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421章

作者:傲骨铁心

一两黄金官价兑六两多白银,一斤十六两能兑九十多两,光这六万多斤黄金一次为贾六创汇六百多万两白银,当真是雪中送炭啊。

恐怕也是圣祖爷对大清做的最大贡献吧。

搁贾六前世,一克黄金400左右,一斤就是20万,六万多黄金就是130多亿。

再有其它,是人,他都得动心!

满意的用贾特林小枪敲了敲仍有些积水的金砖后,贾六吩咐左右:“撬起来全部运出去,回头用包金小砖代替。”

听了这话,恩明心头活动,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贾佳大人许他们地宫中东西一人可挑十样,那就别挑其它的了,直接拿十块金砖得了。

怎么算,都近十万两银子呢。

金简虽也有心动,但细想圣祖爷陪葬珍宝无数,随便拿几件好玩意怕都能卖到十万两,所以单拿金砖并不划算。

于是决定再看看,要是珍宝毁坏严重,再拿金砖也不迟。

这叫稳重。

前方探路的亲卫来报一切正常,空气流通,没有危险。

贾六当下带队直奔康熙的三室两厅。

结果看到的一幕把他吓了一跳,跟垃圾场没什么区别。

房子内到处都是水浸过的金银珠宝,不少名家字画被水泡的一塌糊涂,大量古籍也都被水冲得到处都是。

毁坏程度是拼都拼不起来的那种。

用于堆放陪葬物品的书架也大半倒塌,不少瓷器均不同程度受到损毁,其中不乏唐宋元明的珍宝。

随便拿一件出去都比贾六家的传世成化大公鸡碗值钱。

用中国文化的灾难来形容康熙墓中的损毁,一点也不为过。

“哎呀!”

奎尼从地上拿起一幅烂画不住跺脚,长叹短嘘的,好像他老婆被人抢了似的。

贾六不懂字画,便问奎尼手中这画谁人画的。

“额驸,这是画圣吴道子的画啊!……无价之宝,拿出去卖别说十万两了,就是三十万两都有人要啊!”

望着已经彻底泡烂的吴道子真迹,奎尼脸上的痛苦那是打心眼里发出来的,就连正在搜捡的恩明和金简过来细瞧都是痛心不矣。

妈啦个巴子!

贾六也是恼啊,好端端的名人真迹,就这么叫水泡烂了,跟谁说理去啊!

难怪古代的好东西传到后世的不多,除了战火和人火因素外,就是大量好东西被狗皇帝带到墓中。

一代代的带,一代代的毁,后世子孙还继承个屁,看个屁,学习个屁。

说句难听点的,民间考古队员对中国文化才起到了保护作用,因为他们至少把东西带出来了,让子孙后代有机会一睹真容。

没有买卖,就没有保护。

全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宫殿中,对于子孙后代有什么价值可言。

像康熙地宫这情况,多少代也修复不过来。

对中国古典艺术和珍宝的抢救工作立即展开。

首先就是将金银玉器等不易损坏的立即从垃圾场清理出来,搁到一边分门别类。

之后将没有损毁及损毁不严重的字画找出来单独存放,尔后是其它各式珍宝。

心疼国宝损毁的贾六也一门心思参与抢救工作,经他手取出的唐宋大家真迹就有六幅之多,其中两幅彻底没有挽救价值,三幅可以修补,仅一幅尚保存完整,还是道君皇帝宋徽宗的小鸡啄米图(野鸡图)。

忙碌了近一个时辰,才基本清理出来。

负责登记的是内务府大臣金简,其手中拿着一本景陵陪葬物品大单,凡是损毁的都用笔划去。

没有用笔划去的自然就是保存完整的。

“……天鹅绒鎏金朝冠3顶,金冠珠顶2顶,金累丝镶嵌色珠石九凤钿4顶,上嵌大正珠顶、东珠各35粒,各种玉及镶钻石、宝石镏子135件……”

“镀金点翠上带红宝石的连环40对,玉镂甜瓜盅6只,百褶金龙4只,各色玉骊条环138只……”

“玉、镶珠挑杆108支,金珐琅盅碟80件,镀金银钿池65件,镀金银碗,镀金银爵盏100多只,龙形翡翠饰物60个,黄杨木镂雕八仙过海盆景18件……”

“此外未坏字画30余幅,青铜古器40余尊,各式珠玉宝珠数十件,古籍等需拿出去后才能清点损毁程度……”

金简事无俱细,一一奏报。

贾六示意不需要详细说,只问金简总共多少。

这个金简还真没有准确数字,赶紧又叫人同他合计,小半个时辰后才来汇报说单论件数,抢救出来的共846件。

“846件?”

贾六眉头皱了皱,然后饶有深意的看了金简一眼。

金简一个会意,忙道:“是下官记错了,是646件。”

“损失这么小吗?”

贾六意味深长的再看了眼金简,觉得这位内务府大臣对上级精神的领会能力有待加强。

“啊?”

金简怔了怔,旋即明白额驸的意思了,忙一咬牙改口道:“额驸,是346件。”

话音刚落,就见额驸伸手朝腰间摸去,急得大喊:“不是,不是……是146件……是46件,46件!”

第649章 和圣祖爷交个朋友

“46件?……过份了,对朝廷还是要有交待滴,不要搞瞒上欺下这种事嘛。”

贾六否决金简给出的最终报告数字。

老富又不是傻子,你说字画古籍全毁可以理解,说架子倒了把瓷器全砸了也说的过去,可金啊玉啊银的总不能也全烂了吧。

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咧。

真上报说就剩46件,恐怕连街头卖糖葫芦的小贩都知道圣祖爷家被盗了。

谁盗的?

谁在现场谁盗的呗。

贾六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他不允许自己背负盗墓贼的名声。

这次开启景陵,就是响应朝廷号召进行抢救保护,以及翻新维护。

不存在其它蝇蝇苟苟。

“额驸的意思是?”

虽然额驸的手离开了腰间小枪,金简仍是不敢自做主张。

“146.5件吧,有零有整,看着成熟一点。”

贾六给出一个符合人类客观认知的的数据,并建议金简要精心挑选这146.5件珍宝,明儿个就命人运回内务府去。

国家的东西,他个人是不要的。

146件金简可以理解,“点五”是啥意思?

想了好半天才明白就是半件的意思。

很好办。

那边奎尼来报说可以进入主卧了。

“走,瞧瞧去。”

终于能和圣祖爷零距离接触了,贾六积极性很高,负手同众人过去。

原以为主卧和外面一样被水泡的乱七八糟,没想主卧积水虽也达到半人高,使得墙壁毁损严重,但圣祖爷同他的娘们并没有被水泡着。

一眼看去有六具棺椁,比雍正主卧多了一倍。

“那个老奎,”

“下官在呢。”

“介绍一下。”

“好的,额驸!”

礼部尚书解释说当初陪葬圣祖地宫的有四位皇位,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孝诚仁皇后就是康熙第一位皇后,也是废太子的生母。

孝昭仁皇后是第二位皇后,可是命薄,死的时候才20岁。

孝懿仁皇后也倒楣,之前一直是皇贵妃,结果被册封皇后的第二天就死了。

孝恭仁皇后就雍正的生母,死的是时候是雍正元年,儿子给她追授了皇后。

贾六受教了,问最边上一具棺椁:“那这里面是谁?”

“这位是十三阿哥怡亲王胤祥的母亲敏妃,先帝有感怡亲王功高劳苦,所以特意追赠敏妃为皇贵妃,开了我大清妃嫔入葬皇帝地宫的先例。”

并提醒额驸先帝墓中的年贵妃就是依此例破格入葬的。

贾六“噢”了一声:“先帝对十三爷真是不错。”

叫来老雷,问地宫怎么个维修才能杜绝渗水问题,一劳永逸那种。

结果老雷说根本没有彻底治本的办法,只能治标,好的话可以维持百年,不好的话最多三五十年又会渗水。

除非将圣祖爷迁到别的地方,否则人力无解。

这个科学的回答让贾六大为失望,他原是要将景陵改建一下给大全住的,没想这地根本不适合人住。

“既然这样的话,你就随便搞搞,回头奎部堂验收一下就是了,至于朝廷拨的55万维修基金就先搁我这,下回要用时再支。”

贾六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搞得金简和恩明眼皮直跳,可二人压根不敢开口反对。

“你们不要有什么想法,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更不要有什么压力,大清的风水不坏,要坏的就是我们了。”

奎尼很擅于给人做思想工作,一句话就让刚刚投降的工部侍郎和内务府大臣打消了心理顾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之中。

工部侍郎走到圣祖棺椁细细打量一圈后,弱弱的提议道:“圣祖爷的棺椁可能浸水了,下官以为应当开棺检验。”

金简补充道:“四位皇后和贵妃的棺椁也当开启检验。”

奎尼不甘示弱:“圣祖棺中应有九龙玉杯和金龙一条,这等国宝下官以为除了额驸外,旁人是没有拥有资格的。”

“对,对,各棺物品就不计入清单,都由额驸代为保管。”

恩明和金简在奎部堂的带动下,思想解放的很快,渐渐就愉快的融入了以贾佳大人为首的团伙了。

三位爱将的发言搞的贾六心花怒放,不迭点头:“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们,你们三人都有更进一步的能力。”

闻言,奎尼赶紧棺前给额驸鞠了一躬,深情道:“都是额驸领导有方!”

“好,好!”

贾六愈发高兴,身边尽是这些人材,下半辈子绝对不会枯燥。

“老雷!”

奎尼示意雷主事干活。

第一个被打开的就是圣祖爷的棺椁,扒开经被后果然发现传世国宝九龙玉杯和那条一尺长的金龙。

另外还有翡翠狮子镇纸、鸡血石镇纸、金笔、金墨盒、金砚台、东珠朝珠、红珊瑚朝珠、金佛、翡翠小饰件等物,珍珠玉石也有不少。

不算九龙杯和金龙,仅这些东西按市场价出手,至少也有几十万两银子。

收获不可谓不满满。

难怪老富要大头,真要将大头全给了他,起码能顶湖广前线半年军需。

贾六也第一次知道合不拢嘴是什么意思了,因为他的嘴巴自始至终都不曾合起。

至于康熙本人,瞅了一眼就没瞅第二眼的兴趣,不是怕鬼,而是这位圣祖爷现在的模样实在叫人不敢恭维。

恩明捧九龙玉杯,金简捧一尺金龙,恭请额驸笑纳。

“真是好东西啊,没有一百万两,我是绝计不会卖的。”

贾六也叫这两件珍宝看花了眼,爱不释手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