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568章

作者:天子

结果就传来消息,说是锦衣卫已到翰林院门口,正对着名单抓人呢。

朱浩作为“首席发起人”,当然要被问罪,而且绝对是罪名最大的那个,当即就有锦衣卫进来,要将朱浩拿下。

负责抓人的不是骆安,而是锦衣卫千户王佐。

王佐跟朱浩接触得不多,但很清楚眼前这位是何等角色,眼见那些不识相的锦衣卫要过去把朱浩给按倒在地,赶紧上前喝止:“记住,这里都是我大明的清贵之官员,不到万不得已,不得用暴力侵犯。”

一名手下不解地问道:“王千户,怎么样才算是不得已?”

王佐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遭遇到激烈的反抗,不过相信他们应该不会……各位,上面有御旨下来,请你们到北镇抚司衙门问话,请吧!”

余承勋刚从外面进来,他是前来上工的,见到修撰房几人被拿下,急忙过来询问:“这是怎生回事?”

“阁下是……?”

王佐打量余承勋。

余承勋道:“本人乃翰林院修撰余承勋,敢问你们有何理由来抓人?”

同被拿下的修撰伦以训道:“懋功,乃陛下亲自下旨,或是为先前联名之事。”

余承勋顿时反应过来。

王佐对着余承勋冷笑,这次联名,杨慎有意不让翰林院中亲近他的人联名,为的是尽可能不把这件事往杨廷和身上牵扯,结果现在皇帝下旨抓人,余承勋作为另外一名始作俑者,居然没有在抓捕名单上。

这让在场的人很恼火。

明明是杨慎和你余承勋捣鼓出来的这一切,现在出事了,你们却隔岸观火?感情你们是提前得知做这件事有危险,所以故意让我们出来送死,是吧?

“几位翰林,请吧。”

王佐也算客气,把修撰房几人带了出去。

同时还要去别的房拿人。

……

……

朱浩等人,被拿到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待遇方面……

自然各不相同。

那些平时跟杨慎走得近,或者是喜欢到处钻营,拼命巴结杨廷和的人,直接诏狱大牢伺候,有些边缘人物,则住在软禁官员的单间,不用进牢门,至于朱浩这样的……则直接到后堂见锦衣卫指挥佥事行指挥使事的朱宸。

“朱先生。”

朱宸见到朱浩前来,急忙起身问候,“先前按照您的吩咐,用的乃是旧衙的人,多不认识您,没冒犯您吧?”

抓人本来就是朱浩安排的,现在朱宸还怕在抓捕过程中,对朱浩有所怠慢,无形中就把朱浩得罪惨了,那后果是他无法承担的。

朱浩笑道:“没事,王千户做得很好。”

此时王佐并不在这里,而是在负责继续拿人,北镇抚司镇抚使骆安则负责统筹,也未出现在北镇抚司衙门。

眼下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陈寅立在一旁,他也是王府仪卫司仪卫副出身,可说是未来指挥使的有利竞争者。

陈寅请示道:“先生,现在人拿了,下一步该当如何?”

朱浩道:“当然不能审讯,那会让陛下陷入舆论漩涡……其实这么做就是震慑群臣,下一步……先关着吧。哦对了,给我安排个单独的号子,我在里面也住上两天。”

“这怎么可以?”

朱宸慌忙道,“那样做会怠慢先生。”

朱浩叹道:“做戏做全,既然我是第一个发起联名之人,列在名单最前面,平时又为杨阁老父子做过很多事,当然这时候不能让我过舒心日子。

“别以为外面的人不知道,锦衣卫内部眼线众多,消息很容易就会传出去……再加上随时都可能会有人前来探班,也很容易发现端倪。我正好躲个清静,最好有两条通道能通往我住的牢房门口,这样就算陛下有事来找我商议,也不至于跟前来探监的人撞上。”

“明白。”

朱宸丝毫不含糊,直接拿出北镇抚司牢房的平面图交给朱浩,“先生您自己挑选。选好了,让人把里面收拾一番。”

朱浩指了指比较靠东边位置的一间房,道:“就这里吧,安排人收拾一下,不需要多光鲜,但至少要干净整洁,正好我跟你们说说下一步安排。”

……

……

诸多翰林被抓,连国子监中也有不少监生下了诏狱。

这对京师士子影响很大。

翰林院编修,朱浩的大舅子孙元,在此事中因为听从了父亲的吩咐,没有署名,也就没被下狱,此时却着急万分,急忙跑去户部衙门找孙交。

孙交听说儿子前来,一阵恼火。

朝堂上,他就知道皇帝要拿人的事,现在人真被下了诏狱,儿子没事,女婿却被抓了?

就算孙交明白,朱浩这是使的苦肉计,但还是觉得,这件事闹得太大,可能不那么容易收场。

至于儿子亲自到户部衙门来,他则觉得很冒失,你一个翰林院编修,没事跑到户部来找我,真以为你爹什么事都能解决?

所以孙交直接让人出去传话,让儿子回家等候,他中午回去再说。

孙府。

孙交一直到午后才回来,孙元已等得焦急万分。

“……父亲,敬道他……已被下诏狱,就怕他……会被拷问,此事杨用修置身事外,谁都以为敬道才是主谋。”

孙元着急于朱浩的境遇,异常焦虑。

以往不觉得朱浩是什么亲戚,现在却觉得,朱浩好像跟孙家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孙元已把朱浩当成自己人。

孙交嘴角发出不屑的声音,反问道:“拷问?他自己拷问自己?哼……算了,有些事你不明白,就不要多提了。”

“嗯?”

孙元一脸的问号。

自己拷问自己?

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朱浩是锦衣卫千户之家出身,所以会得到优待?父亲说话怎么含糊其辞呢?

“现在翰苑情况如何?”

孙交问道。

孙元道:“翰林院中,但凡署名的,基本都被拿下了,监生那边,则只拿了几个代表人物……至于科道言官,就算有参与联名的,也基本没有拿下,陛下此番或许是有意针对翰林院中人。”

“哦。”

孙交作为旁观者,对此门清,当下做出恍然状,“针对的是翰林院?不对,为父看来,针对的是杨用修吧?你稍安勿躁,为父会去看看是如何情况……你且把心安回肚子里,当此事从未发生过!”

第748章 第二战场

孙交到底是聪明人,一眼就看出来,杨慎这是被针对了。

你杨用修是发起人,却故意不署名吗?

那这次就拿这群人冒犯皇帝来大做文章,把人下狱,而你杨用修却把自己先给摘了出来,看你将来在翰林院中如何立身。

杨慎得知同僚都被拿下后,便感觉大事不妙,他到东长安街的金鱼胡同院子里等了父亲两个多时辰,终于在日头西斜时,见到了杨廷和本人。

“……父亲,都是儿的错,若非儿没有联名,或许就不会有今日之麻烦。”杨慎向父亲认错。

杨廷和的态度倒还平和,略微讶异:“用修,你怎说此等话?”

杨慎几乎是咬牙切齿道:“儿本来的想法,是不想于此等时候,造成父亲跟陛下间的隔阂,也是为不令有心人以儿的身份做文章。却未曾想……陛下此举,分明便是在针对儿。”

杨廷和满意点头:“你能想到这一层,挺好,难道你联名了,就能避免今日之事发生?陛下的目标不在你,而在为父身上啊。”

杨慎自认错误,觉得是自己牵累那些翰林院同僚。

但其实杨慎很清楚,一切的根源在于皇帝跟父亲的矛盾。

皇帝杀鸡儆猴,不就是做给杨廷和看的?

“经此一事,儿怕是在翰苑中,再难容身。”杨慎一脸自责。

其实杨慎也看出来了。

不管皇帝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或者说同僚是否能理解他的苦心,反正别人下狱,而他在外边好好的,那他作为发起者,就已陷入道德上的极大被动,以后谁还会听他的使唤?

就算有那头脑好的,看出来其实杨慎就是皇帝刻意针对的对象,可问题是,要是你杨慎署名了,可能皇帝就不会借题发挥,偏偏你没有在上边署名,我们才因为皇帝针对你而被连累下狱……

所以无论正反两个方面,都因为杨慎的独善其身,被同僚疏离。

杨廷和道:“此事你不要多想,为父给你个条子,你去北镇抚司衙门打个招呼,让其不要对今日入狱之人用刑,顺带探望一下,做好安抚之事。”

现在杨廷和也怕众叛亲离。

皇帝这招雷厉风行,其实是变相警告朝中那些文官。

别看朕平时对杨廷和的意见采纳颇多,也非常尊重他,甚至想要做点事还被杨廷和给吓唬回去,但终究朕是君他是臣,朕现在用锦衣卫来教训谁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你们少跟杨廷和勾结,不然下一个被拿下法办的就是你们中不识相的那个!

杨慎迟疑道:“父亲,此等时候,若是您亲自过问此事,会不会……”

杨慎觉得父亲太过冒险。

皇帝杀鸡儆你,你居然还梗着脖子往前钻?

你虽然是当朝首辅,但有什么资格过问锦衣卫诏狱之事?

你这么做不是落人口实吗?

杨廷和语气略显苍凉:“事已发生,就算想逃避也避不开,为父的声名不要紧,还是要先顾全那些翰林院的年轻俊杰,他们才是大明未来的希望。”

杨慎闻言,深深被父亲的高尚情操所折服。

这时候父亲明知道自己过问锦衣卫的事,会遭来皇帝的反感,但为了保全那些下狱的文人,父亲还是义无反顾出面,靠自己的影响力,避免那些文士遭受酷刑。

既然皇帝已用雷霆万钧的手段对付杨廷和的手下,那杨廷和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那些人。

君臣等于是在朝堂博弈外,开辟出第二个战场。

……

……

杨慎带着杨廷和的条子,惶惶不安前往锦衣卫北镇抚司。

现在杨慎也很担心。

就算父亲有心相助,就怕锦衣卫那群人不给父亲面子,毕竟首辅大学士的条子多只是在六部以及寺司衙门中通行,过问锦衣卫的事,没有皇帝许可,属于僭越,锦衣卫中如今当家的又多是兴王府出身,他们怎会顾念杨廷和而不顾君王?

可到了北镇抚司门口,递了条子后,杨慎还是顺利得以入内。

甚至由执行此事的锦衣卫千户王佐亲自出来迎接。

“杨翰林,其实您不该来的。”

王佐微笑着说道。

杨慎懒得跟王佐多费口舌,因为他知道,王佐不过是听命办事,这样的人说话能有什么份量?

杨慎道:“带我去见朱指挥使。”

王佐笑着摇头:“抱歉,朱上官不在。”

“那谁在?北镇抚司镇抚使,总在了吧?”杨慎厉声喝问。

王佐仍旧笑着摇头。

大概意思是,你找谁都没用,就我一个人在,这件事现在由我全权负责,你爱咋咋地。

杨慎非常恼火,问道:“你们锦衣卫一次拿下五十多人,可有往刑部呈报公文?他们到底是何罪行?大理寺那边你们可打过招呼?现在人在何处,我要去见一见。”

王佐看出,杨慎就是故意对他置气,以体现出其很生气,或者说是其背后的杨廷和很生气。

用的是威慑的法子。

王佐道:“就算杨翰林有阁老的信件,也只能探望其中一二人,至于诏狱审案之事,还请杨翰林见谅,此等事乃受皇命所辖,卑职不敢擅作主张。”

意思是,我们给你和你爹面子,让你去见一两个人。

但你不要来指导我们做事。

我们是天子亲军,只听命于皇帝,而你听命于你爹,你爹可管不着锦衣卫。

“带路!”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