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469章

作者:天子

张延龄咧嘴一笑:“这是不是说,咱要发财了?”

张鹤龄骂道:“老二,你是没见过银子还是怎的?才几万两就发财了?都说了那煤矿市价都值五万两,不卖个二十万两都是亏的。”

蒋轮用鄙夷的目光望过去。

还二十万两呢,怎么不说一百万两?

你们兄弟俩想银子想疯了吧?

……

……

后续拍卖,逐渐进入正轨。

各方出价者,基本都很克制,连周家参与竞拍,出到六万两后,也都停了下来。

而开出高价压过周家的,正是喊出六万一千两的晋商。

“看来差不多了。”

余承勋见到这一幕,又见半天没人再喊价,冲着杨慎说了一句。

杨慎眉头微皱:“不会如此容易吧?”

现在杨慎已弄清楚谁是己方人,但对于其他喊价的商贾则很陌生,更不清楚谁是皇帝推出来的。

“七万两!”

再一次有人打破沉默,乃是个生面孔,并不为在场之人熟识。

其实这个又是张鹤龄安排的人。

张鹤龄实在忍不住,看自己预期能卖二十万两的煤窑,就要被人六万一千两拿走,自然心有不甘,尽管蒋轮强烈反对,还是让人出价了。

“七万一千两……”

“八万两!”

这种猛蹿一截的出价方式,着实让参与竞拍的晋商受不了。

八万两的价值,明显已超过晋商的心理承受能力。

冷眼旁观的朱浩心如明镜,虽然张家兄弟躲在人堆里没露面,但以他们的贪婪,根本没法做到平心静气,肯定会出来捣乱。

如此也好,正好可以试试杨廷和的决心,还有晋商的忠诚度。

若只是六七万两银子便拿下煤矿,晋商还是有便宜可占,但八万两绝对是超过了煤矿本身价值,存在巨大的风险。

现在的问题是若没人出来争夺,难道杨廷和不会怀疑?

张家兄弟主动跳出来抬价,可比皇帝的人出面好太多了。

要是抬砸了,那是张家兄弟自己的问题,无需动用内府的银子……你们张家兄弟不想拍卖成功,怪得了谁?

下一次再把这几处煤窑拿出来拍卖?

没必要!

就封在那里吧,看谁损失大!

对朱浩来说,今日的好戏还在后面呢。

……

……

“八万一千两。”

晋商咬牙再次出价。

这几乎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

哪怕有人再提个一千两,他们也坚决不跟,就算是要给杨廷和一笔政治献金,但也要有个度,两万两银子的损失已是极限。

张鹤龄正要让人继续出价,却被紧急赶来的陆松阻止。

“是你?”

张鹤龄怒视正紧紧抓住他的手的陆松,先前在寿宁侯府他已见过这个锦衣卫千户,知道对方出自兴王府,当下色厉内荏地喝问。

蒋轮赶忙劝解:“寿宁侯,别出价了,你再抬价的话就超过煤矿本身价值太多,没人肯当冤大头!”

“不出就不出呗,以为本侯怕他们……”

张延龄还想坚持。

陆松板着脸道:“陛下有命,不得出价!”

张家兄弟一听焉了。

“陛下在哪儿?”

张延龄看了看四周,问道。

陆松道:“无从奉告,但请两位侯爷收敛。”

张家兄弟很想再出价,又有些发怵,把彻底得罪皇帝,一时怔住了。

台上的唐寅似也感觉不能再耽搁下去,按照朱浩既定的安排,做最后的倒计时:“……若没人再出价的话,那就八万一千两。一次,两次……成交!带人上来!”

现场早有锦衣卫上前带人,防止有人捣乱,出了价后转身就跑。

今天是第一次搞拍卖会,准备不够充分,以后再开这种拍卖会,肯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竞拍会放到一个更加严肃的场合,到时还会要求提前缴纳保证金,以及给号牌什么的……眼下不正规也只能这样了。

……

……

“结束了。”

余承勋笑道,“八万一千两,挺好的。”

杨慎点头。

他心里正揣测,先前接连喊出七万两和八万两的人,是不是皇帝派来的。

为何在关键时候,对方没有坚持下去呢?

朱浩笑着问道:“用修兄是否觉得有哪里不妥?”

杨慎看了看同样一脸疑惑看向他的余承勋,似觉得现场没外人,叹道:“其实内府能调度的银钱,最多也就六万两的样子。”

余承勋顿时恍然:“这不正好说明,陛下本想把煤窑买走,结果却发现力不能及……哈哈。”

“就怕事情没那么简单。”

杨慎总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

尤其看到下面广场上依然人员密集,并没有散去。

“那边有一帮人……分明是商贾,聚集于此,本以为他们会站出来竞逐,谁曾想却一个出价的都没有,此刻拍卖会结束,他们还不着急走……”

杨慎指了指广场边缘一群人。

此时广场上情形又有变化。

唐寅让拍得煤矿的晋商,进盔甲厂内办理“采矿许可证”,而他自己却拿起扩声筒,大声喊道:

“诸位,这里还有一个煤窑,乃年后本官带人前去勘探出来的,储量极其丰富,目前尚未正式开采。因用到朝廷提供的先进技术,以及前期勘探等投入,所以这煤窑以后产出的煤,有两成要交给朝廷……”

“啊?”

在场那些不明就里,正准备离开的商贾一听惊了。

还有这么卖矿的?

怎么不去明抢?

有人立即出声质疑:“不是说好,今天就卖西山几处煤窑,怎还要卖别的矿?”

唐寅道:“即将要拍卖的煤窑,也在西山,只是与先前的成窑有所不同,因为接下来每次只拍卖一个,所以起拍价不会太高,便以五千两银子起价,同样是一千两银子一加价。”

在场很多人面面相觑。

一个破煤窑,才刚勘探出来,都还不能产出煤,就敢堂而皇之拿出来拍卖?

真当我们是冤大头?

而楼上的杨慎却感觉到大事不妙:“坏了,坏了,陛下此举或许并非是为变卖张氏外戚的煤窑,而是另有所图。”

第618章 政治献金

杨慎并不算完全的后知后觉,至少事到临头,他已预感到大事不妙。

而在场大多数商贾却不明所以。

说是拍卖张氏外戚被朝廷查封的煤窑,怎么突然要拍卖朝廷新探勘出的煤窑?这些煤窑能有何价值?

居然还要将产出的两成煤作为矿税?

真是旷世奇闻!

在场商贾四下环顾,看看有哪些傻子会出来竞投这种煤矿。

“在竞拍前,诸位要先弄清楚新煤窑的位置、储量,以及产出煤的成色等等,这里有一份详细资料……”

唐寅说着,让身旁一名锦衣卫,高举一份卷轴,当众打开。

卷轴上,画出了新煤矿的地点,包括很多参数,诸如海拔、地势高低等等,甚至连最佳的运煤路线都给设计好了。

唐寅道:“新煤窑灰度在一成以下……所谓的灰度,就是在将煤烧完后,剩下的灰渣所占比重。现在底价已列出,拍走煤窑后,盈亏自负,请出价!”

“哇!”

在场的人从来没见过这种买卖煤矿的方式。

新勘探出个煤矿即刻就卖不说,还讲什么灰度?甚至给你绘制成图,让你知道煤矿怎么开,怎么个运输法,真是长见识了!

……

……

在场人等议论纷纷,很多人都在观望,其实里边大多数人都不会参与竞拍。

杨慎心急火燎地把楼下的随从叫上来,面授机宜:“赶紧去通知工部的人,将此次竞拍叫停!”

余承勋宽慰道:“用修,我们只是前来观礼,你所说的……恐怕难以做到吧?且以我看来,这煤窑不会有人出价,不必担心……”

“五千两!”

余承勋话音刚落,盔甲厂外广场上已经有人喊价。

余承勋顿时尴尬地闭上嘴。

“唉!我去找人吧。”

余承勋无奈,只能亲自带人去工部,好歹要找个头面人物出来镇场子才行,而杨慎作为杨廷和的儿子不方便露脸,只能由他来代劳。

“六千两。”

“八千两……”

楼下广场上竞价逐渐提高。

杨慎来到窗前,面色严肃。

朱浩双手环于胸前,默然打量眼前一切。

杨慎一阵心烦意乱,忍不住侧头问道:“敬道,你觉得此事可有蹊跷?”

“不好说。”

朱浩摇头。

“一万两……”

“一万一千两!”

杨慎跺了跺脚,却不知该说点什么才好。

朱浩道:“用修兄不必太过担心。或许只是有人瞎起哄呢?陛下的目标是将新开的煤窑纳入内府管理,自己经营,因此就算勘探出新煤窑,也不可能拿出来变卖……或者只是想试试水吧。”

杨慎现在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虽然感觉大事不妙,但其实他自己也把握不住,小皇帝跟唐寅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