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10章

作者:天子

“此事说来话长,等以后再细说。”

唐寅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连这个陆典仗是谁都不清楚,怎会将真实身份相告?

朱浩突然伸出两只手的食指,左手指着唐寅,右手指着陆松,而后道:“人就在这里了,如果陆典仗有什么想法的话,只管去做,我一个小孩子不会阻拦……”

唐寅完全听不懂朱浩在说什么,呆若木鸡。

可陆松却明白朱浩所“指”,分明是告诉他,你是锦衣卫埋伏在兴王府的暗线,你要把唐寅的行踪透露出去,我不会阻拦,但你也别怪我举报你是锦衣卫奸细,别人说的话或许王府不会信,我可是朱家人,你跟唐寅一样都怕泄露身份,就看你愿意不愿意鱼死网破了。

朱浩这是做两手准备。

陆松之前一直表现得对兴王府忠心耿耿,似乎不会“卖主求荣”,被锦衣卫裹挟纠缠却又是不争的事实,会不会卖掉唐寅这样不相干的人来求荣,那就不好说了。

陆松听明白朱浩之意,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王府中事,已与朱少爷无关,你还是离开安陆,不要再过问王府中事,否则……”

“陆典仗,你眼睁睁看着世子出事,也置之不理?你可曾想过,世子对旁人和对你的意义是一样的吗?世子出事,你不怕被人弃如敝履?为何当初你跟我说过的话,现在却又违背呢?”

朱浩连番质问。

唐寅听了却在懵逼中带着惊愕。

这两个家伙看起来很熟啊……

说话都这么不客气的?

可……他们到底在说啥?

什么对旁人和对你的意义是一样的吗?什么叫被人弃如敝履?什么叫曾经说过的话又违背?

简直一塌糊涂!

陆松有些无地自容,他为了兴王府一再针对朱浩,现在朱浩表明态度,要进王府救治生病的世子,他却怕身份败露而不去通报?

“陆典仗,就算要拒绝我的好意,这个决定也应该由袁长史来做,而不是你……请看在我曾是令郎同窗的份儿上,还有我曾救过世子,给我一个机会!”朱浩恳求。

唐寅这才听明白了,原来朱浩跟这位陆典仗的孩子是同窗,也就是同为王府伴读,所以才认识。

可他还是很奇怪,怎么看朱浩都不像仅仅跟陆典仗的儿子是同窗关系那么简单,倒像跟这个陆典仗是同窗或同僚一般,说话的口气好像他还能压陆松一头。

陆松叹息一声:“你有何把握救治世子?”

这个问题,让唐寅一惊。

堂堂王府典仗,已是正六品武官,居然就这么被朱浩说动了?你特么的也太没原则了吧?还把世子生病这么重要的消息,直接告诉朱浩这个“外人”?你是真不把王府的机密当回事啊。

朱浩道:“我用一种独特的诊疗方法救了妹妹,陆先生亲眼所见,这也是沿途见识到各地疫病蔓延后特意研究出的诊治手段……陆先生可是如此?”

陆松马上打量唐寅。

唐寅心想,怎么事情又往我身上扯?你是说救了你妹妹,可我没亲眼见到啊,就算真的是,你就说是你自己完成的不行吗?

但随即唐寅意识到,现在朱浩需要有人为其救人的手法背书,如果自己承认的话,就可以顺利进入兴王府,仔细琢磨后他觉得这既是冒险,未尝不是一次机会,便点了点头,嘴上却什么都没说。

可他的表现却让陆松感觉到,这不是朱浩想出的治病救人的法子,而是唐寅来安陆途中看到各地疫病蔓延后研究出来的治病方法,之前朱浩总说他的学问是唐寅教的,说本和戏文也是唐寅告诉的,朱浩本人能有几斤几两?

这不明摆着告诉他,其实唐寅想通过救治兴王世子来表现自己,并以此立功进入兴王府?

再联想到之前袁宗皋着人打探唐寅的下落,大有把唐寅招揽到兴王府之意,这简直是顺理成章之事,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去跟袁宗皋把线牵上?

“可是你们这么做……有何目的?”陆松还是不放心。

唐寅或许跟兴王府没什么过节,可朱浩是锦衣卫朱家子弟,万一这次回来所谓的治病,其实是意图不轨呢?

朱浩道:“陆典仗何不想想,此等时候那些对兴王府有不轨之心的人会做什么?必定是袖手旁观。我跟陆先生冒着泄露身份的危险到这儿,是为了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吗?”

陆松点了点头,这个理由彻底把他说服了。

朱家或有歹心,但不能说朱浩有。

朱浩带唐寅进王府治病,那是出力不讨好,出了岔子就连王府大门都出不去,此时锦衣卫和朱家的态度不应该是隔岸观火吗?

他感觉到事情的紧迫性,急忙道:“既如此,那你们随我去王府,我负责通知袁长史,一切由他定夺。”

……

……

陆松从家里出发,一路向王府急奔而去。

他让朱浩带着唐寅到王府西门等候,朱浩赶车与唐寅往王府西门走时,唐寅问出了心中的疑问:“朱浩,那人真是王府典仗?他……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在你手上?”

朱浩本来还在琢磨救人的事情,闻言不由用怪异的目光打量唐寅。

这老小子居然开窍了?

连你都看出,陆松在我面前处处受制?

如果我告诉你,陆松其实是锦衣卫安排在兴王府的内线,你会作何感想?会不会怕到就地跑路,而不想进兴王府了?

“陆典仗忠心可嘉,我曾在火场中冒死救世子,我想他定是被我的诚心打动,认为我不会出言欺瞒。”朱浩道。

唐寅吸了口气,道:“那意思是说,你之前在船上跟我说的,不是……”

朱浩抬头看着前路,笑着道:“陆先生,其实我从来没骗过你,只是你不肯相信罢了,时间会证明一切。”

……

……

马车到了王府西门。

两人下车后等了许久,唐寅不由开始胡思乱想,王府会不会派人出来把两人拿下,把朱浩交给朱家,顺带把他交给宁王府。

就在这时,王府大门打开,从里面迎出来几个人,为首者乃是一个六十岁上下,略显老态,非常有精神的儒者,他身后跟着先前的陆典仗等人。

“这……”

唐寅虽然被朱浩喊做老头,但毕竟才四十来岁,作为晚辈,应该是他上去见礼,他却不知该如何称呼对方。

朱浩上前一步,恭敬行礼:“学生见过袁长史。”

唐寅心中一阵激动,对方居然是兴王府长史袁宗皋,虽然此人的官职和来头都不是很大,但在兴王府那绝对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如果自己想挂靠在兴王府,为将来混个“从龙之功”,必须要得到对方的赏识。

唐寅也急忙行礼。

袁宗皋的目光直勾勾落在唐寅身上,将其上下打量一番,才道:“前几日与公言通过书信,他说过两日便会返回安陆,阁下……”

唐寅苦笑道:“半年前与公言一别,仓促往江赣,未曾想会以如此方式再回安陆。”

袁宗皋已不需要唐寅把真实身份相告。

既然对方不怕见隋公言,想来多半真的就是名闻天下的唐伯虎,随后他便请唐寅和朱浩进入王府。

一边走,袁宗皋一边问:“听陆典仗说,朱浩带人回安陆,还登门说有方法救治世子,不知可有此事?”

“呃……”

唐寅打量朱浩一眼,心中暗恨,我一个读书人,人家想用我也应该是看重我的才学,或是我的谋略,现在居然问我治病救人之事?当我是神医啊!朱浩你小子吹过的牛逼能不能你自己去兑现?

但看到袁宗皋等人脸上热切的神情后,唐寅点头道:“可以一试。”

这话留有余地。

试归试,不成功可别找我。

袁宗皋面带欣然之色:“此等危急时刻,勇于担当,冒险来救治世子,无论成败,兴王府都不会责难,望伯虎……不要有何心理包袱,尽管一试便可!”

激动之下,袁宗皋居然直接称呼唐寅名讳。

要说袁宗皋也算是成名已久的老进士,可论才华和名声,他自知没法跟唐寅这样的后辈相提并论。

唐寅在大明有多大的名气?

南直隶解元,诗画双绝,兴王府这样的小庙本容不下这样的大神,现在却主动来投,还是为治病救人,袁宗皋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其拒之门外。

唐寅心中压力倍增。

对方是说成败都不会追究责任,可问题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不在我身上啊。

就算我略通医理,但对于治什么疫病却毫无经验,更别说朱浩那种用一堆好似炼丹炉的玩意儿炼出的药,若管用,那真是荒谬透顶……

不过我唐某人自从认识朱浩这小子以来,荒谬的事情见多了,也不介意再添眼前这一桩。

唐寅道:“这样,先带晚生去见一下病患,具体的事情……详说。”

第138章 直接救人

朱祐杬书房。

袁宗皋接待过唐寅后,让旁人代为招呼,他赶紧去找朱祐杬请示……在给世子治病这么大的事情上,他不能擅作主张。

朱祐杬本在为儿子生病之事烦心,见袁宗皋前来,说是唐寅登门毛遂自荐治病救人,他惊疑地站起来,问道:“竟有此等事?”

袁宗皋叹道:“世事就是这么出人意料,虽还不能确定那人就是唐寅,但其为朱浩口中的陆先生无疑……未曾想朱浩带戏班到南昌后,恰好遇到装疯卖傻的唐寅,便以戏班为遮掩,将人带出南昌,顺道到安陆来隐居。”

“那他……可信吗?”朱祐杬犹豫不定,“之前已派人去京师请太医,这两日应该会有消息。”

让一个自称是唐寅的人来给儿子治病,怎么听都有点不靠谱,唐寅的本职工作又不是大夫。

袁宗皋老脸横皱,眼睛里满是睿智的光芒,分析情形时不急不慢,给人以踏实之感:“以在下观来,唐寅不会无端前来,更不会以身犯险……若他为奸邪所用,谋害世子,那他定知走不出兴王府,以其在南昌时表现出的隐忍和精明,岂会看不清形势?”

朱祐杬想了想,没有跟袁宗皋争论。

袁宗皋续道:“况且以朱浩所言,唐寅进王府前,曾帮其妹妹治疗疫病,一日下来便有起色,不妨让其一试……眼下这情况,顾不得怀疑太多。”

有一点袁宗皋没说,眼下世子高烧不退,不赶紧想办法的话,就算将来病治好人也傻了,况且这时代对待疫病根本就没有万全之策,否则婴幼儿的夭折率也不会那么高了。人命关天,还要考虑人家是不是存心谋害?在王府行凶对唐寅和朱浩有何好处?

就像陆松以自己的话转述朱浩分析的道理那般,锦衣卫这时候大可选择袖手旁观,派人来王府害世子意义何在?

朱祐杬闻言,当即便要前去见见唐寅,询问其治病细节。

袁宗皋连忙阻止他:“兴王,此事交由在下处置便可,若世子真能转危为安,您再去见唐寅也不迟。”

朱祐杬迟疑一下,坐回椅子上。

如果唐寅治不好儿子,那这个人就是欺世盗名之徒,不值一见。但若是治好了……那这样的人才怎么都不能放走。

既有才学,能给儿子当教习,培养儿子的雄韬武略,还有起死回生的医术,这样治国安邦的奇才不留下来,绝对是兴王府的一大损失。

更为重要的是,还不用担心被外人知晓,让别人以为他朱祐杬野心勃勃……此人本就是“疯癫”后离开宁王府,眼下宁王府还在大张旗鼓追查,唐寅必定不敢泄露风声。

……

……

有了朱祐杬授意。

袁宗皋马上回去找唐寅和朱浩,此时二人还在西跨院等候,没见到病患。

唐寅一脸轻松地问道:“袁长史,不知府上生病的……是哪位?”他问话时表现出的气定神闲,让袁宗皋心中更加有底。

袁宗皋却不知,唐寅现在属于“局外人”,有些东西不用他亲自做,把自己摆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想不轻松都难。

袁宗皋道:“此番瘟疫来势汹汹,尽管王府内已多加防范,还是让两位王子……一同染病,只是四王子的病情更严重一些。”

唐寅一怔,他本想问,兴王不就一个儿子吗?

怎还两位王子?

但一想,这应该是兴王府施展的障眼法,既然王府这么重视,那病情严重的王子不用说就是世子无疑。

“伯虎,请吧。”

袁宗皋要带唐寅去见朱厚熜。

唐寅为难道:“袁长史还是莫要如此称呼为好,晚生现在多有不便……”

袁宗皋了然地点点头,没在称谓上过多争执,只是吩咐朱浩原地等候。

唐寅急忙解释:“此番非要有朱浩同行不可,有些事……得通过他的手来完成。”

“嗯!?”

袁宗皋不由皱眉打量朱浩。

他对唐寅没什么戒备心,是因为其跟王府素无瓜葛,但若换成朱浩……这可是锦衣卫朱家的子弟,若说有人要对世子不轨,朱家人绝对首当其冲。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望袁长史不要对朱浩有何戒心,他此番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前来。”唐寅帮朱浩说话。

袁宗皋想了想,唐寅都是在朱浩掩护下从南昌逃出来,还特地带到安陆,说明朱浩有意让自己的先生进入兴王府,况且他曾在火场救过朱厚熜,此后又一起学习生活了近半年,没道理现在就跟防贼一样,不让其越雷池一步。

这会显得兴王府小家子气。

若是兴王府连用人的勇气都没有,怎么招揽像唐寅这样的大才,让其甘心为王府卖命?

袁宗皋分析利害得失,全都是转瞬间的事情,他笑了笑道:“朱浩,一起进来吧。”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