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志异 第434章

作者:真愚老人

“倒也是好事!”

“三成几率已不低,须知对手可是一尊魔佛。”

“不过最好还是取用第二法,只要坏了那寂灭魔佛,只一尊尊大超度菩萨的话,麻烦终究算不得多大。”

……

就在陶潜思虑时,耳边忽而传来云容低语。

却是好姐姐用心印法传音,只道:

“你等的鱼儿上钩了。”

“甄家那个拜得空蝉为师的佛子,携着一群莺莺燕燕,从钱塘城赶了回来,如今正在浮屠外求见。”

听这形容描绘,陶潜就不由生出好奇疑惑来。

甄不痴,乃一佛子也,身边一众莺莺燕燕又是怎么个说法?

就算拜的是魔僧,周遭也该是天女欲奴才是。

不过很快,陶潜便见得缘由。

他携着云容、甄慈恩出佛塔时,正瞧得姑苏城上空,已多出一座虹光涌动,异香扑鼻的大莲蓬。

其上,共计有女子七八位,以及一位多情妙僧。

这些个女子,瞧来皆是修士。

从气机来看,来历都是不俗。

要么是大派真传,要么是大族女儿,既有道门坤修,亦见庵中女尼。

衣裙各色,红绿黄蓝,眼波流转,含情脉脉,似都痴恋着居中的那位年轻僧人。

这和尚,仅仅从外相来看,丝毫不弱陶潜扮作的“无垢僧”。

一袭明艳大红袈裟,衬得他肤白貌美。

又见那面若明月,目含秋波,唇若施脂,眉心处更点了一粒朱砂痣,英俊邪异,颠倒众生。

这般装扮若让妖魔邪修瞧见,少不得要辱他,叫一道妖僧,喊一句兔儿爷。

当然,胆小些的妖魔未必敢,因这俏和尚只是生的柔弱,躯体内隐隐溢出的气机表明其修为。

洞玄境!

这扮相,这修为。

来历身份,不言自明,必是那位甄家公子,不痴佛子。

此人在姑苏城的声名人气的确非同一般,见他到来,满城都在呼喊他的名字。

不过此时,钻入陶潜、云容、甄慈恩三人耳中的,却是那大莲蓬上,一群女修们的言语。

显然互相之间虽有不满,却无火药气息,无人暗施辣手,只是嘴上都在阴阳怪气。

“不痴哥哥,你今日怎离我这般远?莫不是昨日要了我的身子,今日便乏了厌了。”

“甄弟不必来哄,我痴长妹妹们些年岁,自不会与她们一般见识。”

“甄郎既去了那头,那就莫要来这边,你说你知我心,怎记不起我最不喜王家妮子身上的脂粉味,我最厌桂花,香得俗气,她倒最爱这花,烦死个人。”

“夫君也莫来挨着我,先前妹妹央你抚一曲《凤求凰》,你说兴致不到,抚不动那焦尾玉琴,昨夜倒是兴致浓,姐妹们可都听见你为白雀儿妹妹吹了半宿的洞箫,快活得紧。”

“姐妹们须知足,得亏了不痴哥哥求娶妖妃不成,反恶了尸毗罗汉,否则哪还有我等的立足之地。”

……

先前这些娇俏女修们的一句句,无甚杀伤力。

直至其中一个冷脸尼姑,蓦地开口,顿时让居中的不痴佛子面色僵了僵。

而后,变作悲苦之色。

猛地扯烂脖前戴着的九色玛瑙玉佛珠,由得一颗颗宝珠往下跌落,他自己则盘坐下来,洪钟大吕,但又很是决绝的声音从他口中吐出。

“罢了罢了。”

“我甄不痴不过是个早该朽烂的俗物,怎好因我之过,惹得诸位姐姐妹妹心生怨气,不得安宁。”

“我就此坐化了去,才是正经。”

“只盼我死后,这无用的身躯,庸俗的魂魄,能化出一丝一缕的佛香,能永随诸美人身边。”

“如此,我甄不痴也知足了。”

话音未落,只听得一声异响。

令陶潜都有些惊异的景象就此发生,甄不痴体内突兀迸发出朵朵红莲业火,竟真的开始烧灼他的道体法身。

转瞬间,一具晶莹剔透的骷髅架子便现世。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再烧下去,甄不痴必死无疑。

他竟是认真的?真打算自我了结就此坐化?

陶潜看得出,其余女修连看都不用看。

一见他动手,似早有经验般。

纷纷出手,各施妙法。

这边坤修女尼联手灭火,那头姐姐妹妹涂抹药膏,哭喊的哭喊,安慰的安慰,一时间拥做一团,只差演那阴阳欢喜法了。

这一幕幕景象,直接将陶潜、云容夫妻给看愣了。

这一大家子!

究竟是来访客的?

亦或是来炫耀这些风月事的?

云容身侧的甄慈恩,满面羞惭,只得传音给二人道:

“师尊,大师。”

“还望莫要怪责,慈恩这兄长,性痴,好风月之事,修的又是‘情僧’之道,故此常有这些癫状痴态。”

“诸位嫂嫂与他同修此道,眼前这些,算是她们的修行之法。”

“稍待数息,自可清醒。”

果然,甄慈恩一说完。

已将一众姐姐妹妹们安抚好的甄不痴,道体尽复,驭着莲蓬入得通天浮屠。

只是初见,这和尚连同他身周那些莺莺燕燕便都用一种狂热、崇敬的目光盯着陶潜和云容。

而后甄不痴双手合十,赞叹道:

“贫僧不痴,见过无垢道友,妙音道友。”

“贤伉俪之名,不痴久仰。”

“若非吾师尊耽搁了不痴一些时辰,早在昨日不痴便要赶回姑苏,只怕迟得片刻,便要错过二位。”

“若是二位方便,可否将十世怨侣之风月情事说与不痴听。”

“二位切莫误会,非是不痴要窥道友隐秘,实是这等天底下一等一的美妙事,不该默默无闻于南海碧波之间,合该被天下所有人知晓。”

“只要道友愿告知,不痴必要亲自动手,为二位著书立传。”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那书若能成,合该唤作《十世缘》,合该刊印百万册,亿万册,传诸七十二省。”

“二位道友当也知晓,修行者所谓逆天改命,增寿千年,与天同老云云,不过是在胡扯,灾殃一至,身死道消,生前纵是再有名气,死后过得数十年,照样被彻底遗忘,连一丝痕迹都留存不下。”

“但这等风月名著却大不同,莫说是十年百年,就是千年,亦可留存。”

“能在其上著下‘甄不痴’三字,简直是我莫大福分,二位道友请受不痴一拜。”

……

这一路行来,陶潜已经遇上不知多少奇葩修士,怪诞生灵。

他自忖早已豁免,可随意应付。

但眼前这个长得好看,唤作“甄不痴”的和尚,却让陶潜首次不知晓该如何回应。

心底第一时间生出的念头竟是:不若取出蟾神瓦当,往他这锃亮脑门上来一下,蟾神必有重赏。

幸好,在陶潜动手前,云容先一步传音过来。

“好弟弟,这条鱼儿被你钓来也是倒霉。”

“旁的魔僧我许应付不来,但这等修‘情僧’之道修得走火入魔的,一遇上我们玉环山的太真妙法,真个是毫无反抗之力。”

“不管是将他搓圆,还是揉扁,都由得弟弟你。”

第425章 仙酒醉佛子,陶潜窥诸秘

云容一传音,陶潜这才息了那“片刻后塔内以蟾神瓦当击打甄不痴脑门换赏”的想法。

面露假笑,将那大莲蓬接引入佛塔。

甄慈恩自觉兄长让她在师尊师父面前丢了脸,为免再丢,主动引走一众嫂嫂接待,云容作为女主人自也要去,临走前悄然塞了两件物事给陶潜。

偷摸一瞧,却是一尊琉璃酒壶,一枚精巧玉壶。

酒壶中琼浆玉液半满,玉壶内则封着暖茶一杯,看来都有着神异光辉,令人好奇。

云容传音过来道:

“好弟弟,此二物皆是我玉环山的特产妙物。”

“那仙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有销魂醉魄,令人抛却万事,放下心防之效。”

“待会予他喝几杯,其所知诸秘由得夫君你瞧。”

“事后再将那仙茶予他喝了,便可消除记忆,了无痕迹,任是谁也察觉不得。”

听到一半时,陶潜便知晓,此是妙物,当得那“仙酒”二字。

旋即又听云容继续道:“只是夫君你莫要喝它,这酒太醉人,似甄不痴这等醉情风月的痴癫之人适合,夫君你却不适合。”

说罢,她便领着一众莺莺燕燕去往别处。

留下二人,面上不由得都浮现出些许异色来。

甄不痴心中所想:“师尊要我将那【大超度菩萨】从此人手中讨回,这如何是好?无垢大师果如传闻中所说,不染尘埃,无垢明净,一瞧便是光风霁月的神仙真佛,这等人合该得那宝贝才是,倒是花杖、黑钵两位师兄,手段不济,心胸狭窄,在无垢大师处吃些亏也是理所应当。也罢,所谓破除万难无过酒,待会我取出珍藏的醉风尘,与大师小酌几杯后,顺势提一提要求便是,成败随缘。”

陶真人心底则道:“妙物是妙物,只是听起来怎这般像是【迷药酒】一类的东西,我陶潜堂堂灵宝道子,实打实的正经人,何时做过这种事?为难为难。”

这两个外相都极佳的俊俏和尚,心念虽不同,可最后又都想到一起去。

入得佛塔,端坐半响后,几乎同时开口便道:

“道友,不若饮酒论道?”

“大师,可曾忌酒……”

“哈哈哈哈,不痴一见得大师便觉甚是亲切,如今看来你我果是有缘法的。”

“来来来,此酒名为【醉风尘】,乃以处子香津、情花之毒、苦渊之水等等奇妙物事酿造而成,饮之可感悟红尘之妙,对心境修为有大用,不瞒大师,不痴修情僧之道,却是少不了这好物相辅。”

甄不痴显然是个重外相气机的,哪怕不曾多了解,只见得无垢僧的外在模样,已隐隐引为知己。

说话间,挥手从宝囊内取出玉石条案、香炉暖灯,以及一桌清淡佳肴。

引人注目的则是一枚玉壶,内中有淡青色的酒液,想必就是那所谓的【醉红尘】。

为不让甄不痴心生疑窦,陶潜也不推辞,嘴唇一触酒液,志述迸发,验证其中无毒,也没加什么旁的料,效用确如甄不痴所说。

放心饮过一杯,顿时过往种种经历泛起,心生感叹。

“好酒!”

陶潜赞叹。

而后顺势便也取出一尊琉璃酒壶,顺口胡编道:

“我也有一妙饮,此酒无名,但其中奥妙非比寻常,尤其似道友你这般修情之一道的,绝计拒不得它。”

“哦,还有这等妙物?不痴却要尝尝。”

上一篇:锦衣状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