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志异 第301章

作者:真愚老人

“在下林不觉,南粤人士,祖龙社成员。”

林不觉开口时,陶潜脑海正在轰鸣。

事实上,在见到此子的第一眼,体内便生了些动静。

本家?

何止如此,二人实则算是亲戚。

若非陶潜只取了第一原身的姓,未采用名字,也没用其面目,那么现在出现的,就该是认亲场景了。

“我重生在寻仙县菜市口的第一位原身,与眼前这位林不觉,关系乃是表兄弟,同是南粤鱼龙县林家镇人士。”

“从原身记忆中可知,二人不止表兄弟,更是好友。”

“家变后,为了不连累稍远些的亲戚和一众好友,原身逃离鱼龙县,参与革新活动,最终死在那菜市口。”

“却是没想到,原身这幼时好友,竟得了仙缘,一介凡人,这么短时间内,修炼到了筑基之境,从其身上气机来看……嗯?”

一念及此,陶潜立刻又生出莫名的联想来。

原身,其实也算是有些仙缘。

幼时在坟中,与狐共读书,得传域外大册《玄尸七秘章》中,一门唤作“仙尸返魂”的法门。

当初陶潜能死里逃生,正是依仗了这秘法的玄妙。

这位林不觉,与原身关系密切,同是龙门县人,如今又是筑基境,他所修行的本命经莫非就是那……?

想到此处,陶潜下意识生出担忧来。

第一原身幼时得传的秘法,却不是什么正道法门,而是比邪魔更邪魔的东西。

陶潜若不是有异样魂灵可以豁免代价,复活虽也可以复活,但结局却不会多好,毕竟活过来也要变成魂尸之流。

若这位林不觉,修的正是《玄尸七秘章》,恐是要遭。

这些想法说来复杂,实则只在陶潜一念之间。

却是不耽误他礼貌回应林不觉,刻意露出惊喜之色,而后用南粤方言道:

“却是巧了,在下林孺牛,亦是南粤人士。”

“老乡啊,道友家乡何处?”

林不觉同样面露惊喜,听得熟悉乡言,再想起两人共同的姓氏。

几乎是同时,两人吐出一个同样地名。

“鱼龙县,林家镇。”

这一遭,便是旁边的钟紫阳都露出讶色。

随后好似想起什么,一脸遗憾的感叹道:

“南粤当真是人杰地灵,出了不知多少位志士英豪。”

“除了林道友你,还有林小友外,前不久入社的殷珏君、段秋两位侠侣,同样是南粤人士。”

“还有他们二人在寻仙县收敛的数十位志士头颅,每一位都是值得钦佩之人,只可惜那时朝廷的气数未尽,纵有志士们前仆后继,也无法奈何这腐朽不堪的世道。”

“说起来,林小友你那位兄长可有消息了,两位侠侣虽说出了你兄长名讳,也说见过其头颅,却也未必就准。”

“毕竟你那兄长,与你一样,皆在幼时得传域外秘法,说不得便另有缘法可复活逃生。”

钟紫阳这一番话吐出,陶潜脑海中,立刻掀起波澜来。

不过很快,他又见林不觉摇摇头,一脸遗憾道:

“我遣去寻仙县的一头灵鬼已是回转,确认我兄长已死。”

“吾虽悲痛,却也无法。”

“况且这未必是件坏事,当年兄长与我,还有其余一众幼年伙伴,在那荒坟中,都得了所谓的仙缘,只是兄长幼时惫懒,没看全秘册就睡了过去,估计只得了一两篇无关紧要的法决。”

“那《玄尸七秘章》乃是域外来的诡异大册,代价极为高昂不说,修了之后难免要坠入妖魔一道,变成吞噬生人精血的魂尸……尽管魂尸修炼多日后,可恢复心智,但吃过那么多生人,一恢复过来,立刻就要异化入魔,最终变成邪修术士,祸害苍生。”

“当年我若不是遇上了真正的仙缘,得师尊赐秘法至宝,消弭代价,留存理智,结局只怕也是悲惨。”

“这些年,我已亲手解决了七八位幼年好友。”

“我那兄长因革新而死,未变成妖魔邪修,也算是一件幸事。”

……

第308章 干草烂泥填人蜕,七邪神机藏大秘

须弥大禁之前,陶潜瞧着面前这位唤作“林不觉”的年轻志士。

想了想,并未将那一重真相吐露。

倒不是他有甚难言之隐,而是无关紧要,不必再添烦恼。

林不觉所说并无错漏,第一原身的确已死,断无复生可能。

陶潜重生过来并未夺去原身的“仙缘”,甚至连原身化作魂尸这一桩孽缘都没夺去,因为原身幼时不止是惫懒没记住七秘章全篇,连唯一的“仙尸返魂”法决也都遗忘干净。

被斩首那一刻,原身所想也不是求生,而是试图用最后的力气唤醒民众。

“当年荒坟中与狐共读书的幼童近十人,记全法决的林不觉,与连一篇法决都没记住的原身,皆成了革新志士,其余则成了妖魔邪修,食人修行,祸害苍生。”

“冥冥之中,或有定数。”

“只是不知这位林不觉师尊又是何种来历?”

“玄尸七秘章这等域外秘典,代价极其骇人,要豁免自然也困难,如今看来林不觉依旧修的是此大册,御使灵鬼,当是出自其中【摄魔拘鬼箓】这一篇,只是炼这法,会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丑陋异常。”

“林不觉却还维持着人身,显然真个避开了代价,手段非凡。”

陶潜心底生出疑惑,明面自不会去问。

而此时,林不觉也是微微侧身,露出身后的门户,引陶潜、钟紫阳入内。

对于大禁内的秘境景象,陶潜心底隐有猜测:无非便是各类血肉工厂林立,黑云瘴雾,遮盖苍穹,磨魂血珠,暴雨倾盆。

他预想的,已无比严重。

可下一刻!

实景入目,陶潜面色仍免不了变化。

三人越过那门户,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那漆黑云雾,如山岳般厚重,乌压压的罩着天穹,对于修士而言,似只要一跃而起,便可触及云层。内里充斥着骇人的血珠,二者映衬,似共同形成一头不可名状的巨兽,正趴伏在大地上,吸食着所有生灵的精血生魂。

其下方,是各类或由机械构成,或有血肉凝铸的骇人建筑。

好似一头头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怪物趴着,头顶往外喷涌着腥臭刺鼻的烟雾,肛窍排泄着剧毒污水,成溪成河。

这般状况,烈阳光芒自是照不进来。

但此地,并非无光之地。

取而代之,挂在那天穹上的,是一轮正恒久散发着昏黄光芒,好似日轮般的器物。

“那物乃是一件邪宝,唤作【黄婆日精轮】。”

“出自七邪宗‘黄婆’之手,此人是一女修,修为达洞玄圆满,精擅炼器。”

“黄婆早年修行出了岔子,躯体外貌被定死为一个侏儒老妪,且每逢初一十五,周身穴窍便会往外冒黄色脓液。”

“因这变故,其心性扭曲,专门炼制邪器。”

“此物以邪光照耀大地,吞噬生灵精气,真个是歹毒。”

林不觉介绍时,陶潜脑海也迸发志述。

【正遭受黄婆邪光照耀……已豁免!】

陶潜都懒得动念去豁免,自身妙体便可阻挡。

这物虽歹毒精巧,又如何奈何得了一位灵宝真传?

其余两人,自也无惧。

钟紫阳不提,让陶潜微微侧目的,却是林不觉的手段。

常人瞧不见什么,但陶潜一双灵宝重瞳中却可看见,林不觉头顶蹲伏着一头古怪小鬼,身高一尺,身短腿长,全身黝黑,自那上空照耀下来的邪光,一触及这小鬼身子,立刻消失无踪。

陶潜未遮掩自己的目光,林不觉瞧了,也颇为坦荡道:

“却是没想到道友身具非凡法眼,这鬼唤作【阳明鬼】,无他用,专精辟邪。”

“我的修行有些特殊,大册本命经乃是一本域外秘典,但有一件异宝镇压污秽,替我承受代价,算是以正法御邪经。”

“除却阳明鬼这类正直有德之鬼外,我还可御使一些邪魔外道,淫邪恶鬼之流,若被我见了域外天魔,也可施法拘来。”

“许是因为我的法门方便些,社中才遣我来此金沙城活动,不虞担心被七邪宗发觉。”

陶潜也是没想到,这林不觉是如此坦诚一人。

他只是看一眼,对方便只泄了些许底细根脚。

面貌如玉,心地光明,君子也。

陶潜心中赞叹,正也欲重新自我介绍一下,忽而见林不觉、钟紫阳二人,眉头都是皱起,面色也冰冷起来。

原是遮掩了身形气血的三人,已踏入血肉厂区。

只见得眼前街道、广场、空地,处处可见大量城民。

不管男女老少,皆着短打衣物,灰黑色,满身脏污。

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神魂黯淡,心火摇曳,外在躯壳也都是萎缩着,耸着肩,脑袋耷拉着,每一人都像极凡俗世界曾流行过一段时日的烟鬼,体内的一切似乎都被彻底掏空,浑浑噩噩只余下一具不堪用的皮囊。

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而后在那些金沙宗弟子的控制下,似囚犯,也好似奴仆般,分流成一股股,进入一座座古怪工厂内。

陶潜眉头也皱紧,心头暗道不妙。

行尸般的人,他在膏人城外也见过,被高家布置的矢气所污。

可膏人城城民只是躯体沾了污秽,又饥寒交迫,才变作那样,一吃了五谷之精,须臾可恢复。

但眼下这些,陶潜看得第一眼便生判断:

“没用!”

“这些人,恐是彻底被掏空了去。”

“便是我用谷神簋炼再多的【五谷之精】出来,再佐以灵丹妙药去治,只怕也是丝毫效用都无。”

林不觉与钟紫阳,都听到了陶潜传音。

后者面色凝重,叹息道:

“以秘法建工厂,再以人族作资粮,炼各种灵丹、法器。”

“这种掘人族根基的法子,说是从七邪宗流传出来的,实则恐怕是【方士】的手笔。”

“七邪宗以金沙城为第一试点,而方士,则以新月省为试点。”

“我等反应过来时,已是彻底来不及,血肉工厂遍布新月省大大小小的城池,尤其是金沙城,以及都城商阳,更是万里苍穹见不到一缕白云,千里大地嗅不到一丝清气。”

“若只如此便罢,最骇人的是这种法子对凡俗人族的伤害。”

“便是如福寿膏一类物事,也无法将人摧残至此模样。”

“他们,甚至都算不得是人了,是正在被一点一点挖空的……皮囊。”

钟紫阳刚说完,林不觉直接遣了一头绿皮灵鬼,捉了一个浑浑噩噩的凡俗人族前来。

只看外在,却是个满脸憨厚的精壮汉子,站在三人面前。

谁都想象出来。

这汉子,应是为了全家的口粮生计,这才将自己给发卖到了此处。

若无饥荒,以他躯体之壮,活个七八十应无问题。

然都是得道真修,一眼便瞧出:这汉子寿元已不足一月,数日内便要暴毙。

林不觉面上满是愤怒之色,探手过去,竟直接揭了那汉子的头盖骨。

内里,空空荡荡无一点脑浆颅髓,只填充着一团干草。

林不觉强忍怒火,压抑着道:

上一篇:锦衣状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