原因。

在之前他就告诉过沈廷扬,旧港不用统计当地土人的数量,因此这里报上来的都是汉民。

不过、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大明拿下南洋前就已经迁移的华人,只有六十万不到的移民属于去年和今年迁移的成果。

“得加大旧港的迁移力度才行,哪怕按照十亩一个人的水平,也还要迁移八十几万人,更别说开垦速度了……”

朱由检喃喃自语,随后抬头看向了顾秉谦:“户部的钱粮拨发之后还有多少?”

“殿下、发完俸禄和军饷,还有调往旧港、琉球府的二百万石粮外,还结余四百七十六万余石麦。”顾秉谦谄媚的回礼,并开口回应。

听了他的话,朱由检点了点头,随后拿起了桌上沈廷扬让人送来的军报。

今年大明在旧港收获了近五千万石粮食,除了已经迁移在南洋百姓手中的一千八百多万石不能收取外,其他粮食都可以随意调动。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