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第138章

作者:江公子阿宝

传说中的……小卡片?

这手机号码,到底能不能打的通啊?

虽然有好奇心,但钱宸还是忍住了,没有去拨打。

将小卡片丢进垃圾桶,钱宸继续倒头就睡。

没想到过了一会,竟然有人敲门,他抓抓头发,烦躁的过去开门。

“帅哥,要……”

“不要!”

嘭的一声关上门,钱宸拨打了前台电话。

“如果再有人骚扰我,我就报警!”

呸,妖孽竟敢乱我道心。

前台支支吾吾的想要解释什么,但钱宸根本不给他们机会,直接就把电话给挂了。

果然,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动静。

所以说,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玩意,你说和酒店本身没关系,谁信啊。

钱宸住了一晚,第二天按照约定进组。

地点在怀柔中影基地。

一个副导演把他领进剧组,给了他一页纸的剧本。

让他在化妆的期间背熟。

《建D大爷》一百多个演员,有些人戏份可能只有单独的镜头,连台词都没有。

不可能集中到一起拍摄。

钱宸被通知今天进组,那就是今天有他一场戏的意思。

他一共两场戏。

分两次拍摄。

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到剧组来。

钱宸先是去换了衣服,属于中山装。

这种衣服他并不陌生,大哥钱守东就喜欢穿这种。

在原主的记忆里,大哥有整个衣橱的中山装。

钱宸和他哥个头差不多,比他哥还帅。

穿上之后,不管是在气质还是美观上,都让造型师叹为观止。

“这样可以吗?”钱宸整了整领子。

“再可以不过了。”造型师赞道。

钱宸皱了皱眉头,他要出演的这个角色,他仔细的查过资料。

罗先生和他是北大校友。

不同的是,钱宸是自己考进去的,而罗先生是破格录取。

当时胡先生批卷,看到罗先生的作文。

觉得写的好。

就给了满分。

但是翻看了成绩单之后,发现他数学成绩得个大鸭蛋,其他科也表现平平。

报给蔡先生,学校决定破格录取。

而钱宸高考的时候,物理和数学都是满分,其他科目也都不差。

第135章 亚洲最帅的四个人

这不是重点。

数学天才也不是演不好数学白痴。

关键在于。

传说罗先生就读北大时,曾以文情并茂的情书攻势苦追北大校花。

重点来了啊。

“初以相貌丑陋遭拒”!

哈哈,罗先生可能不像传说中那么丑,但恐怕和帅是不沾边的。

继续这个校花的八卦。

校花后来被他的才华所感动,终于开了三个条件才答应嫁给他:

一、要留学取得洋博士学位。

二、学成后回国任教大学校长。

三、夫妻不可公开并行,要保持相当距离。

罗先生为了求得美人芳心而首肯了。

但这只是奇闻异事,后来罗先生的夫人,是沪江大学政治系毕业,米果密西根大学硕士。

这个和北大校花的身份不符。

然后,还有一则传言,说罗先生还曾经给破格录取他的蔡校长写信,请求和蔡先生的女儿订婚。

蔡先生复信一封,大意是:婚姻之事,男女自主,我无权包办。况小女未至婚龄,你之所求未免过分。

这事似乎是真的,钱宸在北大上学的时候还有流传。

这复信的大意,粗鲁一点讲就是。

你个沙雕竟然打我闺女的注意,她还是个孩子啊,你就是个禽兽!

罗先生于清华,功大于过。

是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这个是无须争议的,在新文化一事上,他更是先进积极分子。

就连五四这个词,都是他提出来的。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

1952年的时候,罗先生奉命推行汉字简化,遭到各界极力反对。

争论胶着不下时,内地率先开始推行汉字简化。

于是,文化问题一下变成郑智问题。

其上不再倡言汉字简化,罗先生也被一百多位“议员”攻击为“通匪”,遂作罢。

如果罗先生当时成功。

估计繁体字的生存空间就彻底丧失了。

钱宸演罗先生。

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帅了。

这和人物本身不符。

不过,既然造型师都觉得没问题,那他又何必纠结这个。

他的台词没几句,今天要演的,就是在辜先生演讲的时候,作为学生代表提问。

然后还有几个没台词的镜头。

“钱老师,早上没刮胡子吧,胡子给你刮了啊。”

二话不说,就给刮了。

其实也没多点,毕竟昨天上午都还在演戏呢。

这个时候,进来了一个人。

也是刚换好衣服来化妆的。

“吴老师好。”

钱宸和他打招呼,这个必须认识啊。

亚洲最帅的四个人,现在这个化妆间里有两个。

“钱老师……幸会幸会。”

由于钱宸被化妆师按在椅子上,所以吴言祖走过来和钱宸握了手。

难得他认识钱宸。

大概是提前看了今天的拍摄计划表。

吴言祖在边上坐下,任凭化妆师捯饬,他和钱宸一样,都帅的无可挑剔。

所谓的化妆也非常简单。

随便聊了几句,妆容就画好了。

两人一起去拍摄现场,这场戏的表演中心是刘培齐饰演的辜先生。

辜先生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华夏第一人。

当然,其中真假,有些已经无法考据。

你没办法简简单单的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不同的立场、受教育程度。

还要考虑历史的局限性。

“钱宸,准备一下,台词背熟了吗?”副导演准备开始拍钱宸的戏了。

“没问题。”钱宸点头。

这是一场大戏,现场的人很多,有群演,也有许许多多的演员同行。

《建D大爷》能量非常大。

就算只有这样坐着当背景板,可能连一个特写镜头都没有的戏,该出席的演员也会出席。

每一个人都对应了一个历史人物。

“辜先生,您学贯中西,难道对孔子之学难得用于今日的状况视而不见吗?”

这是钱宸今天唯一一句台词。

并不需要特别的演技,以他的水平,自然不会表现太差。

“孔子教人之方法,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不会三三得八,自家不精将题目算错,却怪发明之人,毫无道理。若这也算新文化,那就是瞎扯。”

刘培齐是老戏骨,不管是演技还是台词,都妥妥的教科书级别。

这一段自然就过了。

拍完,还要保一条,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回头要补拍的话,成本太大了。

还是一遍过。

这人一多了,就有点较劲的意思。

谁都不想在太多人面前丢人。

老戏骨丢不起。

新人想着要表现一下。

哪怕是平日里被吐槽没什么演技的,似乎都勉强能看了。

钱宸拍完了之后,就打算去换衣服。

这衣服质量还可以,也很干净,奈何剧组吝啬,不让他带回家。

上一篇:序列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