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42章

作者:天子

……

院子里。

陆松见到朱浩提着马灯出来,大感稀奇,即便嘴里在说事,目光还是稳稳落在朱浩手里提着的马灯上。

“……之前我已禀告王爷,全如你猜测的那般,你的担心都被印证了。另外陆先生好像猜到了我的一些情况,觉得你我间的接触不同寻常,你是否告诉过他有关我……跟锦衣卫的关系?”

陆松神色凝重。

给朱浩的感觉是,陆松现在胆小如鼠,一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

朱浩道:“我没事告诉他这些干嘛?他跟锦衣卫的关系很好吗?”

陆松皱眉,这孩子说话怎么如此老练?我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干嘛用反问句?让我来回答你?

“再者。”

朱浩又补充,“别看陆先生平时晃晃荡荡没个正形,但他绝对不会出卖别人来换取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他不是那种卖友求荣之人。”

“卖友求荣?”

陆松不太理解朱浩新颖的说辞。

朱浩微微一笑:“他刚进王府不久,身边没熟人,把你当成朋友看待……对这一点我看得很清楚。”

陆松又是一怔。

他忽然想起之前唐寅叫住他,一脸为难,欲言又止的模样,如果唐寅真对他起了歹心要出卖他的话,何至于如此犹豫?

如朱浩说的那般,唐寅把他当朋友,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正因为唐寅有情有义,才会觉得有些问题太过敏感,超出朋友间可以互相问询的范畴,唐寅才欲言又止。

“最后便是……你觉得陆先生会想到,一个为兴王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凡事都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忠义之士,会是为锦衣卫打探消息、以出卖王府求得利益的奸细吗?”朱浩又用了反问句。

这次的问题,陆松依然无法回答。

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只要朱浩没对唐寅泄露他锦衣卫奸细的身份,那唐寅本事再大,也不会联想那么多。

陆松没有因为朱浩之前一系列让他觉得刺耳的措辞而愠怒,这次他为兴王府立功,朱浩才是真正的幕后功臣,他很感谢朱浩暗地里的帮助,道:“先前朱卫正提出,让你避嫌离开王府,陆先生跟我一起帮你说话。”

朱浩笑了笑:“我提醒你跟陆先生,其实就是为防止事发后,王府当面觉得我也参与其中,到那时事情将不可挽回!”

“果然如此。”

陆松心中安定下来。

他觉得朱浩没说谎,反而恰恰证明朱浩有先见之明,他突然想到什么,问道:“你跟陆先生是如何说的?”

朱浩笑道:“他对我的信任,比陆典仗高得多,所以我不需说太多便义无反顾向王府发出预警……陆先生一心为王府,他的诚意不用怀疑吧?我想,就算以后真把你受锦衣卫挟制,暗地里泄露王府情报的事告诉他,他也会帮你出谋划策,而不是急着去举报。”

陆松之前不信朱浩的话,但听过朱浩对局势的分析,以及最后结果……陆松发现自己的见地居然不如眼前这个孩子。

既然智慧不如人,还承蒙人家恩情,你好意思再怀疑人家对你图谋不轨?

“眼下王府内紧外松,等各处护卫调回来,防备才算完善……朱浩,这两日你尽可能少出去,你对此如何看?”

陆松这次算是真心求教。

朱浩神色淡然:“其实这会儿王府不应该为担心打草惊蛇而保持低调,反而应当在安保力量没有周全前高调行事,那些心怀歹意之人发现王府已提高警惕,变成铁板一块,他们便会知难而退。”

陆松道:“你的意思是说……应该提醒兴王,提高警戒级别,对外造成一种风声鹤唳的假象?”

朱浩微微一笑没多做解释。

“你……你有何想法,但说无妨,我知道你在这件事中不太好持立场,可我相信你不会为家族事而坏了令尊留下的忠义之名……”陆松道。

朱浩笑了笑:“陆典仗无需给我戴高帽,家父还曾留给我忠孝之风呢。”

陆松一怔。

你小子……

我说忠义,你却说忠孝。

这算是自贬吗?

你会为了维系对家族的孝道就要出卖王府?当我不知道你小子早就把利益跟王府捆绑在一起了?

“其实眼前兴王的做法也没太大问题,如果非要把有限的人力用到极致,难免会造成内部空虚,让敌人有机可趁……那还不如保持现状。”朱浩忽然改变之前的说法,让陆松极为不解。

这小子翻来倒去是为何?

却听朱浩补充道:“但若这会儿王府中什么人,能告诉我大伯,说王府内呈现内紧外松的状况,那我大伯会不会以为王府这是诱敌深入,来个请君入瓮呢?”

“嗯?”

陆松稍微思忖后,脸上满是讶色。

这小子损招挺多啊。

维持现状,却又故意泄露消息,让锦衣卫的人知道王府现在已有戒心,那锦衣卫行事必定处处受制。

锦衣卫的人自作聪明,以为王府不知已泄露全面戒备的风声,还在拼命掩饰,便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一来,主动权就完全落在王府手里。

明明王府眼下防御力量不足,却让锦衣卫畏手畏脚,这一招只能说相当高明。

第181章 全在掌握

“若是陆典仗主动向兴王请缨,前去会会我大伯,名义上是刺探口风,其实却是看其是否知道你身份……想来这是当前最好的应对方式吧。言尽于此,我一个稚子说的话,你也可全当无足轻重的空气!”

陆松将走之际,听了朱浩这番话,脸色陡变,一双腿变得异常沉重。

他侧目望向正往屋子走的朱浩,感觉有哪里不对,等走出西跨院门口时,才突然想到什么。

“唐寅虽然厉害,但也只是提醒王府要加强戒备,可朱浩给我的建议,从内紧外松到以假象蒙蔽锦衣卫,再提出让我去试探朱万宏的反应,可说步步为营,这份韬略恐怕连唐寅都自叹不如?”

“唐寅今日在兴王面前说过什么?莫非他之所以对兴王府提出警告,也是出自朱浩的提醒?”

……

……

陆松带着疑惑和不解,当即去求见朱宸,把朱浩的计划说出。

陆松很懂规矩。

如果他自行去找兴王献策的话,就算兴王采纳了他的计划,并对他加以赏识和提拔,可他上面毕竟有上司,这是跨级邀功,属于拿自己的前途不当回事。

朱宸毕竟只是个武夫,见识和谋略方面远不如陆松,当其听了陆松由浅入深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便带陆松去见兴王。

这次只有兴王一人会见二人。

朱宸没邀功说这是他的想法,或许他也知道自己在王府的定位是什么,武人有时候清高自傲起来,可比文人刻板迂腐多了。

“陆典仗,这是你……想出来的?”

朱祐杬听了建议,对陆松刮目相看。

陆松想了想,这功劳要不要往自己身上揽,朱宸开始帮腔:“回兴王,都是陆松对卑职所言。”

“好啊。”

朱祐杬很高兴。

终于不用完全指望唐寅一个外人,兴王府也有自己的人才,只是以往都没发现,一直被埋没了。

陆松很惭愧,想了想,只能回头再回报朱浩,在上司面前揭穿自己无能的举动……陆松觉得自己张不开嘴。

“不过本王觉得,还是之前唐教习提出的,先低调处理莫打草惊蛇,更为稳妥,这个时候不宜大肆张扬,毕竟锦衣卫那边也未准备充分。”朱祐杬虽然觉得陆松的建议很好,但还是没有采纳。

陆松早就知道会如此。

自己又不是王府的谋士,自作主张提出一个“兵行险招”的建议,你让沉稳内敛的兴王如何接受?

后面那个内紧外松、再找人泄露王府已全面戒备的策略,更是危机四伏。

朱宸道:“兴王,陆典仗提出亲自去会会锦衣卫的朱千户,试探其是否有意对兴王府不利,是否该同意?”

朱祐杬看到陆松脸上隐隐有失望之色,自然要对积极献策的手下进行安抚,当即点头:“自然可行,只是陆典仗深入敌营,以身犯险,本王有些过意不去……”

当着朱宸和陆松的面,朱祐杬直接把锦衣卫形容为敌人,其实是告诉二人,本王信任你们,对你们没有任何遮掩。

陆松赶紧行礼,表达对兴王决定的尊重。

……

……

翌日清早。

唐寅正准备去吃早饭,这边张佐又叫他到王府书房议事,唐寅顾不上别的,只能先去觐见朱祐杬。

朱祐杬当即就把昨日陆松献策之事告之二人。

唐寅听到后非常惊讶,心说,昨日我跟陆松说了几句,他居然就跑来向兴王献策?这策略……他可真是智勇双全!

不对……哪里不对呢?

唐寅马上发现有问题,可一时间却没理顺思路。

朱祐杬问道:“唐先生,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

张佐也面带殷切之色望向唐寅。

如果说之前唐寅能提前预警,说明其有先见之明,可兴王府的人发现,人家陆松不但有先见之明,还把敌情给刺探清楚了。

好像还是陆松棋高一着。

而后陆松更是主动献策,没在你面前提出,可能是顾虑你的面子问题,虽然事后献策有对你不信任的意思,但总之……陆松从谋略到行动已在你之上,更是主动承揽打探敌情的任务,这份胸襟和胆魄,你唐寅应该自愧不如吧?

我们兴王府也是有能人的!

现在就看你怎么评价陆松的策略,这其实不是考验你的能力,而是要考验你的胸襟,看你能否接受兴王府有一个可以跟你匹敌的能人。

唐寅没那么多顾虑,简单分析:“陆典仗建言,颇多机巧,要以王府之人泄露内情让锦衣卫知晓,执行起来颇有些麻烦……

“陆典仗提出的外紧内松之法,在下认为颇有见地。王府拿出戒备森严之象,对门禁进行轮换,人员调动频繁,锦衣卫误以为王府已察觉端倪,定会令其有所收敛。”

此话表明唐寅完全赞同陆松提出的建议,并没有因为有人否定他的策略便大肆攻讦,足见其心胸宽广。

张佐不解地问道:“可若施行外紧内松之法,刺客混入王府该当如何?”

唐寅解释道:“即便刺客闯入王府,人数也不会太多,只要府中贵人身边各有几名护卫贴身保护,比内府加强戒备更加高效方便……再者说了,刺客想要突破外部门禁,本身也很困难不是吗?”

朱祐杬听完眼前又是一亮。

脸上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突然觉得,给了唐寅压力后,这位幕僚提出策略似乎更有建设性了。

朱祐杬跟张佐对视一眼,双方都能从对方眼神中看出对唐寅的欣赏。

朱祐杬道:“那就如唐先生所言,王府即刻施行外紧内松之法,让锦衣卫不敢轻举妄动。”

张佐马上提醒:“王爷,不是安排陆典仗今日去见那位锦衣卫朱千户么?王府突然加强戒备,会不会……令其陷入危险境地?”

一边让陆松去试探口风,一边王府却加强戒备,这不明摆着坑献策的陆松?

唐寅笑道:“张奉正担忧过甚了,这里是安陆州,乃兴王府地头,锦衣卫就算要行那不轨之事也必须得遮掩,岂敢对王府使者行不轨之事?若他们对陆典仗不利,不立即坐实他们的阴谋,让王府戒备更深?”

“对对对,是某家多虑了。”

张佐觉得唐寅说得很有道理。

朱祐杬见唐寅和张佐相辅相成,颇有默契,好像当初张景明和袁宗皋在身边献策一样,瞬间心中有底,笑道:“那就一切按照唐先生的计划执行。”

唐寅赶紧行礼:“兴王说错了,乃是陆典仗的计划。”

“哈哈,陆先生怎如此客气呢?”

张佐笑呵呵说着,俨然跟朱祐杬一样,都把唐寅当成可以托付重任的自己人,“是谁的计划不重要,能为王府避险就行……不分彼此啊!”

……

……

唐寅从书房出来。

他从朱祐杬和张佐身上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

这种信任,两天前还没有。

想之前自己去给朱祐杬提出加强戒备时,朱祐杬更多是对他礼数上的尊重,那也是出自袁宗皋举荐之功,算是给足袁宗皋面子。

但现在……突然他就成为王府自家人。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