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22章

作者:天子

“让你读书乐不乐意?”朱浩问道。

关敬问道:“我读书……能怎样?”

朱浩咧嘴笑道:“考科举啊……我知道你手上功夫不赖,你可以应武举,武举需要考文试,难道你想一辈子唱戏?”

关敬想了想,不由点头,算是同意了朱浩的说法。

戏子乃三教九流,社会上属于下等人,难得有机会结束漂泊,生活安定下来,还能跟着东家读书学手艺,干嘛不去,非要留在戏班“作践”自己?

“可是……需要单独请先生吗?”关敬一脸憧憬。

朱浩道:“我就是你的先生……当然不是让你现在就拜我为师,而是等学到技术后……”

“你!?”

关敬一脸迷惑。

“连你爹都不敢小看我,莫非你还不情愿?这么说吧,我不但能教你如何唱戏,还能教你读书识字,长进学问,甚至兵书韬略,只是练武嘛……你得跟你爹学,如果你读书实在没有天赋,也可以考虑做学徒,到我的工坊学一门手艺,以后当个大师傅,不好吗?”朱浩为关敬的人生做出规划。

但关敬明显不信。

他跟朱浩相处的时间不长,就算跟着戏班跑,朱浩却不常待戏班,没真正见识过朱浩的本事,只知道眼前这位是自己的少东家,说一不二的那种。

关敬道:“我跟我爹都跟着戏班混口饭吃,你是我的东家,一切都你说了算。”对他来说,这种事我爹做主,连我爹都听你的,我没得选择,你说怎样就怎样。

对朱浩而言,不管你是主动答应,还是被迫答应,只要跟着我混就行。

“好,这两天村里的孩子就会进城,到时你们将生活在一起,你就是他们的大师兄,有不听话的你只管揍……他们来自两个村子,到时我会告诉你哪些人可以分化瓦解……如果你一个人打不过,就叫你爹一起揍,再不听话我直接把人赶回村……”

朱浩又有了新规划。

他自己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盯着这些孩子,那就找个人帮忙看着,如今身边人中就只有关敬合适。

首先是年岁相当,再就是关敬属于外来户,在这些村里孩子中间没有小团体,再加上手上有功夫,打不过还能叫来爹一起打,再合适不过。

关敬听了有些意外,心想这是要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把人叫进城里来,不听话就打……可我什么也不会啊,我有什么理由打那些人?

……

……

兴王府。

学舍院。

上课时间。

唐寅下午来得晚了一些,前面由公孙衣代班。

此时唐寅已把朱浩的教案仔细看过,成竹在胸。

他讲的内容跟朱浩所讲基本大同小异。

这也让在场的公孙衣和几个孩子觉得,之前朱浩讲的东西,应该就是唐寅传授的,几乎是一脉相承。

只有朱浩知道,唐寅属于临时抱佛脚学一点皮毛,不过唐寅能在简单看过教案后,就能脱稿宣讲,看来还是有真本事的,至少在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上,不是隋公言和公孙衣可比。

一堂课时间不长,其实就连唐寅也不知每次应该讲多久,教了《孟子》的几段后,便停了下来。

朱三问道:“陆先生,我们现在应该背,还是默?”

京泓则关切地问道:“我们是不是要根据《孟子章句集注》来写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的问题都很简单,但唐寅有些吃不消,讲完了应该干什么,他没教学经验,哪里知道这些?

唐寅不愧是经历过当众撒尿、大街上裸奔等大场面的人物,这点麻烦对他来说不算什么,笑了笑道:“无须背默,也无须写出理解,先把每一句每个字看上一遍,记住其内容和意义,再有不懂的,可问询公孙先生,或者直接问我,再不行……问朱浩,他跟着我学得比较扎实。”

这话听起来没错,但这种一推二六五的作派……朱浩很想说,唐伯虎你咋这样呢?有点担当好不好?

……

几个孩子温习功课。

唐寅又把朱浩单独叫到院子,公孙衣则留在里边看几个孩子读书。

唐寅问道:“晌午时王府有人通知我,接下来几天就在这边教书便可,回头会把学舍安排到内院去。”

朱浩对于在哪儿读书不太感冒,其实这里对他来说更加熟悉,而且距离宿舍近一些,现在他是走读生,但王府依然留了床位,随时可以留宿,被褥和行李什么的他都带进了王府。

因为王府跟家里消息不对等,他甚至可以夜不归宿,家里边会以为他住在王府,而王府则以为他回了家……如此再好不过。

也不会有什么先生或是什么人非要去家访,并探究他晚上到底去了哪儿。

“对了朱浩,你学那些东西,用了多久?是在认识我之前,还是之后?”

唐寅以前看朱浩的教案,基本是一目十行看个意思,今日详细研究后,发现里面的内容相当丰富。

虽然只包含四书部分,但每一段注解,以及课堂上的说辞等等,都有详尽的记录,并做了一些应对学生提问的预案。

再加上字迹工整,笔锋遒劲扎实,入木三分,唐寅觉得,教案应是朱浩背后的高人编写。

朱浩摇头:“不记得了。”

唐寅原本一脸期待,听到这答案,不由苦笑一下。

唐寅看着远处:“朱浩,你一个小孩子,非要守着那么多秘密作何?就不能实话实说?”

朱浩则不满道:“陆先生,你说你一个成名的当代文坛大家,非要刨根问底,就算真有这么个人,他在教学方面有一定天分,但诗画方面能比得过你?你认识我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刨根问底?”

“嗯?”

唐寅打量跟他针锋相对的朱浩。

突然意识到,朱浩的心智绝对不是一个八岁孩子应该有的。

“那你告诉我,那个人现在就在安陆吗?”

唐寅凝视朱浩问道。

朱浩起身,不顾唐寅异样的目光,转身便往教室走,甩下两句:“在,就在你面前,信不信由你!”

第154章 斥责

朱浩晚上回家。

乔迁新居,尽管宅子不是自己的,但朱娘还是找来仲叔等人好好收拾了一番,桌椅板凳全都换成新的,看来朱娘是想在这个院子长住。

“可惜咱在南昌府租的楼院啊……”

李姨娘一边打扫,一边还有些心疼。

朱浩回来后便忙着打下手,帮木匠递一下工具木料什么的。

朱娘从房间里出来,招呼道:“小浩,你过来。”

朱浩把手上的活放下,跟朱娘进了屋子,这间不大的屋子乃是专门为他父亲朱万功供奉牌位的,现在只点燃蜡烛,香还没有上。

等朱浩上前把香点上,插进香案,朱娘才道:“小浩,在你爹面前立誓,将来务必把你爹留下的田宅拿回,那本就属于我们的。”

朱浩抬头打量老娘,这个娘终于分清敌我了,至少知道现在朱家才是敌人,失去的田宅必须物归原主。

“娘,你说如果我们用钱从朱家买,朱家会卖给我们吗?”朱浩问道。

朱娘摇头:“不可能,或许连我们买宅子的钱,也会被朱家一并拿走。”

朱浩点点头:“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拿回来?”

朱娘:“……”

很现实的问题,家族拿走了,不可能好心还回来,用钱买还不行,是可以找个代理人去买,可问题是买回来你住不进去……当前只有一种方法,朱娘母子飞黄腾达后,朱家已没法限制田宅归属,那时不管是买,还是用别的什么方法,都不用担心。

“娘啊,这么说来,想要拿回宅子,任重而道远。”朱浩发出感慨。

朱娘神色坚毅:“正因为艰难,才让你立誓,你要跟着陆先生用心读书……千万不能怠慢学业,你爹在天上看着呢。”

……

……

朱娘对先夫留下的家产被婆婆拿走耿耿于怀。

朱浩要帮朱娘医治心病,未必要等日后飞黄腾达,如果能说服兴王府帮忙购买,或许有机会,只要购买者是朱家开罪不起的大人物就行……

找湖广左布政使黄瓒也是方法,找苏熙贵级别就低了一点。

可兴王府或是黄瓒,会帮他们母子?

有必要在这种事上相求?

除了用权力压制朱家,逼朱家就范,好似无其他更为直接有效的办法,而且朱家目前看来并不缺钱,无需把田宅转手卖掉,如此一来就难办了。

兴王府,书舍院。

这次复课看起来跟之前完全一样,只是又有所不同……朱三换上了一身女孩装束。

“真好看。”

陆炳傻愣愣的,第一次看到朱三穿女装来上课,瞪大眼睛道。

朱三被陆炳赞美,窃喜不已,却把目光落在京泓和朱浩身上,发现这俩家伙一点都不在意自己装束如何。

“喂,你们就不能多看我一眼?木头疙瘩?”朱三很不满。

本郡主穿花衣给你们看,居然熟视无睹?

太不给面子了!

这次不用朱浩说,京泓便阴阳怪气回答:“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之前都不知你是郡主,若知道了,当初就不会跟你一起蹴鞠,还跟你有身体……咳!”

朱三撇撇嘴:“我还没怪你们呢……哼,你又没吃亏。”

朱四在旁张嘴大笑:“我看吃亏最多的就是朱浩……”

“小四,你什么意思?拆我台喽?”朱三瞪着弟弟。

朱四道:“你忘了当初落水,是谁抱着你,把你拉上岸的?”

几个人都用莫名其妙的目光望着朱四,因为这段过往京泓和陆炳从未听当事人提过,他们自然好奇那是怎样一件事。

朱浩赶紧打断几个孩子的对话:“好了,赶紧坐下来读书,今天陆先生给我们上课,他来了见到我们吵闹,一定会责罚我们!”

“会吗?我看他人挺好的……”

朱三一脸不以为然。

在她看来,唐寅虽然不像公孙衣那么好欺负,但绝对好说话。

朱四道:“姐,严师出高徒,陆先生能让朱浩学那么好,一定很严格,现在是跟我们不熟,不好下手,等熟悉后……恐怕就见识到了。”

几个孩子都觉得朱四这番话很有道理,全都拿起书本,装模作样翻起来。

可等到日上三竿,平常一节课时间都到了,仍旧不见唐寅露脸。

因为当天是既定唐寅讲课的日子,公孙衣没进王府,唐寅不来就等于是授课开了天窗,几个孩子最初还不说话,后来忍不住攀谈起来。

说的基本都是玩的事。

朱浩问道:“陆先生今日有什么事?为何不见人影?”

朱四想了想:“我记起来了,好像昨天王府请他喝酒来着,会不会喝多了,今天没起来?”

听到这儿,朱浩心中一阵担忧。

这老小子,不会把之前放荡不羁的做派,拿到兴王府来了吧?唐寅虽然声名在外,但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酒鬼,这样的酒鬼可以在逃难的时候不贪杯,可一旦安定下来,他能把酒瘾给戒了?

“好了,既然陆先生不在,今天的课还是由我来讲,继续昨日的课程……”

朱浩不能让唐寅沉沦。

现在好不容易让唐寅有机会重获新生,不能因为以往的恶习而毁掉后半生,不然白瞎了自己之前一通折腾。

他只能先充数,给几个孩子上课。

……

……

等朱浩上了一节课,唐寅姗姗来迟。

不出意外的,唐寅身上还带着一些酒气,要说喝酒是昨夜的事,宿醉不醒也就罢了,来到课堂上也不知换下昨日的衣服……这是得有多邋遢?

大概这就是酒鬼的通病吧!

“陆先生,你可算来了,睡得可好?看你眼角还有眼屎呢。”朱三发挥了她一向小毒舌的本质,拿唐寅开涮。

唐寅揉揉眼睛,嘴里振振有词:“袁长史刚收到吏部调函,即将出任江西臬台,府上设宴便稍微贪杯了些,好了……开始今日讲课。”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