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志异 第706章

作者:真愚老人

见礼时,陶魔子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将自己身上的两种混杂相融的道韵放出。

一种,自是那元始道果的炁韵。

另一种,则是从【太玄羽化仙君】处移花接木来的搜神古韵。

两者合一,便是他那堪称无懈可击的元始遗修身份。

果然,那道韵一显,十二道金光齐齐晃动。

以“广成子”为首,犹豫一刹后,也跟着郑重回礼。

这一刹,十二金仙已是完成了心念交换,显然都在惊疑,这濒临崩溃的搜神界内,竟真个存在一位道行如此精深的元始遗修。

原本这倒是不值得十二金仙惊讶,元始宗一脉虽说没有灵宝宗那般开放四处收徒,但也不是铁桶一般,将道法神通看得一丝不漏,多年下来,依旧有许多大册残经遗落在诸天万界,有缘人自可拾得修行。

但眼前这太虚道人,大不一样。

瞧其身上溢出的元始道韵,其所修大册,必定是元始宗的不传之秘。

既已见礼,如今又是在玉京金阙中。

十二金仙自不会客气,广成子径直便问道:

“太虚道友!”

“若贫道未曾看走眼的话,你所修道法,乃是那《元始天尊说道果玄经》,此是我元始宗的秘传大册,纵是一些嫡传弟子也不曾见过,更遑论修行,不知道友是从何处得了此经,可否明言相告?”

陶魔子从一开始就等着这句。

闻言后,满脸坦诚之色,又客气施礼道:

“好叫诸位元始同道晓得,贫道本是这搜神界内一炼气士,侥幸得天道所钟,自悟了些道理,创出一册《太虚羽化玄经》,然资质愚钝,修炼数百年仍未得道,眼看着贫道就要受尽而亡,无奈之下,只好向冥冥中的至圣神魔祈祷,求赐机缘,允我得道延寿。”

“祈愿后贫道竟莫名睡去,恍惚中,心魂好似去了一处圣地,内有无穷异象,有万神饮宴,宴内有一位【至圣神人】正在谈玄论道,贫道晓得机缘来了,斗胆凑上前听了片刻。”

“再醒来时,贫道便得了半册道经。”

“玄妙无穷,神异非常,贫道修炼后一夜得道,非但有了如今的道行法力,还融于天道本源,修得二三种非凡神通。”

……

陶潜说着时,十二金仙也同时在验证。

先验他是否为搜神界本土炼气士,这最是简单,十二道君掐指一算便可知晓乃是真,眸中疑虑顿时去了小半。

须知他嫁接过来的乃是太玄羽化仙君之炁,再没有更真的了。

在陶潜提及“万神宴”时,十二人之疑虑又去一半。

而最后部分,则在这几息内,广成子勾连本体进行验证后尽数去除。

这道君心念回转后,这般传音给其余十一位道:

“本欲亲去寻师尊相问,不过数日前师尊便与灵宝师叔一起去了老君祂老人家道场,长生师兄也被灵宝宗主拖去炼丹炼宝去了,只得问了白鹤童子,他提及万神宴时确有几个幸运儿得以凑到席前听经。”

“万神宴虽说唯有神魔才可得到邀请,但也有一些幸运儿能得到宴席主人的垂青,得以入宴。”

“想来这位太虚道友,该是其中一位了。”

广成子传音落下,其余十一位仙君纷纷暗自点头。

“如此说来,这位太虚道友运道的确不俗,在万神宴中听师尊讲经,便是你我师兄弟都无这等福气啊。”

“他只修了半册《道果玄经》,能否算是你我同门?”

“不曾入门拜师,自然不算。”

“若是其他大册道经的确不算,可道果玄经如何能一样,便是不认这道友为我元始门人,给他一个元始遗修的身份也未曾不可。”

“哼,我认他福缘极深,但此人也是不晓事,既然修了我元始秘经,还证了道化,为何多年来龟缩于这搜神界,始终不去地仙界拜山门,道果玄经中难道无有元始灵引么?必是他心藏胆怯,不敢前来。”

显而易见,虽然认了太虚道人身份,但十二金仙中有几位还是瞧他不爽。

缘由倒也简单,虽都是道君,却也难逃嫉妒。

亲自聆听天尊讲道果玄经……这等机缘,包括广成子在内,十二金仙都无这福分,凭甚落在一个“乡野村道”身上?

不过这个时候,太乙救苦仙君却说了一句公道话:

“诸位师兄弟,切莫小瞧了这位太虚道友。”

“他自谦痴愚,实则应是一位悟性极高的天骄道人,毕竟以此界道脉之枯竭,他都能自创大册本命经,还能得道此界天道垂青,非常人所能也。”

“莫瞧这道友一副不擅斗法厮杀的模样,只怕非是不能,实乃不愿尔。”

“既然其非凡俗,又已证道化,承其身份,为吾门中再添一大助力,又有何不可?”

“最关键的是,诸天佛教那毒计隐蔽非常,以你我之能都不曾窥见一点痕迹,任由那孽毒酝酿了足足数年,彻底萌发出来才觉有些不对劲,却依旧没能知悉灵山诸佛在背后所谋。”

“太虚道友孤身一人,凭借蛛丝马迹,轻而易举洞悉诸天佛教一应谋算,瞧其模样,许是连应对之策都已想好,这足可证明此界天道对其钟爱之厚。”

“有他相助,我等当可挫败灵山阴谋。”

“这搜神大界,也将变作我元始宗在大渊源海的又一处别府道界也。”

“虽是残界,已无法与长生、山海、地仙等界相比,但大劫将至,能得这般大好处,我等如何能错过?”

太乙仙君这一番话落下。

包括广成子在内,所有金仙齐齐点头赞同。

这一瞬的气机变化也立刻被陶潜所捕捉,心下大喜,晓得最紧要一关,已然度过。

第680章 黄龙真祖求神通,太虚道人邀金乌

搜神界,周国,镐京。

由元始宗统御的法脉祖地,那巍峨神圣的玉京金阙内,搜神界本土道君,也是元始宗世外遗修的【太虚羽化仙君】,此刻正施展一种名为“太虚应显妙术”的神通,将己身所窥见的诸天佛教阴谋尽数显化在十二金仙面前。

陶魔子这个太虚,自然是真的虚。

哪里有什么应显妙术,不过是演天虫的能为罢了。

不过十二金仙哪里晓得这些,见得那一幕幕本该是神鬼不知的秘辛,眨眼被眼前的道人唤出,将诸天佛教所施毒计的来龙去脉尽数展现,一时纷纷都露出讶色来。

元始宗作为道门大派,背后还站着【元始天尊】这等级别的先天神魔,道法神通可谓数之不尽,诸如推演、算计乃至于前知之类的神通妙术,十二金仙各自都有修炼。

然并无一种,能有这等效用,实在令人惊奇。

诸多念头,又是交换:

“太虚道友这法术,好生玄妙,莫非也是从《道果玄经》中领悟出来的?”

“非也,此法瞧来与天道相关,算不得道法,乃神术也。”

“天道亲子,或是天道显化之身,才该得此异力才是。”

“太虚道友有此等术法,怕是能窥见此界任何隐秘,也不知要付出何种代价?”

……

陶魔子见得十二金仙那闪烁惊奇的神色,心下明悟。

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就道:

“好叫诸位道友晓得,贫道非是那种嗜好窥探隐私之辈,实在是此次诸天佛教所为太过恐怖,贫道不得已而为之。”

“为施此法,贫道也折损了五百年道行,甚是心疼。”

“太虚道友你这神通,可是能授与他人?”

问话的,是一位身穿黄袍,额生一双肉角,通体也是黄灿灿的古怪道人。

其身上龙气汹涌,蛮荒古老,一瞧便知不是人族得道,真身该是远古龙族。

陶魔子闻言,再去瞧这道人,不由恍然,心头则笑道:

“此人该是那【黄龙真祖仙君】,传闻其真身乃是一条远古黄鳞孽龙,有吞万物之能,名头听来响亮,若在别的道脉宗门许能有极高地位,怎奈何是在元始宗。”

“大渊谁不晓得元始天尊偏爱人族,不喜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他侥幸入了元始门下,还因年岁积累而得了道,却依旧不得元始天尊喜爱,无有什么好神通,好宝贝赐下,分属十二金仙之末,穷酸得紧。”

“此时见得我这希奇神通,顾不得面皮,想是从我这里白嫖一门稀罕法术。”

“可惜,偏生是此术,就是本魔子想教也教不得啊。”

念头还未落定。

陶魔子扮作的太虚道人一脸歉意的摇摇头,对着黄龙真祖仙君道:“贫道虽厚颜为这神通取了个太虚应显妙术之名,实则此术与贫道并无多少关系,乃是此界天道之能,贫道自愿放弃证劫仙之可能,自愿放弃离界寻道之权,这才让搜神界天道允了我一道【应显神力】。”

听到这里,十二金仙也跟着齐齐摇头,面露惋惜之色。

同时祂们眸中存在的一些小疑虑,也再次消失,先后开口赞道:

“道友慈悲,吾辈不及也。”

“断己道途只为守庇故土,道友真乃大舍得之人。”

“怪道道兄你得了师尊道果玄经多年,始终不来玉虚宫拜师,原是这般因果。”

这些画面,自然也同步被远在蓬莱海的陶潜本尊,以及还在源海中辛苦划船的陶佛子瞧见。

本尊见之失笑,随后啐道:“你这厮果是会玩,连这都算计到了,按照你这般一步步消弭十二金仙心头防备,多给你些时间,说不得你还真个能混入玉虚宫,甚至是混入十二金仙中,当第十三尊金仙。”

佛子身未说话,只是含笑点头,急切行船的念头都缓了缓,显然是觉得可以信任一番魔子身的手段。

……

果然,接下来陶魔子又是一番情真意切,令人挑不出丝毫破绽的表演。

十二金仙连同李靖、度厄仙君这些大人物们,集体入瓮。

完全顺着所谓“太虚道人”的思路,最终落在一个节点上,且最终说出口的还不是陶魔子自己,而是得了许多暗示,最终各自想出妙计的十二金仙们。

就听得这巍峨金阙内,玄妙道音接连响起:

“来龙去脉,一应因果,俱已厘清,诸天佛教此毒计,倒也不是破不得。”

“没错,那慈垢孽毒虽已深种,然解药也有,无非便是那【药师琉璃光如来】一脉,我等只消用些手段,将那些药师僧彻底留在搜神界,走脱不得,孽毒必可迎刃而解,还此界一片朗朗乾坤。”

“不若这般,前头由得灵山施为,使其无有戒备,待那位圣僧化作功德香迎佛,使得灵山那些菩萨罗汉的真身降临,大肆投入搜神界的那关键一刻……我元始宗可联合其余神魔、道脉站将出来,喝破阴谋,举世伐唐,夺其气运。”

“大善!”

“如此既可救搜神界万灵于孽毒灾殃之中,也可使得此界免于落入灵山之手,两全其美,岂不快哉?”

“合该如此!”

十二金仙你一句我一句,说到兴起时,甚至连李靖都插了一两嘴。

未有多时,一个完全克制诸天佛教毒计的伐唐大计便已成型。

陶魔子在殿中听了半响,越听面上越是满意,心头暗道:

“不愧是元始宗,在吃干抹净一道上虽然不如灵山秃驴们,但在运用大势上却是丝毫不弱,这一番操作,比我与本尊、佛子所想还要好得多。”

“不过为免中间发生什么错漏,这大计,本魔子需全身加入其中,不能被元始宗利用完就扔一边去了。”

这些念头还未落下时,陶魔子已在眨眼间寻着了合适的由头。

趁着殿中诸人的讨论告一段落,他扮作的太虚道人适时插嘴,在开口前更是先满脸肃然的对着诸人行了一礼,这才谢道:

“诸位道友愿冒着与【诸天佛教】放对的风险,出手救济搜神界生灵,贫道实在感激不尽。”

“举世伐唐之计,也实在精妙。”

“贫道已是施术观瞧过,若诸位之法,能让诸天佛教将大量资粮尽数投入搜神界内,此界天道本源与人道气运,都将彻底偏向于元始宗。”

“为此计,贫道也愿出一份力。”

“贫道愿意放下隐仙身份,站于台前,愿厚颜作为半个元始门人而奔走,以贫道【应显妙身】的名分,当可使得天道更加偏向于诸位。”

“贫道只求劫数消弭后,诸位道友能请动天尊祂老人家,诊治搜神界一番,莫使得此界真个崩解,生灵涂炭,万族灭绝。”

陶魔子这几句,听来慷慨激昂,实则心机满满。

既完全展现出了自己身上不可或缺的“价值”,又表明了自己彻底偏向于元始宗的立场。

只要十二金仙不是傻子,都会将其当做是自己人。

至少在搜神界内,太虚道人的地位,将直追一旁的昆仑散仙【度厄仙君】。

果然,他刚说完十二金仙面上齐齐露出又惊又喜之色。

一尊几乎算是代表着“天道”的本土道君,在开战前,彻底倒向己方。

这代表什么,谁能不知?

上一篇:锦衣状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