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33章

作者:天子

朱娘不知该怎么形容,支吾半晌后解释:“亲眼见过后,觉得还算像模像样,索性现在也没事情做。”

如何个“像模像样”法,她却没说。

但朱浩心里清楚,但凡去过实验室参观过的人,都会惊讶于实验室的规模,以及其中蕴含的超出这个时代的科技感,能把沙子烧红,通过机械进行吹摊,直接变成瓶瓶罐罐……简直鬼斧神工。

朱娘到底有些眼光,才去考察一次,就下定决心投资。

“娘,城里这个工坊属于实验性质,真要大规模生产,得到城外河边开工坊,大概需要一二百两银子的样子。”朱浩做出规划。

你决定投资,我立马跟你要钱。

朱娘蹙眉:“需要这么多?”

朱浩笑嘻嘻道:“不多,得交一些专利费,大批量采购物资以及支付工人薪资等等,关键是要在河旁建厂房……也就是工坊,再加上打造一些铁质容器,以及陶罐等等……”

朱娘白了儿子一眼:“花费多少,你列个清单,我会自己管控……不能把银子给你,你只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

朱浩吐吐舌头:“娘这是要窃占我生意啊,你一上来就当大当家?”

“哈哈。”

李姨娘在旁取笑,“浩少爷,你才知道你娘的想法?如果跟进这生意,当然得由你娘来做主……你娘是大当家,你只是个小当家。”

朱浩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但其实巴不得朱娘出面主持大局,这样他只要把实验完成,后续工作就可以交出去,反正朱娘赚的钱都是他的,没有什么信不信得过的问题……

朱浩事业的重心还是放在科举上,若将来有一天当官,就没法兼顾生意场上的事了。

朱娘负责的话……

简直是他坚实的后盾!

“那娘,明天正好我休息,咱一起出城选址,工坊对水的需求量很大,要造几部水车……其实之前我找人看过,到时你参考一下……”

……

……

朱娘把晒盐的事情交出去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精神萎靡,郁郁寡欢。

她是女强人性格,只是受困于时代,没有机会表现,是儿子打开了她心中的潘多拉魔盒,让她感受到那种女人也可以当家作主、出人头地的畅快感。

丈夫没了,寡妇带儿子本来就没什么奔头,但若把所有精力放到事业上,她的人生将会精彩许多。

半个月过去。

朱浩跟朱娘合伙的工坊开始投入生产,首先做的便是玻璃容器,各种透明的瓶瓶罐罐均在此列。

而在制造过程中吹摊出来质量较好的平板玻璃,朱浩则利用化学镀银的方法,尝试做银镜。

又因为吹摊法所得平板玻璃质量不佳,朱浩开始实验以压延法、浇注法等方法制造平板玻璃。

整个春天,朱浩几乎都在搞这些东西,实验室成为了大明产业化生产的科技储备所,对三酸两碱的研究也更一步深入。

四月初九这天,苏熙贵终于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安陆,他想找朱浩谈有关盐场改进晒盐工艺之事,便在手下掌柜引路下,于中午时见到自王府散学归来,跟朱娘一起见他的朱浩。

“苏掌柜,给你看点好东西……”

朱浩把刚刚制造出来的玻璃制品,一股脑儿地拿给苏熙贵看。

苏熙贵仔细看过,正疑惑间,旁边跟随他来的掌柜提醒:“东家,好像是琉璃……”

苏熙贵不解地问道:“三夫人,朱少爷,你们最近不晒盐,改造琉璃了?以往只听说岭南那边有人捣鼓这玩意儿,怎么手艺传到湖广来了吗?”

朱娘听了很紧张,感情这不是自家专有?

儿子可不是这么说的,自己往里面投了至少一百两银子……不会连一点销路都没有吧?这是要赔得底儿朝天的节奏?

“苏东主,你不会觉得,我们的工艺是那些小作坊能比的吧?这种材质……”

朱浩说着,突然拿起一个玻璃瓶,往地上一丢,只听“哗啦”一声,摔成了碎片,把苏熙贵吓了一大跳。

苏熙贵身体往后一缩:“这么好的东西,怎说丢就丢了?怎么也价值个一二两银子吧?”说着用求证的眼神看向跟随自己过来的掌柜,显然不太懂行,需要问问手下这东西是不是有市场。

掌柜也吃了一惊。

琉璃制品最怕承受外力,就像白玉一样,从没见过朱浩这般浪费东西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家产品质量好?摔起来声音清脆?

“再给苏东主看个好东西。”朱浩从怀里拿出一样东西。

这玩意儿朱娘都没见过。

苏熙贵接过去,拿在手上看了一眼,差点儿手不稳将此物落到地上,朱浩赶紧提醒:“苏东主可要谨慎,这东西打碎了我没法给你弄新的……要说刚才那瓶子价值一两银子,你说这东西价值几许?”

朱娘探头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连前来上茶水的茶楼伙计也忍不住打望。

“看什么看?下去!”

苏熙贵把东西收入怀中,不让人看,等把伙计训斥下去后,才又把东西拿出来,展开在朱娘和手下掌柜面前,一桌子的人都吸了口凉气。

乃是一面镜子。

这时代只有铜镜,磨出来的镜子质量如何,一言难尽。

而眼前的则是标准的玻璃镜,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简直把人脸照得一清二楚。

“朱少爷,这东西你还有多少?哦……三夫人,这不会是您造出来的吧?”苏熙贵眼下都不知道该跟谁谈生意了。

朱娘用诧异的目光打量儿子,最近都是她在打理工坊,玻璃瓶、琉璃碗、琉璃杯甚至琉璃瓦都见过不少,可这镜子还是第一次看到,竟不知儿子会在这么重大的事情上欺瞒自己。

朱浩叹道:“苏东主,还是谈谈这东西价值几何吧……我也发愁,这玩意儿造价太高,一片小镜子成本就要好几两银子,这要是成本价卖出去怕是都不容易吧?”

苏熙贵笑而不语,旁边掌柜提醒:“这世上有好东西就不怕没销路……天下间有钱人多了去了。”

“那这样一面小小的镜子,价值几许呢?”朱浩问道。

苏熙贵试探地开了个价:“十两?”

想了想,可能是觉得说少了,随即改口:“十五两总能卖出去的。”

朱浩笑着把苏熙贵手上的镜子拿回来,苏熙贵咽了口唾沫,居然有点舍不得,不管这东西价值多少,你小子是不是先给我来上一块?

“我这里还有点别的东西,凸透镜和凹透镜,具体用来做什么……是这样的,有的读书人眼睛看坏了,看远处模模糊糊,如果戴上镜片……眼前一片清晰……还有的人呢,主要是老年人,看不清近处,如果用上相应的镜片,也会看得清清楚楚……”

这边朱浩口若悬河,苏熙贵听得一愣一愣的。

朱娘大感意外。

我们不是在搞玻璃器皿吗?

就是一些瓶瓶罐罐,我还在发愁有没有销路呢,看看人家陶瓷没多贵啊,你一个玻璃器皿就想卖一两银子以上?

可当听了朱浩介绍的产品,好像刚才打碎的那个玻璃瓶完全不值一提。

苏熙贵听完朱浩的讲解,眼神发直:“朱少爷,您不是开玩笑吧?眼睛坏了,那是病,自古以来都治不了……你用个琉璃片放在眼前,就有这神奇的功效?”

自古以来从来就不缺近视眼和远视眼,老年人的老花眼也是远视眼的一种,几乎人人都会得。

如果这东西真能摆上市场,前景有多大,苏熙贵自然分得清。

“就知道苏东主不信,要不这样吧,苏东主去找几个人,等下午我散学后把镜片拿来,到时让他们验证一下不就行了?”朱浩笑道。

苏熙贵赶紧对旁边的掌柜吩咐:“看看随从里谁老眼昏花,再找个读书把眼睛读坏了的年轻人,这就给朱少爷找来……快!”

遇到这种好东西,还能等到下午?你小子莫不是要把我苏某人急死?

朱浩道:“苏东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作何这般着急?急也没用,我东西都没带在身上,好东西还是一样一样展示为宜,我们先谈谈这银镜……姑且如此称呼,到底值多少?我一个月最多能制出二十面银镜,大小……差不多就这般大,你准备以何等价格来收?”

苏熙贵听明白了朱浩的意思。

怪不得这小子不把所有好东西一并拿出来呢。

先透露后续还有好东西,但要看诚意!别以为之前有过交易,我就要把所有好东西都卖给你,你要是现在不给个诚心诚意的价,那可以“治眼睛”的琉璃镜片你也就用耳朵听个响,甭想再见!

第169章 捆绑销售

生意在“友好氛围”中谈定。

朱娘母子离开时,苏熙贵笑脸相送,等把人送走,脸上多了几分苦闷。

跟着自己东家来谈买卖的掌柜感叹道:“东家,您平时挺精明一个人,怎就吃这种哑巴亏?那镜子再好,一面四五两银子顶天了,您居然出十五两收他的?还一个月收二十面……咱能卖得出去吗?”

苏熙贵侧头打量:“老王啊,你是不会算账,还是脑筋缺根弦?”

老王:“……”

“我让朱家小子确保他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一旦别人仿制出来,我一两银子都不会给他……难道我把东西拿回去,不会找人研究一下?全天下真就没一个工匠能仿制出来?”苏熙贵说出他的理由。

老王恍然,原来高价收购,为的是便于仿制啊。

要不怎么说姜是老的辣?

之前跟朱浩计较什么独家销售,说怕什么被别人仿制,结果苏熙贵拿回去后自己便要仿造。

苏熙贵嘴角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那小子鬼精鬼精的,不出点血,怎么换到好东西?他说的能治眼疾的琉璃片,我倒觉得市场前景更大。”

老王摇头苦笑:“孩子的话您也信?那位三夫人都没说有呢。”

“你知道个屁!”

苏熙贵劈头盖脸就是一通大骂,“他要真没本事,晒盐方子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朝中那么多精明人,连户部都查验过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大明沿海所有盐场都赶在夏季出盐旺季前修造盐田,能以对普通人的想法估摸那小子?

“所以说怎么我是东家你们只能跟着喝口汤?连这点见识都没有……白瞎跟了我那么多年。”

老王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却只能低下头一语不发。

苏熙贵继续骂骂咧咧:“不开眼的东西,还不赶紧去找眼睛坏了的人?多找两个,下午见到那小子,若真能拿出他说的那玩意儿,骗也得骗到手!”

……

……

“小浩,为何有事情你不提前跟我说?那个什么镜子,你从哪儿弄来的?那可不是咱们工坊做出的啊。”

朱娘先前就想问,回去的路上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朱浩摊摊手:“如果我在工坊做的话,那些工匠很快就会知道秘方,这种独家买卖可就做不长了,十五两银子一面的镜子……成本价一钱都不到,目前来说每月有三百两的纯利润,我为什么要犯险让别人获悉秘密?”

朱娘无比震惊:“那不是镀银的吗?上面的银子需要花钱……你居然说连一钱银子成本都不到?”

朱浩笑道:“娘,上面就薄薄一层,再说也不全是银……总之这生意咱一本万利就对了。”

“那……这……”

朱娘不知该说点什么好。

朱浩道:“娘,咱还是要有起码的戒心……苏东主这个人吧,看起来实在,但其实花花肠子也不少,从咱手里十五两银子一块买回去,但凡销路不佳,肯定不再购买,或者直接压价……不过刚开始我觉得他是不愁销路的……”

朱娘皱眉:“你确保外人学不会?”

“谁能学会那就牛逼了……这可涉及许多化学知识……我料定没个十几年工夫他研究不出来,就算瞎猫碰到死耗子真研究出来了,我立马换下一种商品,管保他们跟不上我们研发的进度。”

朱浩没指望靠银镜发大财,眼下发点小财倒是可以。

双赢的买卖最好做,一旦某一方发现无利可图,那生意就进行不下去了。

有一个唯利是图的生意伙伴,朱浩并不觉得很差劲,至少苏熙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在帮他姐夫追求仕途上的进步,而朱浩能带给他独一无二的东西,可以迎合生性喜好新奇玩意儿的朱厚照。

君臣相宜,官场进步才有保障,苏熙贵自然把朱浩捧得高高的,如此他这个官商也可以做得长久。

……

……

下午散学,朱浩从王府出来时,马车早已等候在那儿,除了于三赶的马车,苏熙贵的人也来了。

朱浩乘坐于三的马车顺利到了王府西门附近的一个茶楼,这里距离戏班租住的院子也很近,上楼后发现苏熙贵已等候多时,而朱娘则没来。

“朱少爷,你娘呢?”

苏熙贵很好奇朱浩只身前来。

朱浩提前散学出的王府,朱娘以为还要等些时候,自然没那么早赴约。

朱浩道:“我已把东西带到,叫你找的有眼疾的人,可有寻到?”

“都在隔壁等着呢,随时可以叫过来。有读书眼睛看坏的,也有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的……”

苏熙贵说着,发现朱浩真的把几块小玻璃片拿了出来。

他瞥了一眼,并不觉得这东西有多神奇。

等招呼王掌柜把隔壁患有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人叫过来,各自试过朱浩的镜片后,其中一个读书读坏眼睛的老学究最是夸张,惊喜地指着桌上一只蚂蚁道:“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连那只蚂蚁有几条腿都能数清楚。”

苏熙贵居然煞有介事地问道:“那你说有几条腿?等等,桌上怎么会有这玩意儿?伙计!”

伙计赶紧上来把桌子收拾一番,说了半天道歉的话,赔了两碗免费的茶水,苏熙贵才没有打算继续追究。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