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402章

作者:傲骨铁心

不实际比对明清宗室人口问题,张口就说大清没宗室人口问题什么的,不是蠢蛋就是蠢蛋。

“京官中,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大臣、满汉尚书、侍郎可以列会,其他人不可以参会。”

初步匡算,符合这个条件的京官也有六七十人之多,光六部就有12名满汉尚书,12名满汉侍郎了。

“地方官员中,只能总督、巡抚有资格列会,另外将军、八旗各都统也可以参会……直隶乃是大省,布政亦可出席……具体名单由阿思哈拟定,他是吏部尚书,哪些人能参会,哪些人不能参会,比我们清楚。”

这条操作空间就大了。

名义上总督巡抚可以参会,但实际上除了北边几省的督抚有时间赶来,南方各地的督抚哪有空来啊。

更别说湖广那边都打成一锅粥。

所以,能够进京参会的除了贾六这个直隶总督,就是天津巡抚徐绩,山东巡抚国泰,河南巡抚、山西巡抚,还有谁能来?

而这帮巡抚大人们,徐绩和国泰肯定是站在贾佳大人这一边的,河南巡抚和山西巡抚贾六不熟归不熟,可他却是给二位送过礼的。

雍正坟里扒出的东西,那两位可是都收了的。

将军,大清这会除了丰升额这个定西将军,就没别的将军了。

丰升额有时间来?

他能有命熬过这个夏天,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都统这一块,满八旗和蒙八旗那边贾六没怎么渗透,可汉军八旗的八柱国却是一颗红心向贾家的。

再有阿思哈把持的吏部四位尚书、侍郎,奎尼把持的礼部四位尚书侍郎,不计其它单位,贾六个人就能搞定二十多张选票。

更何况还有老富、色大爷一帮党羽的票,大舅子淳颖的票……

这些选票是不能让他当上大清皇帝,但把九成砸成英亲王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扒扒手指头一算,贾六更加信心百倍,让栓柱赶紧把自己的意思跟阿思哈写明,让他无论如何要促成重启议政王大臣会议召开。

“真开了会,少爷我最起码能搞定三十张票,大舅子淳颖不需要费事,九成这孩子板上钉个钉的英亲王,多尔衮的那个睿亲王爵位由谁来承袭,也得少爷说了算!”

贾六志得意满,管他七个还是九个,反正多尔衮三兄弟的帽子爵位他说了算。

栓柱认真记下后,忽的灵机一动,赶紧对少爷道:“少爷,你是不是跟亮焕他们谈一谈?”

“谈一谈?谈什么?”

贾六不解,他跟裕郡王可不熟,有什么好谈的。

“少爷,糊涂了不是?谈了就是钱啊!”

栓柱大是着急,“不是说裕郡王和那个和郡王想当和硕亲王么,那要到会上讨论投票的话,少爷您手中这三十多张票,不就是真金白银么!”

“嗯?”

当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贾六眼前大亮:对啊,真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票选,他贾佳氏就是最大的票仓啊!

“很好,非常好,要不是柱桑点醒我,少爷身在福中还不知福呢……对,得跟那帮王爷谈一谈,一张票收他们一万两总行吧。”

“少爷,格局小了。”

“主任的意思是?”

“帽子王,和硕亲王,世袭罔替啊!竞争这么激烈,一张票卖他们个五万两,十万两,可不可以?”

“喔……”

贾六格局一下打开,花个两三百万两买个世袭罔替的帽子王干干,对那帮王爷们而言,可能肉疼,但未必不肯掏这笔钱了。

一想到这里,贾六顿时心里热开了花,不管老富和色大爷要七还是要九,他这边都打定多多益善。

别说九了,就是十九都行。

因为,他现在真的很缺钱。

如此一来,当前工作重点就是两个,一是推进议政王大臣会议召开;二是鼓励爱新觉罗子弟踊跃竞争帽子王。

这个竞争没有出身资格限制,就是你哪怕只是个普通贝勒,只要有钱愿意同贾大人接触,贾大人都可以让人帮你提名。

提名费肯定要交,选不上是另一码事。

想要选上,自然得加钱。

这生意,有搞头。

贾六很是高兴的夸了栓柱一通,却有亲兵将一封请柬送了过来。

“请柬?”

贾六以为是天津巡抚徐绩请自己吃饭,接过打开一看才知道不是,却是自个的二叔贾大忠嫁闺女。

嫁的是大闺女,也就是贾六的大妹贾云。

身为大舅子,贾六当然要去吃妹妹的喜酒,因为这也是给妹妹撑腰。

谁让他是直隶总督,同时也是贾云娘家唯一的兄长呢。

第621章 督抚的官方会谈

大妹贾云不是在京里出嫁,因为二叔贾大忠三年前就主动出旗,并且举家搬到了京东地区永平府的临渝县。

这地方离山海关不远。

叔侄在出旗这件事上的态度,当真是截然不同。

为了不被出旗,侄子是愁的肾都要虚了。

叔叔倒好,二话不说领了都统衙门的相关补贴,卖了房子果断出京当汉人。

如果不是侄子根本不是侄子,也许当叔叔的选择才是对的。

信是大全叫人捎来的,原因是二叔不知道自家侄儿当上了直隶总督,因此信是直接托人捎到京里满城大哥家的。

信上说大妹嫁的是滦县当地的一个姓林的秀才,比大妹大三岁。

家里也是汉军旗出身,祖上曾随川陕总督李英国打过大西军的孙可望、刘文秀,不过林家早在乾隆二十七年就出旗了,算是最早一批出旗的。

二叔大忠同林秀才的爹在旗里时关系不错,小时候一块和泥巴长大的,故而出旗后也去了临渝县,并在当地租了守关满洲兵的三十亩地,另外农闲时跟林秀才的爹一同到关外贩些皮毛到关里卖,一家老小生活还过得去。

可能是一家生活重担所压,贾大忠自打出旗后就没回过京,也就是刚到临渝安顿下来时给大哥捎了两封信,说了下近况。

那时候,贾六正在金川悟道,处于飞升之前。

后来回京娶媳妇倒是想过通知二叔回来喝喜酒,信也托人给二叔捎去了,不想二叔跟人出关贩皮子不知道侄子结婚的事。

总之,就是各种不赶巧,最后搞的贾六跟这个亲二叔一直没见上面。

大全信中交待儿子哪怕事情再忙也要去临渝一趟,因为他是贾家第四代惟一的男丁,又是亲叔叔嫁闺女,天塌下来他这个大舅哥也得到场,把人情做到位,把这份亲情能延续下去。

至于自己,大全真没法去。

不是年纪大了不能坐车,而是他媳妇也要生了。

赵姨肚子圆鼓鼓的,估计这几天就要临盆。

就是倒霉催的,赵姨老公秦三竟然在军前殉国了,说是往前线运粮时叫贼人伏击了,可怜这官才当半年,真是天嫉英年,让人扼腕长叹。

四川绿营特意派人过来报的丧,并把秦三因公殉职的35两银子给赵姨送了过来。

结果赵姨一激动差点晕过去,醒来后就是哭天抢地诉说自己不幸的身世,这挺着个大肚子哪里能这么伤身,大全生怕有个闪失,天天在跟前伺候着,自是不敢离京去临渝喝侄女的喜酒。

便让儿子代他去,另外托人给二弟大忠捎了一百两银票,一对纯金手镯,权算他这个做大爷的对侄女的一番心意。

说来也是惭愧,贾六这两年对二叔一家还真没有半点照顾。

再想小时候二叔对他的种种疼爱,自是无论如何也要抽空去一趟,顺便把山海关驻军的事情解决一下。

山海关有一支1200人的满洲驻军。

1200人不多,若是搁在别地贾六根本没兴趣搭理,可这支满洲兵驻防在山海关,所以他就必须要去一下。

看看能不能把这道隔绝关内关外的重镇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免得将来贾氏代清有爱新觉罗子弟想不通往关外跑,给他添麻烦。

大妹贾云的婚期是八月十二,今天是初二,还有十天,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贾六便让栓柱收拾一下,正式结束他在大沽水营的魔鬼训练。

一个月的大练兵,可把他这位总督大人练惨了,小肚子都挺出来了。

没法子,海参吃的太多。

大练兵成果显著,当真是官有官样,兵有兵样。

整个水师面貌不说是天翻地覆,起码整体看上去叫人舒服。

临行前对暂代水师副将的扎木尔叮嘱一番,便带人离开大沽前往天津。

此去天津主要是跟天津一把手徐绩会谈。

会谈内容主要是三个。

第一就是在天津编练新军的事。

贾六计划于天津编练三镇新军,其中一镇新军就在天津本地招募,另外两镇则在山东招募。

天津招兵的事肯定要麻烦地头蛇徐绩,没有这位巡抚大人的配合,贾六就算是直隶总督也没法直接调动下面的官吏替他做事。

山东那边他已经给巡抚国泰和总兵惟一去信打招呼,并且派出一支工作组前往山东,希望国泰和惟一能够配合招兵工作。

之所以在山东招两镇兵,也是考虑山东去年刚经清水教乱,民生凋敝,所以在山东招两镇兵一来可以让大量失业青年有份工作,二来也能减轻山东的治安压力。

对于招兵,贾六其实也没太多要求。

识字最好,不识字也可以,以农村青年为主。

兵招过来入营之后,先不急着训练,先搞一两个月的识字运动,争取让士兵会写会读最简单,生活中常用的汉字。

为此,贾六这边还准备精简一下繁体字。

第二件事是关于北洋通商衙门和天津海关监督衙门的事。

这两个衙门的编制老富已经给出,前者是从三品,后者是正四品。

相当于两个厅级单位。

一下在天津新设两个单位,且是同海贸通商有关,那天津巡抚衙门这边肯定要从中分一杯羹。

就是蛋糕如何分配问题。

第三件事则是贾六计划开修的东西省道。

即从天津港一直修到保定的大道,以及围绕天津港陆续延伸的府道、县道。

这些都需要天津方面予以配合。

另外就是北洋通商一事涉及到招商引资问题。

硬件搞成了,总得有商人来买货卖货吧。

这又需要官府出台一系列重商利商政策,所以还得贾六同徐绩这个地头蛇好生研究磋商。

因为事先派人通知了天津方面,因此徐绩特意派人出城来迎,其本人更是带领天津士绅于城门列队欢迎直隶总督大人。

距离上次同徐绩会面差不多也有一年了,当时贾六还是正三品的总理大人,如今却是正二品的总督大人,名义上还是徐抚台的上级,当真是世事变化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欢迎仪式后,贾六在徐绩陪同下入城,尔后双方便在巡抚衙门开始正式会谈。

让徐抚台不太习惯的是,总督大人与他会谈时竟然还有几名《大清日报》的记者在场记录。

这让会谈变得相当官方。

第622章 老徐,要支持我的工作啊

出于对主人的尊重,贾六这个总督没有坐主位,而是同徐绩对面而座。

说起来,他和徐绩不仅是共同贪污、挪用军饷、谎报军功、私分漕粮(银)的狗官队友,也是正儿八经的八旗老乡。

因为徐绩也是汉军正蓝旗出身,京里的老宅离贾家隔三条胡同。

甚至徐绩入仕和贾六走的都是同一条路子——捐纳。

不同的是,徐绩出手就给自己捐了个正六品的通判。

贾六则是给自己买了个正九品的蓝翎长。

也就是一个起步是局级,一个大概是村副主任。

当然,徐抚台同贾总督也是同出身却不同命。