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85章

作者:傲骨铁心

所以,贾六的意思是去美诺。

李会长对此坚绝不同意,因为美诺很有可能已经落入番贼之手,他们现在跑过去同样是自投罗网。

贾六原先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听了周百年关于金川势力分析后,还是决定去美诺。

美诺是小金川土司僧格桑的官寨,清军开战以来主要攻击的也是僧格桑,所以这个汉化很深的“僧将军”听了老师顾正道的意见,采用“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的办法——放弃美诺官寨带领麾下由苗、汉、瑶、高原组成的队伍前往大金川“暂居”,同时对清军发起游击战。

负责袭击清军后方粮道的“游击队”基本上都是僧格桑的人马。

现在清军在大小金川番军的联合攻击下全线溃退,僧格桑必然要趁机收复美诺寨,而无论是曹百年还是吕元广,他们都是接受的顾正道指挥。

这个顾正道就是当年卧底在四川总督张广泗身边的“假汉人”领袖王秋的女婿。

所以,只要贾六这个怕死的八旗子弟还有利用价值,占据美诺寨的番军就一定会让他带人“冲过去”。

在此之前,贾六还得去将王福那队人带出来,毕竟那帮人七成都是他的骨干成员,可不能丢在敌后不管。

道路肯定是不敢走了,只能在山林穿梭,这就苦了众人了。

两边各出十个人手持砍刀在前面开道,谁也别偷懒,公平。

贾六则在中间照顾昏迷的常秉忠,时不时给抬担架的索伦兵们鼓个劲,加个油,以显示自己对他们的重视。

最后面,大清的正二品副都统大人正在同大清的正三品按察使大人在秘密磋商。

两位大人其实都是文官,博大人除了是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外,还是内阁学士,早年是翻译进士出身。

李会长是捐衔出身,二人出身大体相当。

主管四川刑侦工作的李会长特别善于人交道,再狡猾的犯人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再嘴硬的犯人也禁不住他的死缠烂打,所以几句不经意的话表明自己与这个汉军前锋校压根不是一路人,只是半路遇上临时搭伙后,博大人立时就将他引为“知己”。

落在队伍最后头的二人,自然也就海兰察之死交换了彼此意见。

“其实海兰察这件事只是意外,当年霍去病不也是意外失手射死李广之子李敢的嘛。”

李会长有必要替贾六说好话。

“李大人说笑了,一个小小汉军前锋校能同霍去病相提并论?”博清额觉得很荒谬。

“为什么不能?知道此事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只要我们说是意外,甚至说是番贼害死的海都统,谁会怀疑?”

“这……”

思虑片刻后,博清额还是摇了摇头,说了自己的态度。

大概就是眼下要共患难,所以不提海兰察是怎么死的,毕竟那小子手下有票人手,又把那几十个索伦兵给收用了,另外他们也得指着那小子带他们突出去。

不过出去之后,就当实事求是向朝廷禀明海兰察遇害真相,至于朝廷如何处置这小子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李会长听后有些沉默。

“你敢保证这帮人不会泄露此事,那些索伦人又真的守口如瓶?”博清额有必要提醒李会长人多嘴杂这个事实。

“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会长深以为然,附和几句,并对八旗名将海都统的死表达了万分惋惜。

夜色降临。

生怕被高原兵从远处发现的贾六一行,不敢生起篝火,只能在黑暗中相互依偎等待天亮。

身披棉甲,头戴暖帽的花狗熊则爬上一棵树卧在那,警惕的看着四围。

很有纪律性。

所有人都在酣睡时,两个身影悄无声息的走到了一处,然后是水哗声。

贾六一边尿一边问李会长:“你白天同姓博的说什么了?”

“我说你是霍去病,海兰察是李广之子李敢。”

李会长上了年纪,尿分岔,也不利索,不比边上的年轻人一尿三尺三。

“噢,意外?”

贾六一个激灵,收住水势,将家伙什重新收回裆中,“你还不如说我是岳武穆呢。”

“你也配?”

李会长有点摆老资格了。

“为什么不配?你都说我是霍去病了,我当岳武穆又有什么问题,反正都是人说的嘛。”

贾六干笑一声,不理会李会长对他的不尊重。

“霍去病也罢,岳武穆也罢,都是一等一的良将,很能打仗。你呢,连海兰察都不如。”

李会长最近山路走多了,导致胆子也大了起来,说话不忌讳了。

“这是什么话?怎么,死了一个海兰察,我大清就要吃带毛的猪了?我一样可以替朝廷平定反贼……只要皇上给我机会。”

贾六不喜欢老李说话瞧不起人的口吻,他是贪生怕死,但不代表他没本事啊。

真没本事,你老李能站在这同他一起尿?

“说说,皇上真给你机会,你打算怎么平定金川这帮反贼?”

月光下的李会长脸上分明写满鄙视二字。

“简单,一个反贼我给一千两,一万个不过才一千万两,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跟钱过不去的。”

贾六不是胡说,还真有这想法。

“……”

李会长觉得贾大人的想法没有毛病,因为朝廷这些年往金川砸了六七千万两都不止,真要直接给金川这帮反贼发钱,这事说不定还真能结了。

听起来荒唐,然而或许真就这么简单。

“别说没用的,把博清额做掉,免得后患无穷。”

李会长一肚子气。

贾六却说得留着博清额。

李会长一怔:“为什么?”

“不能光我一个人通敌,总得有人叛国吧。”

贾六需要将博清额这个真满洲副都统也拉下水,大家都在水里,自然就不存在谁对大清不忠,刻意欺骗皇上。

包括这帮索伦兵。

不管是通敌,还是叛国,只要大家心里有大清,有皇上,就都是忠臣。

共进会的副会长,就是博清额了,组织上决定了。

第124章 有事先向领导汇报

组织是谁?

是贾六。

贾六是谁?

是组织。

两者,有一定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就好像每个人都会说废话一样。

“当下,以温中堂、海都统为首的一众高级将领虽因意外状况殉职,但占据八旗主导地位的满蒙集团仍有阿桂、福康安、哈国兴、丰升额、明亮等一批年轻富有活力的同志。因此,我很担心啊。”

对老李,贾六要讲真话。

如果对自己人都不讲真话,这个团伙还怎么凝聚人心,争取进步。

贾六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目前他只能说往前迈了一小步,连完整的一步都算不上。

并且这一步还给他搞了不少麻烦。

摊子是大了,但摊子越大,内在隐患就越大。

形势依旧严峻啊。

摆在贾六面前的实际情况,就是他已经无法按原先既定方针办——利用金川大溃败逐一请满蒙领导上路,从而实现汉军八旗的全面崛起,也就是让皇上再爱我一次。

那么,紧跟形势的贾六就只能采用B计划。

这个B计划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退居二线。

说白了,就是要让权。

会长单一个四川按察老李肯定不行,份量也不足,毕竟这家伙是个汉官。

因此,有必要请几位满蒙高级领导在共进会担份兼职。

那么,还有谁比满洲副都统博清额大人更适合担任共进会的常务副会长?

要知道博清额这人的简历很漂亮,其是满洲翻译进士出身,任过军机章京,如今是内阁学士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又是领队钦差大臣,真正的根正苗红,此人如果能成为副会长,对于共进会的壮大将起到不可估摸的作用。

换句话说,贾六现在不能只想着自己进步,把自己打造成金川最靓的崽,而是要在他上面再打造一个闪亮的崽。

就是把博清额往上推。

大体掌握了贾六精神的李会长一琢磨,方案,可行。

事实就是如此。

南线清军的领导层基本完蛋,眼下尚在的班子成员就是博清额、富升阿以及美诺的刘部堂,铁柱观音保,还有另外一个逃出来的领队大臣富兴等寥寥几人。

吃了这么大的败仗,总指挥死了,最宠信的爱将也死了,老头子能不气?

老头子一气,仗肯定接着打。

指挥班子要不要重新搭建?

班子成员从哪里选?

还不是这帮死里逃生的满蒙高级大人们么。

包括李会长这个四川省的三把手。

李会长认为以博清额的履历至少能在新组建的平叛南线班子混个二三把手,要是运气好直接成为一把手都不是不可能。

“不能成为上面,上面就要有人。”

贾六相信老李能明白他的意思。

“博清额可是真满。”

李会长虽然欣赏贾六退居二线的思路,但是对博清额却不放心。

要比较的话,汉军旗出身的贾六同博清额这个满军旗出身的,对大清的忠诚值一样都是100点,这个李会长认为不存在分歧。

只是对皇上的忠心,李会长认为贾六同博清额是不好比较的。

如果说贾六对皇上的忠诚值是59点,博清额至少90点,所以让其心甘情愿出任副会长肯定有点强人所难。

贾六的意思得将两人的分值平均一下。

送礼要投其所好,拉人入伙则要抓住其人性弱点。

博清额同样也是个怕死的货。

他要不怕死,先前海兰察死的时候就不会急着出来阻止火拼了,这会也不会跟着贾六转移。

有这个基础在,贾六当然要一步步的请他入瓮。

他这人,最喜欢扒人衣服,看人内在。

从上到下,都在水里,大哥不说二哥,金川这买卖就能继续干下去。

只要敢做敢想,就没什么不可能的。

别的地方从省级巡抚到科级书办,上上下下近万名官吏集体蒙骗皇上,干的也是杀头的买卖,要不是个外地的官路过,这个省能蒙到乾隆见阎王,所以他这点团团伙伙的算个屁。

“你这法子是好,只要博清额上套,不怕他不提携你,问题是……”

李会长向来是走一步,看一步,算一步。

如果博清额也下水,肯定再好不过,但之后怎么办。

这次兵败皇上肯定会再调大军,这个没说的。

问题是现在南线最能打的海兰察死了,负总责的温中堂也死了,不管是博清额还是刘部堂他们,谁有本事能承担南线平叛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