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185章

作者:北城二千

连续打了两仗,朱由检也摸清楚了叛军将领的素质和兵马的素质。

总的来说、闻香教这次的叛乱,基本上都是用十分之一的精锐,裹挟十分之九的乱民去攻城。

但这所谓的精锐,别说对付上直的明军精锐了,就是一些穿着鸳鸯战袄的卫所兵他们都对付不了。

不过这样也好,尽管叛军战力不行,但连续破敌的捷报如果传开,那么可以极大地震慑中原之地的藩王。

是的、朱由检要借这个机会,一口气将中原的藩王革新,将数千万亩的藩王俸田给释放出来。

“殿下、东平知州给兄弟们准备了猪、羊肉……”

朱由检下令后半个时辰,天策卫打扫了战场,又命东平知州看管俘虏,而陆文昭也端着一盘烤羊腿走了过来。

朱由检看了一眼羊腿,随后瞥了一眼坐在草地上休整的天策卫兵马,一手用小刀,一手割羊肉,随后问道:“去问问孙集、我军死伤如何?”

“回殿下、受伤十七人,未有一人牺牲,不过有一百二十多匹军马伤了腿,伤愈之后,恐怕也只能做挽马了。”

陆文昭是有备而来,早就询问了孙集关于兵马的死伤了。

不过即便如此、天策卫没有一人牺牲的消息还是比较震撼。

只是回过头来想想,没有人死伤也不奇怪,天策卫一人三甲,没有钝器的情况下,这些消瘦的农夫怎么可能对人高马大的他们造成伤害?

“让各军吃快点,半个时辰后启程向郓城,羽林卫估计已经抵达郓城了。”

朱由检着急生擒徐鸿儒,而陆文昭见状也连忙去通知孙集。

好在东平物资充裕,马料和粮食都有。

用马料喂了战马恢复马力后,孙集亲自前来回禀,而朱由检闻言便直接下令道:“每人带豆三斤上马,向郓城进军!”

“得令——”孙集应下,随后让传令兵传令全军。

此刻已经是酉时六刻(18:30),天边渐渐出现了一抹鱼白肚,而大军整装待发,向着一百二十里外的郓城出发。

为了生擒徐鸿儒,朱由检也顾不得马力了,大军全力向着一百二十里外的郓城赶去。

以三十里换乘一次成为了天策卫的常态,只不过当天色都暗下来,大军距离郓城只有三十里的时候,忽的前方的塘骑打响了响箭。

“吁……”

见响箭在夜空中炸亮,朱由检也开口道:“全军下马,恢复马力。”

黑夜不如白天,没有旗语可以看,因此只能口口相传。

好在大军比较聚集,因此不过一盏茶的时间,所有人都翻身下马,随后将准备好的三斤豆料喂给了四匹战马。

两盏茶的时间后,黑夜中才有火光朝着大军赶来。

一队锦衣卫策马而来,翻身下马作揖,对朱由检开口道:“殿下、羽林卫传来消息,郓城已经被攻破,徐鸿儒在两日前已经向济宁开拔而去。”

“……”听到徐鸿儒跑去打济宁了,朱由检便询问道:“带去了多少兵马?”

“郓城回禀的是精锐数千,乱民数万,另外一些散落在乡野的乱民也在向徐鸿儒本部聚集。”锦衣卫回禀,而朱由检听到这话后,便转头对陆文昭道:“袁可立现在在何处?”

“回殿下、袁巡抚应该在在滋阳县”陆文昭作揖回禀。

“滋阳县……”朱由检呢喃一声,随后皱眉道:“按照乱民步行的速度,乱民眼下应该在我们东南方向的六十里外,袁可立应该也知道乱民的意图,两方应该会在明早碰面,在蜀山湖东侧一带交手。”

“那殿下、我们……”陆文昭试探性开口,而朱由检则是抬手道:“先把妄图和徐鸿儒会师的其他叛军解决。”说罢、朱由检对孙集下令道:“传令全军休整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南下出发,明日我要生擒徐鸿儒!”

第190章 生擒徐鸿儒

“放开我!”

“诶嘿嘿……老实点!”

十月十二、山东的汶上镇,此刻的这里浑然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只有头戴红巾,施展暴行的所谓“义军”。

妇人被玷污,老弱被杀害,壮年被裹挟……

当所谓的起义没有纪律的约束,往往就会发展成为所谓的流贼。

眼下的大乘义军便是如此,而这样的暴行蔓延了从郓城前往济宁州的路上。

汶上镇南部三十里,乌压压的一群人正杂乱不堪的向南方行军,然而仔细观察,大部分的人都是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只有在最前方的队伍里,才有四千稍微有些纪律,身着五花八门甲胄的士兵。

这四千人,便是徐鸿儒多年活动而积攒下的七千精锐之一。

在他们拱卫的中心,是一个身材匀称、身披黄袍的五旬老汉。

他长相普通,而他身边则是一个穿着青袍,身披甲胄的中年儒生,此刻的儒生针对那身披黄袍的老汉笑道:“陛下,眼下沈智、张柬白、侯五、周念庵、孟先汉等人﹐也分别攻打东阿、寿张、阳谷、巨野、安兴、嘉祥等地。”

“加上河南的左将军、右将军也攻下了二县六镇,我大乘已经拥兵二十万,恐怕不用一个月就能席卷山东、河南。”

“届时便能剿灭暴明,还天下以康乐了。”

儒生口中的陛下,便是自号“中兴福帝”的徐鸿儒了,而徐鸿儒闻言,却没有骄傲自满,而是道:“那袁可立手中有三营兵马,加上北直隶还有几十万兵马,恐怕事情不会那么容易。”

“不过这并不重要,只要截断了漕运,北直隶的明军只有饿死一条路。”

“打下济宁,再打下邹城,届时明廷只有与朕议和一条路。”

想到起义这么顺利,徐鸿儒心里的高兴都转化为笑容,挂到了脸上。

不过同时、远处也有人策马而来,一名身着甲胄的将领对徐鸿儒马上作揖道:“陛下,前方十二里发现了打着袁字旗号的六千明军。”

“袁字?”徐鸿儒微微皱眉道:“应该是袁可立那家伙,不过他只有六千余人,也敢来与我大乘叫板?”

说罢、徐鸿儒道:“派大军冲阵,中军与朕等待机会,寻个机会,把这支袁兵吃下,整个山东就再无抵抗之力了。”

“遵旨!”将领闻言,回礼后策马回到自己的亲兵身边,徐鸿儒也指挥四千精锐驻守原地,等后续的数万穿着单衣,手拿耙子、镗钯、菜刀、锄头的“大军”上来后,才指挥大军向前行军。

半个时辰的时间,这数万大军乌压压的向前行军,并见到了在远处驻扎的明军。

相较于这杂乱的叛军,明军六千余人严阵以待,上百门弗朗机、虎蹲炮摆在阵前,左右两掖还各有一哨骑兵,规模不小。

在中军的袁可立没有穿戴甲胄,而是穿着巡抚的常服,系着披风,头戴乌纱帽,策马来到前军。

李性忠、张尔心两名将领跟随他左右,剩下的登州营则是被派往滋阳保护府县去了。

“巡抚,这贼军一看便是乌合之众,请巡抚准许末将领兵,只需要两哨骑兵,便能马踏叛军。”

李性忠在马背上对袁可立作揖,而袁可立却平淡道:“叛军不足为惧,主要还是要抓到叛军首脑的徐鸿儒。”

说着、袁可立仔细看了看,这才发现徐鸿儒居然带着精锐躲在了叛军之后。

也就是说他也知道,明军是一个硬骨头,所以让叛军去送死。

对此、袁可立轻蔑的嗤道:“怯懦之辈!”

蔑视之后,袁可立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对张尔心和李性忠道:“张参将你统筹四军,中军归本官统辖,至于李参将便等待我的军令,准备骑兵活捉徐鸿儒。”

“遵命!”二人作揖应下。

袁可立见状,也不再多说什么,策马返回了中军,而与此同时,数万贼军也乌泱泱的朝着明军杀了过来。

双方的距离不断地在缩短,最终在双方距离只有一里的时候,明军前军的张尔心下令了:“放!”

一声令下、火把点燃火绳,伴随着“嗤嗤”的声音,火绳燃烧殆尽,随后阵前佛朗机炮分别作响。

“轰隆”的炮鸣出现,紧接着二斤石弹打出,跨越一里,砸入了没有甲胄的叛军之中。

石弹将乱军打的人仰马翻,断肢四飞。

叛军何曾见过这种阵势,阵型就开始乱了起来,而徐鸿儒见状,当即道:“带大乘将军营冲杀!”

他一声令下,身边的四千精锐便被人指挥调拨三千前冲,整合即将崩溃的数万大军,继续向着明军压来。

明军火炮手熟练的清理炮膛、随后等待火炮稍微冷却,再填入火药、石弹,插上火绳,继续点火。

这个流程走完,叛军已经距离明军火炮前军不足三百步了,而虎蹲炮手们也准备点燃火绳。

“放!”

张尔心继续下令,弗朗机炮手纷纷点火,伴随着“轰隆”的声音,继续炮击叛军。

不过有了主心骨的叛军,并没有因为百余人的死伤就发生内乱,而是在大乘将军营和叛军将领的指挥下继续杀向明军。

三百步的距离,听上去不远,但实际却有些遥远。

不过比起这距离,更需要时间的是火炮填充。

佛朗机炮被清膛、子铳填入火药,但再塞入的石弹却不是大石弹,而是包在油纸之中的二斤细小弹子了。

叛军步入一百步,而这时张尔心也转身道:“击鼓!”

“咚!”

伴随着鼓声敲响,所有火炮都作响了,密集的石弹犹如骤雨打出,这些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石弹,打出之后成为了比火铳弹子还要让人恐惧的存在。

百余门大小火炮开炮,叛军的前军瞬间如被收割的韭菜一般,齐刷刷的倒下,那毫无防御力的单衣被瞬间穿透,即便那所谓的大乘将军营的精锐,也在第一时间倒在了齐鲁大地之上。

这时,火炮开始被人拖拽入中军,而原本前军的火铳手也举起了火铳。

明军的三段射击开始,一千鸟铳手举铳开始一排排的骑射。

双方的距离缩短到了六十步,如果这样的距离在辽东战场,别说白甲巴喇牙,便是建虏之中的汉卒都不畏惧,因为身上的棉甲足以防御。

但这是在齐鲁,这是在面对只有着单衣和棉甲的叛军。

因此、当“噼啪”的火铳作响,白烟缭绕升起的同时,叛军犹如割稻子般,继续倒下,只有身着棉甲的大乘将军营毫发无损。

叛军将领见状,也开始宣传了起来:“天兵助我,刀枪不入!”

“天兵助我,刀枪不入!”

大乘将军营的叛军都跟着喊了起来,而那些原本只是农民的叛军见到跟自己穿着一样单一的叛军倒下,而大乘将军营的精锐却没有受伤时,吃惊的同时,也跟着大乘将军营杀了上去。

这种时候、明军的火铳手后退,长枪手和刀牌手上前。

叛军在面对同样身着甲胄,并且穿的还是布面甲的明军时,瞬间就落入了下风。

长枪如林一般刺出,刀牌手则是保护长枪手,将短兵冲入的叛军刀牌手解决。

一时间、战场的局势在发生转变,而与此同时,袁可立也下令了:“命左右两掖骑兵出击,生擒徐鸿儒!”

“是!”

传令兵当即策马而去,而李性忠接令后,也吹响了号角,带着左右两掖骑兵自左右迂回,准备将身边兵力空虚的徐鸿儒生擒。

只是在明军动兵的时候,徐鸿儒嘴角却勾勒出一抹笑意,随后挥手道:“打响箭,让藏着的兵马都出来吧!”

“是!”儒生闻言,当即命人射出响箭。

百余名士卒举起手弩,对天射出响箭,响箭在空中发出“咻”声,随后炸响。

“巡抚,贼兵有诈!”

袁可立身边的一名游击将军作揖对袁可立汇报,而袁可立却波澜不惊道:“有诈又如何?贼兵精锐不过数千,即便再来数千,或是上万,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

袁可立的自信,鼓舞了身边人的士气,而同时如袁可立预料的一样,当响箭打响,四周的塘骑也着急的从地平线奔回。

那数万叛军妄图从左右强攻,却被长枪刺伤、刺死,根本没有机会。

塘骑刚刚抵达袁可立中军,便翻身下马作揖道:“巡抚,大军东方六里,有叛军上万涌来。”

“巡抚、大军西方七里,有上万叛军来袭。”

塘骑的汇报是两个方向,而正前方的地平线上,也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兵马来支援。

那是徐鸿儒用攻陷各地卫所兵的甲胄,所组建起来的新营,一共有两千多人,外加被裹挟的上万叛军。

“停号角,让李参将撤回。”

“是!”游击接令,随后让人停下了号角。

战场的变故,李性忠自然是看在眼里的,见到徐鸿儒居然在短短数天内聚集起这么多叛军,他当即打马迂回、带领两哨千余骑兵回营。

“十万大军,此地便是袁可立的葬身之地!”

徐鸿儒在马背上放出狂言,似乎在他看来,袁可立已经要在此葬身。

然而就在他大笑的同时,身后却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他心中顿感不满的同时,当即转头向着身后看去。

只见在他身后的平原上,是上万叛军前来支援的场景,然而这样的场景中,有马者不过百余人。

这如同雷鸣的马蹄声,这百余马匹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

徐鸿儒挺起了背,眯着眼睛向着大军继续看去,瞳孔却忽的猛缩,好似看到了什么恐怖的存在。

只见那上万叛军的身后,那数里外的地平线上,一条整齐狭长的赤潮冲来,背后扬起股股尘云。

这一刻、徐鸿儒全身毛孔刺痛,不等他下令,那上万援兵就发现了自己身后来袭的铁骑。

上一篇:不灭神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