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18章

作者:天子

正式确定岸边吃水深的地方后,船队陆续靠岸,大明军队开始登陆。

明军并不着急抢掠,在他们眼中,这里穷乡僻壤,比之在巴拿马城随随便便就搜出数万两黄金和上百万两白银,这儿简直是不毛之地。

骑兵上岸后,立即找来“向导”带路。

这次朱浩为了彻底征服印加帝国,南下途中抓了不少土著俘虏,配合之前京京二部下懂得“南方方言”的土著,大概两到三次转述就能形成沟通。

虽然不是每句话都能传达,但最基本的是战是和,再或是战争中常用到的术语,都能完成交流。

“让他们知道,如果再跑的话,被我们抓到就会遭受灭顶之灾,除非留下来,乖乖当顺民,带我去他们的都城,让我见到他们的国王!”

朱浩在侍卫的簇拥下登岸,他观察了一下,这岸边需要尽快建立起壁垒森严的营地,确保船队的安全,以及给深入内陆的大军一个稳定的后路。

鉴于其重要性,关德召会留下来,统领一千官兵以及部分工匠和土著力夫,至于剩下的人……包括孙岚等,会跟他一起前往库斯科,完成关键一战。

……

……

当天大明军队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宗主国”待遇。

海岸线周围几十里范围内的印加帝国居民,都不再反抗,乖乖地给大明军队送来了他们珍藏的最好的东西,诸如美酒、鱼干、粮食、金子、银子等,更是送来了部族中的美女。

印加帝国的人似乎很崇拜强者,大概他们已经了解到,北方距离很远的地方,跟他们文明程度差不多的部族,正在被一群“天神”般的人蹂躏。

就像西班牙人第一次攻打印加帝国时,印加帝国第一时间就知道其动向,立即派出使节去与之沟通,表示会送上厚礼,缔结和平,便是基于此原因。

大明军队却不理会那些“馈赠”,反而是以海岸为依托,快速修建起一道可以阻挡印加帝国士兵反扑的防线,架设好火炮阵地的同时,开始将船上的物资转移到岸上。

营寨以就近砍伐的木头为原材料修筑,动用了五百工匠,还有两千土著苦力,修筑起来进度很快……一切就在于过去半年多时间里,中美洲西海岸的土著基本都在干这种事,熟能生巧。

“朱大人,为何不乘胜追击?”

关德召进到临时指挥所内,忍不住心里的好奇问道。

在关德召看来,既然登陆作战非常顺利,敌人一触即溃,大军应该继续往前攻击才是。土著既然会火攻,在这里修造木质建筑有什么意义?

朱浩道:“未谋胜先谋败,我们需要在这片海岸留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这样就算前线打了败仗,也可以从容退回来。另外,我们的船队不可能一直漂泊在海上,需要一个泊靠的地方,这里正好合适。

“我已经问清楚通往他们首都的道路,大概明后两日,我就会率领主力出发深入内陆,到时候这里就交给老关你了!我们的船队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证不被佛郎机强盗偷袭。

“至于本地土著送来的粮食和女人,一概接进来,至于如何分配,交给你来决定。记住,除非是他们自己送来的,否则尽量不要扰民,如果他们胆敢来攻打,也不用留情,就算让这里血流成河,也要保证营地的绝对安全!”

第1081章 代表神明消灭你

朱浩在秘鲁海岸登陆后,目标明确,就是要以圣胡安海湾的营地为依托,就此攻打印加帝国都城库斯科。

但上岸后,他发现情况远比他想象中更加顺利。

因为印加帝国此时正在急速扩张中,向北打到了后世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附近,向南则抵达了智利的毛雷河边,因吞并太快,消化不良,内部矛盾重重。

沿海地区因为物产不那么丰饶,这附近的部落一直不受帝国中央重视,缴纳的税赋却很重,导致叛乱频发。

这附近土著部落最大的一支,跟帝国中央一直不对付,其领主名字一大串似乎叫什么“鲁鲁”,正率领部落武装跟帝国正规军作战。

沿海不是所有区域都是鲁鲁的地盘,帝国大军已数次扫荡过,却没有取得成效。

之前朱浩击败的守军,多数都是帝国派来驻守的军队,现在连帝国正规军都溃散了,地方上那些被压迫的民众自然选择投靠更强大的“有着神明庇佑”的一方,因为他们感觉到,只要跟大明军队联合,就能对抗印加帝国那个看起来无比强大的国王。

“他们说,可以组织两万个人,带着粮食,拿上武器,跟我们一起作战!”

当沿海部落听说大明军队要去攻打库斯科时,一个个土著瞬间从战败的俘虏,变成野心家,嚷嚷着要追随大明将士去闯出一片新天地。

朱浩事前没想到,自己到了印加帝国,会这么凑巧,正好碰到印加帝国内部出现严重问题,统治摇摇欲坠。

不过这一切也算契合历史发展,印加帝国正是无节制地扩张领土导致内部变乱频发,当面临西班牙人入侵时,束手无策,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

朱浩这次带来的军队,武器比西班牙人还要先进得多,再加上他麾下有足够多的阿兹特克人享受到良民待遇,在口口相传下,很快就赢得沿海土著部族的支持。

“告诉他们,我们需要铁矿石,给他们看样品,便于找寻矿藏……我们还需要尽快找到铜矿和煤矿,他们要派出人手帮忙开采,我们会提供庇护,但他们也必须供给足够多的人手!”

朱浩本来可以先打下库斯科,再考虑发展问题。

但现在他却觉得,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

库斯科那边并不需要急着前去攻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库斯科的印加帝国国王,很快就会知道大明军队到来,而他们应该早就从北方新拓领地的民众那儿得知欧洲殖民者的厉害,那他们要么选择前来迎战,要么派人讲和,可以先看看印加帝国国王的态度。

至于说怕他们全军出击,跟大明军队死磕到底,朱浩觉得完全没那必要,因为印加帝国的军队数量不会超过十万,在这个古老帝国中,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当兵,等级森严的他们,只有上层人士的子弟才有资格拿起武器,当然也不是说下层人就不用上战场送死。

打仗的时候,底层的人充当了冲在前面送死的角色,连件武器都没有,最多手里拿着石块,远远投掷,比如说先前划着独木舟打算火烧大明船队的土著,就是被帝国正规军绑架的“叛军”奴隶,也是在上岸后朱浩才知道,其中甚至还有不少女性。

印加帝国内部文明开化程度不高。

连正规文字都没有的文明,能指望他们干出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

……

秘鲁是南美洲矿产重地。

这里盛产铁和铜,当然金、银这些矿藏同样有,但对于朱浩来说,铁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将来造武器,或是发展工农业,甚至以此来造铁壳子的轮船,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铁。

但这些土著,连基本的铜矿开采都没整明白,青铜兵器还没用上呢,更别说让他们去发掘铁矿了。

不过好在这群人够虔诚,他们又是本地人,对当地的地形地貌知根知底,按照朱浩所给样品,加上铁矿颜色特殊,还有朱浩对于秘鲁矿区的一些了解……毕竟后世华夏跟秘鲁间是有矿藏协议的,联系紧密。

登陆不到三天时间,朱浩就在距离营地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发现了铁矿产区。

只是煤矿的规模和开采难易度,还需要进一步勘探,一时没有结果。

朱浩带着除了驻扎在营地的军队,往内陆行进三十里,在一片依山面水的地方,山是一座四五百米高的小山,水是一个方圆几十公里的湖泊,以一座土著城寨为基础,修建南美洲的第二个营地,它将是今后铁矿石主要生产基地。

这里铁矿石的含铁量,比在长安城周围发现的铁矿成色好太多了,但朱浩知道,南美洲最大的问题在于煤矿的缺乏,真就不能过多地指望在一个地方既产煤矿又产铁矿。

“如果往南走一百里左右,大概有煤矿的存在。”

朱浩立在山头看着远处。

下面是一堆土著人忙着做开采前的清理工作,而朱浩带过来的硝酸甘油炸药起到了镇抚当地人的效果。

随着地动山摇般的爆炸,山体被炸开一个大窟窿,如此便可以开启铁矿石的开采,因为并不是露天的铁矿石产区,周围的树木还需要砍伐,再往上就是安第斯山脉……朱浩觉得,这里的环境其实并不适合驻守,总觉得处在地势低的地方不是什么好事。

但谁让手下拥有的兵器先进呢?

而且印加帝国没有马匹,也就没有骑兵发起猛烈冲锋,驯养动物方面,没有鸡鸭鹅等家禽……朱浩出海的时候,把这种简单的牲畜从大明各带了一批过来,航海途中死了近半,其余上岸后就生龙活虎起来,这次也带了部分到南美洲来。

美洲大陆,对他们而言真就是一座返璞归真的宝藏。

……

……

朱浩领军驻扎矿区第十一天。

印加帝国来了第一批使者,并不是从都城库斯科来的,而是库斯科跟海岸间一座城池的统治者,相当于地方领主,其带了近一万军队,准备教训犯境的大明军队,到现在为止他们都不知道大明军队的实力,还以为有着同样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明人不过是北方被欧洲殖民者赶出来的土著难民。

再或者他们以为大明的军队,不过是欧洲殖民者用武力逼迫投靠的“伪军”。

结果他们的军队还没到营地十里范围内,朱浩便亲率一千骑兵和一千民军,带着火枪、火炮跟他们在平坦的原野上交战,好好教他们做人。

“轰轰!”

随着火炮喷射弹丸,骑兵展开突击。

大明骑兵以重甲为主,朱浩给这支骑兵队伍装备了精良的武器,就算不用长距离发射火器,只是以弓箭、马刀这些,也足以追着敌军砍。

土著正规军连盔甲都没有装备,武器也都是石质的,丢过来别说伤人了,就算在铁质的盔甲上砸个响儿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一千骑兵追着一万人砍。

而后方则有两千阿兹特克土著和三千原来地方上的“叛军”看热闹。

真就是看热闹。

因为正常战事好像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只要看着大明官兵在下面耀武扬威便可,杀到中局,已经没有任何一名所谓的印加帝国勇士敢往大明的阵地方向冲,毕竟这边还摆着上千大明民军火枪手,这些火枪手身上都背着弓箭,用以维持基础战线的稳定。

时间不到半个时辰。

这场战事便以大明军队的完胜告终。

大明军队这边连个受伤的都没有,清点战场后,印加帝国的勇士却死伤过半,剩下的有部分被俘,还有一部分逃得没影了,而亲率一万多大军前来攻打“侵略者”的印加帝国领主,也被押送到了朱浩面前。

“他说,他代表他们的国王,向您致以最高的敬意,一切都是误会!”

翻译把话带过来。

朱浩笑了笑。

开打前还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以为大明军队人数少,他们可以取得完胜,于是大摇大摆慢慢开了过来,连丝毫隐蔽行军的意思都没有,结果开打后发现自己的军队狗屁不是,现在就说这是误会?

“他还说,可以代表我们去跟他们的国王谈判,告诉他们的国王,向我们朝贡,只希望我们不要再深入!”

翻译继续说道。

朱浩道:“告诉他,不是我对他们的国王有什么意见,而是这个国家的子民对他们的国王有意见,有的是人想取而代之当国王。当然,如果他们的国王可以亲自来跟我谈判的话,那我可以考虑不攻打他们的都城……

“我知道他们的都城在哪儿,如果他们的国王不来,那我将会在两个月后,出兵攻打他们的都城,到时他们的国王和他们的子民,都会被我俘虏,到时我会推出一个新国王,让这个新国王带领他的子民,给我做事。

“我来这里,只需要金银,还有一种奇特的矿石,告诉他们,就是这种东西,他们的地盘上也有出产,对我而言多多益善。如果他们以后还想在此地立足,不至于被我或者别的人消灭,那他们就必须听我的。”

朱浩把话放过去。

对方的回答很奇葩:“我们的国王,都是神明选定,不能由你来决定。”

这就相当于君权神授。

南美洲的土著相对比较落后,他们现在信奉的宗教,仍旧是把国王和神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朱浩笑道:“告诉他,让他转告他们的国王,我就是神明,我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神,如果他们不跟神为伍,那就只能等着被神惩罚,这里将会血流成河!

“相信今天战场上的状况足以让他们清醒,我带来的神明的战士,有多么威武!没有人能跟我们为敌!”

第1082章 杀戮和怀柔

朱浩想明白了。

跟印加帝国交战,完全没必要主动出击,就在海岸线附近发展,就像一根刺一样插进这个庞大帝国的喉咙里,让印加帝国的统治者感到害怕,彷徨,然后他们就会主动过来找自己求饶。

来得早,还能求得庇护。

来得晚,就等着被灭国吧!

一个文明的灭绝不过是几十年的事情,难道指望印加帝国去跟殖民者斗争?他们的石刀、石斧有能力砍穿各路侵略者的重甲?

这一战,朱浩可说是给了印加帝国正规军当头一棒。

战事结束,打扫战场的事,由来自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完成,印加帝国归顺的土著还没资格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不过当他们看到大明军队如此威猛时,确信跟着朱浩一起干,有着光明的前景,却不知道该以如何方式向朱浩表达忠诚。

战事结束不到五天时间。

朱浩明显感觉到印加帝国沿海地区的土著开始往矿区靠拢,代表各路领主前来表达投诚意思的代表络绎不绝。

“告诉他们,要想归顺,先得学习好我们的语言和文字,至少能让我看懂他们递交的国书!”

朱浩对翻译官道,“务必要让他们明白学习大明文字的重要性,如果不会,那就派人来学,谁能学会,我便给予他权力和地位,有资格统领一支部族!”

学习文字,并不是说土著人没有天分,只能说以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世间还有这个。

按照考古学家论述,印加帝国所谓的文字,似乎是一些特殊的绳结,至于是否有特别的含义,没人知晓,反正历史上没有留下他们任何文字记录。

但如果说这么一群连书面沟通都做不到的人,想要成为他的子民……未免有点太过扯淡了。

想把朱浩的政令下达下去,难道靠人口口相传?

不累死人吗?

想要收服这些印加帝国的土著,首先就是要对他们进行“开化”,让他们学会大明的文字和语言,虽然复杂了点,但就算四五岁的孩童,给一段时间,也能学会上百个甚至几百个字,配合上语言教学,朱浩觉得大概三个月左右,就能培养出一批相对不错的“文化人”。

由点及面,最后把汉语、汉字传播到印加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就看谁有天分,能以最快的速度学会汉语和汉字,成为南美大陆第一批“秀才”,到时候他将把一些地方的执政官职位给赐下去。

……

……

朱浩在南美洲如火如荼挖掘铁矿,并积极寻找煤矿矿址。

这片地区归顺的印加帝国子民,短时间内就超过十万,只是管理方面,要一次命令十万人完成朱浩交托的任务,明显有点难为人。

这些人没有经历过殖民者的毒打,国仇家恨方面没有那么强烈。

或者说,他们投靠朱浩,更多是因为朱浩表现得十分强横,他们想以这股强大的力量去对抗印加帝国的国王,暂时没有把朱浩的军队当成唯一的靠山……在他们看来,大明军队掠夺过后就会离开,他们会得到朱浩赏赐的先进武器,成为这个帝国新的主宰。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