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2章

作者:天子

“这怎么好意思……”

李班主说着就要伸手去拿木匣。

于三喝道:“李当家你这是何意?”

李班主不解:“不说是订金吗?”

于三道:“那只是客气的说法……就算是订金,你是不是也先把契约什么的先拿出来?卖身契总该有吧?戏子的乐籍没问题吧?当我们没跟戏班子接触过还是怎么着?”

李班主这才收起倨傲之色,从一旁拿起个包袱,打开后里面是油纸包,再里面便是厚厚一叠契约。

“都是乐户,咱戏班子有几人签订了卖身契,其余则不是,相当于长工契,戏班里女眷多成家,别惦记人家身子……但若只是让陪酒,唱个清曲,也不是不可,‘男记四十大曲,女记小令三千’,各有所长。

“连同乐师在内一共十六个人,契约最长者十六年,最短者一年,到时可自由脱离戏班,不得约束……但若其没有出路,也可续约……”

李班主说这些话时,就像是要把自己珍藏已久的宝贝让给他人,脸上多有不舍。

总结起来。

戏班子十六个人,都是乐籍,有男有女,分俊丑。

在大明,乐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属贱籍的一种,世袭,良贱不得通婚,意味着乐籍男只能娶乐籍女,无科举权,只能世代以声色娱人。

俊俏女戏子的契约最值钱,这种契约约定未来几年只给戏班打工,相当于长约,本身并不是卖身契,没法拿着契约直接把人卖到秦楼楚馆。

等于是卖艺不卖身!

但真有那有权有势之人听弹唱,非要在声艺外强占美色,她们多半不敢去官府申告,只能吃哑巴亏。

第99章 买个戏班

于三催促:“挑有用的说,价钱几许?”

李班主面上露出些许狡黠之色:“一百五十两,这价钱已经很公道了,换作别人我绝对不会把这么好的契给兑出去……”

于三瞬间怒了。

但他始终不是主事的,一切要听朱浩的吩咐。

朱浩笑道:“阁下,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拿出订金,诚意十足,便虚高报价……笃定我们不跟你做这买卖不行?”

李班主面带羞愤之色,如同被人侮辱了一般,急忙申辩:“这位小当家,既然你们也说了,曾跟旁的戏班子有过接触,该清楚行情……

“一个七八岁大的丫头,买回来什么都不会,管吃管住不说还要找人教,等长大能上台,怎么也要个十来两银子。再看看我这边,都是现成能上台的乐伶,每个都能挑大梁,一下十六人……这价钱还叫贵?”

朱浩好整以暇:“我看不懂行情的是李当家你吧?你手上契约,短的只剩一年,一年时间能干什么?端茶递水不会做,还要管吃管喝,找人伺候,住处人工什么的不要钱?

“眼下出去唱个堂会,一场下来能收个一二两银子就算不错了,还要那么多人分……行头不要钱?还是说不用置办车马?”

李班主听到这里,面色带着几分懊恼。

本以为对方是凯子,谁知对方对市场调查得一清二楚。

“这些人留在你这儿,就是累赘,要我是你,早点把人送走,不然白送估计都没人要,因为没人养得起,再说养得起有何用?能带来什么利益?我也不给你来虚的,眼下我带了五十两银子,契直接就给过了,你若不满意去别家寻,别耽误我们的工夫。”

朱浩直接杀价杀掉三分之二。

即便李班主早就料到对方会砍价,但没想到会砍得这么狠。

于三在旁帮腔:“现银啊,其他人谁跟我们东家一样出手这般阔绰?”

李班主皱眉:“小当家,您别唬人,区区五十两……莫说是把当初签契的钱拿回,就算这几年供他们吃穿的钱,都不止这个数。要不这样……一百二十两……”

朱浩笑呵呵起身。

当即就要带于三离开。

李班主急忙道:“一百两也可以商量……要不就八十两,不能再低了……最低七十两,再低就没得谈。”

朱浩停下脚步,转身笑着望了过去。

李班主以为朱浩回心转意,心中暂且安定下来。

“我说阁下,你还没搞清楚状况,现在是买方市场,就算五十两,我还要把人看过后,确定都是能上得了台面的,才会买,还要过官府户籍那一关,免得你找什么市井之徒冒充乐籍,回头把钱给了,你和你的人便玩人间蒸发……

“这次我开价五十两,下次你还想跟我谈,连四十两都不给……我不喜欢跟用心不诚的人谈买卖。”

朱浩语气坚定,远远超出一个七岁孩子应有的风貌,也是给了李班主当头棒喝,不能把眼前的小子当成普通孩子看待。

于三道:“一次机会,如果同意就领我们去看人,不同意可以带你的人离开安陆……本地肯定没有人比我们出价更高,或者你可以在安陆及周边寻摸一下是否有人请你们唱戏……东家,咱走吧。”

李班主心下为难。

五十两银子……

虽然不符预期,但也没低太多。

正如朱浩所言,这些人留在他手上,要供吃喝,还不能为他带来利益,此前一直在亏钱,还不如早些把人转卖出去,自己也好早点解脱,五十两银子不能解决所有困难,但或许能投资做点小本买卖,将来有条出路。

“两位,就五十两银子,小的也不求更多,只求你们能善待那些人,都是跟了我很长时间的……”

李班主也是个体面人。

发现没法争,那就索性不争了,拉着几车人到安陆来,走的时候只要自己一人便可。

朱浩道:“走吧,去看看你的人。”

……

……

步行前往戏班暂住的院子。

戏班到一处唱戏,因为人太多,住客栈成本大,都是租个院子住下,吃喝拉撒都在院里,平时的训练也在里面。

朱浩特地让于三带了几个弟兄,一起去接收戏班。

路上。

李班主说了更多有关戏班的事,当初他家世显赫,养个戏班没有任何问题,可惜后来家中靠山倒了,连续几笔生意都赔钱,家道就此中落,他只能带着戏班子到处跑,想赚点辛苦钱,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根本赚不到……

朱浩笑了笑,对方说得很生动,不过就是营造个人设,表示出手戏班并非其本意。

到了地方,李班主身边的长随先一步进内跟戏班的人说明情况。

此时戏班的训练停了下来。

眼见安身立命的戏班就要转手,每个人都很彷徨,这下等于是换了主人,新主人怎样不清楚,万一买他们这个戏班是要拉他们去西北或关外苦寒之地唱戏,或是对他们有不轨的企图,他们没法逃跑。

院门大开,里面出来二人。

一老一小。

长者是个年约五旬的老汉,相貌平平无奇。小的则是个二九年华的女子,长了一张俏丽的瓜子脸,杏眼细眉,鼻梁高挺,肌肤白腻似雪,即便没带妆,身上只着一袭灰色的粗布麻衣,头戴荆钗,也能觉察是个美人胚子,看年岁已是妇人,但戏班子的情况不同于普通人家,无法判断是否嫁人。

“东家,听说您要把咱所有人转手,为何不跟我等商议?”老汉乃戏班的乐师,相当于管事的身份,神色悲切。

本以为能在戏班子养老,好不好先不说,至少生活稳定,不至于流落街头。

一旦新东家接手,未必会用他,他可能要自谋出路。

这也是朱浩压价的原因之一。

那十六份契约,并不是所有契约都能带来利益,有的人就算赶他走也不会走,属于无效契约,真正有用的是能为戏班带来收益的契约。

李班主苦着脸道:“我的情况,你们早就知道了,养不起也没心思继续养下去了,兑出去换点钱做个小本买卖,或者买几亩地养老,你们……实在对不住了。”

女子目光落在于三身上,在她看来,这个年轻男子便是戏班的新东家。

一看这人……

就不像是什么正派人物。

以自己的样貌和身材,遇上这种人,多半名节难保。

而且她还有另外的原因不想李班主妥协:“……东家,我的契明年年底就到期,把契转给别人,是不是先征询一下我的意见?至少让我先买个自由身?”

有的人想在戏班子养老,有的人却想获得自由。

年少时被人买回去,签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卖身契,长大后想获得自由,从此不再被人约束,不用担心在表演时被人糟蹋玷污,非但是女子,就连戏班中的年轻男子基本都是这思路……

伶人一行,能不干都不想干,即便非干不可,最好也是单干或组成夫妻档,至少不用被人盘剥和约束。

李班主似也觉得对不起那女子,头都不敢抬,轻叹:“情况所迫,要买自由身,去跟新东家说去,就别给我添麻烦了。”

于三笑呵呵道:“小模样挺俊俏啊!”

女子闻言不由皱眉。

这个看起来像是新东家的年轻男子,没说话前光看相貌就给人不是善茬的感觉,这一说话……

简直本性暴露,奸邪无耻形容的就是这种人!

但她不知道,其实于三不过就是油嘴滑舌,本质并不坏。

朱浩道:“先进去,把别的人也一并看过吧,每个人都能对上,还要去官府过籍呢。”

老乐师和女子这才留意到还有个小孩站在那儿,说话口气很大,像是安排一切,着实令人费解,更让他们不解的是李班主和那看似东家的于三,居然也听其调遣,果然引着那孩子到了里面。

院子里。

戏班有没有签过卖身契的人都站在那儿,合起来足足有二十多位。

这个李班主之前说明了情况,戏班子中有的人算是打杂的,负责全戏班吃喝拉撒,这些人本身是良籍,生活所迫进戏班来当长工,不签卖身契,每月领俸禄,如果新东家不想要的话可以就地遣散,如果留下,按之前的约定发工钱便可。

戏班一共六个这样的人,五男一女,女的是个老寡妇,五十来多,专门负责洗衣服,照顾女眷。

戏子六人有卖身契,十人长约。

这些签卖身契的普遍年岁较小,五人十三到十五岁,余下一个小女孩八岁,三男三女,姿色都颇为不俗,但台姿和应付场面能力不行,戏台上属于跑龙套的角色,其中小女孩是戏班中一对夫妻的孩子,年幼时便签了卖身契在戏班学艺打工。

这些孩子都要等他们二十来岁时才能解约,乐籍的卖身契跟普通卖身契不同,并不干涉婚丧嫁娶,甚至在他们成年后,戏班还会促成其成家,主要在于乐籍婚嫁面窄,二十岁不成婚,官府的罚金还要戏班东家来掏,所以东家巴不得他们早点成婚,甚至多生点“乐二代”来完成内循环。

至于十个长约,三个乐师皆为男子,其余七人则都是戏子,三男四女……三个男戏子也会吹拉弹唱,能临时充当乐师,四女中有二女已成婚,年约二十来岁,都是老夫少妻的组合,丈夫就是戏班中的正式乐师。

剩下二女则没有成婚,其中一人就是刚才见到的那个还有一年契的美貌女子,年已十九;另一个容貌稍差一些,年十七,契约还有五年,都是二十岁以后才有资格离开戏班,获得自由身。

由于戏班里女子都是乐籍,要成婚也没得选择,只能嫁给同为乐籍的男子,优先考虑嫁给乐师,因为乐师在戏班中地位相对高一些,即便单干,两人一个奏乐一个表演,夫妻店立即就能成型,不用依附别人,乐师也可作为妻子的“经纪人”。

更重要的是男戏子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保护妻子?很多男戏子都在拼命学习乐师的技艺,争取能成为戏班的乐师,但本身一个戏班需要乐师的数量有限,水平不行可是当不了乐师的。

第100章 搞一下

“小当家,人您也看过了,没……问题吧?”李班主见朱浩目光还在这些人身上游走,不由紧张地问道。

朱浩点头:“人没问题,只是那些行头……”

李班主毫不迟疑:“都归您了。”

朱浩再度点头:“你们戏班这些打杂的,我也留下了,工钱跟之前不变,包括唱戏的、弹曲的、敲锣打鼓的,之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只是以后要落籍安陆,留在这边表演了。”

朱浩的口气很大,戏班的人听了一阵诧异。

这是什么情况?

一个孩子居然像个大人般在这里指指点点,那口气好像他才是新东家,可问题是……这不是儿戏吗?

女子上前问道:“东家,不知我们的新东家是……”

“就是眼前这位小少爷……朱少爷,以后他就是你们的新主人,由他来管你们的吃喝用度,若真混不下去了,他会还你们一个自由身,我们的缘分尽了。”

李班主的话,让戏班子的人彻底炸锅。

小孩子买戏班子!?

难道是李班主不想干了,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请了个人来假扮新东家,回头就让他们各奔东西?

对很多人来说,能获得自由身是极好的,可对于那些还没有能力上台演出的学徒以及老乐师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让不让人活了?

“走了走了,官府过籍去,顺带把契约签好,回头再过来给你们安排新住处。”朱浩招呼道。

女子不依不饶问道:“安陆城池不大,又非商贾云集之所,光是在一地唱戏,恐怕难以长久维持吧?”

于三笑道:“这就不用你们管了,总之你们知道现在跟着谁吃饭就行,让你们演什么就演什么,还带挑活的?”

戏班的人都用充满戒备的眼神看着于三。

如果说之前他们对于新东家的作派有疑虑,现在更多人则是为自己将来的生计发愁。

那些有能力、可以随时找下家的戏子则暗自庆幸,只要戏班经营不下去,还不是要遣散人手?到时可能连银子都不用花,我就能获得自由身,或者还有遣散费可以拿呢。

……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