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志异 第120章

作者:真愚老人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说得通了。

他陶潜,一个区区炼气境圆满修为,何德何能去解南粤大劫?

就算他强度了第一、第二灾,因果牵连之下导致第三灾的难度暴涨,也不可能直接涨到这般境地。

“可如果我的第三灾,并不是要求我解决南粤大劫,而是要我不沦为傀儡,不为百禽做嫁衣,这便合理多了。”

“是了,正是如此。”

“甘霖娘……这才是我的第三灾,而且我早已入灾,避无可避。”

“苦也,真个是苦也。”

陶潜脑海中诸多疑惑,此刻都得到了解答。

正因为如此,他面色才变得苦涩之极。

虽然志述中未曾言明“有缘人”的下场,但陶潜不用想也知晓。

一应好处,皆归了百禽,还让这厮开别脉,成佛作祖。

他陶大真人,舍了身子替他镇压魔性,承接因果,事后估计再三瓜两枣打发打发便没了。

陶潜以退为进,用激将法成功诱使百禽子显露魔念。

虽得知真相,但也意味着作死成功。

原本还慈眉善目,只想劝诫陶潜就范的老僧,此刻终是没了顾忌。

只听其叹了一声,随后探手一指,点在陶潜傀儡身眉心处。

刹那,新的感知和志述生出:

【正遭受“小转轮无相夺身秘法”……三日可豁免!】

刚看到志述,陶潜只觉自己的本体和傀儡身,竟然都失去了掌控。

两具身躯,同时落入这百禽老僧手中。

那之前听来就让人很是不爽的声音语调,再度响起:

“施主莫慌,此为转轮寺的夺身秘法,原是用来对付域外魔头的。”

“贫僧炼得不好,但拿来控制施主身躯倒是不虞出错。”

说话间,陶潜脑海中忽然多出了一门精深的特殊佛法。

匆匆一瞥,但不难看出那正是百禽承诺要传的《小欲天欢喜禅化身秘法》。

虽然突兀就得了佛门大寺的秘传法门,而且都不需要自己练。

本体在百禽子控制下,竟是在数个呼吸中便将这秘法炼成,并即刻开始对妖神公主阴素素施法。

见此一幕,陶潜却是没有多少喜悦念头。

这次又轮到百禽老僧开始喋喋不休了,也不知道他是在向陶潜解释,还是在向冥冥中的“谁”解释。

“施主莫要怪贫僧,此也是阴差阳错所致。”

“贫僧也未想到,施主除了福缘深厚外,还生就一颗玲珑心,都到了那般时刻,仍想着试探真假,窥视真相,果真是个顶尖的修道种子。”

“若早知如此,贫僧一开始就不会与施主多加耽搁,直接便动手,也可省去诸多口舌。”

百禽子说到这里时,在太阴池那本体处。

一幕极其诡异的画面,突兀生出。

原本盘坐在池水中的陶潜,体内忽而放出迷离佛光来。

原本就被劫气所迷的阴素素,骤然被这佛光笼罩,竟是根本反应不过来。

立刻她那一双眼眸变得更加迷离痴缠,甚至于一身白皙如雪的肌肤表面,开始浮现出绯色,极其暧昧、旖旎偏偏又有种圣洁之感的香气,在这一刻充斥着整个太阴池内。

更不可思议的是,陶潜那身躯蓦地颤抖了两下,却见佛光汇聚,一具与陶潜完全一样的“化身”分离而出。

相比扭扭捏捏,誓死不从的陶潜本体。

这化身却是大方多了,陶潜亲眼看着“自己”就那么赤条条站起,脸上挂着暧昧笑容,直接一步步走过去,将同样是裸身的阴素素抱起,随后当着他的面,两人便摆出了一个又一个神圣又旖旎的欢喜禅姿势。

过程中,两人还发出语调一致的呻吟声。

本就肆意的佛光,也变得愈加浓郁。

最让人惊叹的,是随着进程继续,陶潜甚至能听到一声声让人魂灵安宁,修为上涨的佛音梵唱。

任何人在此处都不会觉得这一幕幕画面与“堕落”、“放纵”之事有关,只会感觉此乃纯正佛法,妙不可言。

陶潜曾借助傀儡身之眼,在铁佛山上,见过同样修欢喜之道的“阴阳叟”表演类似节目。

那时,陶潜大开眼界,大受震撼。

而如今,两相对比之下,陶潜又觉得阴阳叟此獠实在是不学无术。

第136章 毁汝道途,修行之争

太阴池中,陶潜瞪着一双眼眸,看着自己化身所上演的春宫戏。

虽然大受震撼,但也从脑海中这秘法关窍中得知:

修了此欢喜禅佛法,可一念化出诸多分身来,且每一道分身都可独立与他人欢好。

感欲念而持欢喜禅修行,日夜勤习。

非但不会因失元阳而堕落异化,反而修为境界、神通法力将愈加牢固精进,更可从欢好交合过程中,感悟出诸多欢喜禅法术来,不拘是对敌还是旁的修行之事,都大有裨益。

且此法非阴阳采补之道可比,乃是真正的佛门秘法,于交合双方皆是好事

只是有一关窍,若修行者并不动欲念。

那化出的“分身”便相当于是空空泡影,可满足他人,却无法反哺己身。

“好嘛,等同于是我做了,但是又没做。”

“佛宗秘法,果然似有似无,神神叨叨。”

陶潜吐槽之时,忽然见自己那本体猛地开始下沉,伴随着“咕嘟咕嘟”几个泡泡,直接便沉入池底。

显然,这是在百禽老僧的控制下,去取那可以针对汤显宗妖神上身,唤作“天妖戮神化血神针”的异宝去了。

同一时刻,明明已是撕破伪装的百禽子竟又摆出那得道高僧的模样,对着陶潜打了个佛礼,同时用一种古怪的目光盯着他的身子。

此时隔着艳尸肚皮,两人都能感知到外界动静。

虽然汤显宗已有了胜算,但季羡仙、秦无相外加婴宗和一堆正道宗门,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内就败亡。

距那最后时刻,尚有余裕。

是以这老僧也没有再遮遮掩掩,直接便向陶潜袒露道:

“也不瞒施主,贫僧的确未曾修炼任何杀伐神通,倒也不是不愿,而是不能。那百禽传承本就是佛魔双修之法,被贫僧修成后极是霸道,根本容不得其他杀伐法门,除非能将其中魔性洗练干净。”

“此番南粤大劫,亦是贫僧之机缘,是脱去魔性修成大自在佛法的最佳时机。”

“本该由贫僧自己来渡劫,不该劳烦旁人,可在贫僧一次次推演之后发觉,我欲成功渡过劫数,必得一位有缘人相助方可。”

“可这有缘人的诸般根脚来历又完全推算不出,贫僧也是疑惑不已。”

“适才见得施主,方知缘由。”

“毕竟唯有施主可助贫僧窃来那化血神针,也唯有施主这古怪身子可镇压贫僧舍利中的滔天魔性,唯有施主身上的深厚福缘可承接那诸多因果而不被反噬而死。”

“若施主自愿答应就好了,皆大欢喜,事后贫僧也会如约将百禽秘法传授给施主,以作酬谢。”

“只是没想到施主疑心病这般重,莫名折腾出这些波折来。”

吐出这一句,百禽老和尚好像根本看不见陶潜眼眸里面不加掩饰的鄙夷之色般,那张满是褶皱的脸上,自顾自的显露出可惜之色来,似乎是真的在惋惜着陶潜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这老僧摇晃着头颅,面上忽然又露出一抹凝重之色,似是在顾忌着什么。

但最后,还是叹道:

“施主选错了路,贫僧便只好硬来。”

“此举虽将得罪灵宝宗的道友,但脱劫时机就在眼前,贫僧也顾不了太多。”

“至多此事过后,贫僧以【百禽寺祖师】身份,亲自上灵宝宗致歉便是。”

“施主且看,那神针到手了。”

陶潜听到百禽子后面吐出的几句,莫名觉得前面所说恐怕都是铺垫,这厮真正想说的就是这三句。

正要开口询问,忽然那被控制的本体此时持着一件异宝蓦地浮出水面。

只是那宝物,却被刻意控制着没有离开太阴池水。

陶潜隔着氤氲涌动的太阴水看过去,只见手中根本就不是预想当中的一根针。

这物,更似一柄猩红血棍。

其有婴儿拳粗,长达一丈余,一头圆钝,一头尖细。

通体好似鲜血一般红艳,握感冰凉。

只是此时此刻,当陶潜心神转回本体感受此宝时,一种极端不祥、骇人的气息立刻汹涌而来。

隔着池水去看,更是刹那间,仿佛看到整个世界都化作猩红颜色,无穷无尽,蠕动着,嘶鸣着,但又看不清具体形貌的“异物”涌动过来,似要将他的躯体、心灵乃至于魂魄,尽数都啃噬干净。

饶是如今陶潜修为达炼气境圆满,体内更有九极之数的仙灵气,还有太上灵宝无漏身这般稀罕天赋,也是遏制不住生出呕吐冲动,渐渐更是有头晕目眩,就此昏厥过去的不妙感觉。

好在很快,他突兀打了个冷颤。

脑海恢复清明,同时感知出的志述也要浮现。

只是在那之前陶潜的本体与傀儡身,竟是同时颤抖起来,随后就见金色佛光涌动着。

完全无视了中间隔着的遥远距离,两具身躯对调了位置。

当陶潜的本体,握着那一根被汩汩太阴池水包裹着的【天妖戮神化血神针】出现在艳尸腹中时。

老和尚那讨厌的声音,和那种让人极度不适的语气,再次传来:

“此法唤作小转轮有无相换身秘法,亦是贫僧赢来的,只是炼得不好……”

“尚可一观对么?”

陶潜终是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他此时也听出来了,这老和尚分明从那转轮寺和尚手里,赢来了一套完整的秘法。

也不知道那转轮寺的和尚是谁,赌技差到这种程度。

被阴阳怪气了一句,百禽子也没有恼怒。

只是目光大有深意的看着陶潜,随后道:“施主果然敏锐,这是看出贫僧即便到了事后也不会杀了你,所以也就无了诸多顾忌?”

闻言,陶潜也没否认,但那皱着的眉头却没放松下来。

双手握着那神针,默默听着艳尸肚皮外传来的诸多动静,双眼则是直勾勾的盯着百禽子,直接问道:

“利用完晚辈之后,不知大师打算如何处置?”

“仍旧放我前往灵宝宗,或者如你所说,以所谓‘百禽寺开脉祖师’的身份和我一起去往灵宝宗,求得原谅?”

“大师就这么笃定晚辈能得灵宝宗看重,不惜为了我,为难大师这位从大自在寺出来的开派祖师?”

陶潜这三句吐出。百禽子那满脸褶子又是笑开了。

这老和尚似是觉得有缘人到手,妖神异宝也到手,这道混合着魔念与佛性的百禽幻影,真正没了顾忌,是以开始显露出自己的真性情来。

老僧点了点陶潜,直言不讳道:

“施主不必多加试探,贫僧虽非道门之人,见识也很普通,但也知晓施主这般天赋资质一旦入了灵宝山门,未来必会被当做是真传弟子来培养,数十载后,少不得便要成就洞玄,乃至于极乐之境。”

“甚至在贫僧看来,以施主之天资,很大可能成就道化之境,甚至于攀上那劫仙之境也有机会。”

“莫说是灵宝宗,纵然是太上道,若能得施主投靠,也必会珍重待之。”

陶潜显然也没想到,这老和尚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

闻言甚至愣了愣,随后下意识反问道:

“既然如此,大师还敢如此算计晚辈?”

“莫非是真的不怕灵宝宗为难,也不担心日后晚辈修炼有成,找你报仇?”

陶潜刚说完,忽然这解放自我的百禽子蓦地大笑起来。

上一篇:锦衣状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