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247章

作者:天子

尤其当朱浩说到那些东西他一辈子都用不上,分明是看轻他,换作以前他立马就跟朱浩急眼,可现在他明白,比不上就是比不上,就算再心有不甘也要认清现实。

……

……

三月十九。

这天是府试放榜的日子。

朱浩在王府里住了两天,都是早出晚归,其实这两天按照道理来说他应该继续留在学堂上课,毕竟他还是王府伴读,但始终现在是府试阅卷时,就算他不在课堂上,王府也没人问询他去哪儿了。

这天放榜恰好也是王府的休沐日。

京泓一早就收拾妥当,当天他要出王府,因为家里给他送东西来了,需要他去县衙取件。

京钟宽走后,长寿县到现在还没有知县履新,之前是因为盗寇之事耽搁,现在太平了,听说新知县已在赶来的路上。

知县衙门都是京泓父亲的旧下属,给前任知县的公子转交点东西,对县衙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

“朱浩,要我跟你一起去看放榜吗?”京泓其实很想知道朱浩府试考得如何。

朱浩笑问:“有意义吗?”

京泓想了想,也是。

朱浩已是县案首,府试考得如何无关紧要。

以朱浩的能耐,考试时合理发挥,不需要冒尖,但凡认真一点就能通过考核,那去与不去看放榜有什么区别?

“既如此,我去县衙那边了,我会让蓝伯陪着,不会有问题。如果你没什么事,有消息后早些回王府告之,我也能放心些。”

京泓说是不去看放榜,但还是很关心此事。

朱浩点头。

把京泓送出王府,朱浩准备去戏班子那边走一圈,而后回家。

这时陆松从后边追上来,远远地就吆喝:“朱少爷,唐先生昨晚喝酒时说,今日要陪你一同去看放榜……你先别走啊。”

朱浩驻足回道:“陆典仗刚上工吧?府试考完我还没回家跟家人团聚过,府试结果到时自会有人上门告知,我就不去凑那热闹了。”

陆松回头看了东院那边一眼,心里暗自着急,你说你唐寅也是,说了陪朱浩去看放榜,可你昨天喝那么多酒,这一时半会儿起不来,人家走了你都不见身影,我可没办法留下这小祖宗。

“那我就不送了!”陆松没理由阻拦朱浩,本来今天就是学舍休沐的日子,再加上还是府试放榜日。

朱浩有来去的自由。

……

……

唐寅睡醒时果然已日上三竿。

最近有范以宽给孩子们上课,唐寅非常轻松,这当幕僚的日子非常惬意,想睡到几时就睡到几时,有事自有人来寻,无事就一身轻。

若说以前,还有人非议他在王府里吃白食,可经历平盗匪一战后,王府任何质疑的声音都消失了。

凭靠这一战的功劳,他安稳躺平个几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唐寅起来后,悠哉悠哉洗漱,特地换了一身新衣服。

要说最近他的卫生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赐的丫鬟他没要,但婆子不时就会来院里把他换下的衣服拿去清洗,屋子有专人负责打扫收拾,床单被套褥子换得很勤,王府还给他准备了很多新衣服……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让他很享受。

“唐先生,您可算起来了。”

陆松见到这边院门大开,赶紧进来通知,“王中丞今日来王府商议带囚徒离开之事,您看是否与袁长史一同接待下?”

唐寅问道:“几时之事?”

陆松道:“王中丞已进王府多时,因为之前我两次过来通知,您这边都没开门……袁长史说不要打搅您休息。”

唐寅稍微一琢磨,袁宗皋听说自己睡觉,王守仁来了都不叫醒我?为的只是让我睡个安稳觉?

这是觉得我最近风头正劲,威胁到他王府长史的地位,故意不通知吧?

“好,我收拾妥当,马上就去。”

唐寅本来还想吃点早饭,现在只能稍作整理便出门。

……

……

唐寅与陆松来到王府长史司所在院子时,那边已谈完。

“哈哈,这不正说伯虎呢,他就来了?”

袁宗皋笑呵呵就跟个弥勒佛一样,一点都不见外,上来就打趣,俨然把唐寅当成自己的门徒或者朋友。

唐寅过去跟王守仁拱手见礼。

“这样,你们聊,老夫要去禀告兴王,便不相送了。伯虎啊,送客之事就交给你了,衙门那边公事处理完,时间也合适的话,就请伯安用个便饭……”

袁宗皋一副很器重唐寅的样子,但说出来的话却像是发号施令,这口气在外人听来没什么,毕竟长史乃是王府品阶最高的官员,可唐寅却听出苗头不对。

平时袁宗皋不会如此颐指气使,此番好似有意在外人面前彰显,你唐寅不过是王府请来的幕僚,受长史司管辖,所以有事还是要以我的意见为准,你自己做不了主。

唐寅生性洒脱,倒不是很介意屈居袁宗皋之下。

只是心里还是有点别扭。

再想想,其实这是好事,王府越是表现他唐寅没权力做主,那王守仁就越不好意思逼问自己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

唐寅和王守仁在各自随从伴随下,一起往王府正门走。

唐寅问道:“伯安你几时离开安陆?”

王守仁叹息:“江西盗患严重,处处烽烟,好在此番流窜至湖广地界的盗寇被击溃……但还是有部分人马逃回江西,加上环南昌府一线大山里那些经年盘踞的盗寇,危害日甚……在下不能在安陆停留太久……愁啊。”

唐寅心想,你在我面前强说愁,分明是想以此为借口,让我告诉你那猛火药的秘密。

我可不会上当。

“伯安真忙啊……我在王府这边倒是无所事事,毕竟此生无心仕途,随遇而安便可,与伯安你的境况大不相同。”

唐寅装出一副感怀身世的模样。

王守仁突然问道:“你那位小友,朱浩何在?”

言外之意,你不肯说,那我找朱浩问问,一个孩子总不像你嘴巴这么严吧?

第319章 府试放榜

唐寅听出王守仁话里的弦外之音。

也就是我,能让你为难一下,被你逼问着不知该如何应付。

换作朱浩……

恐怕你连套话的机会都没有,那小子的花花肠子要是那么容易被人摸透,我也不会屡屡在他手下吃瘪。

“今日府试放榜,料想他应该往文庙那边去了。”唐寅道。

陆松在旁听了,很想提醒,朱浩根本就没去看放榜,现在他人在哪儿可不好说。

王守仁道:“正巧往贡院方向走,便一同前去看看。另外邝知州马上卸任,听闻朝廷已派员前来接替,是否这两日便到?”

唐寅想了想,摇头道:“并无定案。”

“那在下就等继任知州抵达后再离开,索性不差这两日。”王守仁伸手示意唐寅在前引路。

随后二人往王府正门行去。

……

……

唐寅坐在提前备好的轿子上,两顶轿子在官差前呼后拥下往贡院方向去了。

这算是唐寅进王府后,第一次享受乘坐官轿、有官差鸣锣开道的待遇,望着气窗外两侧自动避让开来,脸上满是恭敬的百姓,唐寅有一种“当官真好”的感觉。

他不由想到王守仁的态度转变。

之前王守仁说江西剿匪刻不容缓,着急要走,如今却要等新知州到来?

这是为何?

难道新知州他认识?

以唐寅政治敏感度,自然分析不出其中原委,想了半天不得要领,干脆不再去想,大不了事后找朱浩问问……

又是朱浩……

唐寅发现,要是在文人圈里混,什么写诗作画,他自问能顶十个朱浩。

可要是混官场,离了朱浩真不行。

……

……

贡院外。

再一次放榜,这次是放府试榜单。

大部分参加府试的考生,都会第一时间赶来看放榜,这年头除了看放榜外,没有别的更直接的查询方式,府试涉及功名,谁都不愿意在消息获取上落于人后。

贡院外人山人海。

酒肆、客栈、茶楼,甚至是路边摊,早早便开门迎客,都想趁着人流汇聚,多做几单生意。

朱万泉这天又进城赴文会,毕竟今年是乡试年,朱万泉为求功名上更进一步,已不能闭门造车。

很多知识不是从书本上能学得,这时候就要发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要是三人不够,那就四人、十人,总之是要多跟人交流,开拓眼界和思维,这样写文章才能做到针砭时弊,言之有物。

这天他很好奇自己的侄子是否能顺利考过府试。

“季礼兄,这么巧?莫非贵府也有孩子参加府试?像你这样的生员,可鲜在此等地方出现啊。”

有认识的同窗见到朱万泉,赶忙上前热情招呼。

朱万泉看前面人山人海,正有些发愁,随口应道:“兄长家的侄儿赴考,我来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对方笑道:“可是叫朱浩?”

朱万泉一怔,本要上前寒暄,闻言皱眉:“你知道?”

“哈哈,这有何难?县试案首,早就听闻大名,本地诸多士子放言要让他在府试中折戟沉沙……在下有一堂叔在州衙当差,眼下虽未放榜,却也知他在府试中又考得案首,这下许多人要颜面尽失了。”

这算是提前泄露录取消息。

朱万泉见这同窗眼熟,但实在记不得他叫什么名字,大概之前一起参加过文会,这年头但凡是个读书人,就会主动攀关系,就算曾在一起坐而论道,但谁能记得住谁是谁?

“我侄儿他?府试案首?”

朱万泉觉得对方是在开玩笑。

哪怕朱浩有真才实学,可科举考试毕竟是写文章,在糊名的情况下,阅卷官又有变化,看文章的口味自然有所不同,安陆州那么多考生,怎可能同一个人在中县案首的情况下,又中府案首?

府试的级别明显比县试高很多,朱浩毕竟才九岁啊……

“这不,马上就要张榜了,在下先去了,有时间一起探讨学问。”对方见朱万泉不是很热情,好像在为侄子中案首之事惊愕失神,联想到朱家内部复杂的情况,摇头笑笑就自去了。

朱万泉本来只是顺道过来看看。

现在得到“小道消息”说自己侄子中了府试案首,这下他是不会挪窝了,前面正好有文庙的人出来张榜,朱万泉到底小时曾练过武,虽然长大后弃武从文,但身手还算矫健,见缝插针的本事很高,很快就挤到近前。

等把榜上考生名字大致一看,就在案首处发现朱浩的名字。

“又是这小子……绝对是私相授受!有没有王法了?”

“对,这次再不闹腾一下,都以为本地士子好欺负呢,大不了去哭庙!”

一群士子义愤填膺。

明显这些人都是没过府试,因为有很多人看过榜单后,面露喜色退出人群,只有那些没考中的在那儿瞎闹腾。

“别吵了!”

突然又有一队官差出来,把正在叫嚣的士子喝斥一通。

他们手上拿着一张好似榜单的东西出来,但不是红纸黑字,而是白纸黑字,背后直接刷了浆糊,贴在了布告栏上。

“这是啥?”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