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270章

作者:北城二千

他最害怕的就是被人卸磨杀驴,毕竟从他了解到的中原皇帝中,卸磨杀驴似乎是汉人统治者常用的手段。

不过如果对象是朱由检的话,他反而没有那么担心了。

朱由检的守信不只是在明廷武将之中传播,在漠南诸部也传播着。

他答应炒花、伯晕歹等人的事情,从来没有违约过,因此得到了朱由检的回复后,他也就不再担心什么了。

现在的他只需要继续下去,随后在大军抵达被包围的地方时,果断地站出来投降。

不仅仅是他这么想,扎萨克部很多知情的小领主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根本没有一个人想着告密,因为每当他们想着告密的时候,锦衣卫就会送来让他们更为绝望的消息。

回到红盐池还没等他们告密,素囊被击破的消息就传来了。

刚刚走出红盐池没有多久,红盐池三十八部投降的消息又传来了。

现在眼看要突围,许多人也想着告密,但是吉能被杀,宁夏三大部主力投降的消息又再一次击垮了他们。

现在的他们,基本绝了告密的心思,因为傻子都能看出来,火落赤他们根本无法逃脱……

第253章 狼山之战

河套的风雪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小,反而越来越大。

不寻常的气候让明军与火落赤两部人马都感觉古怪,但眼下的他们都没有心思关注这些。

正月二十一日的深夜,火落赤带兵小心翼翼的渡过了结冰的黄河,随后选择了一个开阔的地带作为休整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对于大多是步卒的汉人来说不算极佳的营地,但对于现在犹如惊弓之鸟的五大部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绝佳的营地。

在放出足够远的哨骑后,火落赤等人也不堪重负的睡去,奇怪的是,直到他们睡到正午,也没有一支人马来追击他们。

“明军没有追来吗?昨夜的宁夏明军呢?”

当火落赤昏昏沉沉的从睡梦中醒来时,只睡了三个时辰的他,双目之中尽是疲惫所带来的血丝。

对于他的问题,部落的千户也开口道:“很奇怪、明军没有追来,恐怕是龟缩了。”

“这么看来、明军倒也没有那么恐怖,应该只是朱由检和满桂那两部是精锐和主力。”听到千户的话,火落赤没有多想。

他之所以会这么想也是有原因的,西北四镇本来就不受明廷的重视,因此吃空额是常有的事情。

空额多了,防守也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在火落赤记事以来,明廷在西北近半个世纪的防备可以说几乎没有。

除了万历发动湟中三捷,以及发动万历三大征中宁夏之役以来,整个西北四镇能拉出关外的军队不足两万。

这也就导致了火落赤经常带着兵马走河西来回乱窜,根本没有人敢阻拦他。

如果明军没有外调兵马的话,宁夏、固原、甘肃三镇的兵马应该还是以前那副老样子。

“现在只需要躲避朱由检和满桂就可以了。”

自然觉得西北明军还是老样子的火落赤没有多想,整个人也松懈了不少。

“外面的雪还在下吗?”

松懈过后,火落赤也听到了帐外“呼呼”的风雪声,因此不由开口询问。

“还在下、并且比前几天大了不少,估计宁夏的明军也是害怕出塞被偷袭,所以才龟缩没有北上。”

千户回禀着,而火落赤听后也微微颔首,并交代道:“我再睡一会,如果有满桂或者朱由检的踪迹,立即通知五部大军拔营,向西北突围。”

“是!”千户应下,而火落赤也干脆躺回了床上。

在千户离开后,他很快又陷入了梦乡。

在梦中,打着朱由检和满桂旗号的兵马在雪中步履蹒跚的行军,赶路艰难。

这样的画面,让火落赤熟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火贲羊头蹄,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羊血汤,元汁羊骨头,胡辣羊腰子,羊杂汤,军粮米……”

“这是在干嘛?是在过节吗?”

当火落赤以为明军在喝风吃雪的时候,狼山的一个背风山谷内,朱由检却坐在大帐内,看着眼前被端上来的一份份菜肴皱眉。

他看着眼前不断擦汗的御厨,而对方也无奈说道:“殿下、这些羊是曹总兵在从后套南下时,让人带上的,六百多只羊,全军都有的吃,您就放心吃吧。”

“……”听到全军都有的吃,朱由检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只能摆手道:“知道了、下去吧。”

“是……”随军御厨擦了擦汗,避免出营被风雪吹得染上风寒。

在他走后,朱由检也看着眼前的全羊宴有些无语。

全军自然不可能有他吃的那么好,大部分将士估计也就是一两斤烤羊肉或者炖羊肉罢了。

要全军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吃,估计大军后面得跟着除了羊以外的十几车佐料。

收拾了心情,朱由检拿起筷子就开始吃了起来。

说实话军粮米除了饱腹外,并没有什么别的香味,不过在全羊宴的菜肴配合下,这顿饭依旧算是朱由检自正月十四以来吃过最好吃的一顿。

他难得胃口大开,将桌上的菜肴吃了个干净,心中也不免怀念皇宫和御马监的菜肴了。

“这一战打的差不多,虽然不能回京,但也能休息休息了。”

擦着嘴,朱由检在心里想着,而下一秒帐外就传来了曹文诏的声音。

“殿下、末将有事回禀。”

“进来。”朱由检擦干净了嘴,对帐外说了一声。

他一开口,曹文诏也掀开大帐走了进来,并抖落了一下身上的积雪,随后才道:“殿下、这雪越下越大,真是见了鬼了。”

“往年便是腊月都没有这么大的雪,也不知道是不是后套容易下雪。”

“嗯……”听到曹文诏的话,朱由检微微颔首。

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吗?小冰河大灾害要来的事情,他准备的比谁都多。

现在别说飞大雪,就是明天突然大旱他都不觉得奇怪。

“孙传庭的兵马到哪了?”

朱由检开口询问,而曹文诏也道:“已经从贺兰山北部向狼山迂回北上,将沿途可以突围的山口都布置了伏兵。”

“按照三个时辰前塘骑的回禀,他们应该距离此地不足一百里了。”

“一百里……”听到这个距离,朱由检算了算,除非火落赤直接抛弃部众,带兵突围,不然是无法在两天内奔袭三百里的。

况且这大雪天,即便是上直一人四马都没有把握能两天奔袭三百里,更别提火落赤部了。

因此、朱由检十分放心,心中也没有太多担忧。

对于他来说、火落赤被俘或者被杀,只是时间问题了。

哪怕他们能突围成功,可茫茫漠海,明军骑兵准备了十天的干粮,他们又准备了多少可以随身携带的干粮?

更别提梅之焕四人正在北上进攻居延海和亦不剌山了。

所以、此时的朱由检是稳坐钓鱼台,丝毫不慌。

不仅仅是他,便是连冒着大雪前进的孙传庭、满桂、杨肇基等诸多复套将领都不曾慌张。

很简单的原因,就是复套一战轻松的有些过分了。

原本诸将都认为,素囊会是最后的对手,却不想素囊被朱由检三下五除二的生擒了。

这种感觉,有一种跟随唐代李靖出兵打仗的感觉。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以为朱由检要和素囊纠缠一段时间,最后一战定胜负,结果他上去就把素囊收拾了。

这么一来,不仅让人觉得朱由检赢得轻松,也让人怀疑素囊的能力。

“哈……”

帐内感觉有些冷的朱由检哈了一口气,随后看着自己桌案上的西北地图,眉头一直紧皱着,没有舒展的迹象。

帐内的锦衣卫千户见状斗胆询问道:“殿下好像在担心什么,是在担心火落赤的事情吗?”

“火落赤没什么好担心的……”朱由检用手捏了捏山根,闭着眼睛沉思之余也开口道:“我实在担心民夫,还有河西和山西、陕西的百姓。”

“这场大雪下的这么突然,谁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停下。”

“如果它一直下下去,一旦耽误了春耕的节气,百姓迁移河套、开展屯垦的事情就得等到明年了。”

“应该不会吧?”千户小心翼翼的说着,显然他也有些担心。

这场雪下的古怪,只有河西和陕西、河套,以及山西大同、太原一带遭受到了波及,再往东的宣府和北直隶就完全没事。

哪怕号称苦寒的辽东,此刻也已经是阳光明媚,积雪融化了。

这么想着、朱由检有些担心地看向了帐门,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而西北的风雪,也随着他的担忧越来越大了起来……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很快天色就渐渐黑了下来,而身处黄河畔的火落赤也开始带着五大部的兵马向着西北突围。

就之前和宁夏明军塘骑碰面的经历来说,火落赤有些担心明军会出兵在南边的山口设伏,至于北方,他的塘骑往北跑了五十里,都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明军塘骑,这让他安心了不少。

可以说、风雪帮了朱由检的忙,它很好的掩盖了明军的踪迹,而诸如马粪和人粪这种容易暴露踪迹的东西,也被上直兵马主动填埋。

比较他们,火落赤五大部就显得没有那么小心了。

人马粪便沿途都是,如果换做朱由检追击他们,恐怕他们跑不出二百里就要被围歼。

这也是草原游牧民族的战争陋习。

不过眼下是逃跑,加上他们也自信明军的马匹不如他们的多,因此他们没有掩盖的意思,而是继续放纵的向西北行军。

或许是有狼山和贺兰山的存在,突围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西套比东套暖和了不少,因此缓过来劲来。

只不过、如果仔细看他们的数量和队伍长度,还是能看出他们这几天赶路所导致的减员不在少数。

也因此,许多部众都开始抱怨了起来。

他们并没有见到明军的踪迹,因此认为火落赤他们赶的太紧了。

这样大的风雪,连他们都难以行军,更别提汉人了。

这种时候、应该找背风处好好休整几天,等风雪停下再赶路便是。

这是部众之中,底层部众最简单直白的想法,而他们会这么想,也是因为有些扛不住了。

不过、他们可以这么想,但火落赤他们却不能。

他们清楚部落里的肉干和豆料可以吃几天,万一风雪把他们耽搁在这里十天半个月,那之后不用明军来追击,他们干脆主动南下投降算了。

“加快行军的速度,今天必须抵达狼山下扎营。”

“快点快点!不想被明军割了头就都给我快点!”

风雪让人脾气变得暴躁,或者说体表温度太低导致的饥饿让人暴躁。

总之五大部的兵马都暴躁的催促着所有部众,而对此、火落赤他们也没有制止。

不过事实证明,这样的行为是有效果的,因为在天亮前,火落赤又带着他们前进了八十里左右的路程。

只是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数以百计的老弱被寒冷夺取了生命,同样被夺走生命的,还有上千匹马。

没有时间对他们进行安葬,所有人在抵达了扎营的地方后,当即就开始火急火燎的扎营,随后一头钻进了帐篷里。

一些人为了能暖和一点,不惜烧毁了一些可以烧毁的东西。

暖和让他们陷入了沉睡,而作为盟主的火落赤则是在哨骑回禀方圆五十里安全后,才安心躺下继续入睡。

只是在他们躺下的同时,一名整装待发的锦衣卫正在对压力极大的兀烈交代一切。

“今夜你的部众都在手臂里系上红布,最好都躲在帐篷里不要出来,做最后一部撤离的部落。”

“可是明爱他们要做后军。”兀烈一听,当即就着急了起来,而锦衣卫也安慰道:“他要做后军就给他做,你们把步调放慢,明爱看见山口在眼前,他自然会加快速度。”

“行吧……”兀烈闻言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而这名锦衣卫也道:“我稍等会乔装成哨骑出去,到了殿下那边我会为你表功的。”

“多谢将军。”兀烈一听到表功,当即也开始恭维了起来。

对于这名锦衣卫的安全,他也十分上心的命令麾下的亲卫假扮缇骑送他出去。

由于连夜赶路的疲惫,大营就近的哨骑都没有严加盘点,而是在知道他们是扎萨克部的哨骑后,就果断地放行了。

这样的行为,也足以说明,眼下五大部不管是部众到士兵,他们的精神都已经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

也正在这样的紧绷下,伴随着两个时辰的过去,锦衣卫缇骑顺利找到了明军的大营,并被曹文诏和赛罕带到了朱由检的大帐内,交代了和兀烈所谈的一切。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