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第1200章

作者:江公子阿宝

今天碰到的这俩,一个辛止蕾,一个廖西,都属于不太会说话的类型。

“你这个很难有多少票房。”杨路忍不住的提醒。

《笔架山狙击战》前前后后花了九百多万才拍出来,虽然口碑非常好,可是播放量依旧不太理想。

就算是给开了收费估计也得亏本。

随便视频给的是一千二百万的保底,绝对是刻意在扶持这类爱锅题材了。

至于为什么不收费。

是钱辰觉得,既然是爱锅情怀,那最好就尽量的让更多的人去看,于是就出现了平台买单让大家爱锅的操作。

《战狼》也是,后续的网络播放权会被随便视频买下来,然后永久免费播放。

“我还是想试试。”廖西很头铁。

“听你的口音,你在香江那边待过,你对现在那边的情况怎么看?”钱辰突然问了一句。

廖西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跳梁小丑不足为惧,口口声声说什么问了香江,其实鬼都知道他们是走狗。”

“好,你这部电影我帮你找投资,老杨你辛苦一点去当制片,拍的时候看着点,你懂我的意思吧?”

虽然是抗战,却是锅军抗战,钱辰必须要确保不会跑偏。

他这边送去审查的项目,都特别的容易过,但他不会“恃宠生娇”,反而会对这类敏感项目加大控制力度。

你最起码要尊重事实,别歪到沟里去。

被当着面表达不信任,廖西也没生气。

给钱就行。

他虽然有点文人气,但是活到这么大岁数,早就被磨平了棱角。

后面就是聊聊电影剧本的改进,还有成本之类的事情。

很快,郑掌班就来了。

这名字就怪亲切的。

自己人啊!

钱辰上辈子也做过一段时间掌班。

第1200章 太监怎么得罪你了

郑掌班虽然是个习武之人,但是人长得比较秀气。

确实符合剧中人物的设定。

像《绣春刀1》里头的芭芭拉·赵靖忠那样,身形威勐而且使一杆大枪的太监毕竟少数。

难保皇帝不对你有没有切干净起疑心。

说不定藏着一粒蛋呢。

杨路多少有点恶趣味,上一部大太监赵靖忠的武器是枪,这一部小太监郑掌班的武器是球,影射的意味有点重。

难道他在嘲讽自己?

“别看这哥们不太起眼,但是他有真功夫。”

杨路看钱辰的眼神不善,还以为是对刘超锋的外形不满意,赶忙给解释了一下。

“哦,刘老师擅长什么武器,不如咱们比划一下。”钱辰来了兴趣。

“也不算擅长,就是偶尔练练枪术、剑术、拳术,都是打套路。”刘超锋和钱辰同岁,为人却非常的谦虚,他十一岁的时候就成了正式的武术运动员,出来混事的早,经受过社会的毒打,比辛止蕾和廖西都更会为人处世。

廖西谈完事情就心满意足的走了。

辛止蕾一直没走。

她可能认为学校会管中午饭。

“那咱们试试拳术吧,刀兵无眼免得伤了和气。”钱辰拱拱手,摆出了太祖长拳的起手式。

太祖长拳据说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编,明代时该拳种大放异彩、颇有声誉。

其实,钱辰也不知道它是谁创编的。

戚继光在其《纪效新书》中认为:“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

不管是戚继光的十八卷本《纪效新书》,还是螳螂拳谱均将太祖长拳列在了第一位,太祖长拳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钱辰上辈子的时候,这拳也很有名。

锦衣卫里有使这套拳法的高手,钱辰学了好几种,其中不乏杀伤力巨大的。

其实,改良拳法没那么高深。

和武侠小说里的自创武功不是一码事。

几乎每个有点水平的高手,都会对自己所学的各种武学进行改良,因为身高、臂长、战斗习惯都不一样。

更不可能一板一眼的从头至尾演练。

钱辰自己也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他的架势没让郑掌班掉以轻心。

太祖长拳被看不起那是在《天龙八部》,而且还被BGM之王乔峰光速打脸,单凭这套拳法打的一众高手满地找牙。

两人游走了一圈,先观察一下对手的攻击防守姿态。

然后快速的近身交手。

郑掌班一开始就吃了点亏,因为他觉得只是切磋,就算他会几手真功夫,也不敢拿出来用。

钱辰却不惯着他,上来就噼里啪啦打了他好几下。

当然,下手不那么重。

不然的话,郑掌班啥也不干直接往那一躺,拿出手机就报警,首都一套房子就到手了。

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挨了打之后,郑掌班也被激起了凶性,开始用了压箱底的功夫。

“这是八闪翻的套路,可惜打的太不正宗了。”钱辰快速的和他套了几招,多少有些失望。

手上就算下手重些,也没逼出什么绝招。

明显是一点都不剩了。

“这是吴斌楼老先生的路子,我没学到真传。”郑掌班很客气,但也很不服气。

他说的吴斌楼,原名吴学海、字斌楼,1898年生,1977年病逝,是冀省蠡县人,师从武术名家魏赞魁,就是魏铁腿,是戳脚翻子拳主要传人。

吴斌楼尤擅长软器械,如九节鞭、流星锤、虎尾鞭。

师承名家,活了近八十岁,吴斌楼这一门是传承比较完整的,但还是被钱辰说不正宗,郑掌班不服气也是正常。

他根本就想不到,钱辰来自于四五百年之前。

那时候,戚继光在其所着《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谈到八闪翻时说它是“善之善者也”,可谓赞誉备至。

在他编着的三十二势中吸取了属于八闪翻的招法,并有数势流传久远,如“当头炮”、“拗鸾肘”、“顺鸾肘”、“旗鼓势”等。

俗称八闪翻为“八闪十二翻”,实际上是出自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中的八闪十二短。

那时候的八闪翻被运用到军中——两军杀敌用到拳脚的机会不多,但是多学一点本事就多一些生存几率,从军的武者研究出来的拳法那才叫真正的杀人技。

不是你死就是你亡。

就连钱辰现在耍的太祖长拳,他也有很多杀招藏在套路里。

“教你一招。”钱辰突然改了拳势,欺身制肘,顺手牵羊,脚下配合着一勾,郑掌班就躺在地上了,而且是头着地,如果不是钱辰用脚给他垫了一下,肯定得来一下狠的,脖颈折断都有可能。

“这个是啥?”郑掌班爬起来,痛苦的揉着手肘,觉得招式有点眼熟。

一般的习武之人几个人不能近身,说是靠技巧,但主要的还是靠蛮力。

一力降十会。

而钱辰使得却是真技法,却专挑要害地方打,不止是角度刁钻,下手也极为狠辣。

郑掌班是手肘、肋下、脚踝、大腿根、脖子,几乎到处都疼。

但仔细想想也就是个反关节外加跌势而已。

钱辰这人绝对有真功夫,而且是能轻易杀人的那种。

谁特么再给自己说钱辰花架子,就怂恿他自己来试试,铁定有终身难忘的体验。

“旗鼓势,执旗擂鼓,《纪效新书》里有。”

钱辰兴趣索然。

他这边有不少冀省的学员,甚至可以说是学员比例里头最多的,而这些学员多多少少都会点东西,但是无一例外都传承的很不完整,失去了或者修改了杀伤力强的招数。

这也能理解,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

打死了……

那就不是坐牢住院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这个也学过,但是有点不太一样,感觉钱老师的这种更厉害。”郑掌班终于能理解,那些学员为什么如此的崇拜钱辰。

他在《笔架山狙击战》这部抗战网大里演了一个三番的角色,接触到不少东辰武校的学员。

这些学员哪里都好,就是特么的有点脑残。

无脑的崇拜他们的大哥钱辰。

“其实也没啥用,功夫的变现就是表演,你既然是学的八闪翻,那流星锤估计也练过,我就直接耍了给你看吧。”钱辰拿起武行兄弟递过来的流星锤。

这个属于电影道具。

符合明代兵书《武备志》的记载,其名又为飞鎚。

和普通的流星锤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双流星——流星锤为一锤者,绳长约五尺,谓之单流星;系双锤者,绳长四尺半,谓之双流星。

两个球体一实一空。

空心的铁球里面装有火药可以在进攻的时候产生火光加强破坏力,相当于游戏道具带了火焰攻击。

这东西倒也不算幻想。

以前出土过的鎏金镂空银香毬,就有点类似,相当于流星锤和香毬的合体。

另外,两个铁球外观一样,因此虚实交替非常棘手。

除了两个蛋蛋,还有一把救命短鎚,在被对手近身的时候,可以当成匕首用,从而做到了近战远程兼备。

嗯,还是杨路的恶趣味。

非得让太监用这个武器,讽刺的痕迹实在太重了。

特么的,太监怎么得罪你了?

得多亏了咱家虚怀如谷、宽宏大量,不然肯定找机会报复你。

钱辰拿起来给郑掌班给演示了一遍。

动作都是设计好的,钱辰也不会临时改进,跟辛止蕾的那个差不多,就是流畅的打出来让他看看终极版效果。

打了一遍之后钱辰就收手了,没必要多打几遍让郑掌班领悟。

这个和悟性没关系。

又不是《赤脚小子》,高手临时之前打一遍,说“这是你爹留下来的东西,我只给你打一遍,你能领悟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然后打完就死。

都啥年代了啊。

时代变了。

演武厅最不缺少的就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录像。

等会拿过来对着练就是。

古代要是有这种科技水平,就没那么费师傅了。

王顺熘今年参演了陈凯的新电影,叫什么《道士下山》,喝酒的时候就听他吐槽,也不知道编剧几个意思,把他弄成了一个克师狂魔,任何人只要一接受他的拜师,就得赶紧领盒饭。

他的婚已经离了,因为是受害者,所以人气更胜从前。

今年拍了《一个人的武林》《唐人街探桉》《道士下山》,也算是彻底恢复了工作状态。

上一篇:序列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