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249章

作者:北城二千

赵南星开口,大汉将军却并未动弹,直到王承恩开口让他们动手,他们才整齐划一的走进了殿内,将遭受弹劾的官员纷纷“请”去了刑部的大牢。

同时、朱由校也上了步辇,并脸色阴沉的向着乾清宫赶去。

一路上、魏忠贤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开口。

他虽然手段不行,但察言观色的本领却是一流的,在看到皇帝见到齐王的奏疏后而脸色不好看,他也没有自作聪明的去挑拨离间,而是等待一个人的开口。

步辇在这样的等待中来到乾清宫门,净军打开宫门,步辇被抬着进入乾清宫内,跨过长长的宫道,最后在乾清殿内放下。

朱由校也起身跨过步辇,向养心殿走去,只是当他进入养心殿的时候,客氏刚好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个时候、在朱由校看不到的背影中,魏忠贤隐晦的用唇语说了两个字:“齐王!”

“奴婢参见万岁……”客氏看到了魏忠贤的举动,随后立马陪笑行礼,又紧接着说道:“太子和长公主已经入睡了,万岁还是在偏殿处理奏疏吧。”

“嗯……”听到自家儿女的消息,朱由校的脸色好了不少,转身走入了养心殿旁边的偏殿。

魏忠贤也命人将司礼监的奏疏一份份的放到了偏殿的龙案上。

只是看着这一份份奏疏,朱由校没有处理的意思,只是看着它们,眉头微皱的发呆。

这个时候、魏忠贤也隐晦示意客氏出来,而客氏见状也跟着走了出来。

当他们走出乾清宫,走到其他奴婢十几步开外,魏忠贤才开口道:“万岁似乎是看到了齐王的奏疏后,脸色才有些不好看的,你倒是可以去问问发生了什么事……”

“我问?”客氏白了魏忠贤一眼,随后道:“你这老阉货,让我去问万岁和齐王的事情,不是让我去被呵斥吗?”

“我告诉你,陛下和齐王的事情,谁都别掺和,谁掺和谁倒霉。”

说罢、客氏摇晃柳腰转身离开,而魏忠贤见状,啧啧两声之后便跟了上去。

等他们返回偏殿的时候,朱由校已经在处理奏疏了,看来是将心里不舒服的情绪都自我排解了。

不过、当奏疏才处理了三四份的时候,朱由校却不耐烦的把奏疏放下,随后对魏忠贤和客氏道:“忠贤伱来处理,客巴巴让人在内官监船厂准备木料。”

“是……”魏忠贤和客氏分别应下,而朱由校也起身走出了偏殿。

在他说出“去内官监船厂”后,步辇太监们纷纷伺候他上了步辇,随后朱由校便前往了能让他心静下来的船厂。

他并没有生自家弟弟的气,他生气的是东林党明明有不少有实力和能力的文官,却要为了那群没有能力的言官蹚浑水的举动。

言官早就该改制了,这点朱由校想做很久了。

但眼下除了自家弟弟外,所有人都在阻止他革新文官。

对此、坐在步辇上的朱由校只能深呼吸几口气,随后在心底暗叹道:“一年、再等一年……”

至于他暗叹的同时,忽地也回忆起了今日东林党手握的证据和自家弟弟奏疏送来的时间。

一同联想下,他很快就有了决断和猜想。

“传崔应元、李若琏去内官监船厂……”

“是……”

朱由校对旁边的随身太监开口,而对方也老实应下,并派人去传唤崔应元和李若琏。

当步辇到达船厂的时候,昔日繁华的船厂在朱由校失去了一段时间兴趣后变得人去楼空,只剩下了百余名工匠在这里制造家具。

朱由校扫了一眼,便带人上了二楼,而与此同时崔应元也接到了朱由校的传唤。

接到传唤的他,第一反应便是心虚,随后才接下口谕,奉命前往船厂。

只是在徒步前往的一路上,他的大脑在飞速运作,不断地在想皇帝召见自己是因为什么。

不管是什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他都在心中做足了准备和回答,而当他抵达船厂的时候,最后一个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答案也被他补全。

于是、当他走上二楼见到朱由校的时候,已经十分平静,老实作揖道:“参见万岁……”

“说吧、东林手持诸多臣工把柄一事,是不是弟弟让你做的……”朱由校低垂着眼帘,俯视半跪地上的崔应元。

“是……”崔应元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答,而朱由校听到后,脸上也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不过在露出表情后,他向前稍微探出一些身子,追问道:“弟弟有没有说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由校已经看过朱由检的奏疏,自然知道朱由检想这么做是要收拾齐楚浙宣昆五党的实权派,但他还是询问了崔应元。

他在确认,确认崔应元没有被东林策反。

“殿下没说,臣的行为都是在曹秉笔和王秉笔的指示下进行的,以往的举动也是殿下指示二位,由二位或者陆指挥使转达。”

崔应元很聪明,没有选择欺瞒朱由校,而朱由校见状则是眯了眯眼睛,判断着崔应元的话,随后才开口道:“东林那边,若是有把柄,最好把把柄都交给崔呈秀。”

“臣领命……”听到皇帝的话,崔应元知道,皇帝是想让东林也遭受重创。

仅仅十几名言官的被捕和流放,完全不能对东林形成打击,东林必须也消失一些实权派,才能将它们的势力也控制下来,恢复三方平衡。

虽然东林在京官员大部分都有能力,但朱由校根本不在乎东林官员的能力。

他心痛东林有能力的官员总是爱党争不假,但这不代表他没办法离开这群人。

天下士子数以百万,识字者几近千万,一批官员倒下,还有会另一批登台,他从不担心没有人可以用。

“南洋之事和复套之事如何了……”

朝中的事情说完了,朱由校也开始关心外朝的事情了。

对此、崔应元顿了顿,随后才开口道:“万岁、这些事情只有北镇抚司才知道……”

“嗯……”朱由校没有说什么,只是应了一声,等待李若琏的到来。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脚步声出现,李若琏也上了二楼,并行礼道:“万岁……”

“说说南洋和复套的事情……”朱由校手里拿着一块适合雕刻的木料,手中不断雕刻木料,而面对他的询问,李若琏则是下意识便回答道:“南洋之事已经在筹备,殿下已经命广东、福建、浙江三地所有军屯田秋收的粮秣和银钱都运往琉球府。”

“不出意外,应该在十月初便大军启程,收复南洋。”

“至于河套……陕西、山西五个塞口的十一万六千大军已经开始招募民夫,按照眼下的进度,应该在秋收结束后才会有大量民夫参军。”

“战事应该在腊月或者正月打响……”

“嗯……知道了。”朱由校听完李若琏的话,手一摆,示意他们退下。

不过在李若琏和崔应元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朱由校又补充了一句:“转告弟弟、若是银钱不够,便来求求朕……”

话音说到后面,朱由校带着几丝笑意,而李若琏也崔应元听到后,也舒展了一口气,应下后便转身离去……

第238章 出兵南洋

“沐王府都没了!哪还管什么大明朝!”

“杀——”

天启四年九月初二,当大明朝正在为新一轮的党争,以及复套、复南洋等等事情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西南王弄土司沙定洲的一席话,瞬间让整个西南暴动了起来。

王弄土司沙定洲、阿迷州土知州普名声二人起兵造反,并各自称自己为“总府”,而“总府”是以往黔国公世爵的称呼,这表明他们企图取代黔国公府在西南的地位。

二人的起兵在短短三天传遍了滇东南、桂西等大片地方,滇东南与桂西缙绅、豪强、土司纷纷起兵,一时间叛乱者大小十余家,兵马数万,虎踞西南……

只是不等沙定洲、普名声等一众土司叛乱,经略西南的洪承畴当即指挥马祥麟、木懿、沐昌祚、沐启元出兵五万镇压,同时号召其余没有响应叛乱的其他土司。

五万明军出昆明的声势,让本来摇摆不定的土司们开始站队。

九月初六,石屏土司龙在田、嶍峨土司王扬祖、宁州土司禄永命、景东土司刁勋等八部滇南土司出兵三万,响应大明改土归流的政策同时,东进北上、镇压叛乱。

南军都督府的广西总兵秦拱明也亲率三营兵马,前往桂西一带围剿叛乱土司。

一时间、西南震动,八百里加急书信也一封封的送往京城。

只是当京城刚刚收到西南土司叛乱的时候,洪承畴就用实际行为回应了朱由检安排他经略西南的正确之举。

九月初六,洪承畴不等龙在田等滇南土司抵达,便亲率五万明军,于云南广西府弥勒州与普名声两万兵马开战。

两军塘骑与初六正午相遇,一个时辰后洪承畴领先锋大军抵达弥勒州北部巴盘江,以六百门燕山大将军炮猛轰普名声营垒。

申时六刻、普名声营垒被破,马祥麟亲率三千骑兵冲阵,而洪承畴则是命令炮手猛轰,结果还未结阵的普名声麾下兵马死伤惨重。

两军短兵两刻钟后,马祥麟阵斩普名声长子,诸军见普名声长子被杀,立马开始溃败,任由普名声如何下令都无法制止。

在混乱中逃跑,叛军兵马相互践踏,死伤无数,普名声也在阵中被炮击而死。

直至黄昏,两万叛军被斩四千余人,一万多人被俘,而洪承畴的一个简单军令,更是让还在动摇的一些土司坚定了站队大明。

“枭首!筑京观——”

“啊!!”

伴随着战锋队将领的开口,被俘的上万叛军中,与普名声同族的两千余人被斩首,首级与尸体被垒砌于巴盘江左侧,撒上石灰。

之后、洪承畴等待龙在田等土司抵达后,亲自带他们前往此地观看京观,见京观则无不惊恐,所有土司纷纷说起了大明的好话。

起兵六日、七万多叛军便被一举攻灭两万余人,这样的威慑展现过后,西南起兵的土司中,一些小土司纷纷投降。

当这份战报送到京城的时候,在京官员虽然忙于党争,但还是怒骂起了洪承畴嗜杀。

只不过、真正能决定洪承畴命运的两个人却在叫好……

“好!贼寇胆敢反叛,就应该以杀止杀!”

内廷、养心殿内,当朱由校的叫好声响起,坐在他对面的一人也端起了茶杯,浅浅抿了一口:“哥哥现在还觉得,我把洪承畴放到西南是放错了吗?”

朱由检的声音出现,而朱由校也抬头看向了他。

两兄弟一年多没见,双方都各自有了一些变化。

朱由校稍微胖了些,皮肤还是和以前一样白净,身高也略微长了一些,大概有五尺五寸不到(1.76)。

相较于常年呆在内廷之中的朱由校,朱由检的变化相反更多。

他比朱由校小六岁,但身高却已经快要和朱由校一样高了。

常年喜欢纵马游猎的他,皮肤有些坳黑,但却很有阳刚之气。

承袭了父母容貌的他,五官精致,因此在他和朱由校对视的时候,隐藏在角落的起居注官也特意对朱由检的外貌描写了一番。

【齐王为人,长壮有姿貌,为人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兵谋,是以帝每每见其面,无不欢欣。】

“哈哈、这洪承畴是用对了,看他的样子,恐怕无须朝廷拨发钱粮,只用云南一地之钱粮就足以平定叛乱。”

在起居注官描写朱由检的时候,朱由校也合上了军报,笑着回应朱由检,而朱由检也道:“洪承畴用对了,而孙传庭也会用对。”

说罢、他再度抿了一口茶,而朱由校见状也浅浅笑着开口道:“弟弟这次又没有听我的话,还是偷偷跑回京城了。”

“回自己家怎么能用偷偷二字呢?”朱由检轻笑,随后放下茶杯道:“这次回来、主要还是想念哥哥,若是这个时候不回来,待到月末,我便要带上直三万铁骑出征了,恐怕再见面时,又是明岁去了。”

“嗯……辛苦弟弟了。”听到朱由检的话,朱由校也觉得有些难为情和不好意思了起来。

他身为皇帝,只需要面对朝中的唇枪舌剑,而自家弟弟却要面对真正的刀枪剑戟,二人论危险来说,他远远比不上自家弟弟。

不过对此、朱由检倒是乐在其中。

“万岁、殿下携太子、长公主求见。”

在朱由校愧疚之时,站在门口的五大太监中,魏忠贤特意开口吸引了一波注意。

朱由检和朱由校闻言都侧过头去看向了他,而朱由校更是笑道:“快、宣!让弟弟看看他的皇侄。”

“奴婢领命……”魏忠贤应下,随后示意门口的小太监请张嫣进来。

门口的张嫣得到了小太监的示意,当即带着客氏和慧妃走进了乾清殿,转而走进养心殿内。

“臣妾(奴婢)见过万岁……”

张嫣和范慧妃、客氏先行行礼,随后在朱由校说平身后上前走了过来,而朱由检也起身给张嫣让座,同时看向了范慧妃和客氏怀里抱着的两个孩子。

由于两个孩子还没有满周岁,因此还走不了路,只能靠人抱着。

朱由检上前瞅了一眼,说实话他对朱由校以外的所有人都没有什么太多感情,哪怕是看到了所谓的两位皇侄,也不过只是觉得对方有些可爱罢了。

因此、看了一眼后,他便转身对朱由校笑道:“这两个孩子倒是和哥哥长得有些像。”

“是吗?我也这么觉得,哈哈……”朱由校爽朗一笑,随后又抬手示意道:“弟弟可以抱抱他们。”

“嗯……”见自家哥哥开口,朱由检也接过试探性抱了起来。

他本以为两个孩子会哭闹,不曾想却在自己怀里睡得更加安稳了,尤其是朱慈燃还用头蹭了蹭朱由检的胸口,小嘴嘟囔着,很是可爱。

不过朱由检也没有抱他们太长时间,而是轮流抱了一会儿之后便还给了客氏和范慧妃,紧接着对朱由校说道:“哥哥、臣弟这次返京会在京中短住半个月,半月之后便要返回燕山大营,随后月末前往大同杀虎口了。”

“嗯,这些日子你多来内廷走动,与燃儿和淑娥亲近亲近。”朱由校微微颌首,带着笑意应下,随后才询问道:“你来的匆忙,恐怕没有用膳,不如在养心殿一同用膳吧。”

“不了……”朱由检摇了摇头:“许久没有返回京城,有些事情需要去做,还是明日再来叨扰哥哥吧。”

“额……行。”见朱由检拒绝用膳,朱由校有些气馁,而朱由检也在之后作揖行礼,带着王承恩和曹化淳离去。

见状魏忠贤、王体乾、刘若愚三人紧跟着,替朱由校送朱由检出内廷。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