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64章

作者:天子

“这……怕是有所不妥吧?”公孙衣其实也想留在王府吃饭,能给家里省一顿有什么不好的?

朱浩见公孙衣脸上又是中午那副对食物无比向往的神色,劝慰道:“王府饭食并没有定时定量,你是先生,也算是王府中人,吃过晚饭再走有何不妥?先生跟我们一起去吃吧……”

这下成了朱浩盛情邀请公孙衣。

公孙衣推辞不过,其实他早就心向往之,顺水推舟地跟着朱浩、京泓一起来到食堂,此时晚饭尚没有正式开始,不过等着连吃带拿的侍卫已聚集不少。

对于公孙衣的到来,没人有大的反应,毕竟这是王府新教习,哪怕只是个临时的,在这儿吃饭也无可厚非。

再说了,以他们的身份,哪里有资格出言反对?

反而是公孙衣很惭愧,对于读书人吃不属于自己的那餐饭觉得很丢脸。

但等朱浩送来三盘菜肴及一大碗米饭,所有的愧疚都消弭于无形。

三道菜分别是梅菜扣肉、炒酸豇豆和蒜蓉菘菜,都很下饭,公孙衣再也不顾形象,端起足足盛有半斤米饭的海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米饭就干完了,他不好意思地看向朱浩,朱浩又起身去给他添了一碗。

朱浩只盛了二两米饭的碗里还剩下一小半时,公孙衣居然又干完一大碗饭,到这时他终于确定,公孙衣原来是个饭桶!

“公孙先生,慢点儿吃,没人抢你的……你不知道,王府晚饭一向紧张,如果早晨来早些,早饭倒是经常有剩余。”

朱浩不但鼓励公孙衣留在王府吃晚饭,言下之意你一天三顿饭都别客气。

京泓则稍微有些意见。

以往晚上食堂这边就经常饭菜不够吃,现在凭空多出一张嘴,还是一个饭量很大的家伙,那以后他跟朱浩的定量肯定会被公孙衣分走很多,想吃饱就更加不容易了。

公孙衣听了此话,颇为心动。

自家事自家知,进王府教书看起来美好,却不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王府一旦请来高水平的教习就会把他撵走,每月八钱银子看起来多,但能挣多久是个问题,说不定一个月都不到就到头……

这白食,不吃白不吃。

吃过晚饭,眼瞅着还有人络绎不绝进来,食堂里饭菜尚有剩余,朱浩又去打了一碗饭,跑回西院宿舍拿来食盒,装上后让公孙衣带回去,虽然饭菜不多,但让他家里的老母亲和妻子对付一餐不难。

“这……怕是不合适。”

公孙衣口是心非,嘴上说不要,手已把食盒提到手上。

朱浩笑道:“能给家里省点口粮不好吗?我到王府来读书,其实也给家里省下不少口粮呢。”

京泓顿时用“你骗谁”的眼神看了过来?

就你朱浩家还缺口粮?

蜡烛都是一篓子一篓子往王府带,馅饼更是大肉馅的,感情你自己不饿,慷他人之慨,知道我带的干粮少,打算让我晚上吃不饱,一整夜都挨饿是吧?

公孙衣很高兴,点了点头,望向朱浩的目光满是感激。

认识不到一天,公孙衣就觉得朱浩是个好学生,看来中午跟朱浩掏心窝子说话还是有回报的,这不朱浩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他来吃白食?别人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而他这是王府有人好连吃带拿。

……

……

将公孙衣送走,天色已暗淡下来。

京泓气愤不已,却又因为跟朱浩的矛盾不想主动开口,回到宿舍后,朱浩不紧不慢地问了一句:“今晚出王府去听书,去不去?”

听到要去听书,京泓满盈的怒火瞬间下降。

但他还是不想理会朱浩。

“有新说本,不去算了。”朱浩道。

京泓终于忍不住道:“去!”

如果只是去听《说岳》,或许他还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原谅朱浩,但听说有新学本,那他跟朱浩的芥蒂就可以暂时放到一边。

二人这次出王府大门比较早,出来后朱浩明显感觉背后有人跟着。

这些跟踪的人明显都是生手,不懂得借助地形地貌隐匿身形,走路躲躲闪闪,自以为不会被发现,但其实朱浩每次出来都会小心留意,至少他要知道当下王府对他的态度如何,若是跟踪……

恐怕主要是看他会不会去跟王府的内应见面,看看接头人是哪个。

朱浩在去书场的路上就在想:“那几个典仗明明都不在城里,王府现在会担心我去跟王府内应见面?还是说仅仅因为王府刺探到我要代表朱家去跟林百户的线人见面,对我的戒备等级也随之提升了?”

……

……

当天书场讲的是《西游记》。

这是朱浩写的第二个说本,因为是第一天说,群众基础不知如何,朱浩想来看看“首映”情况。

京泓哪儿知道《西游记》的精彩,顿时有些后悔,他以为出来听的是《射雕》,不由恨恨地瞪了朱浩一眼。

但朱浩好像早就知道他有意见一般,在他瞪过来时,侧头看去,两人视线正好在空中撞上。

“如果真讲郭靖的故事,你前面都听过了,总不会想来听第二遍吧?”朱浩好似京泓肚子里的蛔虫一般,连他想说什么都知道。

京泓仔细一想,也是,听个新故事不是挺好?

可问题是最近他听的故事,没一个有结尾,全都是半拉子,只听了个开头就没下文……让人觉得心里痒酥酥的,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此时台上已经开讲。

朱浩坐在那儿,吃着瓜子喝着茶水,完全就是个大少爷做派,这可辛苦了背后两个盯梢的王府侍卫,吹着西北风立在人群中,还得时刻盯着,防止错过朱浩跟人接头的重要时刻。

在场听众对于《西游记》第一场书的热情很高,这是有了之前的群众基础,大家抱着很大的期待来的。

之前的《说岳》讲得太好,招揽了不少忠实听众,再加上《西游记》作为华夏四大名著,当然有其独到之处,神怪故事在民间更有市场,第一回 还没讲完,说书人已经被叫好和掌声打断了好几回。

“时候不早,咱们该回去了。”

没到二更天,朱浩就招呼京泓走。

京泓皱眉:“还没讲完呢,着什么急?”

朱浩道:“回去我给你讲,这几天王府戒备加强了,如果回不去的话,那可就麻烦了,大冷天的晚上我们到哪儿睡?别给那些侍卫找麻烦,指不定他们就会给我们使绊子。”

京泓似懂非懂,但朱浩说了回去单独给他讲,他也就欣然接受了。

回王府时,他真切感受到了朱浩的“先见之明”。

敲门半天,都没人开。

里面明明有影子晃动,却没人应声,故意让他们在门口等着,让京泓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紧张……

如果进不去王府,被家里人知道,那真要倒大霉了。

好在朱浩拿出贿赂手段,许诺会给酒钱,终于有人忍不住来开门。

“几位侍卫大哥,想喝酒以后跟我说,何必这样呢?如果不想我们出去的话,可以提前打招呼,就是耐不住寂寞想出去听听书……”

朱浩塞了十几文钱给连侍卫,随后一脸委屈地说道。

连侍卫道:“你小子不是说你娘病了?”

朱浩道:“那也不能天天病啊……我出去听书,找个借口而已,当真了?”

“哈哈哈……”

一群侍卫哄然大笑。

这些人就是一群粗鄙汉子,没什么文化,贪财好色,喜欢看热闹起哄。

“臭小子,就知道你没安好心,滚吧!”

连侍卫嘴上骂着,手里却掂量刚到手的铜钱。

朱浩和京泓回到屋子,京泓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今天侍卫会找麻烦?”

朱浩道:“我出来前算了一卦,卦象说会如此……你信吗?”

换作以往,京泓肯定会说我信你个大头鬼,但这次他却惊愕地问道:“你……你真懂堪舆之术?”

“我说京泓,你怎么也神神叨叨起来了?这不明摆着的事情么,最近王府中那些管事的典仗都不在,这群小鬼比阎王还难打发,有机会盘剥我们,他们会不下手?今天那么顺利就让我们出去,摆明准备回来时给我们找麻烦……唉,你还是疏于观察呀!”

朱浩的话,令京泓陷入沉思。

他想了下,跟随朱浩出王府时,的确太过顺利,那些人当时窃窃私语,似在商量什么阴谋。

针对他二人最大的算计,不就是让他们出得去回不来么?

“朱浩,没想到你能观人于微,事情看得这般准,看来以后我要跟你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京泓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第77章 祝你倒霉

公孙衣的到来,让学舍多了些勃勃生机。

因为公孙衣没有教学经验,年轻,不懂得板着脸装深沉,亦或是他怯弱的性格所致,不敢跟王府中的贵人争论,作为教习,混得就像个伴读书童一般,课堂上讲课都不敢太大声那种。

不过有一点跟之前不同,那就是学舍就此有了常驻教习,暂且不需要朱浩授课,学习生活似就此步入正轨。

过了几日,到了八月二十三傍晚,这天散学回西院的路上,朱浩见到了许久不见的陆松。

陆松迎面而来,见到朱浩后不动声色地继续迈步向前,擦肩而过时抛下一句话:“事已解决,不必担心。”

朱浩心里一动。

这话的意思,莫非是他收到妻子范氏的通知,通过一些鲜为人知的方式,圆满地解决了麻烦?

如此一来,自己八月二十五回家后,不用担心再被家族安排去见王府密探了吧?

真的这样顺利吗?

朱浩心中仍旧带着不解。

此时陆炳跑了过来,兴奋地扑进陆松的怀里。

父子二人感情很好,从小到大陆炳都将父亲当作榜样。

虽只是小别,却是陆炳记事以来分开最长的时间,别提有多亲热了!

“陆典仗,今日是你轮值吗?”

朱浩回过身,笑呵呵地问了一句。

即便朱浩不细说,陆松也明白,朱浩这是对他发出暗示,晚上找个时间叙叙话。

陆松道:“今日调休,小炳,晚些时候你跟娘亲一起回家……你跟她说,之前外出公干爹爹耽误了不少事,今日暂且回不去。”

“哦。”

陆炳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

……

入夜后,朱浩跟京泓一起在烛光下读书。

朱浩拿出一个说本,晃了晃道:“这是孙猴子后面的内容,你看不看?”

京泓眼里爆发出精光,却又不好意思直接伸手去拿,朱浩随手将说本扔到他面前,道:“看完记得还我,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问我。”

“不需要。”

京泓小小年岁,居然混到看大书的地步。

朱浩趁机来到外面,此时陆松已有意把侍卫调开,从容地回到院子说是要喝水,其实是单独跟朱浩会面。

“陆典仗,你这样来见我,非常危险……万一王府派人盯着呢?”朱浩的话,更多是在试探。

陆松道:“我暗地里通知林百户出事了……林百户便设局跟韩典仗相见,果不其然被王府的人察觉……”

朱浩皱眉:“你害人?”

陆松义正词严:“我没害他,他之前一直收林百户的银子,却不给锦衣卫做事,而且即便他出事了,不过是被王府调走……你知道一旦我出事,影响有多大吗?”

言语间他很生气,更多是气自己被人操控命运无法挣脱。

朱浩终于明白为何陆松可以安然无恙归来,原来是跟林百户商量好,来了个将计就计,找个人背黑锅,就此把怀疑推出去。眼下兴王府已查获典仗中的叛徒是那个姓韩的,自然不会再怀疑到陆松身上。

“朱浩,我想问问你,你怎么知道王府怀疑我的?林百户对此也不太明白。”

陆松顺带抛出心中的疑问。

朱浩道:“我猜林百户和朱家这边,埋伏有兴王府的眼线,只是不知道是谁,那边朱家刚通知我说回头跟林百户安插在王府的探子见个面,还说对方是个典仗,几个典仗就同时被调走,事情是不是太过凑巧?”

陆松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你怀疑谁?”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