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第74章

作者:黑心师尊

只不过身为人臣,公羊仪有提醒的必要。

“无碍。”

“空海大师应不至于对我不利。”

“倘若不利,我十万大军在此,必会血洗悬济寺。”

徐行摆了摆手,示意一旁的亲卫持盾凑近一些。

想要在悬济寺面前体现出自身价值,一昧的展示自身资质只是下策。亦要让悬济寺看到他处事的手段。不然,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哪怕资质再好,在漫漫仙途中,这样的人,只会折戟沉沙,自引祸亡。

资质是投资的前提。

而处事的手段……则是让投资人加大投资力度的保障。

“天王谨慎……”

看到这一幕,空海大师赞了一句。

故作豪勇,那只是浪掷自己的性命。徐行此般行径,看似不是英雄、大丈夫,颇为小气。可实际上,自古以来,能成就大事的人,偏偏就是这类人。

“持勇猛精进之心,行谨小慎微之事……”

“让大师见笑了。”

徐行也自我解释了一句。

苟,才是活命的王道。

能学韩信、刘邦,就不要沽名去学霸王。

以几万江东子弟与韩信几十万大军鏖战,固然勇猛。但在战场上,兵多将广、多多益善才是良道……

甲光粼粼,在十万义军的注视之下,空海大师慢步走至徐行身边,搭脉一观。等了数息之后,他道了一声“果然”。

然后——

他向后退了半步,对徐行一躬身道:

“天王乃是明王降世……”

“老衲心悦诚服,不仅愿奉上《八臂明王经》后续功法,也愿再派八百僧众下山从龙,助天王攻取江山。”

空海做出了与命运推演中一样的决定。

扶持徐行争龙!

“若本王取得天下……”

“悬济寺可为国寺。”

徐行大开空头支票。

反正现在悬济寺的地位,已经不亚于皇室了。为国寺与否,对悬济寺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他这一番话,只是想借此拉进悬济寺与他之间的关系。

“老衲谢天王恩德。”

空海和尚表示了感谢。

……

回到帅帐。

徐行检阅了悬济寺赠给的八百僧众,见里面有一灰袍老僧,他立即放下了心中的隐忧,开始就下一步的攻势与群臣商议。

“明公……”

“我有上中下三策。”

公羊仪一摇羽扇,做起了谋主的活计。

“上策,顺漕河而下,占据江南西道、江南东道,断掉朝廷的赋税之地。神京多勋贵、大臣,百姓多达上百万,一断漕粮,势必会缺粮……”

“到时候神京不攻自破。”

“中策,打北境的燕山道,隔绝镇北王与朝廷之间的联系,再联合关外鞑子,一同夹击镇北王的十万铁骑……”

他一口气,说出了上、中两策。

这两策之中,上策看似稳重,却也是兵行险招。

如今关外铁骑被北境鞑子牵制,所以无力分兵南下抵挡四明山义军。但若时间一久,鞑子兵退,镇北王定会南下勤王,而那时的四明山若没攻下江南两道……虽不至于深陷死地,但东出的势头必然就此折断,日后再难东进。

后面的中策,占据燕山道,与鞑子联合绞杀镇北王的关外铁骑……则最是稳妥。镇北王虽然兵雄,可仅靠边关,难以供养麾下大军。隔断镇北王李梁和朝廷的联系,就是断了镇北王的粮草……

一旦十万铁骑丧亡,到时候天下都可任四明山义军纵横。

“上策、中策……”

徐行皱眉,摇了摇头。

诚然,公羊仪的这上策和中策都不错。

可于他而言,上策太缓,中策太险。

上策走的是缓缓蚕食天下之路。

而中策……看似稳妥,可兔子被逼急了,还咬人呢。十万关外铁骑,亦不是什么善茬子。固然这些人和鞑子有血仇,可为了自家性命,与鞑子进行联合也说不定。

“明公可有什么妙招?”

公羊仪在徐行面前也不敢献丑,小心翼翼的问道。

论起天下大略,他不如徐行。

一旁在帅帐充当吉祥物的尚和尚看到这幅场景,脸色突然涨红了不少。

前半幕他很熟悉,上、中、下三策,上策和中策一一被否决。可到了后半幕,他以前的谋主公羊仪却不按照常路出牌了……

“上策虽好,可一旦我等未攻下江南,就成朝廷砧板上的鱼肉了。”

徐行指出上策的缺陷。

在关西道据城而守,四明山义军不怕关外铁骑。

然而到了洛南道这大平原……

就是关外铁骑的主场优势了。

公羊仪和群臣点头,认同了徐行的看法。

四明山攻下洛南道虽顺利,可不代表攻下江南两道一样顺利。

“至于中策……”

徐行叹息一声,“关外铁骑抵挡鞑子有功,利在万民,我等义军,吊民伐罪,解民倒悬,虽行策可阴险,却也不能将他们逼上绝路……”

阐明了一番义军的讨伐朝廷的正义性后。

他语气一转,指明中策的弊端,“公羊先生此计虽可,却也要慎防镇北王与鞑子联合,一同南下。到时候神州必然生灵涂炭……”

“仪恐成千古罪人……”

公羊仪执礼下拜,对徐行佩服的心服口服。

刑天王和八臂法王的最大区别就是,徐行能看出他这每一条计策的缺漏,然后审时度势,进行衡量,而非优柔寡断,不愿采纳。

故此,尚和尚否定他三条计策后,他想着谋士先谋己,弃了尚和尚这个主公。

可到了徐行这里,他只会兢兢业业的进行效劳。

不敢有丝毫不臣之心。

“我意已决……”

徐行见否定公羊仪两条计策后,将士归心,存有勇气,于是道:“由洛南道直扑神京,断朝廷正统。只要神京一下,皇帝身死,镇北王必然献表纳降,以图旧状。尔后其余各道,我等再慢慢蚕食……”

不断宋刀龙脉,他迟早是一死的下场。

与其行缓事等死,还不如冒险一把!

况且,他行事也不是毫无计划。

只要神京一下,失去了朝廷这个正统。不管是他,还是镇北王,皆是地方势力的一员,都可以前去争夺天下,只不过他更有把握……

其外,未扫平天下之前,只要四明山一直供给镇北王粮草,镇北王不会轻言叛乱,以免腹背受击。

“明公良计,我等谨遵明公旨令。”

公羊仪深深一拜。

其余帅帐中的各将领,亦是一一领命。

然而——

就在这时,门外有卫兵来报,“天王,太常卿王望来使,意欲求和。”

营中众将瞬间面面相觑。

他们刚定下攻打神京的策略,崇明帝就来乞和了?

“天命在四,不在一。”

“这是天命助我……”

徐行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常吉、公羊仪等文臣武将见此怔了一下,不明徐行意图。不过他们却也不愿扫了刑天王的兴致。于是也一同开怀大笑,笑声贯彻整个帅帐。

不一会。

太常卿王望小心谨慎的步入了义军帅帐。

“徐使君……”

“尔食尔禄,皆受皇恩,何以欺凌生民,做盗贼事?”

“汝若不退兵,陛下盛怒之下,必夷你三族!”

见传说中的刑天王气质若一书生,并非传言中的那般凶恶,青面獠牙。太常卿王望也提起了一丝勇气,挺起胸膛,对徐行大声质问道。

总不能他刚一进来,就摇尾乞怜与四明山乞和。

这样的话,哪怕是他侥幸功成,回到了朝堂,亦是一个死字。

“王大人……”

“卿本良臣,奈何跟了庸主。”

徐行没理睬王望的喝问,而是话题一转,贬低起了崇明帝。

“这……”

太常卿王望顿时哑口无言。

他心里也认定崇明帝是个昏君庸主,要不然岂能派他这个提计策的人前来出使乞和。

只不过他尽管内心赞同此言,却也不敢附和徐行的话。

“借卿人头。”

“助我一臂之力。”

徐行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此话一出。

太常卿王望顿时吓得倒退数步,“徐使君,不不不……刑天王,自古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是天使,是钦差,你不能杀我。”

他被徐行这一句话,吓得够呛。

好端端的出使,直接成了鸿门宴。

“非是本王杀你。”

“而是崇明那厮会杀你……”

“王大人,一路走好。”

徐行没有解释,让亲卫将太常卿王望带下去,赶出帅帐。

等太常卿王望一走,他目光看向鬼一手,“传播谣言,崇明帝不顾江山社稷,意欲与徐逆乞和,太常卿王望就是证据。”

鬼一手为五虎堂五虎使之一,专门负责朝野情报。

“是,属下尊令。”

上一篇:长生志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