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8章

作者:天子

回到家,得知苏熙贵已离开安陆,毕竟腊月后城外盐池已上冻,好在苏熙贵走之前,成功晒了一批盐出来,验证晒盐法确实可行,随后苏熙贵便把后来购买的田地全都交给朱娘,匆忙回省城去了。

“小浩,苏东主直至临行前地也没有买全,差不多买了四千两银子的地,还剩下一千两纹银,他给送了回来,眼下这笔银子不知该如何处置。”

朱娘现在是不大不小的地主。

城外有八九百亩土地,手握七千两巨资,可谓现金流充足。

这银子要是拿来买戏班……估计能把整个湖广地面的戏班一网打尽,然后朱浩就是这时代的娱乐大亨……

此等想法……

仅仅只是想一想罢了,朱浩可不会付诸实施。

找戏班唱戏,赚点小钱可以,想做成事业,难比登天,他开书场开戏台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吸引朱厚熜的注意吗?

从说书和唱戏上挣的钱,比之晒盐所得,真是小巫见大巫。

“娘,要不咱再做点别的生意吧。”朱浩提议。

朱娘点点头:“最近我跟你姨娘商议过,看看做什么生意好……可咱除了贩卖五谷杂粮和官盐外,做别的营生都没经验,实在不知做什么好。”

朱浩道:“娘,如果只是开铺面做营生,算不得大商贾,要不我们像苏东主那样,成为行货商人,坐商哪儿有行商赚钱啊?”

“啊?”

朱娘着实吃了一惊。

要说还是儿子有野心,这是不打算做小本买卖,准备干一票大的?

李姨娘抿嘴笑道:“咱手上就算有银子,也经不起瞎折腾,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

朱娘看了看儿子,又看看李姨娘,一时不知该听谁的。

朱浩笑着挠挠头:“姨娘说的……也对,如果咱把生意做大,最后属于谁还不好说呢……一切从长计议吧。”

朱娘闻言有些惊讶,这次儿子居然选择了妥协?

转性了?

“娘,年底前王府有一次考试,我的想法是,如果不行的话……我就选择考砸,从王府出来,你同意我的决定吗?”

朱浩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征求朱娘的意见。

朱娘没有丝毫犹豫,点头道:“王府太过凶险,就算离开,娘也有能力供你读书。”

“嗯。”朱浩点头。

难得朱娘支持自己,但他知道朱家肯定不会同意,若他被王府以成绩不好为由赶出来,朱家指不定就会挟持他,威胁朱娘交出铺子田宅,返回朱家过那暗无天日的生活。

“娘,不如咱换个地方……”朱浩又提议。

朱娘摇头:“不可,咱走不了。”

朱浩道:“那就跟苏东主说说……他姐夫曾在江西当藩台,关系路子什么的都有,不如我们到江西去,等过两年我长大了,再回安陆。”

朱娘这次没表态。

虽说安陆不是她的家乡,但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已是朱家之妇,她从无迁徙的打算,何况城外还有那么多土地,这才刚买来,就要转卖?

进退两难!

可对朱浩来说,安陆是他的户籍所在,虽然最终会回来参加科举,但不必死守在这儿。地买回来了又不是自己种,从佃户手里把租子收上来便可,若是去外地读书,没了朱家的威胁,岂不逍遥自在?

……

……

这次回家,朱家出奇地没有派人来问话,也没叫朱浩回去,好像朱家把跟他沟通的事忘了。

朱浩于腊月十五下午回到王府。

京泓没回来,过不多时陆炳跑进院子看了一眼。

朱浩本想叫住他,小家伙却转身往内院去了,不久朱三和朱四就带着陆炳出现。

“你今天回来还算准时,我们出王府去看戏吧。”

朱三一来就有“非分之想”。

朱浩道:“是你父王同意,还是袁长史批准了?”

朱三撇撇嘴:“说得好像以往我们都不出王府似的……忘了当初我们可是一起出城去山上玩,你不会连这点胆子都没有吧?”

朱浩叹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外边有人要对你们不利,王府上下对你们的安全多有顾虑,出王府必须要有人贴身保护……或者你可以试试以前那些暗道还管不管用……”

“你……”

朱三正要跟朱浩争论,朱四拉了拉姐姐的衣袖:“三哥,他没说错,我今天去看过了,几个狗洞都堵上了。”

“用你多嘴?”

朱三转而怒视弟弟。

朱四真实在,把之前二人钻狗洞跑出王府玩的事都说出来了。

不过朱浩推算,那时朱三和朱四有机会跑出去,更多是因为王府警戒级别不高,再加上没料到朱三和朱四能找到方法偷溜出去,有些大意了。

但随着朱浩进王府,王府起火、张忠下毒等一系列事件后,王府已不可能再给两个孩子开随意出入的口子。

就好像此时院门口,就有侍卫有意无意往里面瞟,一刻都不敢疏忽大意。

“这两天下雪,天气不是很好,不如等过几天,我找戏班的人进王府来,给你们唱曲儿……就别出去了吧。”朱浩道。

朱四欣然问道:“能把人找来吗?”

朱浩道:“我可以试着问问,这种事……其实由你们去说更好!”

朱四点头。

跟王府提请从外面带人进来,还是姐弟俩去提请比较合适。

四个人本来要出院子玩一会儿,天空又开始下起雪来,还越下越大,朱三和朱四都有些扫兴,正要跟朱浩一起进屋看看是否有现成的戏本可以看,陆松进了院子,恭敬道:“两位王子,天不好,你们该回内院了,待会儿袁长史还要考校你们的学问。”

朱三抱怨:“今天不是休沐日吗?为什么还要考试?最烦袁先生了,每次出的题目都很刁钻,他学问是高,但也不能要求我们的学问也一日千里吧?”

朱四好奇地道:“三哥,你这个成语是不是用得不对?”

朱三瞪了一眼:“小屁孩学会纠正别人了?先把自己学的整明白再说……朱浩,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考试?有你在身边,如果我们有不会的地方,你可以偷偷提醒。”

朱浩轻轻摇头:“不可。”

陆松催促:“袁长史让卑职带两位王子回去,请及早动身,那边火盆已生好,若迟些时候起了风,两位王子着凉就不好了。”

朱四回过头道:“朱浩,那明天我们再玩吧,你可记得一定要去说那件事……”

……

……

朱三和朱四离开。

本来是陆松带他们去的,可朱四临走前说的话让他觉得有问题,于是临时决定让手下陪同朱三和朱四回内院,自己则留了下来。

“你儿子还在外面呢,不怕他冻着?”

朱浩往屋外看了看,好奇地问道。

陆松显得很自豪:“他身子骨硬朗,没那么容易生病。”

朱浩笑了笑。

陆松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你刚才跟世子说了什么?他为何说……让你去说那件事……哪件事?”

朱浩没什么可避讳的地方:“世子想听《白蛇传》中的小曲儿,我说回头请当日唱白蛇的女伶进王府给他单独唱,让我向王府请求下。”

“你有资格请求吗?”

陆松语气很冲,却直中要害。

朱浩笑道:“所以我让他跟王爷、王妃或袁长史提一下,其实找那女伶单独唱曲儿,应该没什么吧?王府难道没调查过她背景?如果王府对外人的防备到了要禁锢世子的地步,那就是因噎废食,实不可取。”

陆松想了想,没反驳朱浩的说法。

随后二人坐下。

陆松并不着急走,只让儿子一个人在院子里玩。

朱浩从敞开的窗户,看到陆炳像个小傻瓜一样,抬起头,张开双臂迎接纷纷落下的雪花,一副陶醉的模样。

朱浩搓搓手:“这地方真冷,最近晚上手脚冰冷……之前不是说要给我们换个住处吗?为何最近没动静了?”

陆松道:“这里不比千里冰封的北地,在这儿还嫌冷……真该让你去北方试试……王府中给你准备的住处,比这儿好不到哪儿去。”

朱浩笑着问道:“陆典仗幼年曾在北方生活过吧?”

陆松侧过头,瞪了朱浩一眼,没回答,但其实不需他承认或否认,因为这就是事实。

“陆典仗,回头我可能要离开王府。”

朱浩语重心长,“我在王府里生活了小半年,跟你抱着同一个目的,我们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希望以后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

陆松皱眉凝视朱浩:“你要走?”

朱浩继续看着外面正对着天空,张开嘴猛吃雪花的陆炳,有几分神往,无忧无虑的生活真好啊!嘴上却道:“我想过,留在王府,虽然不招人嫌吧,但也不讨喜,就好像一天当过贼一辈子都被人当贼看,为何我还要留下来自讨没趣呢?”

“我想去外地游学,过几年回来……我不想被朱家束缚,所以陆典仗,以后探查锦衣卫动向,保护王府、保护世子的事,就交给你了。”

第108章 一个不留

陆松对朱浩并不信任。

在跟朱浩交谈后,他马上就把跟朱浩的谈话内容,告知袁宗皋,表明朱浩有了离开王府的想法。

袁宗皋稍微有些疑惑:“如此说来,此子想离开王府以避险?”

陆松道:“听他言语,大致如此。”

陆松一早就有把朱浩赶出王府的想法,眼下趁着袁宗皋让他去试探朱浩,再加上朱浩明言要走,那他没理由隐瞒,巴不得朱浩早点走,从此之后王府内不会再有人成为他的“同行”,身份暴露的风险也随之减轻很多。

袁宗皋轻轻叹息:“唉!看来此子并不愿意为王府作出牺牲,一旦遇到危险,便想着离开,明哲保身,只是朱家不会趁他心意……”

陆松想了想,回道:“他说想到外地游学。”

“呵呵。”

袁宗皋笑了笑,“他思虑倒是周详,连这个都想到了。”

陆松道:“那袁长史,他有如此心思,王府留还是不留?”

这才是陆松最关心的问题,之前他都以为王府要把朱浩赶走,谁知兜兜转转朱浩一直留了下来,地位好像更加稳固了。

袁宗皋拿起桌旁的毛笔,抬腕似乎要写什么东西,但因陆松的问题,心绪有些乱,笔尖没接触纸面,侧头回道:“自然是不留。”

听了袁宗皋的话,陆松心中一阵轻松。

王府终于动了把朱浩赶走的心思,朱浩自己也说要走……这次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吧?

换作以往,他不会深思,但涉及朱浩,他逐渐发现不能用常理揣度,自打王府失火后,上到兴王朱祐杬,下到王府中零零总总的人,对朱浩的行为和决定……多数时候都让他不可思议。

“但若此子在年底考核中,并没有落后,那该如何……”

陆松还是有些担忧。

如果朱浩嘴上说要走,结果却在考试时拔得头筹,那走还是不走了?

袁宗皋笑道:“既然决定不挽留,那考核有何意义?之前招他到王府来做伴读,也是为向世人表明王府光明磊落……眼下朝中奸佞公然下毒谋害世子,那王府有何必要对心存恶意之人示好?”

陆松释然。

原来朱浩的态度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朝廷跟兴王府的关系如何。

之前王府想跟外人展示王府内并无秘密,涉及朝中有人上奏,想让皇帝在皇室子嗣中培养储君,兴王府才要向世人展示世子的存在,表明其具备竞争皇储的资格。

但现在,兴王府跟朝廷的关系已闹僵,这种示好完全没必要,朱浩作为与锦衣卫的纽带也没必要留在兴王府。

陆松再问:“京知县的公子……”

“也不留。”

袁宗皋早就有了全盘计划,眼下不过是说给陆松听,“一个本地附郭县的知县,朝中并无背景,举人出身,为何极力把自家孩子送到王府来做伴读?即便他无坏心思,但以他的地位,若锦衣卫对其施压,难道他会为兴王府开罪朝中那帮奸佞不成?”

一语点醒梦中人。

陆松算是明白了,京钟宽的动机虽然只是政治投机,但其行为很容易被锦衣卫钻空子,施压利用,所以王府也不会留下京泓。

王府伴读这一职位,经过不到半年时间,便宣告终结,无论是朱浩,还是京泓,都已没必要留在王府添堵。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