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第302章

作者:浙东匹夫

鳌拜本人要不是勇武过人,怕是也要被李定国击毙了不可。

这一次奇袭与埋伏反奇袭的战斗结束,李定国自己也诧异于清军骑兵战斗力的下降,忍不住把自己的疑惑层层上报。

最后送到张煌言手里,张煌言却不觉得奇怪,只是胸有成竹地点评:“这很正常,鞑子连续失败了那么多场,还能剩多少老兵?据说是只有不到十万满人成年男丁了,这不得什么阿猫阿狗都拉来当兵,战力能跟五年十年前的真鞑比嘛!”

听总督大人这么说,明军各路将领愈发士气高涨,对于必胜充满了把握。

……

反观清军一侧,半个月的炮战失利,试图让骑兵出关偷袭明军炮兵阵地又失利,连续两阵折损,让清军士气狂泄。

纵然在山海关战区还有数万满军、数万汉军,依然是人心惶惶。

要不是山海关的关墙,是清军模仿明军的守城工事、画虎类犬加固过的,怕是早就被轰烂了。

但即使是加固过后的城墙,在八月底的一天,随着明军的重炮的反复轰击,最终还是被彻底轰塌了几处缺口。

明军派出敢死队、身着全身锻钢铠甲,手持包钢大盾,缓缓而坚定地上前抢夺缺口。

清军的弓弩箭矢火枪完全不能伤害明军的敢死队,红夷大炮又在多日的消耗战中被明军攻城臼炮的爆破弹炸完了,只好指望临时调遣的佛郎机、抬枪、甚至更古老的虎蹲炮来反击。

但明军的远程火力更猛,敢死队两翼还有大量的火枪兵远远压阵,交叉攒射关墙缺口,压得试图堵口的清军抬不起头。

这样的作战态势下,清军只能是放任明军敢死队翻过缺口后再肉搏,任何敢拒敌于缺口之外的尝试,都会被明军步枪火力洗礼灭绝。

被废掉了绝大多数远战手段,只能在缺口上跟重甲兵消耗肉搏,这样的打法当然是苦不堪言。清军赖以自豪的机动性优势、集中局部优势兵力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只是呆板地换命,还换不过装备精良的明军死士。

两天的血腥厮杀之后,清军作为防守方,死伤居然还比进攻方的明军多得多,明军付出了数千伤亡,清军早就上万了。

各方面全面被碾压,仗打到这个窝囊份上,清军众将也只能规劝豪格撤军了,而且谁都知道,就算想守也守不住了。

豪格无奈,只好顺从众意。不过临走之前,他还是下令分兵,分出一部分兵力,往北翻越燕山、走大草原,找其他长城关隘骚扰一把,分摊压力。

剩余的主力,就准备沿着辽西走廊缓缓而退。

但是,豪格即将退兵的趋势,不光他自己知道,敌人显然也是看在眼里的。

山海关墙的缺口都被轰烂成那样了,豪格不走就是死!在破口之前,明军就已经预做准备。

于是,就在豪格撤兵决策还未下发、各部还在收拾行李准备开拔的这段时间差里,九月初二,后方突然送来急报。

“报!王爷,明军张名振部,突然在后方宁远登陆,已经分出重兵攻城,明军郑成功部,在笔架山登陆,随后分袭塔山、锦州!

明军中还有吴三桂、李辅明等辽东旧将的旗号,是被张名振、郑成功渡海运来的!宁远、锦州守军不足,其中还有一部分汉人被吴三桂等蛊惑,选择当了内应,如今塔山锦州等地存亡不知,请王爷速速决断!”

豪格完全是草原游牧思维,清军此前连番败退,汉人文官精英也大多流失了,清军自己的高层将领损失也很惨重,因此完全没人提防到跨海登陆作战这种形态。压根儿没想到明军还敢截断辽西走廊归途。

“什么?明军居然敢在我军后方登陆?张名振郑成功这是找死么?他不怕孤军深入被我大清雄师团团包围?”

第四百五十五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明军突然绕后登陆的消息,自然给清军高层造成了巨大的心里混乱。

面对豪格的愤怒质疑,只是负责通报军情的信使当然无法回答。

但豪格旁边的礼亲王满达海,听到豪格居然打算回师反包围宁远、锦州的明军,却觉得不妥,于是越众而出建议:

“肃亲王!既然明军已经在我军后方登陆,眼下或许不该计较是否能反包围宁远、锦州的明军了。

他们敢来,肯定是有恃无恐,说不定另有倚仗,咱不如避其锋芒,求个稳妥。就别走沿海的辽西走廊退兵了,直接翻越燕山撤退吧!”

豪格想都没想就一摆手回绝了:“不行!且不说现在明军刚冒险绕后登陆偷袭,宁远、锦州是否失守都还不知道。

若是这两处任何一处没有失守,我大清天兵却被吓得连救援都不敢去救援,最后任由宁远、锦州守军在绝望中被明军消灭,

那将来辽东任何一城的守军,除了咱满人嫡系兵马以外,其他还有谁敢为我大清卖命?还不是彻底被明军打怕,到时候随便一次偷渡袭扰,都有可能小事化大!这种事情必须一开始就杀鸡儆猴立威,决不能让明军的绕后企图得逞哪怕一次!

再说,就算退一万步说,假设宁远、锦州已经全部丢失,那我们也不该绕开辽西走廊、通过燕山以北草原撤军。

我们骑兵翻越燕山,不带辎重,或许可以。步军不带辎重,数百上千里草原绕下来,怕是走散、饿死都有不少。而车杖辎重,又怎么可能快速翻越燕山运走?

如果走燕山以北撤退,就等于是彻底放弃此前为了山海关决战而囤积于此的辎重军械粮秣!步兵也注定会颇受损失、沿途遭到追击杀伤。只有我满人骑兵可以全身而退。这样的退法,国力必然重创,还有什么机会翻盘!”

话说到这份上,其他清军高层将领就算反应再慢,也已经捋清了两套方案的优劣。

满达海的路子更求稳,可以确保骑兵部队几乎完好无损地撤走,但辎重会被放弃,步兵能跑多少未知,要看具体打起来是否被明军黏住,宁远锦州也没法救。

豪格的路子赌得更大,打好了步兵辎重和宁远锦州都能保住,但打得不好骑兵主力都得额外搭进去一部分。

目前来看,两套方案无法直接看出优劣,关键就是后续的随机应变、部队执行力了。

谁也承担不了“试都不试一下,就丢掉辎重存粮和部分步兵”的责任,那就听豪格的试一试呗。

有希望喝药保守治疗、把病灶根治的,谁舍得一上来就截肢切除啊。

清军很快加速动员,当天就开始拔营后撤,只留下数千死士炮灰和一些壮丁留守山海关,为的也是迟滞永平府境内明军主力追击的速度,给主力争取时间。

……

可惜,清军的撤退,完全没有逃过明军的眼睛,因为明军早就算好了日子,这几天更是派出不少浅吃水、又带高桅笼的大型沙船,迫近到辽西走廊沿岸侦查。

本来渤海湾北岸水深较浅,大型船舶难以靠近航行,但明军既然是有针对性地建设过海军,这种问题当然可以避免。

明军从荷兰人那儿挖到最新的西方造船匠、船舶设计师,也已经有足足两年了。在中西合璧的设计切磋下,借鉴荷兰大肚船的塞吨位经验,改良原有大沙船,造出吃水更前吨位更重的船,并不是难事。

明军还在这些新的专门用于辽东半岛沿岸战区的沙船上,装了比老式船更高的桅杆,配上梯子和桅顶的望笼,再辅之以最新式的高精度高倍望远镜,沿海几十里内的军队调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清军沿着辽西走廊回撤,明军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除非清军选择翻越燕山、走燕山北面的路,才能躲过侦查。

明军侦测到敌情后,还不用开船回来汇报,只要直接在海上每隔二十里一艘侦查沙船、举烽火为号接力,就能跟长城传讯一个原理,一两个时辰就把军情传回山海关关内的攻关大营。

所以,豪格原本打算偷偷溜、最好是主力后撤后保密一两天,才让明军得知山海关已经空虚。而事实上,他走后才两个时辰,明军就算定了一切,还把消息通传全军、让将士们知道鞑子已经跑了,现在就是上山海关捡便宜的。

明军顿时愈发士气如虹,顺风仗谁不会打啊。

一时炮兵再次猛烈火力准备一番、步枪队左右交叉火力攒射、铁甲兵攻坚扫尾。

短短几个时辰,豪格留在山海关殿后拖时间的几千清军正规军,就被明军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全歼。

那些临时抓来的壮丁就更加不济,也被歼灭了两三千人,剩下全部崩溃直接跪地投降、调转枪口帮明军效力了。

豪格留在山海关拖时间的部队,累计才拖了半天,黄得功和李定国就追出了山海关,咬着豪格的尾巴,两军只隔了四十里地,一路往东北而去。

这个节奏,让豪格原本的期待彻底落空了。

而且黄得功和李定国还不怕追击中部队脱节、清军回身反杀。因为明军已经有了绝对的海路优势,陆军追击途中侧翼是有海船保护的,海船上还有红夷大炮可以机动跟随。

豪格一开始不信这个邪,往宁远方向逃了一天后,眼看后面明军追上来了,他就想趁着晚上驻扎休息时、明军戒备松懈,组织骑兵队于黎明反杀一波,逼退黄得功。

但黄得功和李定国的行军始终是靠海稳扎稳打,不会深入内陆太远。

当黄得功的前军遭遇豪格分出骑兵返身杀回,黄得功立刻让各部列背海的却月阵,确保背后不会被清军骑兵绕后,随后以步枪队火力对着三面轮射,清军骑兵要冲上来就要付出重大伤亡。

同时因为明军是背海列阵,清军骑兵冲上来的过程中,很快发现自己居然处在明军海军舰炮的覆盖范围内,只要接近到离海岸三里地之内的范围,明军新式重炮的开花弹就能轰过来。

于是,尽管明军追兵没能随军携带太多陆军重炮,但只要沿着辽西走廊贴海行军,不深入内陆,他们就随时可以得到舰炮掩护。这玩意儿可比一千年前刘裕破北魏骑兵的却月阵生猛太多了。

几番尝试,最终还是以清军又丢下数千具骑兵尸体、伤兵为代价,仓惶撤走,豪格也只能彻底放弃“逃跑的过程中把明军追兵拉得脱节、首尾不能相顾、然后找准时机杀个回马枪”的想法。

“南蛮子对海军的应用真是犀利歹毒呐,看来以后进兵连辽西走廊都不能用了,只能走大草原了。这还不算什么,要是辽东沿海各地处处都不安全,难道我大清只能彻底放弃沿海、退往内陆么?”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豪格的内心简直要被痛苦淹没。

但事已至此,他还能怎么办?只能是往前看,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

刚刚从回马枪失败受创的痛苦中走出来还不到一夜,次日清晨,清军又收到一条接踵而来的新坏消息,再次沉重打击了其士气:

宁远和锦州都已经确认失守!就是在豪格的军队从山海关火速回援的这段时间里失守的!两地守军从遇袭到陷落,三天都没撑到!

豪格大怒,狠狠抽打了带来噩耗的信使,还想查问细节。最后被告知,明军渡海而来,居然还带了足量的攻城重炮,就在昨日突然加急了攻势,再配合城内部分动摇士卒愿为内应、有不少辽东守兵本就是吴三桂等明军将领的旧部降军,多管齐下才那么快破城。

豪格仔细梳理了一下这个节奏后,内心居然升起了一股不寒而栗。

而跟他一起商议决策的满达海、岳乐也多少看出端倪了。满达海相对经验丰富一些,顿时失惊叫道:

“不好!怕不是明军一开始假装没能速攻破城,就是在勾引我军救援宁远吧!明军肯定是一上来就有足够的攻城重炮,强行破城的!但前天没拿出来,昨天才拿出来,这就是一开始示弱、在勾引我军啊!”

至于具体勾引什么,明白人到了这一步早就看明白了,不就是勾引豪格舍不得宁远、舍不得锦州、舍不得翻越燕山撤退所必须放弃的辎重粮草和断后步兵,所以勾引豪格往牌桌上下更大的赌注么!

这番话被满达海点破,豪格的威望也不免下降了一些。至此,清军内部基本上已经认清,豪格对付南蛮子的水平,最多也就跟当年多铎多尔衮半斤八两!不可能比他们更强!

只不过,清国已经内乱得够多了,多尔衮毕竟有大战略层面的路线失误,而且其势力也已经连根拔除,所以现在也没什么好后悔的,只有跟着豪格一条道走到黑了。

众将只是唉声叹气,但谈不上生出异心,最多士气低落。

……

事已至此,该亏的都已经亏了,直接放弃辎重和步军再改为翻山,也不可能。

因为宁远城毕竟不是关卡,而只是一座孤城。

哪怕明军张名振部带着吴三桂登陆、拿下了宁远,也没法彻底拦截断整条辽西走廊,清军还是可以绕过孤城撤退的嘛。

除非宁远能跟山海关一样,还有配套的长城全面拦死,那才叫无法突破,只有一座孤城,不试一试就太对不起清军至此为止的沉没成本了。

而最终的结果,当然是“试试就逝世”。

九月初六,清军集结主力,准备强行从宁远城西北方向绕城而过、继续往东北逃窜。

行军的时候清军还做好了戒备,一旦刚刚杀进宁远城还不到两天的张名振和吴三桂敢出城骚扰,就立刻以清军主力反杀!

结果,吴三桂比豪格想象的还头铁,

他居然不是等清军过了一半、再拦腰截击,更没有选择等清军骑兵主力过去大半后、追尾掩杀步兵和辎重队。

吴三桂直接选择了在清军先锋都还没绕过宁远城时,就提前几个时辰出城列阵,还抓紧时间简易挖了一点壕沟和夯土墙,然后就当道堵路,一如街亭的王平。

看到这一幕,豪格也算明白过来了:

“吴三桂这点人马绕后,居然有那么大的胃口?指望把孤全军围歼堵死在宁远以西?就凭他这点人马?朱树人应该不怎么信任吴三桂吧!没听说有另拨精兵给吴三桂调遣,他手下也就那点关宁军旧部,三万人都不到,还指望拦住我大清主力?”

明军虽然以极大的调度力量,从海路尽可能派兵绕后了,但毕竟有宁远和锦州两处需要分摊。而且从登莱渡海而来,每艘船也就运百余人,还要留下海面上的部队,

明军全部运力,连水手在内,大约七八万人,除掉水兵后,剩下再分两半,宁远和锦州也就各自分三万不到,仗打到这一步,这个数据敌我双方都是清楚的。

所以眼下的情况,就是豪格麾下清军满汉蒙总兵力六七万人,加上一些运粮的辅兵壮丁。面对眼前有吴三桂两三万人堵路,后续有黄得功李定国十万以上大军追击。

只要吴三桂拖住豪格最多一天,甚至只需要半天多,黄得功李定国就能追上来掩杀背刺豪格的后军。

豪格要活命,只有两条路,要么在黄得功李定国追上来之前突破吴三桂,

要么在黄得功追上之前、判断出确实没法突破吴三桂,那就往北翻越燕山逃亡。

但这种事到临头才翻越燕山的措施,注定会路险难行,机动性差的部队绝对会被咬住变成炮灰。到时候就是只有骑兵能逃,而且还不是全部都有把握逃。至于步兵,注定都得全军覆没了。

“全军突击!务必正午之前彻底击溃凿穿吴三桂部!不能拖!过了午黄得功随时会追上来,到时候我军就要腹背受敌了!大清存亡在此一战,诸将务必竭尽十二万分死力、搏命突围!杀!”

豪格知道没时间犹豫含糊,也就直接不管什么章法,把全军战力往堵路的吴三桂脸上冲杀过去。

……

对面的吴三桂,看到清军全军突击,誓死冲锋,内心也恍惚了一下。

那一刻,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一幕,跟七年多前、山海关内,他跟李自成厮杀时,是何其的相似!

只可惜当年他误判形势,一失足成了为人唾弃的引狼入室者,

那一战,也是他需要先以关宁军嫡系、跟李自成血拼上大半天,然后多尔衮带着清军骑兵,从侧翼出现夹击李自成。

而今天,变成了他需要当头拦截豪格的冲锋、先跟豪格厮杀拖住大半天,等大明的友军黄得功李定国追上来,掩杀背刺豪格身后。

“太像了,当年那一战,后来几乎让我一生身败名裂。今日这一战要是能完胜,说不定能彻底洗刷当年的耻辱?将来也留个美名?”

吴三桂也是有胆气血性之人,历史上他最后也反清了,现在无非是早弃暗投明十年,虽然反复无常多次,但仅论武力,此人还是能打的。

而且,自从河北决战,他也带着关宁军在侧翼策应立功后,张煌言对他的信任也提升了一些。

现在虽然关宁军没法装备最新式的武昌造步枪乃至线膛枪,但那些五年前的早期型武昌造,已经给他配发了几千杆,还有二十门骑兵炮,算是军备待遇不错了。有了这些新装备垫底,他的两万步兵、还有三四千关宁铁骑,也有了死战的底气。

“全军务必奋力死战!擅自后退者斩!鞑子已是釜中枯鱼,我大明必然全胜!步枪队列阵!关宁铁骑准备迂回侧击!一旦看到鞑子有往北迂回的企图,就上去截击!”

吴三桂亲自挥舞宝剑,策马督战,随着清军蜂拥冲上,双方很快绞杀在一起。

“砰砰砰——”数千杆隆武三年型老式武昌造纷纷开火,配合其他鸟铳火力,轮番叠进而射,在清军步兵靠近之前,就割麦子一样放倒了一排排的士卒。

豪格不想让满人骑兵冲第一波,想保存核心实力,所以就先让汉军旗的步兵炮灰上了。没想到面对明军有组织的拦截,汉军旗步兵竟冲得如此低效,死伤骤增却进展缓慢。

当火器已经出现代差,步兵对步兵的冲锋战,本来就容易变成一边倒的屠杀。明军连番狂射,给敌人造成了重大伤亡后,士气愈发上升,关宁军人人大呼酣战,声震数里。

豪格眼看反而给吴三桂把士气打起来了,只好不惜代价,让满人铁骑先带头冲锋,同时步兵也全速跟进,抓紧每一刻友军用生命争取来的时间差。

宁远城外,一时血流漂杵,数以千计的生命,在短暂的几刻钟内飞快流逝,尸体伤兵枕藉。

豪格越打越是心惊,为何当年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手下败将吴三桂,现在也变得这么坚韧有骨气了?

清军一波波地消耗,一波波地反复冲杀,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倒是确有一部分骑兵部队彻底杀穿了吴三桂的防线、冲到了明军背后。

上一篇: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