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第75章

作者:浙东匹夫

火器往人堆里蒙,随便一个士兵都有可能被三五颗霰弹同时蒙中,所以连惨叫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毙命了。

往常战死一个士兵,至少会产生三到五倍于此的伤员。如今却是伤亡比跌破二比一,一个死者对应不到两个伤员,伤员也很快会被践踏踩死、压死、憋死,惨叫声听起来就清净稀疏很多。

官军平时操练的战术都是叠进法,也就是轮换上前开枪的“三段击”。如今却也事急从权换回了更老式的“番递法”,让后排士兵装弹后、递给开枪的士兵,由专人专心负责瞄准射击。

在地形相对开阔空旷的地方,叠进法的射击效率会更高,一个人专注管一把枪,对自己的武器也会更熟悉。

但今天这种特殊场合,都堵在那儿,为了让第一排排得尽可能紧密,官军连供士兵轮换进退的甬道都没留下,密密麻麻排了近二百人。

而沈树人如今有大约一千五百杆火枪,还全都用上了纸弹壳定装弹药,疯狂递枪换枪之下,最前排几乎每隔三四秒就能开一枪。

阵前已然成了彻底的死地,饶是大罗金仙下凡、西楚霸王转世,也没法冲过来。

冲到面前,也还有长柄战斧和上了套箍式刺刀伺候。

随着战局渐渐稳定,一向谨慎不太愿意亲临一线督战的沈树人,也难得亲自到了距离前线三百步远的地方,登高拿着望远镜远眺。

当初追击消灭刘希尧的最后一战,他是躲在船上的,把正面指挥全权交给了左子雄。

这次可是连灭革左五营中的两路贼酋,还是分别以“革、左”为字号的响亮人物,再不趁机刷刷威名值,就太浪费了。

桐柏山谷如此险峻,前方三百步也没有贺一龙的人能冲过来,也超过了敌军远程武器的攻击范围,这就让沈树人很从容。

看了许久,沈树人自己都被面前的惨状激得壮怀激烈,放下望远镜,内心不由感慨:

“可惜这时代没有照片可以拍,不然一定要把我登高眺望敌情、谈笑指挥破敌的英姿记录下来。

嗯,不过也不是完全没希望,没照片咱可以找画画画得逼真一点的嘛,明末已经有江南画家借鉴西方油画技法、追求写实的画师了,貌似五官细节都能画得很逼真。

可惜就是没掌握明暗阴影、远近透视法,实在不行,过几年等我发达了,让郑成功把大员的荷兰人灭了。把荷兰俘虏全抓了,让荷兰东印度公司交出科学家笛卡尔和画家伦勃朗来换人质好了!

到时候就让伦勃朗作为我御用的,专门记载我的英姿,怎么不得画个几十幅比拿皇翻越阿尔卑斯山还有名的肖像出来?伦勃朗好像跟李自成张献忠同年,应该都才35岁。”

……

第一天的血战,就在沈树人的谈笑自若,和前沿阵地血腥屠戮如修罗场的强烈诡异反差中,结束了。

换做平时,这么惨重的伤亡,早就让流贼崩盘溃退了。今天却是因为四面被围、狗急跳墙,足足死了三五千人,才最终退却。

连续数次突围死伤惨烈后,贺一龙部的精气神也被彻底打没了。此后五六天里,再也没能组织起大规模的冲锋,最多只是一些试探性的偷袭。

贺一龙部的粮草,也在逐步消耗,随军行粮本就不多,能吃十几天就不错了。

之前入谷后行军、与刘国能交战也花了好几天,所以算算日子,之前带来的粮食再有三四天绝对会吃光。

当然,贺一龙部也不是只有随军行粮可以吃,他们毕竟还控制了平靖关这座山中关卡。

这里平时也有少则一两千、多则三四千人驻扎,也会囤积一些粮食给驻军战时长期死守食用,至少要确保够吃三个月到半年的,打成持久战后,也有时间从后方运粮过来。

但是原计划给三千驻军吃的粮食,现在给三万多人吃,时间也就缩短了十倍,最多也就多支撑十天半个月。

沈树人和刘国能都不希望部队伤亡太多,多围困半个月就饿死敌人,这点代价绝对值得。

另一方面,也是在那天的大规模血战后,沈树人后方也传来了一些诉苦——

之前明军打仗,很少有这种机会持续用火器输出半天的,也就是临阵每把火铳开个三五次,就进入短兵相接了,最多守城战时开火机会多一点。

所以明军的后勤补给、弹药配比,也是按照常规操作来预备的。

哪怕沈树人比别人更重视火器,反复强调要保证火药生产、随军多带弹药,但他一开始也没经验,也不懂细节,就笼统要求“比别的明军加倍准备随军弹药”,觉得够用了。

这次跟贺一龙持续堵在山谷里排队枪毙了一天,明军立刻就出现了弹药紧张、后勤跟不上。

幸好贺一龙已经丧胆,也不知道这个情况,没有再冲。让沈树人可以慢慢弥补这个短板,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吩咐部队要准备更多弹药。

由此他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之前他准备从四月份开始,现有火器兵都装备上刺刀和长柄战斧后,就把黄州的军工产能大部分堆到生产新火枪上面。

现在看来,比火枪更重要的是弹药的大量生产,后续的军工资源分配上,得重新倾斜调整。

之前明军的生产配比,都是每根火枪确保配备二三十发弹药。到了沈树人这儿,怎么也得提高到“至少保有能确保所有火枪开火一百次”的弹药,否则枪造多了也是烧火棍。

内行打仗从来都是看后勤的,纸面军械数据再好看,后勤跟不上也是白搭。

沈树人这边保持围困、查漏补缺,贺一龙那边终于坐不住了。

到了五月二十五,也就是贺一龙部突围失败后第十天,贺一龙一边开始给自己的部队减少粮食配给,改为每天只吃一顿。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派出使者,想跟刘国能或者沈树人再请求一下接受投降。

被他指派到的信使,个个都非常害怕,毕竟上次派去刘国能那儿的使者直接被斩杀了。但在贺一龙的刀子威逼下,也只能各自上路。

反正贺一龙最初派出的使者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被杀了他也不心疼。

结果,派去刘国能那儿的使者果然再次被杀。

没办法,刘国能太了解贺一龙了,也非常鄙视其为人,也就不肯给机会再相信一次——他知道贺一龙跟着张献忠,已经有过两次降而复反的经历,怎么能第三次踩坑?

再说,他刘国能身份敏感,如果随便跟流贼接触谈交易,只会让他在朝廷那儿的受信任程度受损,这方面他只能格外小心。

相比之下,派到沈树人那儿的,倒是没有直接被斩的风险。

沈树人还挺礼貌地接待了使者,问明了来意,得知贺一龙的目的后,他显得稍稍有些惊讶:

“贺一龙想投降?他还有信用么?当初陈奇瑜、熊文灿招抚诸贼,都是允许据地自守、名义上归顺朝廷即可,结果酿成大祸!现在凭什么再让本官相信他们!

要投降也不是不能谈,让他贺一龙肉袒负荆亲自来降,全军都放下武器,接受朝廷改编。

还有,你算什么东西,这种条件,你能代表贺一龙答应么?下次要么他直接全盘接受、亲自来降,要讨价还价的话,也换个够分量的来。”

无名使者人微言轻,唯唯诺诺不敢反抗,只能是当个传声筒,先把话带到。

第一百二十章 贺一龙的死法,竟能与刘希尧如此相似

“沈树人要我亲自负荆肉袒去谢罪,才准许我军投降?废物!你就谈回来这么个条件?来人呐给本王推出去砍了!

陈奇瑜熊文灿当年官职比这沈狗官大得多了,不是巡抚就是总督,咱投降时也能保留旧部、划地自守!沈狗官竟然既不留地也不留兵,他当自己是谁!”

贺一龙听到沈树人送回去的受降条件后,简直怒不可遏。亲自就要拔剑把带回这种丧权辱贼话语的信使砍了。

幸好他身边的部将和谋士还算冷静,苦苦死劝拉住了他,让他尽量认清现实。

之前帮他设计杀掉贺锦、兼并贺锦部众的蝎尾针,冒险劝道:

“大王怒不得啊!眼下我们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两万了!沈树人不是还说了可以再谈条件的么,说不定他只是觉得咱没诚意,漫天要价。

唉,将心比心,这事儿都是张献忠害的!要不是张献忠每次坏咱所有人的名声、逼着咱纳投名状往死里得罪朝廷,哪会如现在这般?”

之前亲自动手拿枕头捂死贺锦的莽夫猛将扫帚星,此刻也已受了重伤在身,他是在八天前的突围战中被火枪打折了一条胳膊,此刻还缠着厚厚的绷带,偶尔往外冒血。他也有啥说啥地劝道:

“是啊大王,咱突围也突不出去,老营弟兄死伤惨重,剩下的壮丁兵无战心,粮草也难以为继。还是还还价吧。”

面对众人的卑微,贺一龙也是彻底没了脾气,只能长叹。最后一番合计,允许派出得力谋士蝎尾针去跟沈树人谈判:

“既然你非要还价,这事儿就交给你了!沈树人没杀咱的使者,你去了也不会被杀,不用担心!”

蝎尾针没想到反而惹祸上身,吓得浑身一抖,但也只能咬牙接受了。

……

围困又持续了两天,贺一龙那边新一波的使者就又来了,这次据说级别不低,是贺一龙身边比较受信任的谋士。

沈树人倒也给面子,再次亲自接见了。

一见面,沈树人就不由自主地一震,还下意识想要拿折扇掩住口鼻,幸好忍住了。

只凭这一眼,他已经知道这厮为什么会从贼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长得实在是太丑了,估计跟牛金星宋献策一样,都是巨黑、矮个、龅牙、麻皮脸,嘴唇鼻孔还外翻。

科举时代,毕竟不如后世的高考,后世高考不存在面试,笔试成绩好就能过。

科举最多只能跟公务员考试类比。而只要有面试成分,这类长相就绝对有损官场体面,一辈子没戏了。

看到对方脸的那一瞬间,沈树人甚至反省了一下科举制度,大明朝之所以完了,有没有那么一两分因素,是因为官场制度不给丑人上进的机会?

或许,以后应该百花齐放,多设置一些理工科公职岗位、单独取士,关起门来搞研究。这样的岗位不用跟人打交道,在角落里安静地丑着,也不妨碍别人。

“说说吧,贺一龙愿意答应哪几条,又希望你怎么还价。我的时间很宝贵,没空跟你们闲扯皮。”沈树人忍住内心的情绪,摆出一副平静的表情。

蝎尾针原本对朝臣都是有些厌恶的,一看到文官他就会想起早年科举时被那些考官用嫌弃的眼神审视的悲惨经历。

但见沈树人看他的第一眼并不嫌弃,他不由生出几分知遇之感——这位沈大人难怪能年纪轻轻做大事,他能做到不以貌取人,不简单呐。

他也深呼吸了一口,回禀:“大人,我家大王……我是说贺将军愿意放弃一切城池,接受朝廷改编、调防。但是希望朝廷能让刘总兵先放我们出谷——

当然,咱知道李贼张逆当年坏了各路流贼的名声,你们不信也是该的。贺将军其实也是身不由己,前年复反,真是被张逆裹挟的!他怕别人都反了唯独他不跟着反,迟早会被朝廷猜忌清算。

所以出谷之前,贺将军愿意修书一封,让信阳等县的守军全部投降,或者至少是撤出城外,任由刘总兵分兵接收此前被我军占领的各县,我军在桐柏山区不留一个县的立足点,也无处固守,足可以示我军诚意。

还请兵备大人恩准这个条件,不要逼我们立刻放下兵器——我军也怕官军出尔反尔,忽然屠戮弟兄们,请大人明察!至于随军财物和一切缴获,我们可以全部交出,给刘总兵作为买路钱!”

放弃土地,换取不用被缴械?

沈树人整理了一下思绪,很快就意识到对方的潜台词了:

“呵,你当本官跟其他‘驱贼出境’的狗官是一丘之貉么!大明朝有多少地方官,只求自己政绩安妥,流贼肯远远离境,交出土地险要,就允许流贼遁逃!来人,把这个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家伙推出去斩了!”

蝎尾针连忙磕头:“大人饶命啊!小的只是帮着带个话,不答应就不答应了,大人可以再给个准话,小的一定带到。”

沈树人一挥手,让左右稍稍退远,只留下几个心腹的勇武卫士,还用眼神留下了一个他最近几天刚招来打一线阻击的千总。

然后沈树人才好整以暇地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开出的条件,就是一开始说的,寸步不让——

之所以允许你们投降,无非是觉得天下大乱,普通士卒无辜,你们这些人里,有多少是被强行抓走的壮丁。如今建奴猖獗,我汉人勇士要是都能一致对外,平寇退奴……本官是看在这一点上,才给你们机会!

不过,既然你说你是贺一龙手下得力谋士,我倒是可以给你和其他人开一个新的条件——本官从不修改条件,只会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

你们要是有谁能拿了贺一龙首级来降,再把贺一龙的族人、铁杆义子都杀了,本官有了台阶下,也不用再多杀俘虏了。到时候你们虽然还是要放下武器,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官不会毫无理由杀人的。”

沈树人说完,也不给对方多反应的机会,一个眼神,就让旁边那个千总拔出刀来,架在蝎尾针脖子上。

沈树人好整以暇地抿了一口茶水,眼皮也不抬:“刘三刀,告诉他你原来是干什么的。”

原来,沈树人因为军中这几天弹药补给不太够,就把枪弹都留给嫡系人马用于督战,然后把去年投降的刘希尧旧部由刘三刀带着,外加一部分贺锦旧部,两天一轮,轮换着扛线,打一点小规模消耗战。

这也是锻炼部队,同时也是让他们纳投名状,手上多沾点革左五营的血,让他们自相残杀。

谁要是敢退却,后面督战的嫡系部队的霰弹枪,就近距离瞄着呢,立刻就能清理门户。

霰弹枪对于近距离作战最在行了,就好比哪怕到二战的时候,督战的人都要用灵活射速快但射程短的武器,这样对新降的士兵威慑力最大。

用有限的弹药,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刘三刀也不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什么问题,反而很得意于可以打打顺风仗就积累自己的信用。所以此刻他也毫不犹豫地以身作则:

“我叫刘三刀,如今是张都司帐下一名千总,去年我还是刘希尧狗贼的义子,误陷贼巢,但杀了刘希尧来投,兵备大人便对我信任有加,此战若是能再建功,就表我为守备!老兄,希望你能成全咱的功劳,咱一起立功。”

刘三刀之前已经得了吩咐,得知这次如果他的“以身作则”能起到示范效应,让贺一龙手下的人有样学样、杀老大来降,那沈树人就给他升官。

所以刘三刀在现身说法方面非常卖力。

沈树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所有的流贼大王都担心有朝一日陷入逆风局后、会被自己的义子剁了。

而沈树人每次都承诺:哪怕是贼王义子,只要杀父来降,就免罪做官。他要的就是最终打掉李自成张献忠喜欢收义子以自固团队的做法,让流贼内部多产生一些裂痕。

传统儒家官僚那点狗屁道德洁癖,在沈树人这儿就跟草纸一样随便丢弃。

蝎尾针心中剧震,再次意识到这位沈兵备真不是一般人,天下哪有受圣人教化的读书人,会直接对这条下手的?

不过,越是如此,蝎尾针愈发觉得有一种落地文人报复体制的快感。

“属下……知道了,不过,还请兵备大人秘修几份赦书,用上大人印信,属下才好游说贺贼麾下一些部将响应。属下只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靠自己可做不到这件事。”

这个要求当然可以答应,几封挑拨离间的书信而已,就算被泄密缴获了,沈树人也没损失,一样能离间贺一龙部的内部团结。

就像曹操抹书间韩遂一样,无论信落到韩遂手上还是马超手上,都能让韩遂马超互相图害。

沈树人大笔一挥,当天就把使者送回去。

又围困了几日之后,随着流贼一方军粮越来越少,终于也有人下定了决心。

六月初二,贼军被围困了整整十六天后,贺一龙驻扎的平靖关内,忽然夜里起火,一片大乱,各种互相砍杀之声不绝于耳。

天明时分,就有人把贺一龙的人头送到了沈树人面前,还把军中武器全部放下、装在推车里,或者用扁担挑着,一批批送到官军营前,以示缴械。

官军确认已经缴出至少一万多件兵器了,很有诚意,一时也来不及细细清点,这才允许流贼全部列队空手投降。

投降的流贼至少有两万多人,还有至少好几千人,或是出于恐惧,或是出于对贺一龙的死忠,选择了翻山走小路逃跑。

但是走这种险路也带不了什么物资,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饿死在山里。运气好的话,等官军收编完成、放松戒备撤走,他们才能重新从林子里钻出来,想方设法逃离。

当然了,就算是缴械投降的士兵,也有一部分会想办法逃跑,不可能都接受改造的。

不管怎么说,一下子实打实接收了至少两万人,沈树人也是实力大增。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笼络刘国能

上一篇: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