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224章

作者:北城二千

“行了、退下吧,我累了。”

努尔哈赤似乎不想再多说,摆手示意众人退下,而诸将见状,也纷纷退出了这临时的行宫。

不过在退出后,扈尔汉等人却没有和代善多聊什么,而是一股脑的向着黄台吉修养的地方赶去。

这一幕被代善看在眼里,不过他并不显露喜怒,而是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行宫。

同时、扈尔汉等人也来到了黄台吉修养的地方,只不过此刻的黄台吉有些狼狈。

被火炮散弹击中的手臂和腿部虽然没有落下残疾,但每动一下都钻心的痛。

腰部的重创,更是让他下不了床,只能躺在床上接见扈尔汉他们。

扈尔汉、岳托、济尔哈朗等三人坐在椅子上,随后说了刚才代善作为监国的安排,并询问道:“贝勒爷、您觉得迁往刺鲁卫如何?”

显然、扈尔汉等人都认为代善说得很对,或许是他们在这一战被明军打压的太过,他们现在只想要一个安全的地方。

如果真的按照代善说的那样,明军在打下界凡城后便不再动兵,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迁移的好时候。

眼下已经是七月了,再过两个月就大雪封山,辉发城这里的二十多万人都需要时刻面对来自界凡城明军的威胁。

辉发城虽然有数万亩耕地,但距离界凡城只有四百里不到,尽管沿途还有十余石堡,但明军火炮的威力众人都见识过了,那些石堡根本就挡不住明军的火炮。

也就是明军没有远征的意图,不然辉发城也被明军攻下。

对于众将的担忧,黄台吉也十分理解,因此他开口道:“将刺鲁卫的刺鲁城、还有通往兀也吾卫乌拉城的尚京城都探查一遍,这些地方之前盘踞的海西女真人数不少,耕地都可以直接开垦耕种。”

“是!”扈尔汉应下,而黄台吉看向了旁边的济尔哈朗道:“济尔哈朗,你和二哥说说我的看法,如果二哥同意,那你申请先带城中的老弱前往乌拉城,我等伤愈再动身。”

“是……”济尔哈朗应下,而黄台吉也继续开口道:“这一战,两白旗只逃回来了三个牛录,两黄旗也只逃回来了二十一个牛录,两红旗只逃回了十五个牛录。”

“加上两蓝旗牛录只剩下了四十六个,还有没有出动的两黄旗十个牛录,两红旗十个牛录,两白旗五个牛录,我大金眼下只有一百一十四个牛录,兵马数量三万二千余人。”

“汉卒还有七千余人,蒙古人还有两万,总的兵马数只有六万二三了。”

黄台吉的一席话,把后金薄弱的家底暴露了出来。

原本十二万满汉蒙战兵,现在只剩下了六万多,对后金来说是断骨的打击。

“要不然把十三岁以上的孩子都充入牛录之中,我算了算,应该有一万左右。”

扈尔汉开口,但黄台吉摇了摇头道:“十三岁的孩子,穿不动甲搏杀,最少也要十五岁以上。”

“先开垦兀也吾卫和刺鲁卫吧。”

说罢、黄台吉就抬手示意他们退下,而诸将见状也纷纷散去。

等他们走后、黄台吉咬紧了牙关,十分难受。

显然、石弹带来的伤痛难以忍受。

“主子、范将军求见。”

这时、门外有人开口,而黄台吉闻言当即开口道:“请范先生进来……”

话音落下,门被打开,而范文程也走进了屋内,并再三作辑后,才开口道:“贝勒爷的两白旗受损,何不向草原一展身手……”

“嗯?”听到范文程的话,黄台吉转头看向他,而范文程也谏言道:“大金此次受挫,兵力已经有些捉襟见肘,而明军大军云集辽东,我们无法从辽东获取什么。”

“加上贝勒爷您的两白旗受损,而两红旗和两黄旗也受损,因此在接下来,大汗应该会和监国一起,将十五岁以上的少年人充入两黄旗和两红旗。”

“贝勒爷您没有必要和他们争夺,倒是虎兔墩那厮袭击科尔沁,贝勒爷可以在伤愈后出兵向草原,吞并科尔沁和外喀尔喀,再打击林丹汗,驱逐他。”

“一旦我大金拿下了科尔沁,便可多出三万男丁,三万男丁便是三万兵马。”

“昔年铁木真依靠蒙古人打下了偌大疆域,忽必烈也是重用外族将领和兵马来打下来的南宋。”

“只是之后子孙无能,除了一个达延汗短暂统一草原外,其他人不过是碌碌无为之辈。”

“若是殿下征服了草原,控弦之士便足有十万,可以任意走明廷北部万里长城任意一城进攻,何乐而不为?”

不得不说、范文程的眼光确实狠辣,他在这一战见识到了明军犀利的火炮后,便知道了正面战争是无法击败明军的。

倒不如趁着眼下明军没有远征实力的机会,怂恿黄台吉打下草原。

届时偌大的漠北,明军每发动一次远征,便是对国力的损耗。

只要明廷的国力损耗到一定程度,内部的矛盾就会凸显,届时……

想到这里、范文程乘热打铁道:“殿下、对明廷,必须内外共用,耗费其心力,届时只要内部动荡,大金便有了机会……”

“……”范文程的话,十分附和黄台吉一直以来的政治观点。

他从不认为大金可以单打独斗的打赢明朝,甚至连入关长期占据一块土地都做不到。

在他看来、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只要整合了资源,打大金不过是摧枯拉朽罢了。

例如这次复辽之战,便是大明稍微整合了资源后,所表现出来的恐怖实力。

行政能力的低下,实际上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后期无法节制地方的原因,其他的天灾人祸都不足为惧。

想到这里、黄台吉想了想朱由检和朱由校两兄弟的所作所为,显然一旦他们变法成功,别说大金,恐怕就是整个草原都要重回永乐年间那种“见明则拜”的局势。

如果大金不在这短暂的时间做点什么,那最后只会被明廷大军出动,一举消灭……

“范先生的话,我放在心上了,最近好好休息吧。”

黄台吉对范文程挤出了一个笑脸,一句“先生”更是让范文程知道,自己在黄台吉心中的地位又提高了。

他不再说别的东西,而是乖乖的退下。

因为他知道,事情说到这种程度,黄台吉这种人不可能不明白眼下的他该做什么。

至于他想的也没有错,在他离开后,黄台吉便皱紧了眉头看向了床顶的围帐。

只是他脑中想的并不是征服草原这件事,而是在想自己的事情。

这次他受伤,可不仅仅限于无法发力,需要杵拐杖这点。

“殿下肾水受创,虽然能正常房事,但恐怕日后在子嗣上……”

“……”回想起前几天医匠对自己说的话,黄台吉面部肌肉抽搐了几下。

“我已经有三子一女,即便日后诞不出子嗣也无碍,明廷的朱棣不也只有三子么……”

黄台吉平复了心情,深呼吸后再想起了范文程的话。

蒙古人好不好用这点,黄台吉可以感受出来。

蒙古人的骁勇并不比金军差,他们差的是因为被明廷制裁的铁器,导致了没有办法大批量装备铁甲。

一旦给足了他们甲胄和豆料,蒙古人展现出来的实力会比金军还要恐怖。

明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时,金军内部已编有蒙古牛录就有整整七十六个,两万余人,并将部分蒙古人编入女真牛录。

这些蒙古牛录也是可以募兵的,如果黄台吉运作得当,或许能有意外之喜。

“要是真的能收服科尔沁,或许我可以以八旗的制度,再请汗阿玛设立一个蒙古八旗……”

想到这里、黄台吉眯了眯眼睛,随后准备好好谋算这件事情。

至于金国内部的权力问题,眼下只有八个牛录的他,根本就掺和不进去,况且现在他的身体也是一个问题。

现在的他,只希望莽古尔泰和代善的权力斗争,不会再带给大金第二次伤害……

第219章 阉党抬头

“轰轰轰——”

“杀!”

天启三年七月十四,历经多日的火炮的轰炸,界凡城内的金军终于承受不住死伤而撤走,明军成功攻占界凡城。

同时、铁岭的代善组织了十余天的抢收完成,十数万铁岭、开原等地男丁走山路向北方的乌拉城撤退。

七月十七、明军收复铁岭,获得了一个空城。

七月二十,明军收复开原,光复辽东全境,只是获得的地方,是空荡荡的城池和长城,只有一些逃跑及时的百姓留下。

至此、复辽战事全线结束,而这一战、也可以说除了围剿努尔哈赤外,其余十分平澹。

似乎在努尔哈赤被重创的时候,战事的走向就已经宣告了结束。

不过、对此的朱由检却高兴不起来……

“额啊……”

“疼疼疼……”

“嘶……”

沈阳军营内、此刻这里充斥着呼痛声和哀嚎声,以及忙碌的医匠在各个帐篷前来回走动。

这里是眼下的伤兵营,轻伤重伤一万多将士在这里休整,养伤,而朱由检对此只能提供烈酒来用以消毒,不让炎症夺走他们的生命。

掀开一处营帐,朱由检看到的是躺在简易木板床上,一些断手、短腿昏迷的将士,还有一些身上遭受重创、内伤的士卒。

他想上去安慰,但看了看自己,着实没有什么资格去安慰别人。

“殿下,您来了?”

这时、不远处快走来了一名年过七旬的医官,而见到这人的同时,朱由检便也开口道:“陈先生,金军尸体解刨的事情还算顺利吧?”

“还算顺利,弄清楚了一些之前不太清楚的人体结构,对治疗我军将士也有着不错的经验。”医官点了点头回应,而他便是晚明外科第一人的陈实功,编撰有《外科正宗》一书。

大战开始前、陈实功就已经带着北直隶的六百多名医匠抵达了沈阳,复辽大战期间,每天他们都在对受伤将士抢救,而陈实功则是负责用尸体研究人体。

“下官将所有看得到的东西都编写成册,相信以后可以将这些外科按理都传授给燕山医学的学子们。”

陈实功一边解释,一边陪同朱由检行走。

以他六十八岁的高龄,此刻行走间健步如飞,根本看不出有这么大的年纪。

朱由检跟随他一起看了一些已经伤愈的将士,见到这群人喊着“殿下”,双目带着尊敬,却断手脚的将士,朱由检心中不忍,但面上还是强装着开心,和众人交谈。

“殿下、俺们听说战死了的有抚恤田和抚恤银,那俺们……”

坐在病床旁,朱由检看着躺在床上,断了一条腿的将士开口,他连忙打断道:“都有的,你们都是为大明朝,为大明百姓、为辽东百姓献身的人,抚恤银和抚恤田都会按照阵亡将士一样发放。”

“另外,伤残的兄弟各自升官一级,再命王承恩他们在燕山修建一个学府,命名为燕山兵家学府。”

“复辽战事告歇、兄弟们伤愈之后,请戚金、秦邦屏等诸位将军前往学府休整三月,同时教导伤残兄弟们军事。”

“三个月之后,经过学习的兄弟,调往大明两京其余一京十省,筹备各省拱卫营,担任各省拱卫营教头。”

朱由检几句话,便将复辽一战数千伤残士卒安排了去处。

这并不是头脑发热,而是他一早就想好的。

外拱卫营的特制是什么?或者说朱由检设立它的原因是为了什么?

这些所有的一切,他早就在设立之初想好了。

外拱卫营的用处有三点,第一点就是在地方驻扎兵马,在合适做出税制改革的时候,配合燕山学子进行改革。

第二点就是安置伤残和无法再次上战场的老兵,让他们训练了外拱卫营后,把外拱卫营发展成为上直卫军的预备役。

至于第三点,就是筛选出一批有野心的人,参与日后诸藩就藩海外的征战。

上直卫军不会出动去帮藩王打仗,哪怕是朱由检自己的藩国,他也不会调动上直卫军,因为上直卫军必须是纯粹的大明对外征战军队。

至于朱由检放不放心把上直卫军留在大明,这点他根本不担心。

除非皇兄开口,不然他不会放弃上直卫军的兵权和留在大明。

朱由检交代的一切、被营帐内众多伤兵听到了心里,一时间所有人都安下了心,对朱由检致谢。

只是对于他们的致谢,朱由检笑着微微颌首,随后再三叮嘱他们好好养伤后,才带人走出了营帐。

只是走出营帐的同时,他脸上的笑意也消失了。

两万余人的死伤,虽说打下了整个辽东,还在辽东长城外夺得了界凡城和赫图阿拉,但朱由检需要面对的是对两万余人的善后,以及对他们的家属表示歉意。

一战结束,不知多少北地百姓会向大明要他们丈夫、父亲、孩子……

“呼……”呼出一口压抑在胸中的气,朱由检带着陆文昭告别陈实功,随后入驻了沈阳的临时总经略府。

在外面不好说的话,在回到这里的同时也可以大胆的述说了起来。

“殿下、辽商一事已经收尾了,锦衣卫共处置辽商七十五家,涉桉主谋九十七人,从犯六百二十七人,皆斩首。”

“此外、还有这些辽商家族之中牵扯的八千四百三十余人没有处置。”

“这次查抄的田亩数是六十五万三千七百余亩,现银五十七万六千余两,三百余万贯铜钱,粮食三百二十九万余石。”

陆文昭的回禀,算是给了朱由检一个好消息。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