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665章

作者:天子

“嗯。”

朱浩点了点头,他终于明白为何今天杨慎要带叶桂章来,而不是余承勋。

余承勋是杨廷和的女婿,乃杨党核心人物之一,而叶桂章虽然跟杨党走得近,却没人敢打包票说他就是杨廷和的人,朱浩跟一个翰林院的旧同僚有来往,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妥。

杨慎却像对朱浩依然很倚重般,用鼓励的口吻道:“敬道就算到了吏部,也要好好做事,争取几年内可以升迁。我还有旁的事,其他的情况就让少峨跟你说吧。”

杨慎未多赘言,起身跟朱浩作别。

朱浩本要送其下楼,却为杨慎阻止。

等人走后,叶桂章大致跟朱浩说明了一下情况,有关杨廷和派系对朱浩未来官职的安排:“……或是让你去吏部为员外郎。”

朱浩以刑部郎中的身份卸任永平府知府,回到京城应该也是以此官职来进行平调或是升迁,以朱浩在朝的资历,升迁不太可能,平调却是应当的。

可现在却让朱浩去当吏部员外郎,分明就是说,你的资历尚不足以当正五品的六部郎中,让你先当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应付应付吧。

朱浩问道:“吏部有员外郎的空闲官职给我?”

不同于户部、工部这样机构臃肿且庞大的大部,吏部和礼部一样,属于六部中的“小部”,说白了就是人员少,机构简单,跟户部动辄十几个郎中、几十个主事不同,吏部员外郎一共只有一个职位。

也不是说不能安排,要是朱浩被调为吏部员外郎,而恰恰吏部员外郎的职位上有人,那朱浩又要成为添注的官员。

如之前朱浩在刑部当郎中也属于添注,反正提供给朱浩的职位就是个虚职。

不给你正式的官缺,只是给个职位,你要是想拿实职就得接受朝廷的调遣,到地方上为官……这大概就是杨廷和派系想把朱浩逼出京城的一种手段。

你孙老头不是打算把你女婿留在京城当官吗?

那就不给他实缺,吊着他,等过几个月,看他是愿意去当湖广提学副使,还是愿意当个有名无实的吏部员外郎!

叶桂章的回答很直接:“没有。”

朱浩笑道:“那意思是说,我回到京城之后,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

叶桂章摇头:“大概你还是要先回翰林院待一段时间,等时间差不多了,我再带你去吏部报到,你可以直接去拜见吏部乔部堂。”

虽然只安排你当添注的吏部员外郎,但给你的礼遇却不低,你能直接拜会最高上司,体现出朝廷对你的重视,吏部的人你想见谁就见谁,就是不给你实缺,反正就是以各种方法逼你心态失衡,主动提出外调。

……

……

朱浩没太当回事。

反正早就料到杨廷和会出阴招,应对并不急于一时。

当天下午,朱浩回家简单安顿后,见到了匆忙出宫来的朱四。

好朋友回来,朱四分外激动,拉着朱浩就要一起去吃火锅。

张佐提醒:“陛下,这天实在太热了,还是不要用火锅这样温热的膳食,不如……吃一些清淡的,您最近不是老上火吗?”

“说起来也是,最近一直牙疼,真是要命。”

朱四抱怨起来,“上火还不是因为朝堂上那些人不省心?对了敬道,姓杨的又上奏请辞了,这都第六次了,是不是该同意了?”

杨廷和第六次上疏请辞。

看起来其离心非常坚决。

朱浩道:“再等个一到两次,差不多就可以了。”

朱四笑道:“一个月连续上疏六次,那估计再来两次,也就十天八天的事情……朕都想好明天在朝堂上怎么说了,就说朕离不开杨爱卿,但若是爱卿你实在力不能支,务必要在走之前帮朕把一切安顿好,这样一来别人就都知道,其实朕是希望他早些滚蛋的。”

朱浩笑了笑,没有批评朱四这些故作聪明的小伎俩。

堂堂九五之尊,要跟自己的臣子斗,不用搞什么明争暗斗那一套,有时候直接点明也可以。

小动作太多,反而显得皇帝太过小家子气。

“对了,知道敬道你要回来,最近几天,有一些奏疏朕留中没有下发,现在全交给你处置了。”朱四道。

朱浩摇头:“今天臣还要去见孙部堂。”

“见他?你们不是刚见过了么?其实朕也想去城门处迎接你,但听说孙部堂一早就去了,朕反而不能露面……哦对了,他跟你说什么了?”

朱四提到孙交,语气有些不悦,大概是最近孙交没有过多附和他这个皇帝的意见。

身为皇帝,朱四心胸却不开阔,他之所以重用孙交,不是看在其能力有多高,更多是看在其是心腹大臣的老丈人面子上……你在朝堂上不多帮朕说话,凭什么让朕对你另眼相看?

朱浩叹道:“被杨用修打断了,杨用修让叶桂章跟我说,准备让我去吏部当员外郎,但好像之前没有透露任何风声。”

朱四一张小脸涨得通红,握紧拳头,重重拍在桌子上:“这是准备绕过朕,随便安排你官职吗?敬道,要不你直接亮明身份,朕让你当翰林学士!看谁敢跟朕对着来!”

朱浩摇头:“吏部员外郎也好,回翰林院当修撰也罢,只要能留在京城,不就一切都没偏离我们的预设轨道吗?现在我们的目的,是要让杨阁老平稳退下去,在这之前,不宜轻举妄动。”

话是这么说,但朱四还是有点不甘心。

总让皇帝为了顾全大局而隐忍,这让朱四有些小情绪。

朕可是天下之主,不是给谁当孙子的。

“今晚臣会跟孙部堂说说,回头试着加速杨阁老致仕,让他走之前,不能在朝中做过多安排。”朱浩道。

朱四眨眨眼:“那就是说,现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姓杨的走之前做的小动作上?要让他最近所做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无论是人事上,还是六部布局,都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嗯。”

朱浩点头,“陛下所说,基本也是臣所想。看似陛下在给杨阁老时间,但其实并不给他留余地,他要退,就一定要退彻底,除了首辅位置他可以留给蒋阁老外,剩下的大臣,有想跟他一起退的,一概不留!”

朱四想了想,眉开眼笑:“刑部那个姓林的,还有吏部姓乔的,哦对了,还有兵部那个……简直是个蠢货!朕每次问他有关西北之事,他都答非所问,朕都不知道他怎么混上兵部尚书这么重要的位置的,先前还那么多人夸他有本事,请问他本事究竟在哪儿?”

朱浩不由汗颜。

彭泽也算是一代名臣,但在朱四眼中,这货能力有这么不堪?

不过想想也是,彭泽上位,更多是因为其跟王琼间惨烈的斗争,杨廷和想利用彭泽来制衡和打压王琼在朝培养的势力,其实杨廷和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很多旧臣,诸如王守仁等官员,现在都因为不同原因相继退了下去。

但说起来,若是一个人是靠派系斗争上位,而不是靠真本事,那他只会继续推动派系斗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没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搞好政绩上,于是兵部就变成了一潭死水。

说起来,现在杨廷和派系的人,彭泽算第一个触霉头的,谁让其在派系斗争中得罪了很多人?再加上其身上也不干净呢?

朱四跟朱浩又聊了一会儿。

虽然朱浩表示,自己回京城并不是为了批阅奏疏,甚至今后思贤居的功能可以淡化甚至取消,但朱四还是执意让张佐当晚把奏疏带过来。

“……敬道,你要理解朕,朕也想轻松几天,有你在的时候,朕感觉做什么都轻松,不用去想那些糟心事。但凡你不在,那些破事,朕光想想就头疼。你下午要去见孙部堂,由着你,等你回来后再批就行!朕终于放假喽!”

朱四脸上的轻松自在不是装出来的。

有了朱浩,朱四就可以当个逍遥皇帝,优哉游哉,既不用劳心劳力,还能在朝堂上把那些大臣斗得焦头烂额。

既然有人帮他做事,甚至做得比他自己还要好,且他完全信任这个人,有什么道理不用,而要自己往前冲呢?

当明君?

谁都觉得自己在当上皇帝后一定会勤勉克己,但真正坐到那位置上,更多却是想大权独揽、过那种一呼百应且不受苦受累的快活日子,谁喜欢批阅奏章到凌晨,一天加起来睡不到两三个时辰?

人都是懒惰的,朱四也不例外。

第877章 到了露出锋芒时

朱浩回京,老娘都没顾上去探望,就要先带着妻子回娘家。

到了孙家,孙交让家里人准备家宴,却单独把朱浩叫到书房,准备跟朱浩好好论一些事。

“……杨介夫屡屡请辞,是说,很快他就要退了吧?”

“若是杨介夫退了,是蒋敬之接任首辅?还是说往下排?”

“六部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

孙交的问题又多又杂,朱浩其实没心思跟他解释,唯一有一点朱浩能说的,就是有关朱浩自己的前途。

“……杨用修跟我说,让我到吏部当员外郎,似乎提前便把路铺好了,估摸着三五日内就会有结果。”

答非所问。

很多问题,孙交其实知道答案,但似乎只有从朱浩嘴里说出来,才能让他放心下来。

孙交听到这儿,先是沉默一下,旋即又用热切的目光望着朱浩:“你是想继续留在翰苑?或是进户部?让老夫替你去说说?”

朱浩摇头:“我跟孙老提此事,就是通知一声,我觉得在吏部挂职没什么不好,多在不同的衙门走走,就当是历练了。”

闻听此言,孙交不由给了朱浩一个白眼。

“朝中事务,你不想跟老夫提是吧?那问问伯虎的事情,你总肯说吧?伯虎说是去了西山,到现在都没音信,还有人说,若杨介夫退下来,伯虎就会入阁,你怎么看?”

杨廷和要致仕,有一人获益最大。

那就是新皇派系的中坚——帝师唐寅。

朱浩摇头:“没谱的事。”

孙交道:“希望如此吧……伯虎是有才华,但距离入阁远得很,我看若是杨介夫走了,内阁就这四个人,谁都不要动。哦对了,杨介夫走后,陛下准备将你安排何处?”

问题不断,先从大事谈起,再往新皇身边人,以及朱浩身上牵扯。

朱浩还是摇头。

孙交也不气馁,一个问题寻不出答案,那咱就换一个,在他看来好像朱浩身上藏着很多秘密,好像朝中每件事都能跟朱浩牵扯上关系。

……

……

朱浩当晚带着孙岚回家。

临近家门,夫妻二人下了马车散步,大热天,京师街路没有宵禁,行人不少,尤其是一些热闹的地方,戏楼、书场、茶馆云集,听书听曲的人很多,这时代只有大城市的人才会过夜生活。

朱浩夫妻身边有大批护院保护,几乎全都是便装锦衣卫。

孙岚说了一下,有关朱浩走后家里的情况。

或许孙岚也知道,朱浩只是把她送回家,随即就会离开,现在不说,下次再见到丈夫不知要到何时。

“……娘还好,总记挂你,时常问及,但因无家信,也没什么好跟娘说的。”

孙岚说到这儿,面色带着些许遗憾。

朱浩点头,目光看向前方。

那儿正有一堆人簇拥着听书,距离朱浩的府宅大门二百米都不到,说起来朱浩置办的宅院门楣并没有多显贵,或许在他得势后,该换个达官显贵聚集之所,这样才能清静些。

“老爷今日在哪里过夜?”

将到家门口时,孙岚问了一句。

“哦,陛下那边有事,让我去处理一下。”

朱浩并没有隐瞒。

走之前他就对孙岚挑明了,自己就是皇帝亲信,所以不用想以后杨廷和倒台,是否会牵连到朱家的问题。

孙岚道:“父亲一定跟你说了很多朝事吧?父亲好像对你的事很关心。”

“嗯!?”

朱浩回过头,正好跟孙岚的视线撞上。

孙岚随即将头转向一边,没有跟朱浩长久对视。

朱浩微笑道:“娘子,家里辛苦你了,这个家正因为有你,才有个家的样子。”

孙岚对丈夫突如其来感性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时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回答。

尤其是“娘子”的称呼,孙岚还是第一次从朱浩嘴里听到,倍感亲切。

“不过还是要先顾大家,再顾小家,你我还年轻,不着急于贪恋那关起门的悠闲生活,所以这两年,可能我多忙于公务,家里事就拜托娘子你了!”朱浩微笑着说道。

孙岚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只能微笑以对。

家门就在前边,夫妻二人眼看就要作别,孙岚眼神中多少有些遗憾,但她还是非常识大体,没有闹别扭。

正如朱浩所说。

小两口以后的日子长着呢,何必在乎一时的得失呢?

……

……

朱浩回京第一晚,又忙了个通宵。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