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214章

作者:北城二千

“彭彭彭”的声音在不断响起,期间依稀可以听到惨叫声,而黄台吉见自己所做的工事抵挡不住明军火炮,只能不甘下令道:“大军退出平台!”

他一开口,金军就急不可耐的纷纷撤退,而明军见到金军撤退,也当即停止了炮击。

“我算是知道,殿下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个黄台吉了……”

放下双筒望远镜,熊廷弼呢喃一声,而他的右手上还抓着朱由检让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

上面的意思,熊廷弼都看过了,而他的不解也在看到知进退的黄台吉时而明了。

黄台吉这个人,比起努尔哈赤多了一丝诡诈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身上。

“经略,让我带大军上去围歼他们吧!”

在熊廷弼明了一切的时候,贺世贤主动请命,而对此,熊廷弼却看了一眼城子山的地势,随后摇头道:“这地势由下而上强攻,于我不利。”

“火炮推进三百步,继续炮击!”

他大手一挥,最终还是决定用火炮解决这一战的问题。

看着阵前的那一千门火炮,熊廷弼笑裂了嘴,他自从来到辽东以来,可还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他算是明白了,朱由检在信中告诉他“以石弹洗地”的意思了。

能用火炮解决的事情,没有必要用明军的生命。

火药和石弹才多少文钱?一千门火炮齐射一次,也不过就打出一百多两银子,但仰攻一次,所战死的将士抚恤可就高多了。

“放!”

“轰轰轰——”

上千门火炮在经过前移三百步,随后冷却,继续发射,将山头的金军打的抱头鼠窜。

黄台吉和杜度听着身边固山额真上报的死伤人数也是气的发抖。

不过三轮炮击,金军已经死伤二百二十余人,这还是明军专挑最远距离打,如果距离再靠近些,金军的伤亡还要更大。

“额斯珲!不能这么等下去了,再等下去,大军的士气都要跌到谷底了!”

杜度气的发抖,而黄台吉更是当机立断地命令道:“命塘骑走小道出山,寻找大汗的行踪,一旦找到大汗,立刻请问大汗,是否能撤退!”

“是!”固山额真连忙应下,随后派了塘骑走山道出山。

“轰轰轰——”

这边黄台吉刚派完塘骑,明军的炮击又开始了,这种数量的军队和火炮、火铳数量,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一骑绝尘。

同样大洋彼岸的欧洲,此刻正在进行的第一次全欧洲战争,全欧洲出动军队数量的最高峰也不过就是三十几万,三十年总出动的火炮不超过四千门。

再看黄台吉,直面上千门六磅炮和十二磅炮,这火力怎么能抵挡住?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而明军的火炮却以每刻钟炮击两次的频率在继续,金军后退一步,它们就前进两步。

当一个时辰过去,十六轮炮击,一万六千多枚石弹的狂轰结果便是金军胆气全丧,整支兵马士气萎靡。

黄台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金军的死伤数目更是让他心惊肉跳。

一个时辰、六百多死伤……

再固守几个时辰,大军一旦折损五分之一的兵马,那就真的连突围都做不到了。

“额斯珲!我们撤吧!”

狼狈躲着石弹的杜度表情带着一些畏惧,而黄台吉脸上的表情也难以言表。

他又何尝不想撤?可是如果真的要撤,那……

“雨停了!”

“真的停了、雨停了……”

忽的、炮击结束、金军之中响起了停雨的声音,而黄台吉闻言更是心中一悚,连忙走出树下,伸出手希望感受到雨水。

然而让他失望了,雨真的停了,而大雨的停下,也代表明军可以出全力了……

“主子!”

忽的、这个时候,山下踉跄爬上山来了一个甲喇额真,他手中拿着军令,在爬到黄台吉面前的时候当即跪下道:“主子!大汗下令,命我军绕后夹击满桂!”

“原来汗阿玛是在等这个机会……”

黄台吉接过了军令,一目十行看了起来,随后咬紧了牙关,他自然知道重创满桂意味着什么,但他更知道,眼下雨已经停了,夹击满桂已经不再是明智之举,现在应该做的是撤退。

可是,即便黄台吉知道,但他有办法拒绝吗?

“传令,等明军遇袭,随后绕山道往后夹击满桂!留下旌旗和一牛录的将士迷惑明军!”黄台吉毅然决然下令。

绕路夹击满桂,总比在这里挨上千门火炮轰炸要好!

“是!”听到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所有人都激动的应下,而得知消息的金军更是全部振作了起来。

恐怕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忘记不了这一个时辰的遭遇,那种轰鸣过后,上千石弹飞来,将大树拦腰打断,之后的跳弹更是将人直接砸死。

他们甚至和明军交手的机会都没有,就遭遇到了前前后后两个牛录的死伤,这样的惨痛伤亡,是金军未曾有过的。

所有金军小心翼翼地护送着战马下山,遇到不平坦的山道,立马用手中的兵器掘土,可即便这样,东坡还是太难下了,摔死摔残了不少战马。

好不容易等他们下山,却一直静静在等待莽古尔泰的援兵。

黄台吉只在山顶留了一个甲喇的步卒,用来吸引明军的炮击。

他现在并不确定明军有没有在他们进山的山口布置火炮和兵马,如果有的话,那他们冲出山道还需要一场血战。

“放!”

“轰轰轰——”

半刻钟过去,火炮再度发作,而熊廷弼等诸多将领纷纷举着双筒千里眼观摩城子山平台的局面。

“经略,好像有些不太对劲,您看……”

忽的、曹文诏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平台的金军比起之前的数量太少了,而旌旗倒了之后居然也没有人去搀扶,因此他对熊廷弼解释了起来。

他的话被熊廷弼听到了心里,于是抬手道:“停止放炮!”

“停——”两个炮营参将举旗下令,所有炮手也在传令兵的传令下,停下了手头的动作。

等四周平静下来,熊廷弼才开口道:“曹总兵、贺总兵,你们各自率麾下三营骑兵上前观察。”

“末将领命!”

渴望一战的曹文诏和贺世贤闻言,当即将自己的三营辽东铁骑,三营朵甘铁骑调来。

六营骑兵,一万八千余铁骑,可以说努尔哈赤远远低估了明军在辽东的骑兵数量,如果他知道熊廷弼这里还有六营骑兵,一定会在火炮没有抵达前,就前来进攻熊廷弼。

只是眼下已经晚了,这六营骑兵虽然只能做到一人一马,但是冲阵面突已经足够。

曹文诏和贺世贤引兵向前,而这样的举动自然也被城子山平台上的金军所察,他们吹响了木哨,而山下的黄台吉听到后,心中一紧。

“额斯珲、明军发动进攻了!”杜度紧张开口,而黄台吉却示意他不用惊慌:“应该是试探我们有没有撤离此地,不用惊慌,再听……”

黄台吉安抚了杜度,随后诸将听着木哨的规律,随后脸色阴沉。

从木哨传递的消息中,这次探查的明军是一万八千人,而且清一色的骑兵……

“明廷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骑兵了?加上四骑卫和大宁,岂不是已经有六万铁骑?”杜度手心冒汗,而他身后的金军将领也纷纷额头冒汗。

辽商给他们的情报不太准确,完全算漏了曹文诏的朵甘三营,而他们不知道,除了朵甘三营,孙应元的三卫兵马也是各有两千铁骑,合计六千。

言情。

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以为的明军顶天五万铁骑,其中两万分散四周,只有三万能击中追击。

然而辽东三十多万大军实际上有骑兵七万有余,一旦满桂跨过辽河,论机动性,明军比金军更高。

情报的误差,让黄台吉手脚冰凉,而此时他也一咬牙道:“不等莽古尔泰了,全军走山道出城子山!”

“是!”众将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他们都知道,再待下去,就是被围歼的命!

一时间、山上的牛录也被通知下山,而黄台吉更是带着前军先行撤退。

“有些不对劲……”

贺世贤敏锐察觉到了金军的反应有些慢,而曹文诏更是攥紧了马缰道:“全军提速!”

眼下他们距离城子口山不过二里的距离,一盏茶的时间就能疾驰到,而就是这一盏茶的时间,当他们抵达时、只看到了翻身上马走山道撤退的金军后军。

“追!”

曹文诏在熊廷弼收到朱由检来信的时候,便也跟着收到了信。

朱由检的意思很简单,他要黄台吉死!

“曹总兵!”看着曹文诏居然直接带兵追击,贺世贤愣住了,他还没见过比自己还鲁莽的人。

好歹也是被熊廷弼节制的兵马啊,这不得回去请示熊廷弼?

“快马返回大营,把建虏撤退的事情告诉熊经略,询问是否追击,再告诉经略,曹总兵已经领兵追击了!”

贺世贤急忙吩咐身边人,而他身边参将也当即策马向大营返回。

看着奔来的一队兵马,在大营的熊廷弼也放下了双筒千里眼,心中不安。

参将带兵到帐前,翻身下马,半跪作揖道:“经略、建虏撤退,曹总兵已经领兵追击!贺总兵询问经略是否……”

“追!告诉贺……”熊廷弼下意识脑中就浮现过了朱由检信中的内容,但这时他却听到了一些嘈杂声。

他转头看向杨文岳:“后军怎么了?”

“经略!建虏出抚顺,渡浑河南下,引兵两万,眼下已不足我军十里!”

这时、后军参将策马而来,沉稳开口,而熊廷弼也脸色难看了起来。

曹文诏已经领兵追击,如果贺世贤再领兵追击,眼下这四万多步卒就没有骑兵护卫左右两掖了。

现在努尔哈赤只有一条路可以逃走,那就是走城子山口北部的平原,因此熊廷弼这部兵马不能动。

“命贺世贤回本部,大军后军转前军,前军转后军,火炮准备移至前军阵前!民夫放到后军之后。”

熊廷弼思虑过后放弃追击,准备先迎战抚顺而来的建虏,而贺世贤在一盏茶后带领兵马返回大军。

熊廷弼命人收起帐篷,而很快两万建虏也在明军准备好一切后,策马来到了城子山口东北。

莽古尔泰带领正蓝旗和汉四营、蒙古营前来叩边,而当他看到了远处明军已经将火炮摆到阵前的时候,瞬间下令道:“大军后撤一里!”

在他的调动下,金军后撤一里,而熊廷弼看着双筒千里眼中,后金大军有条不紊撤退的模样,当即黑着脸道:“只有正蓝旗的兵马,那么铁岭应该是镶蓝旗,既然抚顺出兵,那铁岭也应该出兵了。”

“经略、这么一来、岂不是努尔哈赤可以任意选择一部夹击了?”杨文岳心中一悚,眉头紧皱。

铁岭、抚顺的金军应该各在两万,而他们一旦出动,那就代表沈阳和眼下熊廷弼本部各自需要面对两万兵马。

这种时候、如果有人……

“我们这部上千门火炮,刚才黄台吉见识过了威力,如果他见到了老奴,一定会告诉老奴,哪怕老奴先前想打我们,在得知消息后也一定会调转方向!”贺世贤有些口干舌燥。

“若是调转方向,必然会挑眼下兵力最少的一部去打!”杨文岳思考着开口,而贺世贤也愣了愣道:“兵力最少?那不是……”

贺世贤还想再说,而熊廷弼却摇头道:“兵力最少,还没有携带火炮的,只有孙应元部,但老奴不可能去打孙应元,他想做的不过是引起我们慌张,随后分兵支援孙应元总兵,再突破我们本部逃遁罢了。”

“经略,那我们不动不就行了?”贺世贤耿直的开口,而熊廷弼却笑道:“如果只是一味的跟着老奴而屁股后面布置,傻傻的等待老奴自投罗网,那能有什么意思?”

“要做、就要让老奴走我们这边。”

“可老奴如果知道我们的火炮犀利,恐怕也不会走这条路。”杨文岳紧皱眉头。

“他不走、那就逼着他走!”熊廷弼眯了眯眼睛,随后开口道:“拿纸笔来,我手书给诸将!”

第212章 天启犁庭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雨消失、乌云退散,天穹露出了如血的残阳,殷红的斜阳洒在浑河以北的土地上,一曲雄浑低沉的《敕勒歌》在明军绵延数里的队伍中响起。

猎猎大旗下,孙应元声音嘶哑的跟随将士低唱,那猎鹰一样锐利的双眼时不时的扫视浑河南岸,而浑河南岸却空荡荡一片,没有出现任何人影。

他本能的感觉到了不安,从吴阿衡传递消息到现在,他还没有见到金军兵马的踪影,这让他十分警惕。

“将军、还是调一队兵马,前往沈阳把火炮运来吧,反正大雨已经停了。”

豹韬卫指挥使上前作揖提议,而孙应元却摇了摇头道:“此地距离沈阳尚有六十里地,说不准老奴就在那一段路上等着我们。”

“不至于吧?渡浑河最好走的路就是走沈阳,但眼下沈阳有孙巡抚等兵马,再说白塔铺还有戚总兵驻守,如果沈阳有事,戚总兵的九营浙兵可以迅速支援。”指挥使总觉得自家将军有些杞人忧天。

“小心谨慎总归是好的。”孙应元摇了摇头,没有再说。

“一直这样防守着打也不是一回事,我大明辽沉近二十万兵力,居然被四万的建虏牵着鼻子走。”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