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334章

作者:天子

唐寅满心不悦,他想说,那时之所以拖到月底,还不是为了坑我?鬻题案发作,朝廷要重新审查每一份试卷罢了。

可面对一切都门清的朱浩,唐寅知道说什么都无用,只能用消遣的口吻问道:“那你是没自信上榜咯?”

朱浩叹道:“人哪儿来那么多自信?我说我能一次就考取进士,先生信吗?会试这种事,既要看才学,又要看治国韬略,会试还没结束我就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有时做人还是务实些为好,就像我这作坊,两个月前什么都没有,你看经过我一番努力,已经能产出布匹,每月下来收入几十两……”

“你是在乎每月几十两的人吗?”

唐寅先是板着脸教训一句,随即皱眉,“织布能这么挣钱?”

朱浩笑了笑。

说我不该在意,你唐寅不也同样如此?

“瞧先生这话说的,谁还不是活在人世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哪样不花钱?光清高是没用的,我越没自信考中进士,就越要着眼于现实……算了,不说这些,先生还有别的事吗?”

朱浩本想讲道理,但跟一个活了五十年、半身入土的老家伙讲人生哲理有用吗?就算你说得面面俱到,人家也会对你嗤之以鼻。

咋的,我这把老骨头没有生活经验,用得着你小子来指点?就算你真的知道得比别人多,你觉得我会听你掰扯?

唐寅喋喋不休:“寿宁侯和庆云侯为了抢夺商铺在京城殴斗之事,你也知道了,难道就不怕这生意做成了,被人抢走?”

朱浩摇头道:“不怕。”

“嗯?”

唐寅心想,你这是死鸭子嘴硬啊。

赚钱的生意不怕被人惦记?你以为凭借自己的本事能顶得住权贵迫害?靠兴王府给你撑腰,也太过想当然了!

“先生,你看我这生意,不单纯是技术活,更是科技活……若单纯只是论技术的话,把我的工坊、机器和工匠抢走,他完全能支棱起这门生意,但若涉及科技活,没我他绝对不行。”朱浩笑道。

唐寅皱眉。

什么科技活、技术活的,怎么我完全听不懂?

“苏东主找过你……”

唐寅话刚出口,就被朱浩伸手打断。

朱浩道:“我知道他回京之事,已派人告之,他找我要的东西,我已经送给他了,至于黄侍郎在吏部考核中获得如何评语,以及将来做什么官,就不是我能干涉的……”

“那……黄侍郎接下来会如何?”

唐寅关切地问了一句。

朱浩耸耸肩:“之前跟你说过两种可能,一是留在京师,调任六部左侍郎,二是转南户部尚书。现在多了第三种可能,就是黄侍郎也厌倦官场勾心斗角的生涯,心生退意……有了户部右侍郎的经历,选择致仕也不错,毕竟他年岁不小了。”

唐寅吸了口气道:“这两年户部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若就此退下去,蛮可惜的。”

朱浩道:“谁说不是呢?但你看这朝局,上有昏君奸佞,下有权臣当道,你以为像他这样没有强大背景之人,想在朝堂上混出个名堂来容易吗?这时局逼着能臣激流勇退,有远大抱负之人,谁想当官啊?”

唐寅听了差点儿一口唾沫喷出来。

你这小子……意思是你自己不想当官喽?

“当然,先生可能会腹诽,觉得我挤破脑袋往朝堂扎,口是心非,但我又不是先生口中的能人,没什么远大抱负,再说我想当的是下一朝的官,有人想当两朝元老、三朝元老乃至更多,我给世子当一朝的官就够了。”

朱浩笑嘻嘻说道。

唐寅翻了个白眼:“你还真是想当然……是你告诉娄妃,说今上这两年就要……嗯!?”

朱浩耸耸肩:“是啊,我还让她劝劝你,让你留在世子身边,多为朝廷做点事呢。”

唐寅道:“那你想过没有,两年后新皇未登基的话……”

“没就没呗,有什么大不了?给娄妃一个希望,让她激励你为国为民,勇于任事,我做错了吗?她现在缺少人生目标,而你也缺乏进取的动力,你们两个同样身在红尘,宛若浮萍,互相倚靠互相激励,难道不是双赢?”

朱浩的话,让唐寅一时愣住了。

“好了先生,等放榜的时候,我自会去看……会试放榜不同于之前历次考试,我还是想亲自见证一下,到时约先生一起,指不定上天庇佑,我一次性过关了呢?要说这考进士……真是个煎熬,九天时间就跟坐牢一样,忍饥挨冻,下次我都不想来了……”

唐寅听了,一阵无语。

……

……

随后唐寅也就由着朱浩去了,反正距离放榜没几天了。

唐寅去给朱四上课时,朱四不断询问朱浩的近况。

“先生,朱浩有一段时间没来了,我挺想念他的……不是说好了会试结束他就继续给我上课吗?怎么不见人影了……还有,之前舅舅跟我说,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回安陆,为何到现在还没确切的消息?”

朱四的问题,难到了唐寅,他仔细思索一番,最后摇摇头表示不知。

一堂课讲下来,讲的人没什么心思,听的人更是昏昏欲睡,老少二人装样子撑到了下课。

换作以往朱四早就去玩耍了,但此时人在异乡,精神头比之前差了很多,即便上完课也不想找乐子。

“世子,可以休息了,明后两天都不用上课,你可以自行安排。”

唐寅想到朱浩之前对他的提醒,要注意朱四情绪的变化,防止这小子走极端,于是主动招呼朱四可以去玩了。

朱四心不在焉,道:“在京城这边待着,一点意思都没有。”

唐寅道:“不是有戏班唱戏?外面还有斗蛐蛐、斗鸡、斗狗什么的……”

朱四哭丧着脸:“总玩那些也没意思啊,我……我想娘了,还是家里边好啊。”

唐寅心想,果真被那小子说中。

就算是在京师自由自在生活,也不能掩盖朱四只是个孩子的事实,这样的小孩难以承受长时间与家人的分离,不过唐寅随即想到了京泓……京泓那小子在异乡求学那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对了世子,再过两天,会试就要放榜,到时约上朱浩,一起去看放榜如何?”唐寅主动发出邀约。

朱四一听,眼里终于有了几分光彩:“挺好的。届时朱浩会去吗?”

唐寅道:“他说过会去。”

“那他为何这两天没来见我?”朱四急忙又追问。

唐寅一时语塞。

是啊,那小子为什么考后连朱四一面都不肯见?

忙吗?

就算再忙,也能抽出点时间来吧?

那小子都提醒过了,朱四没你在身边,心理上会走向偏激,你还这么晾着他?吵架了?没听说啊!

唐寅道:“其实朱浩最近一直在忙着干一件大事,我问他,他却不肯明说,料想一定是为世子你奔波忙碌。”

朱四小眼睛里神采奕奕:“我就说嘛,朱浩不会把我撂下不管,他干的大事,一定是帮我当上皇帝。”

唐寅本来是为了安慰朱四,随口那么一说,谁知朱四竟然当真了。

不过唐寅想了想,自己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

他跟朱浩认识非一天两天,当发现朱浩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背后一定隐藏着个大阴谋,连唐寅都习惯这一点。

既然这次朱浩不见朱四很反常,分析说他在暗地里做一件大事,有错吗?

“世子见到他后,亲自询问吧。”唐寅道。

朱四笑着摆摆手:“不用了,我相信朱浩,他绝对不会害我,我还是个孩子时,他就屡次三番救我的命,连父王和母妃都说,他是我的福星,有他在,或许我真能当上皇帝呢……

“先生,你且去忙,我找人斗鸡去……嘿,说起来,我的黑将军很久没出来晒太阳了,今儿要大展雄风!”

第438章 官不逢时

越临近会试放榜,京师士子的心越发焦躁不安。

一大群举人出身,家中条件优渥,留滞京城期间无所事事的读书人,没事就喜欢聚个会,喝个酒,结交人脉之余,也未自己扬名。

一时间京城内酒肆、茶楼生意异常火爆,有些热门地段的铺子,一清早就需要有人提前去订位子,否则到中午和晚上时,连个吃饭喝茶的地方都没有。

与之对应的,除去这些吃吃喝喝的场合,其余生意却不太景气。

一切就在于之前庆云侯和寿宁侯两家械斗造成的不良影响,让京师中那些小门小户的商贾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家铺子生意好了容易被人惦记上,只要维持起码的生计便可,挣多挣少已无所谓,如此一来沿街铺子大多数日上三竿才开门,日头稍微西斜就关门,市井一副萧条的模样。

但京师一早一晚两市仍旧很热闹,城中几个区域的早晚市基本都是城外民众到城里来做点小生意。

如今有传闻,说是因为皇帝御驾亲征加南巡之事耗费太多帑币,使得朝廷想从税收上面狠抓一把,要增加早晚市摆摊人需要缴纳的税款,以至于京师内外一片人心惶惶。

朱浩于二月二十三见到苏熙贵。

约见的地方正好是在崇文门前的早市附近,一大清早天还没完全亮开,崇文门这一带就熙熙攘攘,几乎算是整个京师最热闹的地方,一眼望去人群几乎看不到头,只有一个个脑袋晃悠。

除了少数贩卖丝织品的地方能看到粗布荆钗的大婶,其余基本都是男子,可见京师民间风气趋于保守。

倒不是说到了明朝中叶,社会环境整体变得保守,而是因为之前皇帝在京城胡作非为所致,各家年轻妇人都觉得出门很危险,稍有姿色的担心能出不能归,而没有姿色的也担心出门一趟平安归来,那不证明你毫无吸引力?

于是乎,各家都不准女眷出门,毕竟就算皇帝不在京城,爪牙依在,被抓走了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早市人气很旺,没想到小当家你也喜欢这人多的地方……来来来,吃个糖油果子。”

二人坐在食肆二楼,因为地段优越,这里早晨做早餐生意,到了中午和下午做正常生意,本身崇文门周围品流复杂,乃士子不太喜欢聚集的地方,但还是能看到不少夜不归宿清早才回家的“浪子”,这些人多半都穿着文衫,身边带着小童和老仆,因为人太多只能在人群中蹒跚穿行,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

……

朱浩与苏熙贵没什么大事要谈。

苏熙贵要的产品,朱浩基本都能供应上,至于对方想给南京的皇帝送礼,朱浩也为他准备好了礼品,剩下的就是苏熙贵要打点朝中那些手握实权之人。

“……吏部最近风波不断,许多人传言,说陆尚书时日无多,开始揣测谁会顶上去。”

苏熙贵提了一句。

之前苏熙贵为了黄瓒的职位问题,跑东跑西,打交道最多的衙门莫过于吏部。

那边既涉及到黄瓒的考评,也涉及到未来黄瓒的官职调动,虽说到了侍郎、尚书这级别的官职,都要靠廷推而出,可皇帝不问朝事乃人所共知,很多时候都是吏部报上去,皇帝直接就给批准了。

皇帝直接任免的情况不是很多,这使得文官体系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但随着吏部尚书陆完牵扯进宁王谋反的案子,即便现在陆完没被治罪,可朝中的风声起来,吏部自顾不暇,这下连官员考评和调动之事都给耽搁了。

朱浩道:“到部堂级别的官缺,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不拔,怎么能让出空位来?陆尚书若是丢官去职,对黄公应该算是好事吧?”

苏熙贵本来还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听了朱浩的话,脸上不由重新挂上笑容。

“话虽如此,但就算陆尚书下来,黄公也没法顶上去……这就让人为难了。”苏熙贵道,“却不知哪位有此好运?”

朱浩心想,你苏熙贵是真不知道,还是故意装糊涂?

朱浩道:“按以往规矩来看,要么是吏部侍郎补位,要么是兵部尚书,这二者情况居多。目前看,兵部王尚书机会很大。”

苏熙贵摇头:“有一点不好,王尚书似乎人脉欠缺,不得朝中大多数人心啊。”

“苏东主是想说,王尚书不属于首辅杨阁老派系中人吧?我还听说,不少人暗地里斥其卖官鬻爵,这种事也不知是否有证据,要无凭无证的话,你觉得陛下会如何?难道要听那些无中生有的谣言吗?”

朱浩的意思很明显。

不管王琼的政治倾向是什么,始终是兵部尚书,其能力有目共睹,乃是靠政绩上位而不是攀附关系。

朝廷在被杨廷和为首的文官体系掌控之下,还能出现王琼这样不依附于杨廷和就能上位的官员,本身就很奇葩。

虽然王琼跟皇帝的关系有点不清不楚,文官众口铄金直斥他是佞臣,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要说卖官鬻爵,属实有点扯淡。

苏熙贵道:“可就算是王尚书上位,这兵部尚书的空缺,也轮不到黄公。”

苏熙贵那叫一个着急。

朝廷好不容易有个顶级元老大臣,因犯错而被撸下来,结果空位轮不到自家姐夫,他就差跟朱浩说,你看看想个什么办法,让我姐夫上位?

朱浩听明白话中的意思,却还是继续装糊涂:“很多事,不需要着急。”

“着急……能不着急吗?黄公年岁不小了,现在有人参劾,说他老而昏聩,想把他的位子给顶了呢……”

苏熙贵情急之下,连“机密”都说给朱浩听。

朱浩自然知道。

别说王琼不是杨廷和的人,黄瓒也不是。

文官体系出身的言官,没事就喜欢参劾大臣玩,行不行的先参上一笔,让皇帝有理由把一些位子腾出来让别人上位,虽然十有八九的参劾都无疾而终,但明显如今黄瓒也被正统文官势力给盯上了。

你不是杨阁老的人,还把持着户部右侍郎这么关键的位子,我们干嘛不把你弄下来换上自己人?

朱浩道:“可惜我不是黄公身边幕宾,没法为他出谋划策。”

苏熙贵脸上浮现出个怪异的笑容,道:“小当家的,要是你说的真有道理,黄公不可能不听,就算你不是幕宾,幕宾该有的……鄙人一样不少给你。”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