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30章

作者:天子

……

巴拿马往南,就是后世的哥伦比亚地区,这里有很多土著部落和城邦国,朱浩开始为开采石油做准备。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工业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石油所代表的内燃机终有一日将横空出世,但朱浩靠自己带动蒸汽文明尚可,若要把科技往前再猛推一大步,就必须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工匠。

这就需要开办学校,向来自大明头脑灵活的工匠普及物理、化学知识,并从土著中挑选领悟力高的人,逐步承担起熟练运用并推广、普及蒸汽机的差事,集中所有力量进行科学技术攻坚。

内燃机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把烧煤产生的蒸汽,变成石油为燃料,通过机器内燃产生的能量来带动活塞的往复运动,再通过齿轮把这种运动变成动能,带动机器或者是涡轮运转。

无论是蒸汽机,还是内燃机,核心都在一个“力”,产生力并把这种力传导出来,如此就可以取代人力和畜力。

但无论用什么产生力,与蒸汽机和内燃机配套的需要一整个完备的工业装置,这是目前的朱浩做不到的,只能一步步攻克难关。

南美洲北部地区,朱浩全面推进种植园建设,印加帝国最初移民到这里的人并不多,但随着朱浩派出兵马,将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近乎全境占领,大片大片的肥沃土地没人耕作,不得不通过强制移民来完成。

以本地土著为主,印加帝国移民为辅,再加上少部分非洲移民,三者在巴拿马以南,巴西、秘鲁和厄瓜多尔以北,快速膨胀到百万人口,且人口数量还在急速扩充中。

主要是这片区域幅员辽阔,比之印加帝国的传统耕作区更为广袤,再加上这里地处热带,雨水充沛,河流密布,还有大明军队提供庇护,生活其间只要稍微勤快点,过上不用忍饥挨饿的生活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各族人等愿意迁移过来的更大原因,还是朱浩提供的政策好。

但凡迁居来的人,都能得到足够的耕种土地,而且还有铁质农具下发,且有军队驻守,保证治安良好,且官府设有专门的衙门收购他们种植的农产品,也不全是粮食作物,甚至棉、麻、橡胶、药材等经济作物都会高价收购。

随着欧洲和非洲地区的牲畜源源不断流入,牛、马等逐渐开始普及,帮助各族人等完成耕作和货物的运送。

这让印第安人以前经历的传统农耕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最加重要的是,除了能吃饱饭外,各族人等还能得到衣食住行方面的便利……其实朱浩就是把一群处在原始社会的人,强行带到了工业革命时代,对土著来说,生活品质几乎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

……

从后世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往南就是巴西,主要由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组成,其中亚马逊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几乎全境被原始雨林覆盖,朱浩没有派兵穿越。

反而是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作为印加帝国的领地,正日益受到顺丰城影响,从原始农耕文明快速往工业文明发展。

印加帝国的人口数量没有因此锐减,反而因为医疗条件改善,寿命延长而快速增加。

现在的印加帝国严格意义上来说已不算是独立的帝国,完全归在朱浩的新帝国之下。

朱浩知道,自己称帝的条件已经初步达成。

第1101章 万事俱备

朱浩派往南方,征服智利等沿海区域,以及穿越麦哲伦海峡往南美洲东海岸去的船队,绕了一大圈后,满载着货物顺利抵达科隆城。

这次长途航行的主要任务,是探查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的情况,尽管朱浩从脑海记忆中,获取了很多讯息,但现实却跟他预料的有所不同。

船队绕行南美洲一圈后,总结下来就是东海岸已开始被欧洲殖民者染指,只是程度不够深,南美洲尤其是巴西南部、阿根廷沿海区域,原始部族人口相对较少,欧洲殖民者没法利用土著大规模发展种植园,所以到目前为止,他们更多还是以掠夺人口开矿为主要目的。

“沿途抓到很多人,三次跟欧洲人的船队发生激战,每次都将他们的海船打沉,捞上来一些俘虏。

“以他们供述,大陆东中部内陆地区,发现了大型铁矿和金矿,已有人在那边开采,但更多是采金子,欧洲殖民者往往一次带二三百人来,全都往内陆走。”

朱浩听取船队带回的消息后,明白这些人口中的内陆地区,应该就是后世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这里盛产各种矿藏,尤其是黄金,曾经兴起过淘金热,而现在正是南美淘金热的开端,就是欧洲探险者组织人手挖掘那些地表浅层的金矿。

有些矿藏距离巴西海岸线也就一二百里地,如果有河流连通的话,很容易就把采集到的矿产送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朱浩在南美洲东海岸地区没有自己的地盘,那边距离他在中美洲东海岸地区建设的几座城市都比较远,就算努力建起一座港口城市,也常年不在他的直接控制下,就算发生战争,他也不可能第一时间闻听消息,及时派出援军。

因为现在朱浩的工业化步子迈得有些大,不得不增加各种矿藏的产出,而光靠印加帝国和中美洲的矿场,明显不足以支撑快速扩张,毕竟建立一座城池,可能要耗费几万吨乃至几十万吨钢材,这还不算他建造钢铁战舰和各种火枪、火炮等武器的消耗。

朱浩知道,一旦自己的工业化是依靠发展军工业起家,那就必然涉及一个问题——战争频频,领土急速扩张,否则打造出来的武器等于是废物,不能变现,而指望跟美洲土著交易,换取更多的资源,根本就不现实。

朱浩跟土著贸易的货物,主要是轻工业产品,包括布匹、食盐、陶瓷、酒、白糖等,还有就是牲畜,从土著手上换取他们的劳力和粮食,如此交换的结果,就是土著的文明程度直线上升。

这其中,朱浩会把一些重要的工业品,诸如铁质工具,诸如铁斧、钢锯、锄头、镰刀等卖给他们,让他们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如此一来美洲的土著便快速往铁器时代过渡。

但要让这些土著跟官府交易更大宗货物,诸如工业原材料,却基本上不可能,除了橡胶、烟草、草药等经济作物可以交给他们种植外,剩下的基本要靠朱浩自行组织人手挖掘。

此时朱浩不得不动了掠夺的念头。

直接掠夺欧洲和非洲的财富,已被朱浩排除在计划之列,现在的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把南美洲东海岸,由欧洲人建立的一些物资中转站给攻占下来,所以这次他准备从科隆城派出一支舰队,不只是去南边绕一圈那么简单,而是要在向导的带领下,直接把巴西东海岸及其内陆地区的矿藏占下来,并在那边组织人手,进行开矿和运输,要在南美东海岸建起几座完全属于他掌控下的帝国的城池。

……

……

一支有二十四条大船、五十多条中型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即将出发。

舰队除了一千名大明官兵外,再就是五千阿兹特克精锐人马,还有两万跟过去的印加百姓,他们在完成迁徙中美洲并建设科隆城的壮举后,又要进行迁徙。

这次将让他们去巴西东海岸建立城池。

或者说是让这些新帝国的公民,辗转南北,把美洲东海岸地区全都纳入帝国版图,这将是朱浩征服南美洲最关键的一步。

朱浩没法亲自前去,所以他要委派一个新总督,以及军队统帅。

朱浩在码头送队伍出征时,已明显感觉到大明官兵的疲惫。

他们中很多人已归心似箭,海外这几年,经历了太多太多,许多人都是抛妻弃子前来美洲打拼,非常思念家中的妻儿。

朱浩对他们做出承诺:“一年半内,要么我让你们回大明,与你们的父母家人团聚,要么把他们都接过来享福,一切都交由你们自行选择。但最后这一年半,请你们以大明的利益为重!”

此时距离朱浩挥兵大明的既定时间,已不到九个月,但其实朱浩已准备在四五个月后,就派出船队和人马往大明而去。

最近这段时间朱浩要做的,就是在科隆、巴拿马、中美洲上中下三城和新城,南美的顺丰城等控制区,挑选精锐兵马,跟随他一起攻打大明,他不会一个大明士兵都不带,跟他一道出征的全是那些没有家眷牵绊的士兵,最多可能就一千五百人,剩下的全都用美洲土著兵。

其中以阿兹特克三万精兵,搭配印加帝国七万战兵使用,这也是朱浩最近一直在严格训练的人马。

……

……

苏熙贵从自己的领地,特意坐船来到科隆城。

在科隆城的城主府内,苏熙贵跟朱浩这对老友,时隔一年多后再一次见面,两人的心境跟以往又有所不同。

“……太快了,人口迅速增长,感觉就跟做梦一样。有了自己的地盘,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想干什么干什么,没人牵制……那感觉……啧啧,非同一般哪!”

苏熙贵已开始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独领一方的感觉。

朱浩明白,苏熙贵本来只是个商贾,有钱却没有权,但凡没有他姐夫撑腰,分分钟被人压榨得渣都不剩一点。而现在,至少有四五十万人归其管辖和调遣,直接成为一方主宰,而且土著什么都不懂,完全受官府控制,他只需以政教合一的形式管理土著,让其觉得大明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不能忤逆便可。

中美洲的土著遭受欧洲殖民者屠戮和残忍压迫,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必须要找到强大的势力作为依靠,而大明给于他们的条件,是欧洲殖民者远远不及的。

朱浩明确跟苏熙贵说明情况:“来日进攻大明,你是否同行?”

“这……”

苏熙贵一时踟躇。

朱浩道:“过去一年,我已派船只回去过了。”

“什么?”

苏熙贵显得难以置信。

朱浩一直说,大家伙儿安心在海外发展,没有跟大明取得任何联系,但现在看来,朱浩已为挥师大明做了一些准备。

“我将以前往澳洲……就是这里,去开采铁矿为由,征调一千二百艘战船,共计十万兵马出征,等到南洋群岛后,再兵分两路,一路从天津卫直击京师,另一路则由长江口溯江而上,一举拿下南京!”

朱浩把详细的作战地图展开来让苏熙贵过目。

因为他需要苏熙贵跟他一起回去。

苏熙贵问道:“现在大明的情况……还好吗?”

“一切如旧。”

朱浩道,“我派回去的人,主要是通过收买佛郎机人刺探情报,还有就是派出细作悄悄在山东沿海地区登录,深入城市和乡村,调查大明境内的情况……我们的船只停泊在沿海岛屿上,不为官府所知。一个月前,那支特遣小分队已返回巴拿马城……这是对于大明现状的总结性报告,你看看吧。”

苏熙贵最关心的就是他姐夫黄瓒的情况。

当看到黄瓒已经卸任吏部尚书,回乡颐养天年时,心头怅然若失。

朱浩道:“几年下来,大明境内很多事都已经改变,比如铁路已停建,船厂也已荒废,我们留下的钢铁厂、纺织厂经营全都陷入困难……不是我非要做什么,而是在皇权下,个人再努力,发展再好,都会随着当事人离开一切都将被打回原型……目前内阁首辅仍是费宏,但据说是他跟刘春很快就要卸任,首辅将变成杨一清。

“张璁和桂萼已入阁。他们等于是把我之前的位置给顶了。

“皇帝准备派出船队来海外找我们,但我估计他们不会那么容易就来到我们的地方,就算侥幸成功,我们也能轻而易举将他们击败并接纳。

“剩下的……就在于如何将大明快速拿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打进京师。”

苏熙贵问道:“大明几十甚至上百万兵马,要攻进京师怕没那么容易吧?”

朱浩笑道:“以目前我们拥有的火炮,随随便便就能把京师的城墙给炸塌,大明最好的武器,还是曾经我研究制造的那批,但现在基本用不了了,朝廷根本就没有把户部库银用在改进武器装备上。

“我们的枪炮,要比他们至少先进两三百年,而且我们的军队都是由美洲土著组成,虽然他们也多开始熟悉大明的语言,但跟大明壳没有任何情感羁绊。

“只要拿下京师,剩下就看其余各省勤王兵马和边军,是否要跟我们死磕到底了。

“我并不会改变大明天子的地位,毕竟朱四是我的朋友,我不会危及他的生命,更多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大明幅员辽阔之地,还有数千万华夏子民,为我所用。到那时,我们这个帝国的发展,将会步入正轨!”

第1102章 回师

朱浩麾下精兵开始集结。

这一次将会从顺丰城出发,那边有足够多的作战资源供应,同时也可以避开大明官兵耳目,于悄无声息中远航。

这回钢铁舰船他并不会全带回大明,还要留下部分震慑欧洲殖民者以及美洲本地反对势力,即便如此他还是能率领一千多条战船往大明进发。

他先去了一趟新城见陆松。

此时的陆炳仍旧在北美大陆纵横,整个北美西部地区几乎全是他的活动范围,朱浩前来新城除了征调兵马外,也想问询陆松有关他在北美大陆建立新帝国的事。

“……我们要建立大明海外领地,必须得到陛下赐封。”

朱浩知道,陆松乃兴王府出身,无论他之前是否当过朝廷的细作,心还是向着大明皇室的。

而且陆松的妻儿老小都留在华夏,除了陆炳跟他一起出来,剩下的家眷都在京城。

所以朱浩说话尽量带着小心。

陆松迟疑了一下,问道:“所以……先生是要回去跟陛下复命吗?”

“有此打算。”

朱浩训练新兵的用途,并没有完全告知陆松。

不过训练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兵马,本就在计划内,现在大明官府管理超过千万土著人口,如果只靠大明带出来的四万人,其中卫所兵马不过五千,显然不够用。

陆松道:“先生几时回去?”

“再过一年。”

朱浩仍旧对陆松做了隐瞒。

陆松点头:“到时卑职希望能跟先生一同回去,朝见陛下。”

“好。”

朱浩微笑着点头。

此时朱浩心里大概有数,其实陆松已意识到他可能会返回大明,却没有征询过任何是否带兵随同的问题,那就是默认可以带兵回去。

这其间的细微差别,让朱浩做到了心中有数。

不过,陆松毕竟是大明的臣子,而且他的妻儿老小基本全在大明,公开谋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朱浩也不会过度苛求。

……

……

朱浩从新城带走一万训练有素的阿兹特克兵,这批算是朱浩麾下比较精锐的武装力量。

其实中美洲地区并不缺训练有素的精兵。

现在朱浩唯独缺少的就是大义的名分,如果他正经当上皇帝,可以减少很多麻烦,让麾下那些土著人也能有归属感,毕竟慢慢的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已逐渐弄清楚,原来朱浩统率的兵马,不过是西边大明帝国派来的远征军。

朱浩之上,还有个大明皇帝,总览一切,虽然他们从没见过大明皇帝,但那又如何?

现在朱浩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让他们成为大明的子民,可要是大明皇帝对他们挑三拣四,甚至回头剥夺他们的权益,将他们贬斥为奴隶呢?

朱浩带着一万兵马,一路南下,又从京京二等处,集结了五千兵马。

等到了巴拿马城,将刚从科隆城调来的阿兹特克士兵汇集起来,又增添两万将士,然后以四百多条战船,浩浩荡荡南下。

巴拿马城的这两万阿兹特克兵,有苏熙贵从东海岸上中下三城带来的,也有朱浩自行召集训练的。

朱浩要做的,就是抽调军队的同时,适当地让地方上保留一定实力,让各部征服美洲的步伐不会停歇,本身他只是作为新大陆精神领袖存在,各地的对外扩张都是靠分封的大明将领或者是土著首领来完成。

美洲实在太大了,朱浩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地方,这就需要充分刺激各个地方军政首脑的积极性。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