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志异 第695章

作者:真愚老人

第667章 幽池养尸,混冥神铁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仙翁,倒是给自己提前准备好了道锚棺材,正合我行事。”

陶魔子一脸喜色,手上也不老实,把玩着那玲珑精巧的青铜棺。

外表瞧来,似是个玩物。

实则乃是一件极其巍峨辉煌,奢侈繁复的宝物,从脑海中一道接着一道迸发的志述来看。

内里之空间宛若一个小世界,更存有大量宝物资粮,还有如羽化仙兵、荡魔神将、太玄诸兽等等傀儡生灵,以及足足一万头被封印在仙玉中的远古真龙。

最重要的,还藏着另一件名为【浑沌至圣神索】的宝贝。

此物由大渊中的稀罕灵材混冥神铁所炼,可大可小,其上镌满太玄神纹,一旦入了源海得了无尽源炁补充,即可延伸出亿万里。

正是因了此物,太玄仙翁才敢笃定自己殒命后,不论尸骸飘荡去了何方,得祂传承的神魔灵修皆可用这青铜棺,驱使棺中的万条真龙和仙兵神将们,将这位运道极其差的“太玄仙君”给拖拽回来。

“这仙翁留下的其他复活手段,都被搜神界天道消磨干净。”

“唯独这算计被无尽怨炁所藏匿庇护,始终留存。”

“这法子,也是最狠辣的。”

“唯一真正放开心魂,彻底接受了这些‘太玄传承’的灵修,才能炼化太无铜棺,放出里面的仙兵神将和龙兽,将尸骸寻回……之后尸骸将作为法宝容器被放入【太无铜棺】中孕养,而太玄仙翁的怨魂真灵,则可以直接夺舍这个隔了不知多少万年收下的弟子,重生归来。”

“如此既可顺利再次踏上道途,也避免让天道本源察觉,从而生出警惕,再次降临灾劫。”

……

这些算计,轻而易举被陶魔子和本尊一念洞悉。

甚至于哪怕没有脑海中的志述,或是演天虫的窥探。

陶潜,也可猜个七七八八。

缘由倒也无他,唯经历尔。

大渊诸天万界的生灵,恐怕都是这个德性。

越老,越无耻。

明面瞧来是天大的好处,实则百分百是用来钓鱼的诱饵,一如陶魔子眼前的仙经和铜棺。计较起来这可是一尊实打实劫仙的传承,接受就是唯一传人,世上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换了旁的修士,哪怕是神魔子嗣,道脉嫡传之类的大渊天骄,面对这个诱惑也是绝计忍不住。

奈何,是他陶大魔子。

这厮把玩结束,嘿嘿一笑道:

“太玄仙翁也是客气,隔着这么几万年,送来这般大礼。”

“如果是在别的大国地底,那还真是要费我大功夫,可如今这【齐国】已是本魔子囊中之物,此疆域内的天道已被演天虫儿所吞。”

“自然,此间一切也将由得我做主。”

“好虫儿,助我炼了此棺,大有好处。”

陶潜话音刚落下,这地壳深处内的秘境空间顿时一颤。

抬头去瞧,眨眼就是令人头皮发麻,心胆俱裂的画面:无穷无尽的演天虫丝忽而显现出来,肆无忌惮的伸入秘境,并开始蚕食这秘境内的一切天机、玄机,自然也包括【太无铜棺】此物。

管叫你如何难炼,怎敌得过演天之妙?

可怜那【先天太玄羽化仙君】,祂修行几万年,法力通天,神通无双,但毕竟没能成功离了搜神界去大渊闯荡,是以见识上便短了一些。

自然,也就不识得灵宝宗的演天妙术。

祂在传承中做的那些手脚,布置的那些后手,轻而易举被演天虫尽数瓦解。

……

半日后,只听得“啵”的一道轻响,肉眼可见的源炁魔光以那正好被炼化的【太无铜棺】为起始点,眨眼充盈这太玄秘境。

此界小天地,已然换了主人。

眼前这荒芜恐怖、幽暗诡异的秘境,在陶潜眼中登时没了丝毫秘密。

他一抬手,将铜棺抛起,口中吐道:

“大大大!”

好似言出法随,轰隆巨响中,铜棺果然疯狂膨胀,眨眼就化作山岳一般,毫不客气将那一座荒废太玄宫给压塌。

陶魔子上前,观瞧了一番铜棺的材质,其上镌刻的神纹,布设的禁法。

面露喜色大声赞道:

“好宝贝!”

话音落下时,棺盖应声开启。

下一刻,陶潜仿佛见到了当年长生界那位祖龙为自己安排好的陵墓,庄严肃穆,巍峨凶险,大量骇人的仙兵神将林立,拱卫着中间一处足可容纳至少百座山岳,吞噬周遭一切气机源炁的漆黑“幽池”。

幽池周遭,遍插着一座座白玉铸就的孤峰,内里赫然是足足一万头形态各异的远古真龙。

见得那幽池瞬息,陶潜也忍不住挑了挑眉,不由自主勾连本尊,连连赞叹道:

“好手段!”

“本尊你且瞧瞧这幽池,虽在此界,却已贯通源海,池底必有劫仙禁法可隔绝污浊杂质,只将源海深处那些最精粹,最强大的本源精炁吞吸过来,化炁为液,充盈池中。”

“此法之精巧,丝毫不弱于你灵宝宗布置【星窍】的法子,或是我秘魔宗打通【魔巢】的手段。”

“最关键的是这幽池还不是祂认真打造出来的,分明是在殒命之前仓促造就,想着死后那些布置生效,可以让传人将尸骸寻回放入池水中浸泡……若无法彻底复原,反过来也可直接将自己的尸骸打造成更强大的神魔之躯。”

“经由亿万神魔源炁浸泡、锻造而成,啧啧,炼仙为尸,说不定炼成后比本尊你见识过的那一尊【玄君之尸】还要强横。”

“这位太玄仙翁不愧是能自开一道脉的劫仙,如果不是被自家老乡在背后捅了一刀,说不得这大渊源海之中,就要多出一个太玄羽化道脉来。”

“可惜,可惜啊。”

陶潜听着魔子身的感叹,点头的同时也撇嘴。

这厮嘴上说着可惜,心头全无此念。

且话中,也无一丝一毫对那太玄仙翁的尊敬,多是亵渎。

果然,陶魔子假模假样的说完便开始施为,只见他径直抬手掐了个法印,口中则颂念道:“先天祖炁,太玄为宗,万圣朝礼,羽化仙君。”

原本按照那仙经记载,太玄仙翁的隔代传人先要苦修多年,再布设好繁复仪轨,之后虔诚颂念经文十万遍,一点一点将陵墓中的这些兵将、龙兽唤醒……。

以上每一个步骤,都错漏不得,否则难以成事。

可陶魔子哪有这等耐性,他更全不知何为客气。

得了人家的传承好处,反过来把那仙翁仅存的宫庙毁去不说,连“布设仪轨恭请尸骸回转”这一小事也不愿去做,直接省略过去。

以演天之妙,骗过这些傀儡生灵。

这天杀的秘魔子甚至连完整一遍都懒得念,到一半时,随着一道道被伪装出来的太玄仙光涌出,原本平静的幽池立时沸腾起来,源海深处那一道道稀罕难寻,珍贵异常的本源神炁纷纷浮现。

又伴随这咔嚓咔嚓异响,顿时数量达百万之巨,烙满太玄法印的傀儡仙兵和神将,齐齐苏醒过来。

那池边更是玉屑纷飞,如降暴雪,内里上万头远古真龙嘶吼着扑将出来。

此情此景,陶魔子见了也心惊不已。

旋即,面色愈加欣喜。

尤其下一刻,这些苏醒过来的仙兵神将、孽兽真龙,齐齐调转过来,朝着陶魔子跪伏下来,以搜神界的古音喊道:“拜见少主!”

这一幕,实在过瘾,陶魔子一张嘴都要咧到耳根后面去。

这回他倒是没有再嘚瑟,也无节外生枝之举,严格按照演天虫所窥视推演的那样,作出一副苦大仇深,已全然被《太玄羽化仙经》毒害的傀儡模样。

狠狠一挥手,嘶吼着下令道:

“众仙兵神将,孽兽真龙,皆听我号令。”

“入幽池,起混冥神铁,前往搜神界外,将吾师之尸骸迎回仙境。”

“喏!”

这些兵将龙兽加上各种宝物阵法,足可与道化境存在厮杀。

可惜多是傀儡,加上被封印了几万年,脑浆只怕都已凝固,自是无法发觉陶魔子这等骗子的破绽。

也怪不得谁,须知连金蝉子这等圣僧,也照样被陶魔子联合陶真君骗了个团团转。

第668章 万龙拖尸,太玄归乡

“本尊可还痛着?先放下道魇,与我一同看好戏。”

魔子身心性之恶劣,比陶真君更甚数倍。

以演天术之妙哄骗太玄仙翁那些傀儡属下和万头真龙去域外接主人后,他一个翻身坐在人家的棺椁之上,抬手施了圆光术,正好观瞧迎主过程,一个人看还嫌不够,又把本尊陶真君也拉扯过来一起看。

要窃仙翁尸骸来炼阵石,还得看人笑话,全然不知羞。

按说以“陶真君”的品性该是要拒绝这厮的,那头陶潜没好气的正好这般做,谁料那圆光镜中,已是映照出【太玄仙翁】如今的模样,到嘴边的拒绝顿时咽了回去,默默整了整道袍,旋即将目光投来。

……

不理陶真君与魔子身的恶趣,只见得众傀儡领命后,齐齐显出庞大本相,而后一个个好似下饺子般跃入幽池之中。

那池看着小,眨眼间翻涌起来,已变作汪洋大海一般。

内中的精粹源炁种类,实在数之不尽,混杂着就如同是一锅沸腾的“浓汤”。

当然,这里面随意一滴浓汤菁华,都可使人得道。

众傀儡跃入幽池,体内禁法纷纷被激活,显出各种匪夷所思的神通异力来,各司其职冲向池底盘着的那一条条通体漆黑,镌满神纹,粗如天柱的铁索,嘶吼着抬起,随后居中几尊气息连陶潜都心惊的“神将”同时施法,悄然打开世界壁障。

几尊神将,再度同时嘶吼:

“时机已至,恭迎太玄吾主回乡。”

“时机已至,恭迎太玄吾主回乡。”

“时机已至,恭迎太玄吾主回乡。”

其余傀儡、孽兽,纷纷跟随。

下一刻,仙兵神将携万数真龙,悍然闯出搜神界。

因“道锚”之故,它们与【太玄仙翁】本就有着玄妙联系,一出界,先见得幽暗大渊,继而是浩瀚星穹,紧跟着便有一颗“凶星”突兀亮起,且越来越亮,恐怖的凶煞星光直接将周遭其余星辉尽数遮掩。

再去看,原本幽暗的大渊似多了一轮煌煌大日。

只是这大日,乃是凶星,其洒落九天十界的辉芒并不温暖,带不来丝毫生机,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恨意,甚至直接化作真正的嘶吼、诅咒。

旁人去听这些,必要遭殃,若能受得住,倒是能得传些诸如《太玄普咒术》、《太凶灭世魔音》、《太玄堕魔吞星神术》之类的神通法术,天赋运道好些,说不得还能开创出太玄凶星一脉来。

当然,陶真君与魔子身如今都是豪奢人物,根本瞧不上这些无有前路的法术。

真正令他们目不转睛盯着的,是那些傀儡、孽兽们的反应。

它们本身的七情六欲已被太玄仙翁炼至虚无,可听得主人嘶吼,竟是纷纷躯体一颤,悲恸落泪,跟着便齐声以“搜神界古音”吟诵起一首首关于故乡的古老歌谣,其中悲愤、怨恨直冲九霄,令人动容。

显然,这些都是太玄仙翁殒命之前的心绪。

祂本是搜神界孕出的“仙神”,本欲去往大渊传播太玄之法,扬搜神界名,哪里料到会被搜神天道背后暗算至死呢。

便在这一遍遍的吟诵中,仙兵神将、孽兽真龙结成一个唤作【太玄妙行乘空大阵】的神妙阵法,个个身相微妙,眉间也放出无量妙行之光来,生生横渡大渊,往那颗凶星挪移而去。

其速之快,匪夷所思。

陶潜与魔子身见此,再度赞道:

“好阵法,好遁术。”

“不愧是能证悟劫仙的远古仙翁,这般妙法,丝毫不逊色我灵宝宗(秘魔宗)的泅渡源海妙法。”

二人赞叹时。

一众兵将孽兽真龙,已掠过一大半虚空,突兀便动手。

那些个具备太玄法力的仙兵神将,齐齐以秘法将混冥神铁与那大量孽兽,还有上万头远古真龙生生熔炼在了一起,而另一端则是轰隆隆飞出,朝着那颗大放光明的凶星席卷过去。

二者距离,仍旧不知有多少万里。

可在神通妙术之下,却又算不得什么。

上一篇:锦衣状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