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31章

作者:天子

陆松点头,避过公冶菱看过来的目光,与朱浩到了院子门口。

几个孩子随即把公冶菱围起来,央求唱戏。

一片热闹。

……

……

西跨院门口。

陆松佩刀撑着地,站在墙角,打量朱浩:“你是怎么想的?是觉得,现在外面对王府没威胁,王府对你也无防备之心?”

朱浩笑道:“我没太多想法,年前就答应过世子和郡主,说要带唱白蛇的姑娘进来给他们单独唱一场,我不过是履行约定。对了陆典仗,最近林百户应该不在湖广吧?他没派人来给你传信?”

陆松不想回答这种问题。

旁边不时有侍卫和下工的工匠以及奴仆路过,跟朱浩在大庭广众之下探讨为锦衣卫做事,跟找死无异。

“再唱一段,再唱一段……”

院子里传来朱三的喊叫声。

刚才朱三这个姐姐还挺克制的,但现在看来,她疯起来比弟弟更没正形。

陆松不时往院子里看看,单独把一个女戏子留在朱三、朱四身边,看起来没什么威胁,但事情谁说得清呢?万一这女戏子暴起对世子发难,他必须得第一时间赶过去制止。

“陆典仗,之前我跟你说过,让你入股戏班,你不再考虑一下?现在看来,入股后真就是一本万利。”

朱浩又笑着拉陆松入伙。

大家抱团做生意,一起赚钱,本来戏台就搭在靠近王府的地方,如果陆松平时带着王府的人去维持一下秩序,哪怕不亲自去,让人知道这戏班由王府仪卫司罩着,一般人也不敢去撒野。

陆松问道:“赚钱的好事,为何要找别人?”

朱浩叹道:“你这都没听说吗?前几天我本家兄长,居然带人去戏台那边捣乱,当时京知县和陆先生都在,我也在场,看得真切,幸好当晚我那个兄长犯了点错也被官府拿下,事情才不了了之……

“戏班这一摊子全靠我一个孩子撑着,遇到事情不及时处理的话,恐怕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这就是你拉我跟你做生意的理由?”陆松将信将疑。

朱浩笑道:“那陆典仗有意还是无意?”

陆松想都没想便一口回绝:“无意!”

朱浩摊摊手,既然对方不同意入伙,那只当自己没说。

他算是看出来了,其实陆松还是很讲原则的,他给锦衣卫做事更多是情非得已。

“陆典仗还是小心一点吧,之前袁长史不都说了,林百户曾拜访过他,跟王府达成了和解,回头他出卖你的身份也不稀奇……你对王府百般回护,到头来只怕落得一场空。”

就在陆松准备多谈论几句时,却见朱浩转身往院子里走去,“最近王府对世子的安保措施稍微有些松懈,但相信用不了多久,又要抓紧了。”

陆松皱眉。

他不明白朱浩这话是几个意思。

“你想说什么?”

陆松跟着朱浩进了院子,问话的声音自觉轻了许多。

朱浩回答得漫不经心:“眼下王府防备松懈,来自于陛下后妃怀下龙嗣,可若回头发现是诈胡……就是子虚乌有的意思,朝廷对兴王府的戒备恐怕会比原先更甚。”

陆松吸了口凉气。

他很想说,你小子危言耸听,皇帝妃子怀孕居然是炸胡?

不过随后又听朱浩慢悠悠补上一句:“可这不正是兴王府上下所求?所以说事事难料,祸福更是难测啊!”

……

……

陆松听了朱浩的话深有感触。

当晚蒋轮请王府的几个武官喝酒,酒席结束,陆松送蒋轮返回王府外宅邸。

蒋轮笑道:“老陆啊,看你今天喝酒的时候心不在焉,可是觉得今天的酒不够好?下次给你找好酒。”

陆松急忙解释:“并非如此,只是在想心事,有关朝中事务。”

“哈哈。”

蒋轮畅快大笑,更像一种讥嘲。

你一个王府典仗,芝麻绿豆大的武官,说是实职,但你手下才几个人?更像个武散官,你居然开始琢磨起朝廷大事来?连我……一个正七品的文散官,都不会去操这么不合身份的心。

陆松却正经问道:“姑爷,您消息灵通,陛下后妃中有人怀孕……是否存在作假的可能?也就是说此事子虚乌有?”

蒋轮脸上的笑容淡去,用疑惑的眼神看向陆松。

“卑职失言了。”

陆松马上感觉可能是自己多喝两杯,居然当面问蒋轮这种问题。

蒋轮道:“老陆,我知你一心为王府,若后妃有孕,我那大外甥……说句不好听的,前途堪忧……

“但咱是臣子,几时轮到为帝王家事发愁?想皇帝身边后妃没有三千也有几十上百吧?美女如云,有一个两个怀孕有何稀罕?此事休要再提!”

陆松急忙道:“是,是,在下不再提了。”

本就后悔把事情说出来,但王府中人应该个个都希望当今皇帝绝嗣吧?皇帝连个兄弟都没有,若真绝嗣的话,皇位就很可能会传到兴王这一脉……王府内鸡犬都能跟着升天。那我提出一点怀疑,你应该不会多想吧?

……

……

陆松说过也就罢了,只是对蒋轮说,并没有张扬,事情就当揭过。

蒋轮喝醉后听到的事情,回头便忘了。

不料两日后,蒋轮被蒋王妃叫到王府,本来二人只是堂姐弟,情分不是很深,但现在蒋王妃逐渐对他器重起来。

“……姐姐可有旁的事?没事的话,我先回了。”蒋轮在蒋王妃面前有些抬不起头。

蒋王妃道:“是这样的,你姐夫准备派人到京师朝贡,我跟他提及,让你同去。”

“朝贡?”

蒋轮没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蒋王妃叹了口气,神色中有几分失望:“陛下后妃身怀龙种,此等时候各地藩王都会到京城恭贺,若是等诞下皇嗣后再去恐怕会有些迟,有消息说后妃诞子在四五月间……”

第166章 奖惩有度

蒋轮闻言有些意外,好奇地问道:“姐姐,不是说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时候当今圣上才开始时常临幸后宫的吗?怎么才过四五个月就要准备诞子了?”

连蒋轮这样没什么才干,甚至可称之不学无术的人都察觉到问题不对。

蒋王妃道:“此等事岂是你我应该关心的?你去还是不去?去的话,跟家人要分开几个月……但对你是一次历练。”

“去京师?”蒋轮想了想,笑笑道,“该去还是去吧,谁让这是咱家事呢?我这就回去做准备。”

“嗯。”

蒋王妃没有跟弟弟说太多,毕竟皇帝妃子几时怀孕,又几时诞子,就算兴王府有所怀疑也轮不到他们来发表意见,这时候兴王府只需拿出恭贺的态度就行了,不然谁都会觉得你兴王府居心叵测。

蒋轮走到外边的院子,嘴里嘀咕:“看来谁当皇帝,还真不好说,指不定紫气东来,最后落到我脚下这片土地呢!难怪老陆之前会如此说,看来他这早就得到消息了啊。”

……

……

朱浩并不关心京师发生的事情。

这几天他正在跟朱娘商议,准备让朱娘投资他的事业,为朱娘重新找个事情干干。

研发方面,自己可以负责,但具体生产,还是交给老娘比较稳妥。

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总不能让一个八岁大的孩子成天跑东跑西,既要照顾好学习还得兼顾改造大明,甚至带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吧?

“小浩,你是何意?我们不晒盐,要……自己开工坊了?”朱娘听到儿子的建议,觉得很怪异。

眼下完全可以靠之前买来的田地过点安生日子,为什么还要出去抛头露面?

朱浩道:“如果我们不开工坊,不赚钱,朱家人就会放过我们?若被他们知道其实我们还有田地和钱财,一定会胡搅蛮缠,去官府告状说我们偷朱家的……”

李姨娘一脸不信:“朱家人再蛮横无礼,也会想想,他们给得了我们多少?”

李姨娘有骄傲的资本。

虽然之前的钱不是她赚的,但她是参与者,在一家人努力下,一万多两银子到手,朱家人总不会觉得靠之前那小小的铺面能赚这么多钱吧?

朱娘似又想到什么,蹙眉:“若朱家说这是朝廷赏赐给小浩父亲的,市井之人不知其中缘由,只怕会误解。”

光靠铺子赚不来这么多钱,但你一个节妇能从哪儿搞钱?百姓可不管你是怎么弄到手的,难道告诉别人,我们是晒盐甚至贩私盐所得?

钱本身就来路不正,最怕被人追查。

“娘说得对。”

朱浩笑了笑,他觉得这次母亲总算开窍了,“如果我们继续摆出一副坐吃山空的架势,朱家就会怀疑我们有积蓄,用心追查,那事情很容易就会露馅儿。但如果我们找个营生做,摆出一副苦苦支撑的架势,朱家有了注意的方向,就不会有那么多怀疑了。”

朱娘点点头,望着儿子问道:“那我们开工坊……做点什么?”

“我在一本古书上……”

朱浩马上开始编瞎话。

朱娘当即打断儿子:“好好说话!”

显然朱娘这次不肯相信儿子的说辞了,老说在古书上看到的方子,请问古书在哪儿?为什么你能看到的古书,别人就看不到?

李姨娘却很喜欢朱浩这种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方式,一脸热切:“姐姐,还是听他说下去吧。”

对于一个没多少文化,身份又相对卑微的妾侍来说,从朱浩的故事中,能找到一种“老天爷帮助家里走出困境”的畅快感,好像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朱家人不断来找麻烦,而朱浩就能从古书上寻到应对之法……老天爷显灵啊!

“娘,从哪儿看到的不打紧,至少我们能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其实我已让于三把工坊开起来,只是现在规模很小……”

朱浩循序善诱。

朱娘又蹙眉:“你自己开工坊?哪儿来的银子?还有……为什么于三会帮你?”

朱浩笑了笑:“有赚钱的买卖,于三为什么不做?再说苏东主不也等着我们为他改进晒盐工艺?如果他知道我们手上有好东西,还能大批量生产的话,他会不会主动上门来采购呢?”

朱娘长吁了一口气,望向朱浩的目光中多了几分严厉,大概觉得儿子说话做事开始脱离一个正常孩子的思维,便想拿出严母的作派。

“娘,明天你跟我去工坊看看,见识到成品后,你再决定跟不跟我一起做。”

朱浩发现朱娘有要严管自己的苗头,只能把巧舌如簧收敛起来,试着让朱娘去接触和融入,而不是强行改变。

……

……

第二天上课。

朱浩给几个孩子带了“礼物”,当他把一个小布袋里的东西展现在几个孩子面前时,小伙伴们眼睛都看直了。

“这是什么?”

“好漂亮,我能摸摸吗?”

“别摸,万一摸坏了呢?是不是冰做的?能吃吗?”

朱浩在他们面前展示的,正是他工坊制出的玻璃下脚料制品,一些透明的玻璃球。

朱浩笑道:“弄了些好玩意儿,回头我教你们一种新玩法,叫做弹弹珠……这东西不能吃,别往嘴里塞……”

这边还在说,陆炳拿起来一个直接丢进嘴里,想尝尝到底是什么味道。

发现这东西坚硬到牙齿咬不动时,陆炳只能苦着脸把玻璃球给吐了出来,因为沾染了口水,朱三一脸嫌弃地道:“赶紧拿走。阿炳,你可真恶心,什么东西啊,不知道干不干净就往嘴里塞。”

朱四道:“姐,刚才好像是你在问能不能吃的吧?要不是你问,陆炳也不会拿来尝的。”

“用得着你多嘴多舌?”

朱三很不满意弟弟这种拆台行为。

“好了,弹珠数量不多,一个人分三个,当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来,把自己的那份拿走,下课后我教你们怎么玩。”

正巧这几天几个孩子没什么新玩意儿,倍感无聊,甚至朱三和朱四还频频央求兴王要出王府去玩,如今有了弹珠想来能顶上一段时间,毕竟是从来没有过的娱乐项目,新鲜感十足。

……

……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