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485章

作者:傲骨铁心

常喜明忙将阿玛半月前口述让他代写的平贼方略拿了过来,贾六接过翻开细看,都是非常合理的建议。

从排兵到布阵,再到粮草运转,所写的每一条都是一个经年老将的心血。

不过最后一条有些蹊跷,常青竟是提醒大将军王要注意川军,因为他怀疑四川绿营有人同番贼一直秘密勾结。

前番重庆副将马大元降贼一时不是偶然,似是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

贾六郑重的将方略收好,又问常青云南绿营哪些将领可用。

常青说了几个人名,贾六记在心中,又好生宽慰常青几句这才离开。

不想没走多远,就听后方传来哭声,竟是常青就此病死。

贾六长叹一声,吩咐丁庆:“你安排一下,给常提督买口上等的棺材,用我的专车运回京师……沿途一切开销都由大将军王行辕开支,另外以我私人名义奉五百两份子钱。”

吩咐完这些,贾六翻身上马,未几出现在四川绿营驻地。

王福、祖应元、常秉忠、张大彪、鲍国忠、安禄、玛德里……

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看着那一双双泪水朦胧的眼睛,贾六的心都要化了。

“队长,您瘦了!”

王福的手同贾大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他有些悲伤,因为队长看着比两年前圆了一圈不止。

故乡的水土养人啊。

“阿福,你也瘦了啊。”

贾六高兴的拍了拍王福无比结实的胸大肌,再瞧瞧等着自己握手的祖应元、老常他们,忽的脸一板,有些不高兴的哼了一声:

“我听说你们当中有人要取我而代之,说什么大丈夫当如是,还说什么异种也称王,这都是什么话!

……这才短短两年,我们之间的友谊就不再牢不可破,成了一锅稀粥么!”

第751章 还是老满好啊

嗯?

王福同祖应元在队长话音未落时,就彼此深深看了对方一眼:你出卖我?

但两个人的眼神又明明白白告诉对方:不是我!

那是谁?

二人不约而同想到一个人,齐齐侧身,果然常秉忠憨憨朝他们一笑:没错,是我出卖的你们!

然而神情又瞬间变得很苦恼,因为不知道谁把他给卖了。

大彪还是安禄,还是玛德里?

看谁都像。

不过天地良心,他对六子那是忠心大大滴,两人之间好的穿同一条裤子,玩同一个女人,他能有今天包括他的性命都是六子给的,怎么可能反六子呢!

之所以说那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只是见六子好端端的从旗人突然成了爱新觉罗宗室,还成了大清的大将军王,心里觉得怪别扭,这才有感而发。

真没别的意思。

而且这话也没什么不妥,同那帮爱新觉罗比起来,六子本就是异种啊!

“大丈夫当如是,这话是汉高祖刘邦说的,是咱中国第一黑话……阿祖,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能生出野心,要学刘邦来造我反呢!”

贾六这边气乎乎的瞪着祖大寿灰孙子,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自个摸着胸口说,自打你我认识以来,我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哪回分钱少了你,哪回有好处没想着你……你家里上上下下我又哪个没照顾?”

“那个,队长你先别激动,听我解释。”

祖应元双手一摊,一脸无辜,“你是知道我为人的,我就那么随口一说,怎么可能会造你的反。”

“你都想做刘邦了,还说不想造我的反!”

贾六恨得牙痒痒,初听老常密报阿祖和阿福一个要当刘邦,一个要当项羽,气得寒毛都竖了,以为自己辛苦打造的创业团队就此分崩离析,马上就要迎来一场创业元老之间的内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对于共进大业,对于篡清大业,无疑是严重的打击!

轻则亡会,重则亡国啊。

“你少污我清白!”

见鬼子六非赖他要造反,祖应元也气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不是你自个说的!”

“这……”

贾六说过太多名言,一时不知道这句是不是出自他的口,感觉是像的,因为一般人说不出这种大道理的话。

“那这话是不是可以升华一下,不想当王爷的将军不是好将军?”

祖应元可不觉得自己错了,铮铮有词,说你贾队长当初带领大伙创建共建会,就是要让大家伙共同进步,那么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也想进步当王爷,有错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贾六轻咳一声,“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你不要以为这个王爷是好当的……唉,不瞒你说,为了当上这个王爷,我连老太爷都不要了,付出的太多太多,内中的辛酸和委屈磬南山之竹都写不完啊……”

祖应元想进步,他是知道的,打认识这小子第一天起,他就知道这小子想进步。

进步没有错,也是美德,更是工作的动力,但如何进步,进步到哪一步,就值得商榷了。

尤其这个进步不是所有人一起吃大锅饭的进步,而是有早有慢,有高有低的进步。

万事都要有个带头人,共同进步也不例外。

在不两极分化的前提下,还是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嘛。

就是不管这帮人怎么想,怎么要求进步,都不能否定贾六这个带头大哥的领导功能。

所以,彼可取而代之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也是非常危险的。

必须掐死在萌芽之中,露头就要打。

“当王爷这么累的话,那我们更应该替队长分忧了,队长你把抚远大将军给阿福,把睿亲王给我,然后你找一地方游山玩水,吃喝嫖赌,从此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不是挺好的么,何必受这罪。”

祖应元干笑一声。

贾六听得牙痒痒:“你还不如给我搞个牌位供那呢!”

“也不是不行。”

祖应元想到了王福手上那块刻有队长名字的“牌位”。

“嗯……”

张大彪和鲍国忠他们神情也变得古怪,因为无一例外都想到了那天王福高喊的“牌位”。

“……”

王福心下有些发虚,生怕这帮家伙把这事抖出来,那样的话队长肯定要跟他单独聊聊。

见众人表情不对劲,贾六不由气道:“你们翅膀硬了,不想跟我干了是吧!那好,这共进会留给你们自己干,我重头再来便是!”

见队长话说得这么重,王福慌了,赶紧道:“队长,我们不是这个意思,你知道的……”

刚说两句,就被贾六气鼓鼓打断了:“祖家世代长反骨,他要有想法我可以理解,你怎么也公然说要取我而代之?”

“我……我……”

王福一连两个我,却是不知如何解释他其实就是应景那么一说,急中生智之下拳头猛的一挥,张口就喊:“我王福坚决拥护队长!誓死保卫队长!”

“啊,对,我们坚决拥护队长!誓死保卫队长!”

常秉忠拉着鲍国忠赶紧跟上。

其他人见状,哪个还敢犹豫纷纷振臂高呼,祖应元也跟着吼了两声,看神情很自然,没什么不情不愿的。

这让贾六好受许多,只要人心没散这队伍还能继续带下去。

正要继续借题发挥敲打他们,好让这帮与自己失散两年多的组织成员,尽快重新融入以自己为领导的平乱集团,然后赶紧把南方这摊子乱事给解决掉时,就见祖应元拽了下自己:

“行了,给你台阶下就下吧,你还真以为我们会造你反不成?我爹可是让我好生效忠于你,将来为咱家挣个世代公侯呢……真造你的反,我一家老小怎么办?”

他爹就是祖建昌,现在的汉军正蓝旗都统,八柱国之一。

“你爹比你有眼光,也比你会做人,你啊,没事跟你爹多学学,要不然开口老是得罪人,怎么当湖广提督?”

贾六没好气白了祖应元一眼。

“湖广提督?”

祖应元愣神间,贾六已经示意众人落座,随手摸了根烟卷:“现在的局面大伙都清楚,这次朝廷让我挂帅出征,就是不想南方再乱下去,所以过去的对敌方针要改变,不能一昧的再通敌纵敌资敌,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卖国了。”

叼着烟在那等了半天,却是没人上来给他点火,心里不由有点空落落。

内心感慨还是老阿和老奎那帮老满更贴心一些。

第752章 我也可以爱明朝!

没人点烟,贾六就自个点,毕竟他自个也有手。

在京里享受惯了被人伺候的领导干部滋味,突然间恢复常人的感觉,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

烟卷点上,深深抽上一口,再轻轻吐出,消失许久的感觉一下就回来了。

“局面走到这一步,不能再小打小闹了。通敌也好,卖国也好,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诸位应该注意到,正是在襄阳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

远有南宋军民于此阻击蒙古大军,近有李自成的大顺军于此奠定与明朝战略总决战的态势,今有我领大军至此,同样关系国家民族兴盛,所以能否尽快平定事态,需要诸位完全的配合!若不然,你我皆是国家之罪人!”

贾六缓缓环顾众将,眼神之中满是期待。

如果这些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爱将们都不理解他,不愿支持他,那他真的就只能重启炉灶,带着阿思哈、奎尼、金简、恩明那帮老满找绿营来反对八旗,重建属于他的新大清了。

众将沉默片刻,鲍国忠开口问道:“不知队长要我们如何配合?”

“就是服从,服从,再服从!我允许你们有意见,但意见必须保留,先无条件的执行我的军令!”

贾六措辞比较严厉。

这次挂帅属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他打算一次性把问题解决,然后回去找老富、色大爷还有老四鬼子斗地主,争取在乾隆四十二年完成黄袍加身仪式。

这样从他参加工作算起来,就是整整五年。

用五年时间从一个事业编外人员完成向国字大佬的华丽转变,贾六觉得这份成就属于旷古烁今,蝎子粑粑独一份,历史上任何太祖太宗都比不上他,足以让他自豪一辈子。

现在,就要看这帮共进爱将们能不能坚定执行他的战略计划,能不能理会他的良苦用心。

问题是祖应元提出质疑:“队长,你都大将军王了,还卖国?”

言下之意你要点脸,做点与身份匹配的事情行不行,别糟塌了大将军王这个大清仅次于皇帝的封号。

“是啊,还有什么能卖的?都三个省卖给他们了,总不能把紫禁城也卖给他们吧。”

王福他们也表示不解,不知道队长究竟是怎么想的。

可以说大清一半军权如今都在队长手中,牛逼成这样了还要卖国,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讲道理,你这大将军王难道不应该带着他们大杀四方,然后挟大胜之威回京彻底淘汰满蒙八旗,从而实现你自己在金川许下的志向——让汉军再次伟大,让八旗成为汉军的八旗,让大清成为汉军的大清么!

玛德里也觉再这样混下去有点丢人,嘀咕道:“大人,我看能不卖就别不卖了,只要大人你发话,我们索伦替你打就是!”

贾六不悦:“打?你们很能打吗?你们有我能打吗!”

“肯定比大人带来的那帮八旗废物能打!”

玛德里不服气,他可是跟海兰察南征北战过的,手底下几百索伦劲儿都是一个能顶十个的,怎么就不能打了。

另一个索伦出身的将领安禄也有同感,说良心话贾大人对他们索伦好是够好了,但好的有点过份,好到让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那种。

再这样天天光吃饭不干活,安禄怀疑弄不好索伦人从此都不会打仗了。

“就知道打打打的,我跟你们从前是怎么讲的,能不打就不打,能谈就谈,都是中国人,有什么不能坐下来协商解决的?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只能从谈判桌上去谈,一昧喊打喊杀,到头了死的还不是百姓,还不是你们手底下的兵……”

贾六不理会叫嚷要打的玛德里,他还是坚持政治解决为先,武力解决为辅的既定总方针。

只有政治解决进入死胡同,才会将军事解决提上议事日程。

哪怕死胡同,他也要把墙砸个窟窿出来!

这才是合格的政治家,也是合格的领袖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王者的脚下,不一定是伏尸百万,也可以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中国千百年历史发展的教训告诉贾六,想要打破兴亡百姓皆苦的魔咒,他就得跳出这个王朝兴替的圈圈,尝试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

这是给兴汉军一个机会,也是给大清一个机会,更是给贾六一个自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