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593章

作者:天子

“真是个好天气。”

朱四看了看头顶的大太阳,笑眯眯道,“朕想出去走走,好好欣赏一下外面的风景。说起来,好些日子朕没听戏了。”

张佐陪笑道:“陛下,眼下京城内,殿试尚未完成,不用急着出宫吧。”

朱四瞪了他一眼:“你是想说,因为殿试没举行,京城很混乱,是吗?那些可都是斯文的读书人……再说了,落榜的举人应该都踏上回乡的路途了吧?还有几个留下来?考中贡士的人,毕竟是少部分,出不了大乱子……哦对了,我还没问朱浩,这批贡士中哪些人堪当大用。”

张佐笑容变得苦涩起来。

皇帝真是什么事都听朱浩的。

现在连用人,也要完全倚重于朱浩?

可朱浩作为上一科状元,又没有在吏部供职过,对朝中大臣的能力,会有清楚的认知吗?再说了,这次皇帝只是关心本次准进士谁能力强……朱浩又没参与过会试出题和阅卷,也没跟这些士子接触过,怎会了解那么多?

“走,今天朕不干别的,早点出宫……朕想跟朱浩好好玩玩。再把三姐叫上……最近母后一直催促朕给她选个好驸马,真让人头疼啊。”

朱四不说,张佐差点儿忘记了。

朱三依然云英未嫁。

朱三乃正德元年生人,今年周岁已经十七了,在这时代,绝对是大姑娘。

难怪老太太会着急把她嫁出去。

张佐试探地问道:“让长公主跟朱先生见面……会不会不太好?”

“嘿嘿,朕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没关系,不这么做,怎么让三姐彻底死心?敬道已经成婚了,除非她愿意当小妾……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室的颜面还是需要的……她先前跟朕嚷嚷,说要出家当道姑,真不知她是怎么想的。”

朱四提到这个姐姐,一阵摇头,语气中满是遗憾。

真是一遇朱浩误终身啊。

谁让朱浩那么优秀呢?

而且朱三跟朱浩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朱浩幼年时,还从潭水里把朱三救上来,这件事别人不知道,朱四作为弟弟,当时可是亲身参与者,他记得很清楚。

……

……

朱四见到朱浩,已是午后。

朱四自己跑去火锅店,没要包间,就在底楼大堂里大快朵颐,甚至连个验毒的环节都没有,把张佐和随同的骆安等人担心得不行。

“真是大惊小怪,你看朕吃饭到现在,不活蹦乱跳的?他们又不知道朕的身份,还会毒害于朕不成?反而是宫里的膳食,朕才担心呢,谁知道那些做饭和送饭菜的太监、宫女,心思怎样的?”

朱四带几人回到思贤居,嘴里一直在絮叨。

最近他很少出来见朱浩,除了跟皇后和后妃说话外,其余时候也就在朝会上说两句。

但因为他高高在上的身份,与人对话不可能是那种平等的态度。

朱四虽然当了皇帝,但也感受到一种孤家寡人的孤独,很需要交朋友,而朱浩就满足了这方面的需要,只有在朱浩面前,他才会显得随心随性,毫不拘束。

“敬道,你来了?”

朱四正说着话,看到朱浩从门外走进来,立即热情洋溢地打招呼,“朕刚去你的火锅店吃过饭……真香!可惜你火锅店客人太多了,朕吃完想多待一会儿听听食客说什么都不行,真扫兴。”

朱浩道:“火锅店要赚钱,全靠翻台率高,中午时通常一张桌子要坐两轮客人,想来伙计见您吃饱喝足,却占着位置不动弹,这才赶客……下次陛下想吃火锅,直接叫人送火锅锅底和食材到这边就行了,不用那么麻烦。”

朱四嘿嘿笑着:“那不一样,朕想感受一下民间百姓的生活,在那儿吃,格外香。伙计不知道朕是谁,态度不卑不亢,赶客情有可原……哈哈,想想就好笑……”

朱浩叹道:“陛下出宫在外,行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些。”

“没事,真有人对朕不利,那也是你的事,谁让你的火锅店里有人心怀不轨?算了,跟你开玩笑呢。”

朱四心情很不错,眉飞色舞地转变话题:“阳春三月,本以为北国的天气会很冷,谁知走在街上,阳光撒在身上,浑身暖洋洋的,真舒服。街头街尾柳树抽条儿,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春意盎然,赏花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多了起来,一个个花枝招展的,看着就心痒痒。”

此话一出,周围几个听众心中都是一阵恶寒。

眼前的小皇帝,有往正德帝胡作非为方向发展的迹象。

要知道如今这民间女子敢从家门里走出来,抛头露面,开春时节还能稍微装扮一下,就因为她们知道大街上强抢民女的正德皇帝已经死了,若是先帝在,谁敢这么行事?

朱浩道:“京师之地,民风本就相对开放一些,越是封闭的地方,民风越保守。另外,女人愿意出门,也代表京城治安大幅好转,民众出行有安全感。不过,陛下还是少在民间走动,这人多眼杂……安保方面很难顾全。”

“哎呀,说这些干嘛?朕不想听这些说教……哦对了,不是让人去请唐先生了吗,他怎么还没来?”

朱四问一边的张佐。

张佐道:“回陛下,唐先生那边派人前来传话,说现在他已然是众矢之的,出门容易被人认出来,若让人知晓他去了何处,只怕不利于隐藏陛下行踪。”

“哦,也对,他现在是跟以往不同,如朱浩形容的那般……他现在可牛逼了!”朱四骚话张口就来。

“这……”

张佐不知该说什么好。

当皇帝的,哪能这么随心随性呢?

……

……

几人坐下后,只有朱浩可以跟朱四对桌而坐,算是平等的关系。

朱四上来就问及有关东南海防之事。

“……你只说会出事,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吧?”朱四问道。

朱浩道:“以臣猜想,再过一个多月,倭国两批进贡、互市的使臣,就会抵达宁波市舶司,他们可能会因为争朝贡权而起纷争,甚至大打出手,南京那边只能委托地方卫所和官府打理……现在想要直接委命和嘱托,只怕很困难。”

朱四叹道:“若真如你所言,那可就糟糕了,不是说,先前南京守备徐鹏举,已算投靠朕了吗?”

朱浩很想说,现在你虽然贵为皇帝,但手还延伸不到江南去,那些勋贵可比想象的还要难缠多了,当下委婉道:“事情没发生前,很难提前预防,咱们只能尽量减少损失,同时看看后续如何弥补。”

朱浩所说正是历史上嘉靖二年所起的“争贡之役”,这场因为倭国两大势力为了互市而争夺的战事,本来只是两方大打出手,最终却演变成了在大明境内的火并,进而影响后来几十年。

后续倭寇之患,主要也是因此事影响,大明只留下广州市舶司,倭国再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跟大明做生意有关。

当然也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并起,太多的失败势力头领带领武士流窜大明沿海有关。

朱浩总不能去跟这时代的人讲未发生的事情,况且也未必一定发生,只能提醒小心些,看形势最终如何发展和演变。

第779章 走火入魔

朱浩再一次见到了陆湛卿。

这是朱浩回京师后,第一次跟陆湛卿会面。

眼下的陆湛卿,看上去比先前更加成熟美丽,诱惑十足。

她见到朱浩后,以妾礼相待,随后就在朱浩面前拿出了一份文稿。

“……这是诛奸臣的告文,妾身平时闲来无事,在闺中编撰,望公子斧正。”陆湛卿恭恭敬敬地把文章交给朱浩。

朱浩大概扫了一眼。

文辞算不错。

但满篇都给人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朱浩并不觉得陆湛卿有必要把家族仇恨这般时刻牢记在心,要说杨廷和害了陆家,还不如说是陆完当年自己走上歧途。

可能陆湛卿也只是想为陆家的没落找个能让自己心安的理由,就把一切罪责都归到杨家迫害上。

朱浩道:“你传话让我过来,就为跟了我说这个?”

朱浩面色不善,随手就将文稿丢到桌上。

陆湛卿期待的脸色为之一僵,很快一双明媚的双眸便蒙上了一层雾水,倔强地道:“公子就没想过如何对奸臣出手?陛下励精图治,朝事不该令奸佞把持。”

“行了!”

朱浩霍然起身,“若你一心为了复仇,那我认为大可不必,杨阁老在朝的确没多少时间了,你做这些……只会令矛盾激化,对其离朝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意思是,你别瞎添乱了。

杨廷和该滚蛋自然就会滚蛋,但真要以皇帝的名义治其罪,那这事就不可能尽快平息,别到时候真惹出什么事端。

陆湛卿小嘴微抿,显得很不甘心,却还是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如果没旁的事,我走了。”

朱浩只是跟陆湛卿匆忙见上一面,就要离开。

陆湛卿问道:“公子,听说奸臣之子,今年考上进士了?”

朱浩点头:“准确说,再过几天,他才是进士……明天就是殿试之日。”

陆湛卿目光灼灼:“那有何办法,能让其考不上?”

真是个锱铢必较的女人,也可能是杨惇当初给她的压力太大,让她觉得差点成为仇人之子的禁脔,也正因为如此,她对杨家的仇恨才会这么大。

“除非他爹死了,再或他自己死了,不然的话……这事还是别想了,顺其自然吧。只要他父亲退下去,他在朝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说到这里,朱浩不由幽幽一叹,“女儿家,还是多想想温良恭俭让的事情,少去琢磨家族仇恨,你应该是闺中的大家千金,阳光开朗,而不是为复仇而活的女人,浑身都带着黑暗气息,那样不好!”

……

……

陆湛卿的变化,多少让朱浩有点唏嘘。

跟孙岚不同,朱浩没有跟陆湛卿安排什么事做,本来他想过把其安排到工坊做事,但问题是如今孙岚已在那边,再把陆湛卿引介过去,怎么介绍二人相识?

现在杨廷和还没倒台,陆完的孙女,这个身份本身就极度敏感,再加上杨惇一直在派人找寻陆湛卿的下落,大概杨惇也不死心自己的梦中情人就这么跑了,尤其本来应该是唾手可得的女人。

女人没事情做,成天就会胡思乱想,这都走火入魔了。

在朱浩看来,还有个几乎走火入魔的女人。

那就是朱三。

听说最近这段时间蒋太后为女儿挑选夫婿,结果朱三态度坚决,非朱浩不嫁,若嫁不成,就去当道姑。

这倔脾气……

让蒋太后分外恼火。

都是当长公主的人了,还这么偏执任性,要是被外间知道,原来这个到了年岁还没张罗婚事的长公主,一心惦记着有妇之夫,那事情可就热闹了。

好在朱三的任性没有对外张扬,所知仅仅涉及张佐、唐寅和蒋轮,当然朱四和朱浩都是知情者。

“……朱先生,先前陛下没好意思当着您的面说,您看给长公主选个怎样的驸马,能让其收心定性?”

张佐这天来给朱浩送奏疏的时候,以求教的口吻征询朱浩的意见。

朱浩道:“张公公,你这是开玩笑吧?长公主的婚姻大事,是我应该干涉的吗?”

张佐摇头苦笑:“有些事,怕非要您亲自出面不可……”

无须赘言,其实张佐也很为难。

兴王府上下,谁不知道朱三任性妄为?

自小被家里当男孩养,以至于身上有很多男子特质,独立有主见,配合女孩子的刁蛮,就成了当下近乎无解的任性状态。

“此事,我看还是让太后多征询一下女官的意见,不行的话,让礼部初选个名单呈送到宫里。”

朱浩说到这儿,也无奈摇摇头,“我能说的到此为止。也劳烦张公公,以后不要带她到思贤居来,跟她见面,我完全不知该说点什么好,光是想想就发愁啊。”

朱浩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被众多女人惦记的香饽饽。

朱三可不是朱浩的理想型,刁蛮任性,倒是符合说本里郡主或者公主的特性,唯独不适合当贤妻良母。

朱浩还是想脚踏实地,哪怕未来纳妾,也是要纳色,朱三的模样……小时候倒是挺可爱,现在也就那样,算个八十分美女,绝对不属于绝色佳人的范畴,朱浩只是想跟她当朋友而不想关系上更进一步。

当然跟长公主当朋友也不是什么好选择,那最好就是,以后当个曾经认识过的陌生人吧。

……

……

杨廷和这边。

发生有关孙交谏言减少东南海防开支之事后,一切如常。

孙交果然呈报了一份详细的东南海防预算计划。

该怎么用,如何能尽量把调拨的钱粮用到实处,还有如何节衣缩食……总之孙交给出的数字,多增加六万五千两调度,以填补东南海防的空缺。

说是多调拨六万五千两,其实就是调拨六万五千两。

因为本身海防用度,是靠地方官府和卫所自行筹措,高也达不到布政使司级别。

海防本来是南户部财政开支的重要项目,但因为大明开国一百多年时间里东南一直都没出什么大纰漏,最多是打打零星的海盗,以至于南户部也将筹措钱粮的任务逐渐交到地方官府,后来就是各卫所自行筹措。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