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我能在诸天轮回 第21章

作者:黑心师尊

做人,就该对自己狠点。

副本世界过了三个月,迎来了泾阳县县试。而在现实世界,就是过去了十八天,大半个月。

根据赵芸娘的情报,韩遂已开始按照“秘法”,偷偷烧制琉璃。

尽管还未烧制出合格的琉璃,但想来,这时间不会太久。

一旦韩遂功成。

反目……

就为时不久了。

不是他不知道吊着韩遂,故意破坏韩遂烧制琉璃的进度。而是若韩遂等人迟迟未见功成,亦会失掉耐心,到时候他偷鸡不成,反倒要蚀把米了。

“替换白色命格【一生平凡】。”

“固化白色命格【文昌】。”

徐行下定决心,以意念指挥青铜古镜。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一生平凡】命格并未立即消散,而是……逐渐破碎,并化作一段记忆,一帧帧画面有若走马灯一般出现在他眼前。

从娘胎中出生,到算术科中举,被人诬陷,锒铛入狱……

直到赵芸娘和他洞房。

这是他前半辈子的记忆。

接下来,两月后,他被酷吏剥皮楦草,人皮挂在了城隍庙上。五年后,赵芸娘带着他的幼子赵璋到城隍庙祭拜他……

“娘,这人是爹吗?”

扎着总角的赵璋好奇的指了指钉在墙上的人皮。

“他是你爹……”

赵芸娘摸了摸赵璋的脑袋,温柔道。

“他贪了那么多钱。”

“死了,罪有应得,咱们还拜祭他干什么?”

赵璋童言无忌。

停留在人皮中的徐行残魂听闻此言,彻底烟消云散,对世间再无眷恋。

一世,落得了一个悲凉下场。

……

“死了。”

“一生都要被抹黑,这就是人性。”

徐行冷眼旁观他的一世经历。

也可能是现实和虚幻有所区别,他对赵璋这个子嗣并无什么情感可言,以致于赵璋“诋毁”他,心境亦无任何的波动。

一生经历终于消散。

赤色命格【义贼】出现在了他的【道果】一栏中。

瞬间,徐行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具体有哪一方面不一样,他不清楚,只是觉得自己浑身舒服了不少,念头亦有所通达。

他盘膝打坐,一个大周天所耗的时间比以前少了能有三分之一。

在给韩遂献上琉璃制作方法后,徐行也不再隐瞒自己修炼了内练功法这一件事。

毕竟……隐藏一日两日还行,时间一长,不说天牢的狱差们会发现,巡夜司无孔不入的探子们绝对会发现他的异常……

与其如此,还不若直接坦白,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修炼时间。

有制作琉璃的巨大利润下。

他修炼内练功法亦不算是什么大事了。

在众人眼中,他又不是什么武学奇才。即使修炼,在这短短时间,也难以修炼成为绝世高手。

天牢守备森严,哪怕是武道先天,入了天牢,亦是插翅难逃。

“我被朝廷处死……”

“心里想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就是犹效奋臂螳螂,不做安安饿殍!”

“故此,得到了大运垂青,修炼速度增益了不少……”

徐行心境通明,很快就想明白了自己修炼速度增快的原因。

运来天地皆同力!

他略一沉吟,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妙法。

起身,走至书案处。

“我已是待死之身,骂崇明帝,哪怕是巡夜司的缇骑也不会理睬我,毕竟临死之时,对皇帝再有怨言也是正常的……”

“皇帝要是都理这些犯案的罪臣谩骂,也落不得清闲。”

“刘指挥使压根就不会让这些反言传到崇明帝眼前……”

“但,这些反言却会出现在公卿面前。”

“越是针对朝廷,我才会得到更多的大运垂青。”

徐行坐在太师椅上,缓缓研墨。

他琢磨片刻,写道:“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盗夫。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杀尽百官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儿汉,何以入狱作囚徒?”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写反诗,也不能乱写一通。

直言要杀崇明帝,肯定不适合。他将百官比作“盗夫”,破黄龙是为了“清君侧”。这一个反诗,不会太犯忌讳。

哪怕崇明帝知道了,也会一晒而过。

谁会在乎天牢的一个死囚?

而对于百官,这反诗又没明指某一个人,他们犯不着和徐行一般见识。

第27章、安仁公主

写完反诗。

徐行揉了揉眉心,打算偷偷再编排出一些譬如“代汉者,当涂高”、“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南风起、吹白沙,遥望路过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桃李子,得天下……”之类的童谣。

“皇族姓宋,该写什么为好?”

他踟蹰了一会,难以下笔。

而就在这时,天牢外面传来一阵锣鼓唢呐声,吹的是喜乐。

百鸟朝凤!

“可笑!可笑!”

“关西道大旱数年,皇帝吝惜不肯出内帑银钱,只出了区区三千两。现在安仁公主大婚,就靡费三十万两!”

“亡国之兆啊,亡国之兆啊!”

忽的,隔壁乙字号天牢里面响起了一个犯官痛心疾首的叱骂之声。

骂完之后,则是一阵阵哭嚎。

乙字号天牢关押的是朝廷五品以上的犯官。

这犯官所关的囚室,与徐行仅有一墙之隔。

徐行最近武道培体有成,身体矫健,耳聪目明,故此对隔壁囚室的声音听得比以前能更清晰一些。

关西道是徐行此世的家乡。

他听到犯官如此叫骂,心里也闪过了一丝不忍,想起了前些日子朝堂关西道转运使上奏的奏折内容。

【关西饥,术斛万钱,诏骨肉相卖者不禁……】

他家虽说是寒门,但好歹也是豪富之家。

哪怕大旱数年、被抄家,但凭借族人的接济,亦有得吃。

可……普通百姓,就只有被饿死的下场了。

“年年如此,岁岁如此。”

“封建王朝没有天灾才是罕事,可崇明帝这般作为,确实令人心寒。这个狗皇帝,有一天,我也让他当当灾民,让他活活饿死!”

徐行握拳,眼里闪过一丝戾气。

区区一个公主出嫁,焉能比得上近百万的灾民?

灾民给三千两?

公主出嫁,给了三十万两?

想想就令人觉得可笑。

“郑大人,别喊了,你再喊下去,皇爷要是听到了,下狱的可不就是只你一个了。”

“府上的男丁流放,女眷充入教坊司……”

“再等等。”

“等公主出嫁完后,郑大人你再上奏。”

唢呐声掠过天牢之后。

徐行又听到了天牢邓校尉对犯官进行劝说。

乙字号的犯官,无一不是朝廷重官,容不得天牢狱差们的忽视。

若是今日天牢的话传到崇明帝耳中。

邓校尉等人决计讨不了好。

大喜的日子,这就是给崇明帝添堵。

徐行对官场的这点小事,还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本官食国禄二十载,为御史大夫,怎敢不为民仗义执言?”

“哪怕今日就是死谏,本官又有何惧之!”

谁料,这犯官反倒是个犟脾气,邓校尉的一番话没有捋顺他,反倒激怒了他,他说话声调又高了一些。

“郑?”

“御史大夫?”

“难怪他这么仗义执言。”

徐行脸上闪过一丝古怪之色。

郑御史,他恰好也认识。

他们两人是同乡,两家曾有联姻的想法,已经到了互请媒婆的地步,下一步就是他上门给郑家送聘书。到了这一步,两家就算是成了亲家,而他就是郑御史的女婿了。

朝中无人,难做官。

他出身算术科,不如进士科的资历,想要更进一步,就只有寻找靠山。

古代想要自由恋爱,不是易事。

再者,现代相亲亦不少。

郑三小姐,身段好,容貌好,他没什么不满意的。

只是不料……他一个多月前锒铛入狱,这婚事自然也就告吹了。

如今郑御史的下狱,他不知道自己该是庆幸,还是同悲……

“也是,只有同乡……”

上一篇:长生志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