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805章

作者:天子

当朱浩派出海船队归来的消息传到京城,在朝堂上引起非常大的震动。

这等于是在郑和下西洋后,朝廷再一次派人出海,并取得丰硕“成果”,各种稀奇的海外商品非常多,用马车装着运往京城,足足有二百辆马车之众,这还只是送给皇帝的部分,剩下的有的直接放在了天津船厂。

七月初三。

早朝时,连绵不绝的车队已在晨辉照耀下,运送贡品进城。

朱四在奉天殿会见大臣时,满脸兴奋,跟大臣们吹嘘朱浩的丰功伟绩。

“……你们都看到了吧?总说朱浩派兵马去南方剿灭海盗和倭寇,乃不智之举,现在你们该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了吧?很多海外的东西,都是大明没有的,尤其涉及到粮食作物,可以极大地提高大明粮食产量……”

朱四自幼便经过朱浩洗脑,对于海外的风土人情非常向往,曾经也是个心胸广阔的少年。

奈何当上皇帝后,他的心态逐渐趋于保守,很多时候不自觉便把内心的阴暗面放大,也是他性格中自带的自卑和自危所造成。

大臣们光听朱四在那儿显摆,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就在于他们不觉得蛮荒之地能带回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

……

朝议结束。

朱四在乾清宫单独召见六部尚书和阁老、翰林学士,之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狂吹一顿还不够,还要再当着这些顶级文臣的面,再给朱浩背书。

刘春请旨:“陛下,既然如今东南海防已基本稳固,何不将朱学士早些召回京师,留翰林院叙用?”

最希望朱浩回来,或者说最为朱浩仕途着想的人正是刘春。

可惜他的话并没有得到太多认同。

更多的人是想让朱浩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若朱浩回来,朝廷的权力格局必将会打破。

朱四道:“敬道滞留南方,准备再出海一次,朕已同意让他前往,你们不必再劝。至于后续,等他出海归来,朕自会八百里加急调他回京,至于到时候是进翰林院,还是出掌六部,再或者是放到西北任用……再说吧。”

皇帝的意思,他不但有将朱浩调回来的打算,甚至有多手准备。

这其中大概只有调去西北任用这一条,是大臣们比较愿意接受的。

但最好还是留在南方。

杨一清出列问道:“陛下,臣想问问,那些贡品究竟从何而来?琉球?抑或是倭国?还是南洋?”

朱四笑道:“难道海外之地,只有这几个地方吗?你们没有听说过蓬莱仙境?”

这种说辞让在场大臣听了直想打人。

还蓬莱仙境呢,直接说当神仙不更好?

大白天做梦呢?

“诸位卿家,朕想让你们知道,敬道有能力匡扶社稷,不要对他有何偏见,至于几时调他回来,朕自会再酌情考量。也请你们不要有何与他争斗的想法,他这人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所想不过是为了维护大明江山永存,实乃人臣表率。”

朱四大概明白,朱浩的归来会让朝臣产生紧张感,以为钱宁、江彬那样的权臣会卷土重来,于是拼命给这群人打预防针。

……

……

内廷会议进行了许久,可是除了谈及朱浩这次出海功勋,一点有营养的事都没说。

从乾清宫出来,几名大臣往宫门走的时候,三三两两凑一块儿,交头接耳。

张佐跟着出来送了一段路,便让旁人代劳,随后他便回去跟朱四通禀。

“陛下……贡品的清单,已送过来了。”

张佐笑着把册子呈递给朱四。

朱四拿过来看了看,欣然道:“玲琅满目,不过具体都是些什么?”

“奴婢不知。”

张佐笑着指了指清单上的一种,“却是在这里提到,船队中带来一些蛮人,不过多放到江浙一代用以沿海荒地开垦,却有六十人送到京城来了。”

“海外之民?猴子吗?”

朱四瞪大眼睛问道。

张佐笑道:“黄锦刚去看过,说是其中有一些穿着奇装异服的女子,也是黄皮肤黑头发,与大明子民无太多差异,只是不懂我大明语言,是否给陛下……送过来?”

朱四顿时提起兴趣,问道:“这……会不会不太安全?万一她们……”

张佐面色尴尬。

说是要把女人给你送来,你看一两个见识一下异域风情就算了,听您这话里的意思,一下要送来一群?那如果你要单独面对的话,危险性还是挺高的。

“陛下,要不先让黄锦选一两人过来,给您过过目?”张佐问道。

“嗯。”

朱四笑了笑,“不过照理说,应该跟鞑子女人差不多吧?可能都没眼看,怎能跟我大明的美女相比呢?”

嘴上这么说,但心中的好奇心却很大,他现在才不管送来的贡品都是什么有价值的财货,好像只有这种事才能让他提起兴趣。

……

……

内阁值房。

几名阁臣回来,贾咏便好像发脾气一般道:“朱敬道名义上是去靖海,却派人出海下南洋,此乃欺世盗名之举,于我大明社稷不利!”

明朝最近几十年来已明确不再有出海计划。

据说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海图已被朝臣烧毁,至于是不是刘大夏干的,没人知晓。

文臣的态度出奇地一致,不要去做劳民伤财之事,也不要招惹海外番邦之民,不如安心治理好大明,一切跟此目的相违背都不可接受。

几人都看向他。

费宏皱了皱眉,问道:“你要参劾朱敬道?”

贾咏梗着脖子道:“陛下不惩罚和喝止,却大加赞扬,还让朱敬道继续出海,如此开不好的先例,岂有不参劾之理?”

刘春笑道:“陛下不都说了,我大明船队杨帆海外,威加四海,还带回这么多贡品,实在不应过多苛求。”

贾咏打量刘春,道:“你替他说话可以理解,我却不会!回头我就去翰林院和六科,找人一同联名参劾朱敬道那欺世盗名之徒!”

第1063章 出海

朝中开始有人参劾朱浩,指责朱浩以出兵平定江浙、闽粤等地倭寇和海盗为由,其实却是派船队下南洋,不顾大明国本……

话说得很难听,简直有要把朱浩打成国贼的架势。

之前议礼派的人本就觉得朱浩的行为属于背叛,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于是发了狠,要将朱浩一次性整垮。

朝会。

朱四隔了五天才重新参加朝议,结果一上来,一堆人站出来攻击朱浩,听得朱四一脸不耐烦。

等始作俑者贾咏也出来做总结性发言后,朱四忍不住道:“就算派出船队远航是朱浩的主意,敢问他这么做错了吗?”

贾咏道:“陛下,此乃置我大明将士安危于不顾,欺瞒朝廷……”

“他欺瞒谁了?”

朱四怒而打断贾咏的话,“如果你也可以带一支船队出海,为朕带回四十万两白银和两万两金子,你怎么做都行!否则,别给朕说这些废话!”

贾咏本义愤填膺,但听了皇帝的话,一时间哑口无言。

在场大臣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远洋船队给皇帝的上贡中,居然还有银子和金子,而且数目不菲,简直快比得上大明之前造船等事上的全部投入,而这不过只是出海一趟的收获。

“朕不看谁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只看结果,如果你们连做一件事的得失都搞不清楚,一门心思攻击别人,否定别人的功绩,在朕看来这就是无能的表现,朕只会鄙视他,而不会采纳他的任何意见!退朝!”

朱四本来就不稀罕上朝,今天一来就有大臣拿朱浩的事烦他,他更是一刻都不想多待,直接拂袖而去。

剩下大臣列在朝堂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可奈何。

我们推举了个藩王世子,接替皇帝的位置,结果还没干上三年就原形毕露了?

这是选了个昏君啊!

……

……

朱浩在宁波船厂见到关敬和陆炳二人,他们两个都没有带人去京城送贡品。

关敬行事沉稳,举手投足都有大将风范,看上去成熟老练,反观陆炳依然像个孩子,虎头虎脑,没事就喜欢东张西望,没个定性。

其实两人中更有城府的人是陆炳,他接受的教育可比关敬强太多了,却总喜欢表现出年轻气盛的一面,让人心生轻视,最后却总被他算计,实际上他才是船队的头脑。

“……海洋无边无际,我们顺着洋流走了二十天,好几千里都没个头,直到第二十六天上才发现海图上标注的海岛,我们在那儿补充了淡水和食物,然后继续向东出发,又过了二十多天才发现陆地。

“那块陆地确实很大,海边蛮子部落众多,有的部落里边银子满地都是,他们都拿来做装饰品……真是暴殄天物……”

陆炳话很多,这趟美洲之行他成长了不少,一时间好像成了个小大人。

白银在美洲并不属于通行的货币,或者说新大陆被欧洲人发现之前,其主要靠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贸易,并不存在所谓的货币。

再加上白银在美洲储藏极为惊人,天然银锭的纯度高,使得白银这东西在大明是宝贝,在南美洲却是属于烂大街的东西。

“你们抵达的应该是新大陆的中部地区,那边并没有太过密集的部族,其实应该往北走一段……”

朱浩知道,陆炳他们最先到达的新大陆的地方是阿卡普尔科,属于后世墨西哥南部的海港城市,是十六世纪五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初美洲与菲律宾进行贸易的主要港口,中途补给的海岛就是夏威夷群岛。他本指点一下,但随即想到,现在人都已经回来了,说这个没用。

“给你们的海图呢?让你们记录的航海中的关键节点,可都做了标注?”

朱浩让船队出海前,给出了详细海图,还简单绘制了美洲地图。

关敬道:“海上航行简单些,根据罗盘和天上的星星指引方向,顺着风和洋流,路上几乎没有出大的差错。但抵达新大陆后,沿海之地都是山丘和密林,我们上岸不远就遭遇部族,每次都会交战,根本没法深入。

“那些部族毫无战斗力,能抓的我们都抓回来了,不过人太多,老弱病残没法带,就原地放了,因为除了浪费口粮没他用……”

中美洲的部族,多半都是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所用武器基本是石器,连青铜器都没有,跟别说铁器了。

关敬他们可是携带有火铳和大炮,就算只是普通刀剑,也可以轻松踏平这些原始部族。

关敬说这话的时候,多少有些无奈。

感觉去一趟美洲,别的没学会,做的全是恃强凌弱的事情,抓了些土著青壮想要补充劳力,却发现无法沟通,不能指派任务,经过好几个月连比带划才能知道大概意思,现在颇有些后悔,似乎除了消耗粮食没有其他作用。

朱浩点点头:“抓紧时间休整,所有返航的船只都送进船厂保养,等完全修复我们就要出海了……差不多十天半个月吧!”

“这么快?”

陆炳很好奇。

一旁刚进来的陆松听到此消息,脸色顿时变得谨慎起来,他很清楚朱浩这是急着出发。

现在把陆炳他们等回来,探路的目的已达到,同时趁着船队带回大批财物,对于那些想跟着朱浩出海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趁着这股劲儿把队伍带出去,如果现在不走,等以后再想走就不容易了,人心涣散是一方面,更可畏者皇帝的调令随时可能会来。

“还要去?会不会急了一点?”陆炳不太想出海。

他年岁小,而且他的少年时代养尊处优惯了,在外飘零近半年,连个囫囵觉都睡不安稳,好不容易回来,他想见见母亲和家人。

现在只见到父亲,连京师都没去过,就要再在海上漂几个月,心里自然不情愿。

陆松到底识大体,道:“这是军令,不得违抗,去准备吧。”

等陆炳和关敬离开,陆松把目前人员筹备情况跟朱浩说清楚。

“朱先生,我们这次出海,多久能回来?”陆松问道。

朱浩道:“一年时间还是需要的。”

“一年……”

陆松显然也舍不得自己在大明拥有的一切。

虽然他不知道朱浩出海后到底有什么计划,但他隐约感觉到,朱浩此次出海,回来时未必会跟现在这样温和,到时候是否能融于大明官场体系存在极大的问题。

“我们去何处?”

陆松看着挂在墙上的美洲地图问道。

朱浩指了指地图上两块大陆中间的位置,那是后世墨西哥的地盘,这时代已进入阿兹特克帝国统治末期,朱浩知道过去后要面对的敌人并不是那些土著建立的国家,而是被大明称之为佛郎机人,其实是西班牙殖民者的军队。

“这里有铁矿,还有煤矿,不过更加重要的是……这里有人。”

朱浩道,“土著可以给我们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他们现在已快山穷水尽,如果我们不过去,他们将会在一两年内灭绝。”

“灭绝?”

陆松不太理解。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