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14章

作者:天子

唐寅仔细一想,这两天朱浩废寝忘食,可自己除了第一晚跟朱浩一起熬了个通宵外,后面两天吃得香睡得好,就算今天驾车来回走了几趟,奔波劳累,可还没疲倦到刚天黑就要睡觉的地步。

“世事无常,未曾想这才半个多月时间,我就由江赣来到湖广,还跟兴王府攀上关系……恍然如梦啊。”

唐寅直接一屁股坐在朱浩旁边。

他忽然想明白了,顾忌身份又如何?这穷乡僻壤,莫非还有人认识自己怎么着?

就算兴王府的人找来,自己大冬天裸奔跳湖的事都做过,在路边坐坐还能有损自己的名望?

或许不拘小节更能赢得兴王府的尊重。

“陆先生,我给你的说本和戏本,你都看完了?”朱浩突然没来由问上一句。

唐寅皱眉:“你说什么?”

朱浩道:“最好早些看完,我那边还有一些教纲什么的,你也看看。”

“教……纲??”

唐寅一头雾水。

我跟你谈人生际遇,你跟我谈教纲?

你拿我开涮呢?

朱浩笑道:“陆先生真是健忘,我在船上曾跟你说过,我在王府给世子上课,赢得袁长史的欣赏,而当时我说是你教我的……若是你对此毫不知情,教授内容自成体系,回头袁长史问起来,你如何回答?”

唐寅瞬间无语。

船上听朱浩讲那些事时,他全当听笑话,这小子不自量力,吹牛都不打草稿,想让唐某这般见多识广慧眼如炬之人相信,你莫不是猪油蒙了心。

可现在……

跟着朱浩进一趟王府,已不再是信心动摇的问题,他更愿意相信朱浩说的全都是真的。

唐寅无奈地苦笑摇头:“你小子,身上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朱浩道:“秘密多少不重要,能为自己谋取什么更为重要……我认识陆先生时,不过是个没开蒙的稚子,读书的机会都要靠别人施舍……未来我希望我的命运不被人掌控,我要自行决定我的人生……只要这个秘密能帮助我达成目标,便心满意足了。”

唐寅沉默不语。

先前他跟朱浩说人生际遇,朱浩跟他谈什么教纲,现在他想研究朱浩身上的秘密,朱浩就跟他讲人生目标……

唐寅站起来,望着夕阳落山后的满天彩霞,“你这番话真不像稚子所言!若真是旁人教的也就罢了,可要是你心中所想,有感而发,那我除了感慨你天纵之才,还得提醒一句……

“你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兴王府,只怕将来会失望……如今皇帝春秋鼎盛,即便他尚未有子嗣,但日久天长,难道你能在小小安陆窝居几十年?

“即便将来皇帝仍无子嗣,也可在皇室宗亲中挑选继任者,皇位未必会传到兴王府,你所倾注的心血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朱浩难得见到唐寅认真跟他探讨皇位传承问题,终于明白了为何当初唐寅造访安陆,最终却与兴王府失之交臂,转而去投了宁王,乃是因为唐寅不愿意把赌注下在一个看起来虚无缥缈的希望上。

但朱浩见证过历史,更因为他有远大志向。

朱浩笑呵呵道:“陆先生说话为何如此严肃?我想说的是,我进王府的目标就是为了读书,若兴王世子真如愿窥得权柄,那自然好,即便不能,难道我将来就不能参加科举,有所作为?

“陆先生当初荣登南直隶解元之位,英姿勃发时,可有想过要靠什么王府为自己带来锦绣前程?”

唐寅本想教育一下朱浩,让朱浩有正确的人生观,显得自己有见识,堪为人师。

但听了这番话……

脸色立变。

你小子很损知道不?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跟我唐某人提科举?你不知道科举是我内心多大的伤痛是吧?

不过细琢磨朱浩的话,也算“至理名言”。

天下间的读书人都想科举进仕,以求得功名利禄,哪有一开始就想靠什么王府,玩政治投机的?

道理是这样,但唐寅可不会轻易便接受朱浩的“歪理邪说”。

“想在科举中有作为,恐怕比登天还难!”

唐寅这是在警告朱浩,别以为科举容易,科举进仕那是最理想的结果,不比你取得从龙之功容易。

朱浩摊摊手:“陆先生曾一窥门径,我师从陆先生,也想尝试一把,就算不成,我一边科举一边跟兴王世子搞好关系,不就做了两手准备,拿到了双保险?

“退一步讲,如果真的在学问上无所进益,我弃文从武行不行?我爹好歹是锦衣卫百户,难道我将来就不能在武事上取得成就?”

唐寅听完有点傻眼。

你小子选择可真“多”呀!

又是科举,又是从龙之功,甚至还有你爹给你留下的世袭锦衣卫百户职……话说当个锦衣卫百户,对于一般人来说那绝对是“功成名就”。

反观我唐某人……

现在不过是流落异乡的落魄读书人,居然好意思跟一个前途似锦的锦衣卫世家子谈论前途?

猪油蒙了心,看不清楚形势的蠢货,恐怕形容的就是我吧?

第143章 值得

翌日上午,朱浩又带着唐寅进城,到兴王府给朱三、朱四治病。

先去查看了朱四的情况。

朱四的病情本就没有朱婷严重,加上王府的大夫也非寻常医生可比,物理降温方面一直做得很不错,这次过来,朱四虽然又发烧了,但明显比之前的状况轻许多,并没有陷入昏迷状态。

“朱浩,看到你真好。”

朱四见朱浩带唐寅进来,咧嘴一笑。

本来他还想坐起来,跟朱浩好好打声招呼,寒暄一下别后情况,但范氏赶紧让他躺好,因为下一步就是“打针”,只不过这次朱浩只需要给朱四的手臂扎针,不需要再亮屁股。

朱浩给朱四打完退烧针后,药产生作用还得等上一段时间。

朱四这时才留意到朱浩身后的唐寅,好奇地问道:“不知这位……是谁?”

朱浩将自制的针筒放回药箱,代为引介:“这就是我的启蒙恩师,陆先生。”

“陆……陆先生……那不就是诗画双绝的唐伯虎咯?”朱四反应半天,突然想起朱浩给自己讲了很多有关“陆先生”神奇之处,双目瞪圆,瞬间精神大振。

唐寅没想到,自己在兴王府这么有名!

连兴王世子都知自己的情况?

朱浩笑容灿烂。

他清楚朱四这么兴奋的原因,因为自己说过,说本和戏文都是唐寅写的,很多时候朱四央求朱浩讲故事,朱浩就推脱说先生没讲到,眼下见到正主,那不意味着以后有机会就能听故事?

小孩子的心思往往很单纯,什么跟着唐寅读书……那都是父母长辈做规划,他们更在意的是新奇有趣的事物。

朱浩道:“陆夫人,不知从昨日开始,四王子用药后可有什么不适?比如说身上是否起疹子?或者胃口不佳,不进米饭?再或者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

朱浩想知道朱四对于他带来的植物抗生素是否有过敏反应,如果有,只能停药。

范氏凝眉思索,一时间没有回答。

旁边朱四咧嘴笑道:“没有,没有,我啥事都没有……昨晚我吃了两碗米饭,乳娘还夸我饭量大呢。”

能吃下饭,且胃口还不错,说明身体正在康复,朱浩点头道:“那你休息,我要去给朱三治病了。”

“你要去给我三哥治病?她现在还好吧?”朱四问道。

范氏出言纠正:“世子殿下,如今陆先生和朱少爷都已知您和郡主的身份,不必再隐藏了。”

“哦……”

朱四羞赧地挠挠头,道:“我也不想瞒着,是父王和袁先生让我们这么做的,朱浩你可别介意,我们……绝没有恶意。”

朱浩宽慰道:“没事,没事,我先去给郡主治病,等你病好后,我们一起去蹴鞠,再给你讲故事。”

“我要听戏……听白蛇传。”朱四有他自己的追求。

蹴鞠?听故事?太落伍了!

要整就给整点新活,听戏,最好让唱白蛇的小姐姐过来单独给我唱,这可是你年前临走时答应我的。

“那你赶紧养病,病好了想做什么都行。”

朱浩提起药箱,与范氏、唐寅一起出了屋子,随后自有婢女接替范氏的工作,照顾朱四。

……

……

一行往朱三养病的院子走去。

路上朱浩低声对唐寅道:“先生看出来了吧?世子对你满怀期待,因为平时我把很多事都归到你头上……他以为你是当世无所不能的大才子,打从心眼儿里崇拜!”

唐寅原本轻松自在的神色稍微凝滞。

我不就是大才么?

用得着你来说?

但迅即意识到朱浩说的应该是涉及到戏本、说本和教案之事,突然压力倍增。

这意思岂非是……我唐某人以老迈之身,还要去学习新知识以求得在王府当幕僚的机会?

更可甚者,学的还都是这小子教的东西?

唐寅不自觉问道:“那你的才华,出自何处?”

朱浩抬头看了看天,唐寅顺着朱浩的目光抬起头,随后只听朱浩神秘兮兮地指了指上方,小声道:“天授。”

也是唐寅脾气好,不然非一巴掌扇在这小子脑门儿上。

跟我抖机灵是吧?

看我怎么收拾你!

师生二人正没大没小闹腾时,范氏带着二人进了院子,此时朱三已在丫鬟陪同下出来晒太阳,见到朱浩蹦蹦跳跳迎上来。

孩子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

“陆夫人,陆炳他……还好吧?”

朱浩问侍立一旁的范氏。

范氏没料到朱浩此时还有心思关心自己的儿子,怔了一下,道:“他……还好吧。”主要是几天没回去,她也有些不太确定。

朱浩点点头,这才走向朱三,道:“没事不要出来胡乱跑动,你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很容易加重病情……好了,现在回屋,我给你打针……”

“我才不要扎针呢,我听说了,你昨天扎小四的屁股了……嘿嘿,他当时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你若想让我保守秘密,就得拿出好处……不如多唱几首小调给我听听?”朱三上来就拿出她狡黠的一面,居然威胁朱浩。

“嗯嗯。”

唐寅清了清嗓子,好像是不满意自己受到冷落,其实就是嗓子不舒服。

朱浩这两天也发现唐寅情况不太对,可能是赶路途中也感染了风寒,只是病情没那么严重。

朱三皱眉打量唐寅:“唐伯虎,别以为我不认识你,昨天我就觉得你很眼熟,算你有本事……哎哟!你会不会扶人啊?小心我抽你……”

本来正在朝唐寅耀武扬威,谁想脚下一个踉跄,差点儿栽倒,被眼明手快的朱浩及时扶住,马上把矛头转向一边的丫鬟。

唐寅心想,这王府的孩子真奇葩。

心高气傲不说,说话还如此没分寸?

你可是郡主,是不是因为平时王府把你当男孩子养,让你身上沾染了许多顽劣习性?

……

……

不管朱三乐不乐意,还是只能乖乖进屋,把袖子撸起来等着朱浩打针。

一双明媚的眼睛里噙着泪花,小脸可怜兮兮,不复之前的刁蛮,哀求一般道:“朱浩,你赶紧的……快点扎针……太可怕了……”

朱浩故意行动缓慢,好像是在整治她,这打针前的等待才叫煎熬,等针头进入身体,疼归疼,心里的恐惧却没那么强烈。

连范氏都觉得这次朱浩过于小心了,她压根儿就不会去想朱浩是在整小郡主,不知平时几个孩子玩闹到什么程度。

半年相处下来,朱三除了没有以女孩子面貌出现在朱浩面前,其他都跟一般的好朋友无二。朱浩因为能力突出,在几个孩子中是孩子王一般的存在,朱三平时在学舍再任性,可在朱浩面前,也有矮一头的感觉。

嘴上不服软,身体却很诚实。

朱浩慢悠悠给朱三打完针,留下药,嘱咐完用法用量后才道:“我们出去了,你尽量少活动。”

跟通常人认为,生病后应该多运动不同,朱浩主张的是大病未愈,最好少走动少吹风,平时适当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生病时运动……很容易让病情出现反复,要运动也要分时候。

想要强健体魄,不差生病这几天,难道不怕运动时出汗,室内室外温差大而再感染风寒么?

……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