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567章

作者:傲骨铁心

喜迅一到,襄阳城中各大单位纷纷动员起来,刷墙的刷墙、贴砖的贴砖、吊顶的吊顶、打扫的打扫、挂灯的挂灯……

两天功夫全城面貌就焕然一新,军民人等个个翘首以盼皇帝陛下凯旋归来。

这其中,洪文俊领导的襄阳知府衙门出了大力。

衙门上下都在议论睿亲王称帝归来后肯定要封赏有功之人,届时知府老爷必定荣升藩台大人。

尤其跟随洪文俊多年的随从们更是兴奋连连。

当事人洪文俊本人对此倒不是看得太重,但也难免欢喜。

毕竟,于一个官员而言,更进一步实比夜夜新郎还要令他愉悦。

整个襄阳城中都在算着新皇帝几时回来,可等了好多天都不见皇帝归来,消息灵通人士说皇帝陛下正在整军,可能还需一阵才回来。

这也是应有之意。

大胜之后不趁势整编军队,巩固基础,如何能挥师北伐呢。

洪文俊这边更是淡定,每天按步就班处理公务,可他身边的人却一个个跟诸葛亮式的讨论新皇帝何时北伐,如何北伐才能席卷北方,不由放下毛笔,微哼一声:“一个个的,把自个的事做好便是,操那么多心干什么?这等大事本官都过问不得,何况你等。”

跟了洪文俊快十年的师爷王恩笑道:“老爷,他们就是闲的,老爷多给他们一些差事,看他们还有这闲心。”

正说着,门房的老李急慌慌的奔进了二堂,说外面来了一帮官兵,正朝老爷这过来呢。

王恩问老李:“是何处的兵?”

不等老李回话,十几名士兵已经推门走了进来。

看着像是绿营的兵,但叫人奇怪的是脑后却没有辫子,另外每个人的胳膊上都绑了一块白布,白布上面是用红墨水写的“内务”二字。

不伦不类的,不知道是群什么玩意。

王恩刚要起身询问这帮士兵怎么敢擅闯道台大人办公室的,就见带队的一名军官上前看向他的恩主,打量一眼后问道:“你就是荆襄道洪文俊?”

语气不善的很。

洪文俊不由眉头一皱,有些不快的道:“本官正是荆襄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那军官确认目标后竟变得客气了一点,抱拳道:“我们是内务委员会的,请洪大人跟我们走一趟。”

“跟你们走?”

王恩气道:“我家大人是朝廷任命的荆襄道台,你们内务委员会是个什么东西,凭什么要我家大人跟你们走!还有没有王法了!”

说话间,一群听到动静的衙役奔了过来,听到王师爷的怒声,顿时一个个凶呼呼的冲进办公室要把这帮当兵的赶出去。

军官见状,顿时拔出佩刀,杀气腾腾吼了一声:“内务办差,闲杂人等散开,敢有阻挠执法者,视同造反,就地格杀!”

“嗻!”

众士兵闻令迅速抽刀在手,这架式顿时骇住了那帮手中只有杀威棒和腰刀的衙役。

外面,更多的脚步声传来,竟又冲来一队手持火铳的士兵,看到衙役们胆敢围着自己人,顿时将铳口对准他们。

如此一来,众衙役更是慌的不敢乱动。

王恩也被震住,不明白这帮自称内务委员会的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又为何要来拿自家恩主。

带队军官环顾一众衙役便不理会,径直走到洪文俊面前,从公文包中拿出一份崭新的逮捕令递到这位道台大人面前。

“这是皇上签发的逮捕令,请洪大人签字确认。若洪大人有什么话要说,到了内务委员会自有人让你讲,还请不要为难下官。”

接着,让王恩和众衙役吃惊的一幕发生了。

洪大人竟是轻叹一声默默提笔在所谓逮捕令签下了自己名字,尔后苦笑一声径直走出办公室。

旋即双手被内务委员会的人用类似铁铐的东西锁住,直接被带出了衙门。

带队军官等目标被带走后,下令手下立即封锁知府衙门,并立即查抄洪文俊的私人物品。

期间知府衙门六房人员都被召到一块,通知他们各项工作照常进行,稍后总督衙门会派人前来代管。

洪文俊的师爷王恩也被控制,但没有被带到内务委员会,只是在衙门监视居住。

一时间,襄阳知府衙门鸡飞狗叫,到处都是查抄的士兵。

未几,衙门后堂洪文俊所有物品都被清理出来,一律贴上封条,甚至连被褥都被打包贴条。

金银细软更是全部缴出。

忙活了大半天,初步统计这位洪道台仅在衙门住处存放的现金就高达上万两。

“队长,目标所有私人物品都已查抄登记在案,不过,”

负责查抄洪道台私人物品的小队长贾旺向队长李绍群汇报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后院还有一个洪文俊的小妾,不知如何处置。

李队长白了贾旺一眼:“那个小妾除了洪文俊外有人用过?”

“呃?”

贾旺一愣,赶紧摇头:“那肯定没有。”

“没有被别人用过,就是目标的私人物品,把人带回去。”

李队长一锤定音,对于上面的命令,他绝对是不折不扣执行的。

类似一幕正在湖北清军控制区的所有府州县上演着。

这是内务委员会主任丁庆亲自指挥的一次抓捕行动,行动代号是皇帝陛下亲自拟定的“铁拳”。

“铁拳行动”抓捕目标共165人,其中在任官员87人,其余皆是退休、致仕、归籍及有功名在身的各地士绅。

为了确保行动圆满成功,抓捕目标全部落网,除内务委员会直属行动队外,丁主任又上报皇帝陛下请求动用各地驻军参与抓捕。

计划得到批准,协助抓捕的部队人数多达五千余人。

一时之间,湖北官场为之震动。

第876章 我就是鬼子六

襄阳城中的通敌官员和士绅暂时被关押在城中报国寺。

由于抓捕人员除了通敌当事人外,还有不少近亲属也被抓了起来,所以寺中能用于牢房的房间不多,为此内务委员会将寺内的和尚统统赶了出来,让他们先到各地化缘下个月再回来。

饶是如此,牢房也不够分。

多是两人或三人被关在一所屋中。

荆襄道洪文俊同下属枣阳知县马立仁就是被关在一处的。

二人对于被捕原因心知肚明,但由于尚未正式审讯,所以二人在被押期间均在脑中进行了种种推演,想着能够从中找到脱罪的机会。

这日,看守人员刚给关押人员打完饭菜,洪、马二人正狼吞虎咽时,房门突然被打开,继而有个年轻人踉蹡被人推了进来。

洪、马二人均不认识这个年轻人,只以为是新抓来的便没有理会。

那年轻人见状似乎有些扫兴,讪讪走到墙角蹲下,继而问洪、马二人为何被抓。

“多此一问,”

马知县有点恼火,“能到这里来的不都是因为反对鬼子六那个窃国大盗的吗!”

说完,端起用瓢盛的白菜汤“咕嘟咕嘟”喝了起来。

别说,味道还不错。

“不要胡说,本官从来没有反对过鬼子六!”

洪文俊斜了眼马立仁,心道这混蛋真是嫌自个活太久了么。

侧脸看向那新进来的年轻人:“你也是因为反对鬼子六篡权被抓的?”

“那倒不是。”

年轻人摇头否认。

洪文俊奇怪:“你总不能是支持鬼子六反对皇上的吧?”

“也不是,”

年轻人再次摇头。

马知县乐了:“嘿,那你是怎么被抓进来的?”

“因为,我就是鬼子六啊。”

年轻人咧嘴笑了起来,然后拍拍屁股走到门口咳了声,立时房门被打开,就这么在洪、马二人无比震惊的眼神中大摇大摆走了出去。

屋外栓柱一脸幽怨:“少爷,这样做有意思么?”

“当然有意思。”

贾六懒得跟栓柱多说一句,就刚才那短短几十秒,他的内心可是得到极大满足的。

内务委员会的丁主任得知皇帝陛下过来视察他们的工作,赶紧带人赶了过来,并将“铁拳行动”的抓捕成果向皇帝陛下做了当面汇报。

正式报告中抓捕目标是165人,实际却抓了3800多人,并在抓捕行动中击毙拒捕分子600余人,俘虏2000余人。

缴获长短枪400余枝,武器若干,动产折合现金的话能有上百万两,土地、店铺等各式产业折算下来的话,不低于这个数。

拒捕的那些人是握有地方乡勇团练武装力量的士绅。

“查封财产动产这一块一律收归国库,不动产回头你成立个工作组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土地这一块调查一下,如果是以低价收买百姓,或强抢的,一律发回苦主。”

贾六如此吩咐,丁庆自是立即记下。

“被抓的这些通敌人员你打算怎么办?”

“陛下,臣以特殊时期当行特殊手段,对此类通敌人员当施以严刑……”

丁庆的意思是全部处决,以震慑包括湖北在内的各省投机动摇官员。

“这样的话,”

贾六沉思,单单处决通敌官绅没有问题,他本就有此决心。

一来可以肃清不可靠分子,纯洁维新朝廷的官僚队伍。

二来也可以借此将这帮官绅的财产充公,以解决财政短缺问题;

三来这些通敌官绅属于正宗汉奸,镇压汉人起义个顶个的好手,对清廷也个顶个的忠诚,奴才像十足,不把他们清洗掉,维新的法理便不存在。

但是,现在内务委员会抓捕的不仅仅是当初那帮私通永珹的官绅,还有很多他们的亲朋部属,使得处决人数从一百多人变成三千多人,这就让贾六有点迟疑了。

他可不是天生杀人狂。

丁庆见状,忙道:“臣知道陛下有些不忍,但臣以为除恶务尽,否则此类人等必然会对我维新朝廷抱有极大憎恨,暗中破坏我朝稳定,万一有人重新混入我维新朝廷,恐怕江山社稷就有颠覆之危险。”

栓柱想了想,道:“少爷,丁主任的意思是说要防止有人成为下一个您,对吧,丁主任?”

闻言,贾六终下决心,吩咐丁庆:“妇女不杀,孩童不杀,着即释放各给田亩自食其力,其他人,你们看着办吧,但要调查清楚,不要杀错人。”

“嗻!”

丁庆大声应命。

贾六起身,拍了拍丁庆肩膀:“铁拳行动你指挥有力,很好,朕记你一功。”

“臣何功之有?铁拳行动是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进行的,没有陛下的全程指导,以臣的能力万万办不好此等大案……”

丁庆言辞诚恳,不敢贪功。

“好的不学尽学坏的,什么时候你丁庆也跟纪晓岚一样成了马屁精了?”

贾六不太高兴的瞪了眼丁庆,“内务委员会是朕手中的一把利刃,握此利刃的要是个马屁精,那朕还不如现在就下野。”

此言让丁庆立时意识到错误,诚惶诚恐。

贾六也没再说什么,悄悄回去。

很快,就有官员向皇帝陛下强烈抗议“铁拳行动”了,不是老博,也不是老李,更不是老阿,而是湖北巡抚郑大进。

因为“铁拳行动”抓捕的官员都是他的部下。

被捕官员人数之多,已经导致湖北各级官府的运转为之瘫痪。

勋阳府更是上至知府,下知各县的知县全部被抓,搞得若大一个府连个朝廷命官都找不到一个。

气愤不已的郑抚台第一时间坐专车赶到襄阳,当面向皇帝陛下提出抗议。

“老郑,这些人通敌,朕不能留着他们。”

对于郑大进,贾六还是很欣赏的,老博那边也推荐此人接任湖广总督一职。

“通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