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679章

作者:天子

“徐主事,你以为呢?”

朱浩看向徐阶。

徐阶傻愣愣点头:“那……好像是如此吧。”

他都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这次调查的果然是奇葩人、奇葩事啊。

……

……

张延龄这边连提审都没提审,人家直接就招供了,把兄长卖了个体无完肤。

朱浩几人出来时,张延龄还在问询:“我检举揭发老大的罪行,立下大功,是不是很快就可以出去了?”

朱浩笑着宽慰:“建昌侯稍安勿躁,应该……不会有大事,放宽心就好。”

“那赶紧的,跟陛下说说,让我早点回府,这里住得忒不痛快,吃得那叫人饭吗?”张延龄很不满。

在场的人都在琢磨。

你带着小妾来坐牢,吃的是小灶不说,连厨子和食材都是自家的,就这样还抱怨条件不好?

别人进了诏狱,不死也要脱一层皮,而你却像度假一般,就这样还叫苦呢?

出了院子,几人到了北镇抚司前院。

朱浩道:“诸位看到了,刚才我可没说什么,都是建昌侯自己招供的。”

宫里来的小太监问道:“那……要如实上报吗?”

朱浩笑了笑:“怎么报,不是我的事,我只负责来问案,有什么记录什么,不出偏差,才是我等职责,回去后各安本分,照实说最好。”

“是,是。”

小太监也很踌躇。

这位国舅爷这么愚蠢的吗?连亲大哥都能卖?

以为卖了他大哥,自己能落得好?

真无语啊!

朱浩道:“接下来就要见寿宁侯了。”

随后锦衣卫方面终于来了一个管事的,乃千户陆松。

陆松回京后就回到北镇抚司,此番他也是到中场才出现,体现出锦衣卫得知张延龄揭发大哥,怕事态严重,派了个有一定分量的人出来应付一下。

“陆千户,刚才的事,你都知道了?”

朱浩笑着问道。

陆松嗫嚅地道:“朱……朱翰林,有关案情,还是要酌情上报,不能……”

朱浩笑道:“在下早不是什么翰林了,现在就在刑部当个挂名郎中,其实跟大夫也差不多,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填。”

当官的拿自己的官职开玩笑,周围的人听得一阵汗颜。

不过这也正好说明,朱浩好像对自己是何职务并不在意,跟朝中的官迷不同,人家正因为不在乎,才敢这么直接问案,换作别人,就算只是衙门里的小吏,谁不是以保住自己的官帽为前提来考虑利害关系?

“那……朱郎中接下来要如何?是回去通禀?还是……?”陆松的意思,大概是不想接待朱浩。

简直是个惹祸精。

朱浩道:“当然是见寿宁侯,索性一次问全,免得跑两趟。”

“这……寿宁侯那边不太方便……”

陆松明显想回绝。

朱浩叹道:“若是身体抱恙的话,那下次再来,就是不知太后作何感想。”

朱浩好像在威胁锦衣卫,毕竟在场有宫里来人,人家替太后查看两个国舅的情况,你锦衣卫说不让见就不见?

陆松满脸都是为难,过了一会儿才道:“既然如此,几位请随在下前来。”

……

……

随后一行就见到张鹤龄。

张鹤龄这边也是个院子,但不是独门独院,外面院门洞开,直连着镇抚司后门。

后门没人把守,好像是你想走随便,我们不稀罕你这个祸害。

跟张延龄被关在房间里不同,张鹤龄此时正在院子的井台边坐着,正跟三名他带来的家奴赌钱,吆五喝六的,就算锦衣卫和官府来人,也没当回事。

“滚蛋!老子今天谁也不想见!”

张鹤龄凶恶地喝斥。

玩得正兴起,就有人前来打扰,谁有空理会?

朱浩走了过去,笑道:“寿宁侯好兴致,跟人对赌?这些都是贵府的下人吧?跟他们赌有什么意思?赢了不觉得痛快,输了更窝火。”

张鹤龄闻言,侧过头,用冷漠的眼神打量朱浩:“又是你小子?挺能耐啊,还没死呢?你的靠山现在不滚蛋了吗?怎么,听你话里的意思,是想跟老子玩两把?”

朱浩摇头:“本官正在办案,可没空参与赌钱之事。”

“那你说个屁啊?”张鹤龄怒道。

朱浩道:“是这样,朝廷派我来侦办倒卖军械案,先前见过建昌侯,照例要来跟寿宁侯说几句,只要寿宁侯……”

“滚!”

张鹤龄不客气地打断朱浩的话,“老子行得正坐得直,从没干过什么违法乱纪之事,一定是宵小栽赃。别以为从老子弟弟那儿问不出,就想把老子的嘴给撬开!”

这话说的……

在场的人都在想,人证物证俱在,用得着撬开你的嘴?你还不知道你弟弟已经把你给出卖了吧!

朱浩笑道:“两位国舅乃大明勋臣,同时兼领都督府差事,负责京师安稳,实乃国之栋梁。”

“哼!”

张鹤龄昂起头,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

但旁人听来,你这翰林出身的朱郎中又要干嘛?

刚才你拍马屁拍到马蹄上的事,又忘了?

朱浩道:“既然如此,那就是说,寿宁侯对案情没什么补充的吧?那我们就以建昌侯的陈供为主,就此定案了。”

“嗯?”

张鹤龄皱了皱眉,望向朱浩问道,“你是说,老二他已经招了?”

朱浩尴尬而不失礼貌一笑:“有关此案具体案情,请恕在下不能跟寿宁侯直言,你们各自说你们自己的,至于建昌侯说过什么,您最好不要知道为好。”

听到这儿,宫里来的小太监顿时松了口气。

或许连小太监都能想到,若是朱浩说张家老二已经把张家老大给卖了,那老大会怎么想?一定会反咬一口,然后兄弟俩就……狗咬狗了!

现在至少只是一方在咬另一方,没闹到兄弟阋墙的地步,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张鹤龄道:“你小子,别想诓老子,老子最清楚弟弟的脾性,他铁骨铮铮,绝对不会为你们一点威逼利诱的手段所屈服,张家人都有种!”

谁给你的自信?

在场的人全都哭笑不得。

说得好像你们张家人多伟大一样,但要不是你们有个当太后的姐姐,你们兄弟俩早死几百回了好不好?

按你们以往的作孽程度,大明朝廷其实早就容不下你们了,早上天早好!

朱浩点点头:“那行吧,陆千户,人我们见过了,该问的也都问了,可以先回了。”

陆松道:“那……在下送几位出衙。”

“不必劳烦,在下还要回一趟刑部,毕竟此案关系重大,在下不过是领命办差,要及早回禀,陆千户,诸位……”

朱浩跟陆松等人作别。

大概意思是朱浩准备直接从后门走,毕竟后门就在眼前。

张鹤龄听不下去了,厉声喝问:“你们搞什么名堂?坏老子心情也就罢了,临走连招呼都不打,到底你们当不当老子是人?”

在场人等闻言不由往张鹤龄身上看了一眼,还有人在想,你是不是人真的很难界定啊。

朱浩道:“寿宁侯见谅,在下就告辞了!诸位,我们走吧。”

一行人居然就这么没询问张鹤龄有关他弟弟供述的情况下,直接走出北镇抚司。

……

……

来到外边的大街上,朱浩跟徐阶共乘一辆马车。

徐阶不解地问道:“先前为何不把建昌侯之事,直接告诉寿宁侯?或许他们互相对质下,此案……就水落石出了!”

连徐阶都觉得,朱浩刚才太过“仁慈”,只是例行见了张鹤龄一面,什么都不问也不说,就这么走了?

文官秉承的公义呢?

朱浩没想到此时的徐阶还有一颗热心,笑着拍拍他肩膀:“我不提,你以为锦衣卫就不会跟他提?你看着吧,今天兄弟俩就要各自举报对方,这下有热闹瞧了!”

第896章 自坠陷阱

面对朱浩的言辞,徐阶不以为意。

他心想。

你以为锦衣卫会跟你想的那样,跑去张家兄弟面前嚼舌根?难道锦衣卫就不怕惹事?还互相检举……

难道张家兄弟真会蠢到自相残杀的地步?老二举报老大,也可能是太后所授意,或者背后有什么高明的谋略吧。

徐阶不知道的是,锦衣卫的行动全在朱浩的号令之下,自然朱浩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了。

到了第二天,一份有关兄弟俩互相检举揭发的上奏,就传到宫里。

张太后得知后很生气,当即派人把朱四叫了去,要对儿子好好训斥一番。

“……皇儿啊,你可是说过,要替哀家解决这麻烦,还要帮你两位舅舅脱罪,怎么事到临头,让他们互相揭短?兄弟不和,不是让满朝文武看笑话吗?派去查案的人,怎么做事的?不会是故意搅浑水吧?”

张太后到底派了人前去监督问案。

在朱浩的“循序善诱”下,张延龄先揭发张鹤龄,这也是张太后派去小太监亲眼所见,所以小太监回宫后,在张太后面前可没说朱浩好话。

朱四道:“太后,一切都公事公办,两位国舅互相检举揭发,儿实在阻拦不得,儿一直都压着此事,没对外声张。”

张太后急道:“那你赶紧把人放了啊!”

朱四坚定地道:“事情闹到这份儿上,放人只怕会让朝廷颜面扫地,朕不得不对两位国舅小惩大诫,以安人心。”

“你要惩罚你两个舅舅吗?你真是……太让哀家伤心了!”张太后表现出失望的样子,想给儿子一点压力。

但现在朱四一点都不在意张太后对他的印象如何。

一个坚定要为自己亲生父母争取名位,一直要争取脱离过继子身份的皇帝,怎会念及这位过继老娘的好?他先前对张太后礼重,不过是怕失去皇位而已。

现在张太后的盟友杨廷和都已经滚蛋了,凭张太后一人之力,想废黜他谈何容易?何况他还有朱浩这样的能人相助。

朱四现在可算是硬气起来了。

朱四道:“朕不过是在维护大明朝廷体统,朕相信列祖列宗也希望朕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太后请见谅,朕只能答应,不杀他们,也不过于惩罚,只是让他们吸取教训,将来可以安心为大明做事……甚至朕还可以保住他们的爵位。”

张太后本来很生气,但她又是个懦弱的女人,尤其现在看出来了,这位过继子好像已逐渐失去控制。

当听到朱四说,只是让两个弟弟吸取教训,连爵位都可以保全时,张太后似乎又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不然能怎样?

跟这个儿子生闷气?结果呢?以后不再见儿子了?

如果张太后是个会管教儿子的女人,会管教弟弟的姐姐,也不至于会有个朱厚照这样无法无天的儿子当皇帝,也不至于张家兄弟一直在朝中为非作歹了!

“那你……要善待他们。”

张太后最后可怜兮兮地说道。

朱四道:“太后就放心吧,这次的事也是因为两位国舅互相揭发而生,去问案的人还有从中挑拨的嫌疑,朕会让两位国舅没事的!”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