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4章

作者:天子

几个侍卫莫名其妙望向陆松。

我们不过是讨论的时候大声了一点,又没影响到王府的秩序,你陆松不过只是个典仗罢了,比我们品阶高不了多少,怎么还摆起架子来了?虽然你得势,但谁不知道你是因为夫人是世子的乳娘才被王府另眼相看的?

一名侍卫道:“王府西边有个戏园子,正在演新戏,今天我们好不容易买票去看过,真精彩啊……”

说到这里,一群侍卫眼神都在放光,好像这出戏真的有多精彩,看过良久依然让他们回味无穷。

陆松闻言皱眉。

他很清楚,侍卫口中的戏园子就是朱浩开的书场,只不过舞台特意拓宽了,还增加了扩音设施,方便戏班子在台上演出,之前他已陪世子看过《三打白骨精》。

现在听说又排了新戏,陆松心里嘀咕开了……朱浩真有那本事,写一出新戏就让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心驰向往?

另一名侍卫道:“陆典仗,我们并非当值时去看的,没影响到差事,你不会连这个都要管吧?”

陆松面子有些挂不住,板着脸道:“最近王府事多,你们白天不好好休息,跑去听戏……不怕晚上打瞌睡?下不为例!”

既然陆松没有说要惩罚他们,几个侍卫即便心有不服,但还是打了个哈哈就此把事情揭过。

等侍卫走了,陆松转过头看着正望着他笑的朱浩,“都是你在搞鬼?”

朱浩一听不乐意了:“怎就叫搞鬼?我这几天都没出王府,你是知道的,外面的戏是不是我家戏园子唱的另说,就算是……那也是上台表演的戏子功底强,又不是我唱……要不回头陆典仗跟我一起去听听?”

陆松感觉很无奈。

明明朱浩只是个孩子,自己有一万种方法可以制住这小子,可每次与其说话,自己为何都有一种极大的无力感呢?

……

……

第二天,连朱三和朱四都听说了外面戏园子在唱新戏。

朱浩好奇地问道:“你们听谁说的?”

此时未到上课时间,只有京泓抱着书本在那儿默默背诵,朱三和朱四都是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他们知道公孙衣还要过很久才会来上课,提前来学舍更多是为了找小伙伴一起玩耍。

朱三笑道:“是听张奉正和舅舅说起来的,说那戏真好看……舅舅还邀请张奉正一起去看呢……朱浩,那戏是怎样的?你给我们讲讲呗?”

朱浩摇摇头没回答。

朱四问道:“你之前说要带我们去看好东西,是不是就是这个?”

“对!”

朱浩这次没回避。

朱三眯起眼,双目好似月牙,喜滋滋问道:“就说你一表人才,除了书读得好,连戏都会写?哦对了,戏是你写的,还是你之前那个先生写的?”

“无可奉告!”朱浩耸了耸肩。

朱三吐吐舌头:“就知道你会故作神秘,今天我和小四就找机会跟父王说,让父王允许我们出王府听戏。”

……

……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朱浩知道,兴王不会同意两个孩子的非分请求。

一次出去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如果第二次去,锦衣卫和朱家那边若有准备,再对孩子下手怎么办?

有了朱浩被下毒的先例,兴王府会觉得有人要置世子于死地,这时就不会再纵容孩子出王府。

正如朱浩所料。

朱三和朱四下午就回来说,朱祐杬没有同意他们的提请,说要继续缠着王妃说情云云……

散学后,朱浩和京泓正在食堂吃晚饭。

陆松进来,不过这次他不是来找朱浩说事,而是叫朱浩跟他走。

“什么事?”

朱浩不想放下筷子,“如果不是很急的话,是不是容我把饭吃完再说?如果现在不吃,晚上可就没得吃了。”

陆松横了朱浩一眼:“袁长史来了。”

既然是袁宗皋亲至,朱浩不得不放下碗筷,跟陆松一起走出食堂,刚出院门就见袁宗皋立在那儿,身旁是蒋轮和另外几名朱浩不认识的王府典吏。

“正说呢,他就来了。”

袁宗皋笑盈盈道,“朱浩啊,听说你在王府西边开了个书场,最近搭台唱戏,可有此事?”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朱浩点头:“正是。”

袁宗皋道:“听说这出戏,观众很多,反响强烈,这不到了年底冬闲时节,王府各处活计都松下来了,老夫便来跟你说说,把戏班子请到王府来唱上几场,府里会支付你不菲的报酬……你看如何?”

第102章 圆回来

王府要开戏,让朱浩名下的戏班前来表演,听起来像是商议,但朱浩总觉得,这似是来给自己下最后通牒,并无丝毫商量之余地。

但这并未超出朱浩的预想,本来他就觉得王府不可能会让朱厚熜再出去闲逛,把戏班子请进来,虽说这戏班中可能会混入刺客、细作等,但只要小心防备,出乱子的可能性很小。

到底是在王府自己的地盘演出嘛!

朱浩道:“可以,但要在档期……也就是唱戏时间上做好规划,再便是我得提前出去安排。”

“嗯。”

袁宗皋脸上笑容不减,神色中对朱浩多了几分赞许,“你随时可以出王府,跟你的人商议妥当,只需陆典仗陪同便可。”

朱浩目光落到陆松身上。

陆松早就知道此事,但大佬当前没有他插嘴的资格,这会儿沉着脸,侧着头,仿佛对朱浩不屑一顾。

蒋轮笑呵呵道:“没想到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眼光,那戏班子……这两日在城里引起轰动,还弄出个戏票的东西,非要有票才能进场看,一张戏票的价格甚至被人推高到一百文……还不一定是靠前的位置,花样百出啊。”

这话听起来是在恭维朱浩,但其实是提醒袁宗皋,这场戏可不能开低价,不然王府就真的是在占朱浩的便宜了。

袁宗皋本来想走,听到蒋轮的话,不由追问一句:“戏班子唱的戏,是他们原本就会的,还是你……”

朱浩道:“是陆先生之前写的,我不过是教会他们。”

“原来如此。”

袁宗皋听到是唐寅的杰作,便没有再问。

蒋轮好奇问道:“这个陆先生好大的本事,不知是哪尊神仙?”

旁边一名典吏似听袁宗皋说过其中关节,低声对蒋轮道:“小舅爷,那位陆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

蒋轮哈哈大笑:“居然是唐寅?怪不得……”

那满脸会心的笑容岂是不知?

故意问出来,让人回答,乃是为了在袁宗皋面前强调一下,让袁宗皋知道朱浩是唐寅的弟子……

朱浩看到蒋轮如此旁敲侧击,全都是在帮自己,便觉得此人很讲义气,虽不知这家伙是不是有什么其他心思,但以朱浩之前几次跟蒋轮见面以及对其的观察了解,感觉此人性格豪爽,值得一交。

……

……

袁宗皋带人离开。

陆松跟在他身后,等那些典吏分道而行,陆松才紧张兮兮问道:“袁长史,贸然找外边的戏班子进王府来唱戏,会不会……有所不妥?”

袁宗皋笑道:“不是朱浩的戏班吗?有何问题?”

陆松道:“正因为是他的戏班才有风险……他不过是个孩子,怎有能力支起一个戏班来?定是朱家隐身背后,亦或者有旁人相助……若那戏班中藏匿歹人……”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袁宗皋抬手阻止继续说下去。

“你对外面的人小心戒备,心思是对的,但这次你多虑了……其实老夫已提前让人调查清楚了,这戏班子来路并无问题,而朱浩买戏班的用度,先不论是否其母亲所给,但定不是朱家所赠,朱家没从他母亲手上拿银子就是好的……”

袁宗皋做事谨慎,其实压根儿就不用陆松提醒。

陆松猛然意识到,有关朱浩身上的秘密,袁宗皋不可能只用他一人去调查,他陆松在王府是什么地位?

不过是众多打下手的人之一罢了!

只是因为他平时跟朱浩走得近,就以为袁宗皋会把所有关于朱浩的事都告知他?

陆松突然心中升起一股悲哀,想到这两年同僚对自己的疏远,全都是因为自己沾了妻子的光,总是被上司另眼看待,安排重要的事情,是不是自己的心态也有些失衡,以为王府缺了自己就不能正常运转?

但似乎自己才是那个背叛王府之人……现在居然主动帮王府纠正一些错误?这心思用得对吗?

袁宗皋见陆松神色阴晴不定,以为自己语气重了,改而以轻缓口吻道:“明日你陪朱浩出去走一趟,把事情敲定,顺带观察一下戏班的情况。王府开堂会那日,你让人盯紧了,老夫会把护卫重任交托给你,你要仔细做事,毕竟王府内眷会集体前去观戏。”

这算是对陆松的一种信任。

陆松急忙抱拳:“卑职定当不辱使命。”

袁宗皋笑着拍拍他肩膀:“不用太过严肃,请戏班子进王府唱戏罢了,哪年没有?倒是朱浩那边……呵呵,虽是少年郎,却有很多不属于他年岁的心思和习性,你多留心一些。”

陆松听出袁宗皋对朱浩的戒备。

朱浩表现得越像个大人,王府越会留意和防备,这不正好符合他的预期?

……

……

翌日清早。

朱三和朱四刚见到朱浩,就兴奋问及王府即将开戏之事。

“……朱浩,把你的戏班子请到王府来演堂会,袁先生告诉你了吧?这是母妃特地找父王请求的,母妃说今年王府还没演一场戏,父王犹豫再三才答应下来……嘿嘿,让你赚钱,你是不是应该感谢我们?”

朱三上来就邀功。

京泓好奇地打量过来,他不明白王府开堂会跟朱浩赚钱有什么关系,之前只意识到书场是朱浩开的,顺带着有人在台子上唱戏。

现在听到朱浩可以因此而赚钱……那朱浩岂不是个小富翁?

朱四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好奇问道:“朱浩,你娘不是生病了,连看病的钱都没有,还出来卖兔子,怎会有钱雇戏班?”

朱浩没好气地道:“就你问题多,我家的情况你了解吗?”

朱四诚实地摇了摇头。

朱浩道:“我爹死后,我娘含辛茹苦拉扯我长大,但我祖母和二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本来我家生意很好,但他们找官府的人把我家铺子给封了,收入断了来源,那时我娘生病,家里连看病的钱都没有,我才出去卖兔子……

“你以为我愿意小小年纪就出来赚钱养家?要不是被人欺负惨了,我何至于要等见到陆先生后才有人给我开蒙?还是陆先生指点迷津,我才自己出来做买卖,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别说朱三和朱四了,连京泓和陆炳都用听故事般的眼神望着朱浩,全然忘记手上正在做的事。

“后来呢?”

朱三忍不住问道。

“后来我找了一个叫于三的,他曾在我家做长工,我跟他一起合伙开书场,他平时负责照看营生,而我则负责写说本,后来更是把说本改成了戏本,找戏班来唱戏……这不就赚钱了吗?

“陆先生说,只要我赚的钱不被族里人知道,他们就不会继续盘剥我们孤儿寡母,这样以后我就有钱读书,母亲生病也有钱医治了。”

故事始终是故事。

虽然跟实际情况有一些出入,但朱浩好歹把谎给圆了回来,让几个孩子挑不出毛病。

就算朱三和朱四刨根究底,找外人去问,王府的人估计知道的线索也就这么多,只有朱娘之前生病的事不好编造,但问题是……谁能去求证朱娘是否真的生病了?那时被朱家打压欺压,生意做不下去,茶饭不思继而卧榻不起……合情合理啊。

朱三用崇拜的眼神望着朱浩,道:“朱浩,之前没看出来,你小小年岁就要出来赚钱养家,不过……我觉得你拜陆先生为师……不对,是拜那个唐先生为师,真是你的造化,他教给你的事可真多。”

朱浩点头道:“是啊,我也觉得他是我的恩人。”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唐寅啊唐寅,我给你戴了多大的高帽?

再看旁边的朱四,一脸悠然神往,在其幼小的心灵中,又种下了一个“唐先生无所不能”的印象。

……

……

当天中午。

朱浩便在陆松陪同下离开王府,到书场找于三和戏班商议进王府唱戏之事。

于三见到朱浩后激动万分,几乎是喜极而泣,道:“小东家,您是不知,这几天……咱的戏真是让全城人都疯了!那么多人来看……书场说《白蛇传》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想到……排成戏效果这般好。”

朱浩道:“之前让书场说《白蛇传》算是预热,让人知道故事梗概,为今日票房大卖做准备。”

于三虽然听不懂,但激动起来只把朱浩的话当作金科玉律。

旁边陆松则以打量傻子般的眼神看着眼前两位。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