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第1104章

作者:江公子阿宝

安茜的笑容都有些挂不住。

确定这是祝福吗,咱能不能换个生了俩娃或者仨娃的来祝福一下。

六个听起来有点像诅咒。

开脸之后还有三梳礼——在传统习俗中,结婚梳头是非常重要的流程。

一梳,举桉又齐眉。二梳,比翼共双飞。三梳,永结同心佩。

其他的还有加笄礼,洗脸沐发,挽髻加管,然后拜祖先和父母,聆听父母教诲。

电视剧里经常会有。

虽然或许没那么正宗,但是那么回事就行了。

前面的这部分,都是和钱辰没什么关系的。

直到亲迎礼的时候。

唐杜佑《通典·第十八天子纳妃后》载:“夏亲迎于庭,殷于堂。周制限男女之岁定婚姻之时,亲迎于户。”

钱辰是骑马来的,主婚者出门迎接新郎进入堂内。

又是一套很华丽流畅的程序。

双方都经过彩排,基本上不会出任何错误。

大雁也带过来了。

这东西是郭嘉二级保护动物。

但是可以弄人工养殖,不然就只能用大鹅代替了。

大鹅其实也不错,还可以炖着吃。

人工养殖的大雁也能炖着吃。

但是用作婚礼的一般都会放生,求的是一个吉祥如意。

婚姻以雁为礼,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专一。

主婚者祝告祠堂,引导新郎行礼,叩拜。

而后新娘在主婚和引礼陪同下,准备拜别自己的父母。

这一次钱辰的老丈人也赶回来参加女儿的“二婚”了,他怎么说也是老丈人,专门负责对新娘子进行教导。

说来也是心酸。

这一天,他说的心里话,比以前这么多年都要多。

但是总的来说一句话。

女儿幸福就行了,比什么都好。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娘拜别父母,聆听父母的训导后,在主婚引礼的帮助下,盖上美丽的红盖头出阁。

这一刻,注定又是伤感的。

秋日游,蝶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安茜手里被人塞了一个扇子,这也是礼仪之一。

叫做却扇礼。

新娘自出阁大礼起,扇拿在手中,见人即双手张扇,用以遮面。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

换马乘车,往四合院而去,时辰上把控的还行,在要求的时间顺利的来到四合院这边。

安茜在侍者和钱辰的搀扶下,行至礼台,她凤冠霞帔,闪耀亮眼。

华丽庄重的服饰,看似繁琐,实则步步递进的仪式让婚礼还原应有的神圣感。

现场宾客看的津津有味。

今天的婚礼不在酒店,而是捯饬了一下四合院,移出了大量招待宾客的位置。

这里环境非常好,又在附近借了停车的位置。

对于这一次的宾客规模来说恰到好处。

这一次的宾客,基本上都属于男方宾客,有钱辰父亲这一边的,也有母亲这一边的,甚至还有钱守东生母那边的,还有范范家的一些亲戚。

联姻,这个词看似随意,实际上含义绝非一般。

其中父母两边的亲戚,有的近有的远。

有些钱辰都没听说过。

大概就是属于其他分支的了。

还因为这个明式婚礼让老人们觉得挺有意思,现场还来了不少的老人。

为了让父母有点面子——这个怎么说呢,虽然要面子是精神层面的低级需求,但是古往今来,越是豪门才越讲究面子。

穷人走卒根本没资格将面子。

于是钱辰还在书房的位置临时弄了个人画展。

展出了一部分能展出的画作和书法。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新娘子的作品,水平或许不那么高,但是至少说明人家不是草包花瓶。

这一招还真挺管用。

大家在参观四合院的时候——不让参观的直接上锁——对于书房展出的画作书法都很赞不绝口。

老一辈人追究高,讲素养。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郑智家什么,都喜欢练字,家世越好越是从稚童时期就开始练。

所以大部分人鉴赏能力都很强。

钱家小二这字,真不是一般的好啊,放眼整个书画界,估计都是排名靠前的存在了。

难怪放弃了科学跑去搞文艺。

放弃科学搞文艺,本身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你什么名堂都没搞出来。

钱辰这样搞出了名堂的,就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对钱辰的观感起来了,连带着对安茜的观感也大为提升,毕竟能让这么有品位的钱小二,如此隆重迎娶。

新娘子绝对是个好女孩。

第1093章 一起去坐个牢

到了四合院这边,钱辰先下车,等在门口——肯定是正门门口了。

娶妻不可能走后门或者侧门。

四合院的正门一般不开,主要是巷子太窄不方便。

今天破例,大开正门迎娶新娘子。

等了一会,安茜坐着轿子(舆)来到门外。

虽然已经“结”过一次婚,但她还是有点儿紧张,等到听见赞者(主婚人)让她下来,她就连忙从轿子里钻了出来。

得幸亏她是演员,不然还真不太适应。

她今天的服饰是马面裙、竖领长袄和大衫霞帔和凤冠。

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丽的头饰,还有衣服上精美的刺绣,如果有懂行的,就会认出这是明代高级官员迎娶的命妇派头。

钱辰认为他在明代的时候,品级虽然只是正四品,但是明代的太监没有大张旗鼓娶老婆的先例。

他作为头一份,自动升三级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有问题?

那你老朱家的人来咬我啊。

安茜拿着团扇,在两个女武行,还有一位德高妇人的陪同下,慢慢的走过去。

这个过程又是一堆的流程。

比较离谱的是,四合院这边竟然还整了锦衣卫的排场,不少身着锦衣卫服饰的武行站立四处,显得非常威武。

得幸亏这几个巷子周边都已经清场。

华视要拍纪录片,理由强大的鸭皮,不然肯定会被人围观。

这样钱辰和安茜的老巢就要暴露位置了。

就算真的被人曝光,也可以说是配合华视在拍纪录片——反正普通人知道的所谓真相,都是别人想让你知道的。

安茜进入大门后,立于门内右侧。

钱辰是立于门内左侧迎接她的,这样两人就相对而立了。

两人互相行礼。

男女礼仪有别,昨天已经排练过了,都非常的标准。

感觉弄完这个婚礼,安茜就可以用这次结婚学到的知识去拍古装戏了。

后面就是拜堂礼、同牢礼、合卺礼等诸多规范仪式。

拜堂礼就不说了,这个算是现今为数不多的古礼,只是各地皆不相同,但是意义大差不差。

拜完堂入席。

入席前,净手,以表庄重和诚意。

也个也可以称作沃盥礼。

所以古代婚礼的礼实在是有点多。

几乎一举一动都得按照规矩来,一般人真受不了。

很多传统文化被弃用,不是说大家没良心,数祖忘典,而是真心折腾不起,钱折腾不起,人也折腾不起。

洗完手之后入席,继续接下来的流程——合卺礼。

合卺礼,则是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之后,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

大概也就是现在的交杯酒。

将苦葫芦一分为二,合卺杯用红丝线牵连,夫妇各执一半而饮,象征夫妇一体寓意夫妻永结同好。

葫芦味苦含义同甘共苦。

这就是所谓的合卺。

想歪的拉出去弹唧唧,没有唧唧的就弹……额头。

同牢礼又称共牢。

不是说要一起去坐个牢,成为难兄难弟。

牢,牲也。

古代婚礼中新夫妇同食一牲的仪式,表示共同生活的开始。

一起吃肉。

这一点还不错,俩人都有些饿了。

但是不能多吃。

因为这是礼,要是新娘子抱着肉不松手,谁来抢就冲谁吼,那这个婚真就得慎重了。

新人依次祭泰、祭稷、祭肺,并以羹酱左餐,三饭而礼成。

共牢和合卺都含有夫妻互相亲爱,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从此合为一体之意。

安茜又累又饿,但还是很规矩的完成了仪式。

虽然累,但是这样庄严肃穆的程序,真就比西式婚礼更有仪式感,更加的庄重——婚闹啥的纯粹就是图喜庆,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但往往经常发生一些不那么喜庆的事情。

上一篇:序列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